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1张PPT)第三章基因的本质第 2节 DNA的结构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赫尔希、蔡斯肺炎链球菌体内转化实验格里菲斯肺炎链球菌体外转化实验艾弗里噬菌体侵染大肠杆菌实验赫尔希、蔡斯结构 功能在确信DNA是遗传物质之后,人们更迫切的想知道:DNA是怎样储存遗传信息的?又是怎样决定生物性状的?答案就隐藏在DNA的结构中新知导入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20世纪30年代,科学家认识到:DNA是以4种脱氧核苷酸为单位连接而成的长链,这4种脱氧核苷酸分别含有A、T、C、G四种碱基。AOCH2HHHOHHH1′2′3′4′5′P腺嘌呤脱氧核苷酸G鸟嘌呤脱氧核苷酸OCH2HHHOHHH1′2′3′4′5′PT胸腺嘧啶脱氧核苷酸OCH2HHHOHHH1′2′3′4′5′PC胞嘧啶脱氧核苷酸OCH2HHHOHHH1′2′3′4′5′P威尔金斯富兰克林DNA衍射图谱(X意味着DNA分子是螺旋的)◎1951年 沃森和克里克 相会英国剑桥大学卡文迪什实验室晚年沃森和克里克在双螺旋结构模型前的最后一次合影克里克:物理学家,对X射线晶体衍射图谱的分析十分熟悉。能够帮助沃森理解晶体学原理。沃森:生物学家,可以帮助克里克理解生物学的内容。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DNA是螺旋结构双螺旋?三螺旋?搭建的多种模型都被否定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在DNA中, 腺嘌呤(A)的量=胸腺嘧啶(T)的量;鸟嘌呤(G)的量=胞嘧啶(C)的量。◎1952年,奥地利著名生物化学家查哥夫研究得出:查哥夫法则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010302DNA具有恒定的直径能解释A、T、C、G的数量关系制作的模型与基于拍摄的X射线衍射照片推算出的DNA双螺旋结构相符重新构建模型:TCGAAGCT碱基安排在双螺旋内部(A与T配对,C与G配对),DNA两条链方向相反。脱氧核糖—磷酸骨架安排在螺旋外部。一、DNA双螺旋结构模型的构建 1953年,沃森和克里克撰写的《核酸的分子结构一脱氧核糖核酸的一个结构模型》论文在英国《自然》杂志上刊载,引起了极大的轰动 1962年,沃森、克里克和威尔金斯三人因这一研究成果共同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左一:威尔金斯左三:克里克左五:沃森二、DNA的结构脱氧核苷酸OPCH2OHOOHHOHHHHH碱基磷酸5’1’2’3’4’脱氧核糖上与碱基相连的碳叫作1’—C,与磷酸基团相连的碳叫作5’—C。C、H、O、N、P1.DNA的基本单位:3.脱氧核苷酸的组成:一分子磷酸一分子脱氧核糖一分子含氮碱基A腺嘌呤G鸟嘌呤C胞嘧啶T胸腺嘧啶2.DNA的元素组成:二、DNA的结构GAGGCCCTATCCTGGAG5'3'5'3'4.DNA的结构特点:链数方向结构双螺旋结构反向平行两条脱氧核苷酸链一条:5’→3’; 另一条:3’→5’二、DNA的结构5'3'5'3'磷酸二酯键GAGGCCCTATCCTGGAG4.DNA的结构特点:外侧内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构成基本骨架碱基对二、DNA的结构4.DNA的结构特点:CTTGACAG碱基对配对规律两条链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配对碱基互补配对原则:A与T配对;G与C配对氢键氢键越多,DNA结构越稳定。G C比例越高,DNA的热稳定性越高二、DNA的结构总结:氢键ATATTAGGGCCATC碱基对五种元素:C、H、O、N、P四种碱基:A、T、C、G三种物质:两条长链:一种螺旋:规则的双螺旋结构磷酸、脱氧核糖、含氮碱基两条反向平行的脱氧核苷酸链氢键关系:A=T G≡C三.DNA的结构特性5’3’5’3’⑴两条链反向平行盘旋成规则的双螺旋结构。⑵外侧:脱氧核糖和磷酸交替连接成基本骨架;⑶内侧:两条链上的碱基通过氢键连接成碱基对,遵循碱基互补配对原则。2.特异性:每个DNA分子中碱基对的特定排列顺序,构成了DNA分子的特异性。1.稳定性:A与a基因不同的根本原因是什么?5’3’5’3’脱氧核苷酸数量不同,碱基的排列顺序千变万化。在生物体内,一个最短DNA分子也大约有4000个碱基对,请计算DNA分子有多少种?44000种类数目3.多样性:三.DNA的结构特性情景视频-真凶密码2022年10月29日韩国首尔梨泰院,庆祝万圣节,发生踩踏事件,瞬间发生了惨剧。韩国首尔警察厅31日表示,警方通过指纹鉴定和DNA信息分析等,已经确认了在此次事故中遇难的154人的身份。韩国梨泰院踩踏事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