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单元 一 认识多媒介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第四单元 一 认识多媒介 导学案(含答案) 高一语文统编版 必修下册

资源简介

一 认识多媒介 导学案
能够通过亲身调查和跨媒介阅读与交流,把握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语言特征,并撰写合适的媒介传播文本。
重点:能够通过亲身调查和跨媒介“比读”与交流,归纳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语言特征;
难点:运用掌握的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语言特征,撰写合适的媒介传播文本。
第一课时
【前期准备】
1.在本单元学习开始的一周前,围绕近期“安徽省美术馆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这一新闻事件,在三个市属高中学校开展高中生媒介使用情况的调查活动。四组同学分别从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类媒介中选择两类,搜索阅读所选媒介近期有关“安徽省美术馆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的1篇报道。并完成《报道信息记录表》前六项(序号、标题、作者、日期、来源和所属媒介)的填写,完成前期信息的搜集、整理工作。
制作调查问卷:教师提供学习支架,引导学生结合高中生获取信息的习惯和心得方面、“安徽省美术馆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新闻相关度较高的关键点进行设问。为学生提供的表格支架如下图所示:
项目 提问内容 备注
1.你的性别 A.男 B.女 单项选择
2.你目前所就读的年级 A.高一B.高二C.高三 单项选择
3.你平时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 报刊(包括杂志、科学期刊等)B.广播 C.电视 D.网络 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
4.得知““安徽省美术馆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的最初渠道 报刊(包括杂志、科学期刊等)B.广播 C.电视 D.网络 单项选择
5.想要深入了解““安徽省美术馆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时的首选媒介 报刊(包括杂志、科学期刊等)B.广播 C.电视 D.网络 单项选择
6.你选择这一媒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获取信息便捷 B.获取信息全面 C.感染力强D.可以进行交流互动 E.补充:_____ 多项选择和陈述
7.
8.
9.
10.
全班分为4组,每一组在表格支架的指导借鉴下,分别补充1-2个问题来完善表格。小组派代表分享问题,全班投票选出最优的4个问题来完善表格(表格支架的项目1和2的设置固定)。
2.细读文本,再探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学习资料:《传播媒介变迁的社会影响》、郭庆光《传播学教程(第二版)》第七章。
任务:班级分四个小组,每个小组负责搜集一种媒介中有关“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的信息,填写《不同媒介传播文本特点表》:
媒介 内容特点 呈现形式 语言特点
报纸
广播
电视
网络
【课中活动】
【活动一】说一说:说特点 明理由
任务1:根据课前任务,选派一名代表对本小组的交流成果进行汇报。
媒介 传播优势 传播劣势 语言特征
报纸
广播
电视
网络
【活动二】比一比:比结论 修表格
任务2:阅读教材提供的《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一文,圈点勾画,找到不同媒介的特点,将之与自己填写的表格进行比较,对自己的表格进行修改完善,再次明确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和语言特征。
媒介 传播优势 传播劣势 语言特征
报纸
广播
电视
网络
【活动三】练一练:改文本 调语言
任务3:近期,“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开幕式暨捐赠仪式在省美术馆举行,这一消息受到了大家的格外关注,请你选择一种合适的传播媒介,将这个消息宣传到班级、校园、社区、社会中去,并说一说你选择的理由。
微信公众号: “岁月无疆英雄不朽”纪念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张崇岫战地摄影展共展出张崇岫50余幅抗美援朝战地摄影作品。作为一名战地摄影记者,张崇岫曾先后亲历淮海战役、渡江战役和抗美援朝战争,他用手中相机记录下抗美援朝战争第二次战役新兴里战斗、长津湖战斗、小高岭战斗,第五次战役强渡昭阳江等,通过影像为我们留下了气势磅礴、炮火连天的全景式战争画面。
“中华民族是英雄辈出的民族,新时代是成就英雄的时代。”习近平总书记反复强调,大力弘扬英雄精神,汇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磅礴力量。为纪念抗美援朝战争胜利70周年,进一步了解抗美援朝历史,传承抗美援朝精神,展示纪实摄影对人类历史的重要意义,特举办本次展览。这些凝结着鲜血与智慧、勇气与精神的摄影作品,代表了中国战地摄影的高度和水平,黑白光影中的无名英雄形象也由此变得更加具体、生动,见证者那段充满硝烟的日与夜。
改写依据:
改写示例:
传播媒介:
消息内容:
选择的理由:
【活动四】评一评:评成效 悉特点
任务4:填写《不同媒介传播文本特点表》,对小组改写的的内容进行“自评”,也可以利用上节课学习的《报道信息评价表》进行“他评”。
评价要素
评价项目 评价内容 满分分值 评分
选取素材 具有一定的代表性 1
传播特点 能够涉及到活动一掌握到的不同媒介的传播特点 2
内容分析 分析准确,特点鲜明 3
呈现形式分析 分析内容全面,语言简洁 2
语言特点分析 分析具有个性化特征,区分鲜明 2
总分 0-10
【活动五】写一写:
作业:根据自评的得分,按照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再次修改完善稿件,思考并整理这样改写的理由,80字左右。
任务点拨:
【前期准备】
小组汇报调查分析报告:
媒介 传播优势 传播劣势
报纸 新闻性强,可信度高;具有保存价值 周期性长;书面语表达;覆盖面不够广
广播 传播受众广泛;传播迅速,方便灵活 信息稍纵即逝,不易查询;只限于声音传播
电视 传播感染力强;覆盖面广 信息稍纵即逝;信息制作成本高
网络 信息丰富;时效性强;查询便捷 信息来源多样;部分信息缺少权威性
《报道信息记录表》
序号 标题 作者 日期 来源 所属媒介 主要内容 呈现形式 语言特征
1 《张崇岫战地摄影展》在安徽省美术馆展出 郜磊 2023.12.18 《中国文化传媒》 报纸 进一步了解抗美援朝历史,传承抗美援朝精神, 文字、图片 书面化,冗余性小
2 “现场与在场——张崇岫抗美援朝影像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安徽台报道 2023.07.27 安徽新闻联播 电视 张崇岫抗美援朝影像作品展”在北京开幕 文字、图片、视频 口语化,语言简洁
3 张崇岫抗美援朝影像作品展:纪念,为更好地前行 澎湃网 2023.07.27 澎湃网 澎湃网客户端 张崇岫抗美援朝影像作品展:纪念,为更好地前行 文字、图片、视频 口语化,趣味性强
《不同媒介的语言特征与网络语言的发展》
媒介 内容特点 呈现形式 语言特点
报纸 真实性与准确性 文字、图片 书面语;缺少娱乐性,趣味性稍少
广播 感染力强、贴近生活 音频 口语化,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电视 内容容量丰富 文字、图片、视频 口语化,语言简洁
网络 碎片化、自媒体性质 文字、图片、视频、音频 口语化、生动、适当采用网络用语
制作调查问卷:
项目 提问内容 备注
1.你的性别 A.男 B.女 单项选择
2.你目前所就读的年级 A.高一B.高二C.高三 单项选择
3.你平时获取新闻的主要途径 A.报刊(包括杂志、科学期刊等)B.广播C.电视D.网络 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
4.得知最近一次关注的““安徽省美术馆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的最初渠道 A.报刊(包括杂志、科学期刊等)B.广播C.电视D.网络 单项选择
5.想要深入了解““安徽省美术馆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时的首选媒介 A.报刊(包括杂志、科学期刊等)B.广播C.电视D.网络 单项选择或多项选择
6.你选择这一传播媒介的主要原因是什么…… A.获取信息便捷 B.获取信息全面 C.感染力强D.可以进行交流互动 单项选择和陈述
7.请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介中,选择一种媒介,谈谈其传播优势。 陈述
8.请在“报纸、广播、电视、网络”四大媒介中,选择一种媒介,谈谈其传播的劣势。 陈述
9.在““安徽省美术馆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新闻中引发你关注的新闻点有哪些? 陈述
10.你最希望媒介能够满足你了解““安徽省美术馆张崇岫抗美援朝战地摄影展””哪方面的需求? 陈述
【课中任务】
任务1:说特点
媒介 传播优势 传播劣势 语言特征
报纸 新闻性强,可信度高;具有保存价值 周期性长;覆盖面不够广 书面语;缺少娱乐性,趣味性稍少
广播 传播受众广泛;传播迅速,方便灵活 信息稍纵即逝,不易查询;只限于声音传播 口语化,通俗易懂;形象生动
电视 传播感染力强;覆盖面广 信息稍纵即逝;信息制作成本高 口语化,语言简洁
网络 信息丰富;时效性强;查询便捷 信息来源多样;部分信息缺少权威性 口语化、生动、适当采用网络用语
任务2:略
任务3:改写示例
校园广播: 口语化、简洁
如果你们钟情写作,热爱文字,又细心认真、开朗善良,请不要错失这样的机会。
微信公众号: 生动、使用网络用语
如果你钟情文学,爱恋写作;如果你文学鉴赏能力所向披靡;如果你码字的冲动无时无刻不洋溢在身体的血液中;如果你对文字工作的凡尔赛具有与生俱来的强迫症状;如果你开朗热情善解人意,沟通交流零障碍……请尽快加入我们!
校园广播: 口语化、简洁
亲爱的同学们,很开心又在每天的课间时分与你们相遇。首先插播一条观展通知:安徽省美术馆将于2023年12月7日到24日举办 “岁月无疆 英雄不朽”纪念抗美援朝胜利七十周年·张崇岫战地摄影展。欢迎同学们前往观摩。
任务4:略
任务5:略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