资源简介 (共26张PPT)什么是文盲?什么是文盲?联合国定义的新世纪文盲标准,将文盲分为三类:第一类,不能读书识字的人,这是传统意义上的文盲;第二类,不能识别现代社会符号(即地图、曲线图等常用图表)的人;第三类,不能使用计算机进行学习、交流和管理的人。当今的时代,日新月异,尤其是近年来,一周不获取新知,可能就跟不上别人的节奏,甚至听不懂别人在说什么,这种现象常常被戏称为“新文盲”。如果不持续地学习,一个受过教育的人也会沦为“文盲”,“扫盲”是一项终身事业。学无止境学无止境第六课·我的毕业季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知识导航知识导航01.怎样正确认识学习压力?P6702.为什么学习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P6903.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P69-7004.怎样在实践中学习?P70-71积极面对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当下的学习PART 01你的压力大吗?主要压力包括哪些?在学习和生活,你有压力吗?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面临的学习压力,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压力吐槽大会笔记整理1:学习压力源升入九年级,我们除了学习新的知识,还要对以往学习进行总结梳理,这对我们的学习方法、学习能力和学习品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P6701在这个阶段,我们还要迎接升学、就业的挑战。P6702探究与分享P67你如何评价小清的做法?压力反应暴躁失眠焦虑紧张正常现象!正常现象压力是把“双刃剑”压力的双重影响消极影响积极影响没有压力压力过大失去动力停滞不前焦虑增加效率降低适度压力激发干劲和潜能压力越大越好科普小课堂耶克斯﹣多德森定律高度重视、积极投入,调整心态,坦然面对压力心理学的研究表明:中等强度的动机最有利于任务的完成,即动机强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笔记整理2:怎样正确认识压力?1.我们要高度重视、积极投入,尤其要正确面对可能出现的困难和压力,调整心态,完成学习任务。P672.有一些学习压力,感到担心、紧张、焦虑,是一种正常心理现象,我们要坦然面对。P67压力调节大师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你有哪些科学的调节方法?1转移注意力不要总想着考试,听一听舒缓的音乐,以缓解内心的压力。2保持身体放松当意识到自己紧张时,可以深呼吸一下。研究表明,脸部保持微笑容易唤起人的愉快记忆。3自我暗示经常提醒自己:我能够做好。4保持适度紧张考试之前适度的紧张和焦虑是正常的,学会与这些情绪和谐相处。探究与分享P68古时候,纸张还没有出现,竹子是制作书籍的主要材料,称之为“竹简”。一部书的完成需要许多竹简,还要用极为牢固的牛皮绳子将这些竹片按照一定顺序编联起来,这一过程就称为“韦编”。《易经》这样的书,就是由许多竹简编联起来的。孔子到了晚年时期才开始研读《易经》。他下了很深的功夫,才把它完全读了一遍,还仅仅只是了解了它的内容。接着,他读了第二遍,才掌握了《易经》的基本要点。后来,他又读第三遍,这才对其中的精神实质有了较为透彻的理解。从此以后,为了深入研读这部书,同时也为了方便给弟子们讲解清楚,他不知把《易经》翻阅了多少遍,这样下去,串联竹简的牛皮带子被磨断了好几次,只好换上新的再读。《韦编三绝》“活到老,学到老”,这是毛泽东常说的一句话,也是他一生读书学习的真实写照。他常说:饭能够少吃,觉能够少睡,书不能够不读;读书治学,一是要珍惜时间,二是要勤奋刻苦,除此以外,没有什么窍门和捷径。据他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毛泽东每一天的睡眠时间很少,有时读书就像工作一样,常常是通宵达旦。即使每次外出,毛泽东也总要带些书,或者向当地借些书来读。学习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伟人事迹笔记整理3:为什么学习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人类正是通过学习来增长知识、提高本领,并在创新中不断进步的。P691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责任和义务,更是适应未来社会需要所必备的一种能力。P692观点辨析既然学习这么重要,那我们就要做到“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学习不应局限于在学校,在课本!纸上谈兵战国时期,赵国大将赵奢曾以少胜多,大败入侵的秦军,被赵惠文王提拔为上卿。他有一个儿子叫赵括,从小熟读兵书,张口爱谈军事,别人往往说不过他。因此很骄做,自以为天下无敌。公元前259年,秦军又来犯,赵军在长平(今山西高平县附近)坚持抗敌。那时赵奢已经去世。廉颇负责指挥全军,他年纪虽高,打仗仍然很有办法,使得秦军无法取胜。秦国知道拖下去于己不利,就施行了反间计,派人到赵国散布“秦军最害怕赵奢的儿子赵括将军”的话。赵王上当受骗,派赵括替代了廉颇。赵括自认为很会打仗,死搬兵书上的条文,到长平后完全改变了廉颇的作战方案,结果四十多万赵军尽被歼灭,他自己也被秦军箭射身亡。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在实践中学习学习PART 02人物链接“金牌工人”许振超“工匠精神”的优秀代表、改革先锋奖章获得者许振超原本只上过一年多初中。刚进港口的时候,别人上班拎个饭盒,他却多带一本书。到上海港口学桥吊,别人周末去逛上海滩,而他一门心思地泡在码头上鼓捣图纸。30多年来,他时常警醒自己不能满足一知半解,特别重视知识更新,并在实践中不断提升。许振超能够成为世界级“桥吊专家”,靠的就是30多年来在自己的工作岗位中从不间断地刻苦学习。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笔记整理4: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01实践出真知。在实践中,我们与外部世界打交道,了解客观实际,把握事物的本来面目,从而提高认识世界、改造世界的能力。 P6902在实践中,我们锤炼自己,丰富人生经历,完善自我,提升自身素质。P6903青少年随着生活范围的扩大会遇到越来越多的困惑,要在实践中逐步解决,以促进自身的发展和提升。 P70集思广益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思考: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社会实践?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博物馆参观劳动实践研学旅行笔记整理5:怎样在实践中学习?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在生活和工作中学习,主动服务社会。P7001我们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等各类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P7102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增强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P7103课堂小结如何正确认识学习压力?P67为什么要让学习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P69学无止境积极学在当下在实践中学习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P69-70如何在实践中学习?P70-71随堂演练1.(2023年河南省)12355是共青团组织为青少年提供权益服务的公益短号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某校效仿12355提供公益服务,对同学们的咨询作出回复,其中不恰当的是( )A.痘痘多了,我变丑了——正视身体的变化,不因生理变化而自卑B.最近学习压力大,我睡不着觉——转移注意力,听听舒缓的音乐C.照相馆未经允许用我的写真照做广告——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D.总觉得别人在议论我——坚持自己的个性,他人的评价毫无价值D随堂演练2.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告诉我们( )①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才能学到知识,发展提升自我②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④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学习,更应注重在实践中学习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C随堂演练3.到了初三,考试焦虑现象更加明显。某课题小组通过对100位同学的调查,发现考试成绩与本人考试焦虑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并得出下面曲线图。该图说明( )A.考试焦虑越强,考试成绩越理想,二者成正比关系B.考试焦虑越弱,考试成绩越理想,二者成反比关系C.要克服考试焦虑,就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D.考试焦虑适中时,最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D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课时教学设计课 题 部编版《道德与法治》九年级下册第六课第一框《学无止境》一、教材解析 本框所依据的课程标准是“成长中的我”中的"认识自我",具体对应的内容标准是:“正确对待学习压力,克服厌学情绪和过度的考试焦虑,培养正确的学习观念和成就动机。”坚持理论联系实际,让课堂回归生活,生活是理论的源泉。本框高度重视理论联系实际,坚持课程教学与生活实践相结合,无论是如何面对当前的学习还是如何在实践中学习,都以学生实际生活案例为切人点,以学生为主体,强调学生的积极参与、深度反思、主动构建,促使学生形成正确的学习观。二、学情分析 九年级的学生即将初中毕业,面临不同的发展道路。古人云:“吾生也有涯,而知也无涯”一对学习的追求应该是无止境的;“黑发不知勤学早,白首方悔读书迟”学会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一应在实践中学习。今天,面对日新月异的社会发展,我们更要帮助学生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让学习成为一种生活方式,正确认识学校学习与各类实践学习的关系,坚持在实践中学习,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增强终身学习的能力。三、教学目标 1.责任意识: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增强责任感和使命感。 2.道德修养:结合自己的实际情况,提高对学习的认识,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压力,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品德和习惯。 3.健全人格: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提高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 4.法治观念:认识到学习对青少年来说既是权利也是义务。我们要自觉履行受教育的义务。四、教学重点与难点 教学重点: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 教学难点:在实践中学习,终身学习。五、资源与工具 多媒体教学、网络音视频资源六、方法与策略 教法:讲授法、情景创设法、案例分析法 学法:合作探究法、自主学习法等七、教学内容设计导入预设过程(约3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教师提问:什么是文盲? 介绍联合国对于新世纪文盲定义的标准。 结合生活实际和个人思考回答问题。 2.认真聆听教师讲解,跟随老师引导,进入课堂学习。环节一:积极面对当下的学习教学内容:正确认识压力源;怎样正确认识压力;为什么学习应成为一种生活方式。预设过程(10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活动:压力吐槽大会。 提问:在学习和生活中你有压力吗?你的压力大吗?主要压力包括哪些方面?以小组为单位组内交流面临的学习压力,小组代表向全班同学交流。 教师多元化、激励性点评学生答案,言语引导总结:学习压力源。 呈现材料:课本67页“探究与分享”。 提问:你如何评价小清的做法? 提问学生常见的压力反应,总结压力既有积极影响,也有消极影响,是一把双刃剑。 科普小课堂:耶克斯-多德森定律。 动机程度处于中等水平时,工作效率最高。 教师多元化、激励性点评学生回答,言语引导,师生共同总结知识重点:怎样正确认识学习压力。 活动:压力调节大师。 提问:面对生活和学习的压力,你有哪些科学的调节方法? 教师在点拨学生回答后,介绍常见的压力调节方法:转移注意力、保持身体放松、自我暗示、保持适度紧张。 呈现材料:教材“探究与分享”中《韦编三绝》;毛泽东的学习故事。 教师言语引导,引导学生感悟:学习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 9.观点辨析:①既然学习这么重要,那我们就要做到“两耳不闻天下事,一心只读圣贤书”②学习不应局限在学校,在课本! 10.呈现故事材料:纸上谈兵。 根据生活经验,在小组内交流当下面临的学习压力,积极举手与班级同学分享,在其他同学分享时保持安静,认真聆听。 2.在教师的组织与引导下,总结概括学习的压力源。 3.仔细阅读材料,结合自身思考评价小清的做法,踊跃举手回答问题。 4.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压力的影响,知道压力是一把双刃剑。 5.认真聆听教师讲解科普知识,了解压力大小和学习效率之间的关系。 6.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正确认识学习压力,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7.根据自身实际情况与同学交流日常调节压力的办法,认真聆听教师的总结和讲解。 8.仔细阅读材料,认真参与合作探究活动,在老师的引导下,积极开展小组讨论并派代表分享探究成果。 9.在老师的点拨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学生应该成为一种生活方式,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10.聆听教师讲解《纸上谈兵》的故事,并感悟故事哲理。环节二:在实践中学习教学内容: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怎样在实践中学习。预设过程(12分钟)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人物链接:“金牌工人”许振超。 提问: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 2.教师多元化、激励性点评学生回答,言语引导,师生共同总结知识重点:为什么要在实践中学习? 3.活动:集思广益。 提问: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思考青少年可以通过哪些方式参与社会实践? 言语引导,点拨学生回答,多元化评价学生,总结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社会调查、志愿服务、科学实验、博物馆参观、劳动实践、研学旅行等。 教师多元化、激励性点评学生回答,言语引导,师生共同总结知识重点:怎样在实践中学习。 5.梳理本课逻辑,总结知识提纲。 1.在教师的引导下,阅读人物故事,体会其精神品质,结合所学知识及生活经历,分享阅读感悟。 2.在老师的点拨下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在实践中学习的原因,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3.结合自身生活经历,思考青少年参与社会实践的方式,踊跃举手回答问题,与班级同学作交流分享。 4.在老师的点拨下与自身思考中,理解在实践中学习的要求,并在课本对应位置做好知识点勾画和笔记整理。 5.跟随教师引导,梳理本课逻辑,做好知识提纲总结。板书设计八、作业设计 1.(2023年河南省)12355是共青团组织为青少年提供权益服务的公益短号码,为青少年提供心理咨询、法律援助等。某校效仿12355提供公益服务,对同学们的咨询作出回复,其中不恰当的是( D ) A.痘痘多了,我变丑了——正视身体的变化,不因生理变化而自卑 B.最近学习压力大,我睡不着觉——转移注意力,听听舒缓的音乐 C.照相馆未经允许用我的写真照做广告——依法维护自己的肖像权 D.总觉得别人在议论我——坚持自己的个性,他人的评价毫无价值 2.宋代诗人陆游的诗《冬夜读书示子聿》:“古人学问无遗力,少壮工夫老始成。纸上得来终觉浅,绝知此事要躬行。”这告诉我们( C ) ①在实践活动中我们才能学到知识,发展提升自我 ②学习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能急功近利 ③要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保持对学习的兴趣 ④不仅要重视书本知识学习,更应注重在实践中学习 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②③④ D.①③④ 3.到了初三,考试焦虑现象更加明显。某课题小组通过对100位同学的调查,发现考试成绩与本人考试焦虑之间是有内在联系的,并得出下面曲线图。该图说明( D ) A.考试焦虑越强,考试成绩越理想,二者成正比关系 B.考试焦虑越弱,考试成绩越理想,二者成反比关系 C.要克服考试焦虑,就要树立正确的考试观 D.考试焦虑适中时,最有利于提高考试成绩21世纪教育网 www.21cnjy.com 精品试卷·第 2 页 (共 2 页)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新课标】6.1学无止境 教学设计.docx 【新课标】6.1学无止境 课件.pptx