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课件(共42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1.1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一)第一课时课件(共42张PPT)-人教版(2019)必修2

资源简介

(共42张PPT)
必修二 遗传与进化
关键词:“遗传”、“变异”、“进化”
第1章 遗传因子的发现
第2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where)
第3章 基因的本质(what)
第4章 基因的表达(how)
第5章 基因突变及其他变异
第6章 生物的进化
1.1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一)
(第1课时)
人们也曾相信 融合遗传
+
双亲的遗传物质会在子代体内发生混合,使子代表现出介于双亲之间的性状。就像把一瓶蓝墨水和一瓶红墨水倒在一起,混合液是另一种颜色,再也无法分出蓝色和红色。这种观点也称作融合遗传。
+
能否举出反例?
姚明与父母合照
豌豆的红花和白花
(1) 提出了遗传单位是遗传因子;
孟德尔(1822—1884),奥地利人
(2) 发现了两大遗传规律:
基因的分离定律
基因的自由组合定律。
一.孟德尔简介
被誉为“遗传学之父”
为什么选择豌豆?·阅读课本2-3页
两性花
柱头
花萼
胚珠
花托
花瓣
花丝
花药
雄蕊
子房
花柱
雌蕊
优点1 :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二、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雄花
雌花
(只有雄蕊)
(只有雌蕊)
玉米
单性花
丝瓜
二、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之间的交配,植物的_________、
同株异花传粉均属于自交。
优点1 :自花传粉,闭花授粉
自交,保 证“纯”
二、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符号:
自交:
自花传粉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
相对性状:
同种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优点2 :有易于区分的相对性状
二、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性状:生物的形态或生理特征
相对性状
猫的灰毛和白毛
鸡的单冠和复冠
人的单眼皮和双眼皮
人的有耳垂和无耳垂
(1)玉米的黄粒与皱粒是一对相对性状(  )
(2)兔子的长毛和狗的短毛是一对相对性状(  )
(3)小鼠的灰身和黑身是一对相对性状(  )
判断正误
×
×

同种生物的同种性状的不同表现类型
二、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优点3 :子代数量多,便于统计分析
时间:花蕊成熟前
目的:防止自花传粉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人工异花传粉示意图
异花传粉:两朵花之间的传粉过程。
传粉
母本
父本
提供花粉
接受花粉
1. 去雄
2. 套袋
4. 传粉 
3. 采集花粉 
5. 套袋
优点4 :花朵大,易于人工异花传粉
二、豌豆作为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防止外来花粉的干扰
母本
母本
母本
任务一:杂交实验的一般流程
1.如图为豌豆的一对相对性状遗传实验过程图解,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核心探讨
(1)利用图中的序号完善孟德尔进行豌豆杂交实验的操作步骤。
①(_____)→套袋→②(_____)→套袋。
去雄
传粉
(2)上述实验中父本和母本分别是哪株豌豆?判断依据是什么?
提示 父本是矮茎豌豆、母本是高茎豌豆。判断依据:去雄的植株作母本,接受父本的花粉。
(3)什么时间对豌豆进行去雄?为什么?
提示 在花蕾期(或未成熟期)对豌豆进行去雄操作。因为豌豆为自花传粉植物,如果花成熟,花瓣开放了,此时已经完成了自花传粉(自交)过程,达不到杂交的目的。
(4)第二次套袋前,虽然已经完成了人工传粉,但存在部分传粉不成功的可能,如果不套袋,就会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套袋是防止_____________、保证父本的花粉来自杂交实验指定父本的有效措施。袋一般选用透气性较好的纸袋,保证植株的正常细胞呼吸,同时避免外界花粉的干扰。
有外来花粉干扰人工杂交过程
外来花粉干扰
2.玉米为雌雄同株植物,玉米的花为单性花,对单性花的植株进行杂交__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去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杂交过程_____(填“需要”或“不需要”)套袋,目的是______________
_____。
不需要
单性花只有雌蕊或雄蕊
需要
避免外来花粉
干扰
1.优点 《学》P2
教材梳理
预习新知 夯实基础
豌豆的特点 优势
____传粉、闭花受粉,自然状态下,一般都是_____ 用豌豆做人工杂交实验,结果既可靠,又容易分析
具有易于区分的_____且能够稳定地遗传给后代 实验结果易于观察和分析
花较大 易于做人工杂交实验
子代个体数量较多 用数学统计方法分析结果更可靠,且偶然性小
自花
纯种
性状
实验中相关符号及含义
符号 P F1 F2 × ♀ ♂
含义 _____ _______ _______ _____ _____ _____ _____
亲本
子一代
子二代
杂交
自交
母本
父本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杂交: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间的相互交配
《学》P3
反交
正交
F1
观察实验现象:无论正交还是反交,子一代总是高茎的。
P
二、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
(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
而没有矮茎呢?
(高茎♀)
(矮茎♂)
(高茎♂)
(矮茎♀)
提出问题
P
F1
F2
×
自交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具有相对性状的两纯合亲本杂交)
(2)为什么子一代没有矮茎,而子二代又出现了呢?
P
F1
F2
×
自交
性状分离
×
红花
矮茎重新出现
打破融合定律
3.在下列遗传实例中,属于性状分离现象的是
①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全为高茎豌豆
②高茎豌豆与矮茎豌豆杂交,后代有高有矮,数量比接近于1∶1
③圆粒豌豆自交后代中,圆粒豌豆与皱粒豌豆分别占3/4和1/4
④开粉色花的紫茉莉自交,后代出现红花、粉花、白花三种表现类型
A.②③④    B.③④    C.②③    D.③

典题应用
及时反馈 知识落实
P
F1
F2
2.84∶1 ≈ 3∶1
×
1064株    
自交
高茎787
矮茎277
(3)子二代中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是偶然的吗?
性状 杂交组合 F1的性状 F2的表现 显性(株数) 隐性(株数) 比例
花色 红花 白花 红花 705 224 3.15:1
种子形状 圆粒 皱粒 圆粒 5474 1850 2.96:1
子叶颜色 黄色 绿色 黄色 6022 2001 3.01:1
豆荚形状 饱满 不饱满 饱满 822 292 2.95:1
未熟豆荚色 绿色 黄色 绿色 408 152 2.82:1
花着生位置 腋生 顶生 腋生 651 207 3.14:1
植株高度 高株 矮株 高株 787 277 2.84:1
高:矮 ≈ 3 :1是一种偶然现象还是必然规律?
必然规律
P
F1
F2
×
自交
高茎:矮茎=3:1
请根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归纳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4.(2021·广东高一月考)玉米的甜和非甜为一对相对性状,下列杂交实验能单独判断性状显隐性关系的是
①甜×非甜→非甜
②甜×非甜→100甜+98非甜
③甜×甜→甜
④非甜×非甜→312非甜+106甜
A.①和②    B.①和④    C.②和③    D.③和④

4.请根据孟德尔豌豆杂交实验,归纳显、隐性性状的判断方法。
(1)根据子代性状判断
①具有相对性状的纯合亲本杂交 子代只表现出一种性状 子代所表现的性状为_________。
②具有相同性状的亲本杂交 子代表现出不同性状 子代所表现的新性状为_________。
(2)根据子代性状分离比判断
具有一对相对性状的亲本杂交 F1自交 F2中性状分离比为3∶1 分离比为“3”的性状为_________。
显性性状
隐性性状
显性性状
《学》P3
(2)为什么子一代没有矮茎,而子二代又出现了呢?
观察实验
提出问题
(1)为什么子一代都是高茎而没有矮茎呢?
(3)F2为什么会出现3∶1的性状分离比呢?
提出假说解释问题
1.遗传因子决定生物的性状
2.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3.成对的遗传因子在形成配子时分离
4.雌雄配子在受精时随机结合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
P
F1
F2
配子
高茎
矮茎
D
d
D
d
Dd
高茎
Dd
高茎
D
d
D
d
配子
DD
Dd
Dd
dd
高茎
高茎
高茎
矮茎
D
d
1、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2、体细胞中的遗传因子是成对出现的。
3、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有每对遗传因子中的一个。
4、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1 : 2 : 1
基因型比
3 : 1
表现型比
高茎 3/4
矮茎 1/4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1
决定显性性状的是显性遗传因子,用大写字母表示。
决定隐性性状的是隐性遗传因子,用小写字母表示。
如:高茎为D。
如:矮茎为d。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
《教材》P5
如:纯高茎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纯矮茎体细胞中有成对的遗传因子dd。
遗传因子组成相同的个体叫做纯合子。
  如:纯高茎DD,纯矮茎dd。
遗传因子组成不同的个体叫做杂合子。
  如:F1中的高茎Dd。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
《教材》P5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3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1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
2.用遗传图解解释分离现象
(1)配子的结合方式: 种。
(2)F2遗传因子组成: 种,分别为 ,其比例为 。
(3)产生后代的性状表现: 种,分别为 ,其比例为 。
4
3
DD、Dd、dd
1∶2∶1
2
高茎、矮茎
3∶1
←成对遗传因子分离
←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性状分离比
红∶白=
配子
F2
F1
AA
aa
×
P
配子
AA∶Aa∶aa=
绘制遗传图解
某种植物花色由A、a控制,红花个体自交子代中有白花,
请预测下述杂交实验的结果:
生物体在形成生殖细胞――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分离, 分别进入不同的配子中。配子中只含每对遗传因子的一个。
3
受精时,雌雄配子的结合是随机的。
4
生物的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
1
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是成对存在的。
2
对分离现象的解释(假说)
解释性状分离的核心观点是?
(1)双亲为显性,杂交后代有隐性纯合子,则双亲一定都是杂合子
(2)杂合子自交后代一定是杂合子(  )
(3)杂合子与纯合子遗传因子组成不同,性状表现也不同(  )
判断正误

×
×
5.(多选)下列有关孟德尔的豌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的叙述,正确的是
A.虽然假说能圆满解释F1自交产生3∶1分离比的现象,但是假说不一定
成立
B.运用统计学方法处理7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结果时,发现F2的分离比
都是类似的
C.解释实验现象时,提出的主要假设是F1产生配子时,两个不同的遗传
因子彼此分离
D.生物的雌雄配子数量相等,且随机结合
典题应用



1
2
3
豌豆用作遗传实验材料的优点
孟德尔遗传实验的科学杂交方法
遗传学的基本概念
(1)豌豆-自花传粉、闭花受粉
(2)具有稳定的、易于区分的性状
——人工异花传粉
核心术语-性状;相对性状
去雄-套袋-采集花粉-传粉-套袋
核心术语-父本;母本;异花传粉
显性性状,隐性性状,性状分离
杂交,自交,正反交,测交
常用遗传符号
课堂总结
(3)花朵大,易实验
(2)子代多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