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0张PPT)第1节 血液第9章 人体内的物质运输北师大版七年级上课本第26页温故知新:能够共同完成一种或几种生理功能的多个器官按照一定的次序组合在一起构成 。在人体内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的是 系统,主要是指 系统。血液循环系统由 和 组成,血液在心脏和血管中循环运动。系统循环血液循环血管心脏◆血液为什么会被称为“流动的组织”?课本第26页血液中有大量的血细胞,这些血细胞与血浆共同组成血液,完成物质运输等功能。血液是一种组织,属于结缔组织,又因为血液可以流动,所以叫做流动的组织。◆医生在诊断某些疾病时,会建议病人先去抽血化验。以下是一位病人一次血液化验的部分结果:课本第26页这个病人被检查的几项指标是否正常呢?这就需要了解血液的成分及其正常的指标,并了解血液各成分的功能。演示:课本第27页观察血液的组成血液在血管内循环流动,一旦流出血管就会很快凝固。怎么能防止其凝固呢?想一想血浆白细胞血小板红细胞血细胞血液淡黄色(半透明)红色(55%)白色(45%)一、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1.血浆(1)成分:(2)功能:大量水(占91~92%)、蛋白质(约占7%)、葡萄糖(约占0.1%)、无机盐(约占0.9%)和代谢废物等。(3)血清:没有纤维蛋白原的血浆。黄色透明的液体,颜色与血浆不同。一、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课本第27页课本第28页1.血浆2.血细胞活动:猜一猜:在显微镜下怎么看不到血小板?太小且透明。一、血细胞和血浆组成血液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血浆课本第28页比较血细胞类别形态结构大小有无细胞核数量红细胞(成熟的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细胞多种,形态多样形态不规则最大最小平均直径:7μm无有无男: 5.0×1012个/L女: 4.2×1012个/L(4~10)×109个/L(1~3)×1011个/L课本第28 29页2.血细胞课本第28页(1)红细胞①寿命与更新: ;②数量: ;③形态结构:产生于骨的红骨髓 ,寿命约为120天。男:5.0×1012个/L;女:4.2×1012个/L。呈两面中央凹的圆饼状成熟的红细胞无细胞核④功能:利于运输氧和一部分二氧化碳。增加表面积,提高氧进出细胞的效率。提供更多容纳空间,运载更多的氧。⑤血红蛋白红细胞中有一种含铁的蛋白质,叫作血红蛋白;含量:男:120 160g/L , 女:110 150g/L;功能:具有运输氧的功能。课本第28页当血红蛋白与氧结合时,血液中氧含量丰富,呈鲜红色,这种血叫作动脉血。当血红蛋白与氧分离时,血液中氧含量少,呈暗红色,这种血叫作静脉血。①②课本第28页【小资料】贫血血液中的红细胞数量过少,或者血红蛋白含量过少,叫作贫血。缺少铁元素,使红细胞中血红蛋白含量减少引起的贫血症叫缺铁性贫血。体内缺乏维生素B12和叶酸,使红细胞数量少的贫血症叫营养不良性贫血。原因:营养不良、再生障碍性贫血、白血病等。症状:面色苍白、头晕、疲乏、食欲不振、心慌等。◆昆明属于高原地区,同平原地区相比,空气中氧气的含量较少。足球队选择昆明为集训地,对运动员的身体机能会产生什么影响?学以致用:在这种氧气含量较少的环境中集训,可增加运动员血液中血红蛋白的含量,从而增强足球运动员血液的供氧能力。课本第28页(2)白细胞①寿命与更新: ;②数量: ;③形态结构: ;④功能: 。课本第28 29页也是红骨髓产生的 ,寿命长短不一,几天或几年(4 10)×109个/L细胞多种,形态多样对人体具有防御和保护作用学以致用:◆化验单显示“白细胞增多”可能说明 ,因为 。◆脚上的小泡刚不小心弄破了,为什么会有脓液流出,脓液是怎么变成的?课本第29页人体出现了炎症白细胞可以穿出毛细血管,集中到受感染的地方,吞噬病菌白细胞吞噬病菌后会死亡,在伤口周围的脓液中含有死亡的白细胞和病菌。课本第29页◆白细胞如何保护我们身体?课本第29页(3)血小板①产生: ;②数量: ;③形态结构: ;④功能: 。从骨髓成熟的巨核细胞胞浆裂解脱落下来的小块胞质(1~3)×1011个/L个体最小,形态不规则,无细胞核血小板具有止血和凝血的作用血小板止血:在血管的损伤处聚集成团,堵塞血管。血小板凝血:释放促进血液凝固的物质,使可溶性的纤维蛋白原变成不溶性的纤维蛋白。血清:没有纤维蛋白原的血浆。课本第29页血液组成血细胞血浆主要有水、蛋白质、葡萄糖、无机盐和代谢废物。运载血细胞,运输营养物质和废物。红细胞白细胞血小板没有细胞核(成熟)含有血红蛋白。运输氧和部分二氧化碳。最小,没有细胞核;止血和加速凝血。有细胞核,比红细胞大,数量少。吞噬病菌,保护和防御。课堂小结:组成:作用:组成:作用:组成:作用:组成:作用:此外,血液对体温调节也有重要作用!!1.下面是一份血液化验单。根据学过的知识分析化验单上的各项指标。(1)被检查的几项指标是否正常呢?(2)若有问题,是什么问题?应采取什么方法治疗?课本第33页红细胞:男: 5.0×1012个/L 女: 4.2×1012个/L白细胞:(4~10)×109个/L 血小板:(1~3)×1011个/L血红蛋白:男: 120 160 g/L 女: 110 150 g/L该同学可能有炎症,应该请医生诊断身体什么部位发炎,遵照医生意见使用药物治疗。◆这个病人被检查的几项指标是否正常呢?课本第26,30页× × ×血液中红细胞和血红蛋白均低于正常指标,据此判断患者可能为“贫血”。患者应增加一些蛋白质和铁含量丰富的食物,并且注意休息。课本第34页不同:血液是红色的,血浆是淡黄色半透明的,血清是黄色透明的;血液由血浆和血细胞组成,血浆与血清都不含有血细胞,血清是没有纤维蛋白原的血浆。《课堂精练》第19页BA血红蛋白铁蛋白质CDA《课堂精练》第20页暗红色鲜红色暗红色甲血块剖面与空气接触,其中的血红蛋白与空气中的氧结合,剖面呈鲜红色。作业:《课堂精练》18页,19页,20页。第1课时学习结束!课本第30页二、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1.血量(1)血量:(2)失血:成年人血量为体重的7% 8%,也就是说,一个体重60 kg的人约有血液4 500 mL。①一次失血不超过体内血量的10%(约400 mL),考自身的调节,一段时间后可完全恢复正常。②一次失血若超过30%(1 200 1 500 mL),会危及生命,需要及时补给血液。人体血量保持稳定,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2.输血和血型课本第30页(1)血型的发现:卡尔·兰德施泰纳 (1868-1943,美籍奥地利裔医生)将人的血液分为:A型、B型、AB型、O型四种,确立了ABO血型系统。Rh血型分为Rh阳性和Rh阴性,我国人群中有99.7%的人是Rh阳性血型,只有0.3%的人是Rh阴性血型。所以,Rh阴性血型属于稀有血型,因此被称为“熊猫血”。其他血型系统:课本第30页◆医生告诉我“需要输B型血”。我有几个问题:①A型血的人能给B型血的人输血吗?为什么 ?②在输血前医生会让我们做什么?不能。血型不合,受血者体内存在的抗体与输入的红细胞抗原会发生凝集反应,阻碍血液循环,而给受血者带来严重的后果,甚至死亡。课本第30 31页在输血前检查鉴定受血者的血型,以找到与受血者血型相匹配的献血者。课本第31页红细胞凝集红细胞不凝集某人的红细胞,在遇到某些人的血浆时,红细胞会黏在一起。某人的红细胞,遇到另一些人的血浆时,红细胞却不会黏在一起。2.输血(1)输血:将献血者的血液输入失血者体内。(2原则: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A型标准血清 (含抗B凝集素) B型标准血清 (含抗A凝集素) 血型甲乙丙丁3.血型鉴定方法A型B型O型AB型课本第32页输血者血型 受血者血型 A型 B型 O型 AB 型A型B型O型AB 型4.输血与血型不凝集凝集不凝集凝集凝集不凝集不凝集凝集凝集凝集凝集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不凝集课本第32页某人的血型 A型 B型 AB型 O型可接受的血型可输给的血型A、OA、ABB、OB、ABAB、A、B、OABOO、A、B、AB安全输血的原则:输同型血小结:课本第32页(1)概念:根据病人的需要,选择性地输入某一血液成分。(2)原则:缺什么补什么。(缺少血小板)(缺少血浆)(缺少红细胞)急性白血病患者贫血病患者大面积烧伤患者——血小板——血浆——红细胞5.成分输血课本第31页患者的症状 治疗方法 治疗目的急性大出血严重贫血免疫力低下出血性疾病大面积烧伤全血浓缩的血小板红细胞浓缩的白细胞血浆补充血量保证正常的凝血补充红细胞提高免疫力补充血浆课本第31页试一试:三、大力提倡无偿献血《献血法》现行规定:国家提倡18~55周岁健康公民自愿献血;献血者每次采集血量200~300mL,占总血量的5%左右;全血采集间隔时间为6个月;成分血(机采血小板)采集间隔时间4周以上。课本第32页◆献血会影响健康吗?据科学测定:人体的血液80%左右在血液循环系统内流动,20%左右的血液则贮存在肝、脾、肺等体内“血库”中。一次献血200 300 mL,仅占全身血量的5%左右,献血后,身体会自动调节,使血量很快恢复正常,不会影响健康,同时可以刺激身体的造血功能。一个健康的公民,应当积极参加无偿献血。无偿献血是公民的义务,也是一种高尚的行为。课本第33页将来等你长大了,你愿意参加无偿献血吗?请说出你的理由。毛细血管壁毛细淋巴管壁血 浆组织液淋巴淋巴回流◆以箭头和文字表述血浆、组织液和淋巴之间的交换。课本第33页输血是抢救失血过多病人的有效措施ABO血型:血型鉴定:血量相对稳定特点:血量血型4500 mL血液占体重的7%~8%(60 kg成年人)不超过10%一次失血(约400 mL)超过30%一次失血(约1200~1500 mL)正常需输血可恢复正常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意义:A型、B型、O型、AN型输血原则:临床常用输血方式:一般以输同型血为原则成分输血无偿献血中华人民共和国献血法:无偿献血,公民义务,高尚行为无偿献血制度课堂小结:A型血清、B型血清分别与鉴定血液混合1.下列有关人体血量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人体血量相对稳定,有利于人体维持正常的生理活动B.成年人的血量占体重的7%~8%,60 kg成年人约有4500 mL血液C.一次失血不超过10%(约400 mL),靠自身调节只能恢复部分血液D.一次失血超过30%(约1200~1500 mL),需要及时补充血液C2.某车祸伤者大出血,在给伤者输血前,先要测定其血型。若将某伤者一滴血滴在A型标准血清中,另一滴血滴在B型标准血清,分别混匀后得下图所示现象,则此伤者的血型及其所输血的血型分别是 、 。A. A B. BC. O型 D. AB型BB课堂练习谢谢观看作业:《课堂精练》21页,22页,23页。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