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单元 练习题 (含解析)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高中语文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单元 练习题 (含解析)

资源简介

必修下册 古诗词诵读单元 练习题
一、文言文阅读
阅读下面的文言文,完成下面小题。
胡贸棺记
(明)唐顺之
书佣胡贸,龙游人,父兄故书贾。贸少乏资,不能贾,而以善锥①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余不自揆,尝取《左氏》、历代诸史及诸子大家文字,所谓汗牛充栋者,稍删次之,以从简约。既披阅点窜②竟,则以付贸,使裁焉。始或篇而离之,或句而离之,甚者或字而离之。其既也,篇而联之,句而联之,又字而联之。或联而复离,离而复联。错综经纬③,要于各归其类而止。盖其事甚淆且碎,非特他书佣往往束手,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盖其天窍使然。余之于书,能及古人蚕丝牛毛④之万一,而贸所为,则蚕丝牛毛事也。
贸平生无他嗜好,而独好酒。佣书所得,钱无少多,皆尽于酒。所佣书家,不问佣钱,必问:“酒能厌否?”贸无妻与子,佣书数十年,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其颛⑤若此,宜其天窍⑥之亦有所发也。
予年近五十,兀兀如病僧,益知捐书之乐,视向所谓披阅点窜若仇我者。盖始以为甘而味之者也甚深,则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其势然也。余既不复有所披阅点窜,贸虽尚以佣书糊口诸士人家,而其精技亦虚闲而无所用。然则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此余与贸之相与,始终可以莞然而一笑者也。予既不复有披阅点窜,世事又已一切无所与,则置二杉棺以待长休。贸无妻与子,无一钱之畜,死而有棺无棺不可知。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而书此以为之券云。
呜呼,百余年后,其或行于世,而又或偶有好之者,慨然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则余之勤因以不没,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余之书此,亦以还功于贸也。虽然,余既以披阅点窜为仇,而岂欲后人又以披阅点窜知余也哉。
注:①锥书:连缀编排。②点窜:修整字句;润饰。③错综经纬:纵横交错,规划结构。④蚕丝牛毛:喻多而细密。⑤颛:同“专”。⑥天窍:天生的悟性。
1.对下列句子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余不自揆 揆:度量、揣度
B.觉其苦而绝之也必过 绝:断绝、摒弃
C.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遇:对待、对付
D.亦以还功于贸也 功:功劳、功绩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虚词,意义和用法完全相同的一项是( )
A.①稍删次之,以从简约 ②臣以供养无主,辞不赴命
B.①而独能为此 ②天柱高而北辰远
C.①无一钱之畜 ②师道之不传也久矣
D.①追论其故所删次之人 ②其人居远未来
3.下列句子全都是作者写作此记的缘由的一项是( )
①以善锥书往来诸书肆及士人家
②贸于文义不甚解晓,而独能为此
③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④古所谓不能自为才者,岂独士之遇世然哉
⑤念其为我从事久也,亦以一棺畀之
⑥贸乃无以自见
A.①③⑤ B.②④⑥
C.②③⑤ D.③④⑥
4.把文中画线的语句翻译成现代汉语。
(1)虽士人细心读书者,亦不能为此。
(2)居身无一垄之瓦,一醉之外,皆不复知也。
(3)而贸乃无以自见,是余专贸之功也。
二、古代诗歌阅读
阅读下面一首宋词,完成下面小题。
南乡子
王安石
自古帝王州,郁郁葱葱佳气浮。四百年来成一梦,堪愁。晋代衣冠成古丘。
绕水恣行游,上尽层城更上楼。往事悠悠君莫问,回头。槛外长江空自流。
【注】这首词是王安石晚年罢居金陵时所作。
5.下列对这首词的赏析,不正确的一项是( )
A.前两句盛赞金陵的繁华,“自古”点明作为帝都时间之久,“佳气”指帝王之气。
B.上片末句借用李白诗句,描摹晋代贵族化为荒冢古丘的情形,饱含历史的沧桑感。
C.“恣行”即随意走动,写出诗人的悠闲自在。“回头”一语双关,既实写也有暗指。
D.全词上片以时间为主线,侧重咏史怀古;下片以空间为主线,侧重写登高所见所思。
6.本词与《桂枝香》均为金陵怀古之作,请分析两首词的怀古之情有何不同。
附:
桂枝香·金陵怀古
王安石
登临送目。正故国晚秋,天气初肃。千里澄江似练,翠峰如簇。归帆去棹残阳里,背西风、酒旗斜矗。彩舟云淡,星河鹭起,画图难足。
念往昔、繁华竞逐。叹门外楼头,悲恨相续。千古凭高对此,谩嗟荣辱。六朝旧事随流水,但寒烟衰草凝绿。至今商女,时时犹唱,后庭遗曲。
三、选择题
7.下列各项,注音中有错误的一项是( )
A.船棹(zhào) 如簇(cù) 澄江(chénɡ) 鹭起(lù)
B.旷古(kuànɡ) 亘古(ɡèn) 委琐(suǒ) 漫嗟(jiē)
C.栖居(qī) 屹然(yì) 悲怆(chuànɡ) 拜谒(yè)
D.凝绿(nínɡ) 笨拙(zhuó) 惦记(diàn) 埋怨(mán)
8.下列字形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
A.果腹 食不果腹 符合 随声附和
B.传送 到处传诵 题纲 提纲挈领
C.琅琅 朗朗乾坤 题名 金榜提名
D.题跋 破格提拔 委屈 委屈求全
9.下列对诗歌《菩萨蛮(其二)》的赏析,错误的一项是( )
A.这首词的开头两句开门见山,点出全词题旨,并贯穿全篇。“江南好”有劝说游人留在江南的意思,隐含游人意在回乡。
B.三、四两句写江南的景色美、生活美。景色方面,澄澈明净的春水胜过长空一碧的天色;生活方面,躺在画船中听雨声入眠,悠闲之至。
C.五、六两句写江南的人物美。“似月”写女子容貌光彩照人,“皓腕”写女子双腕洁白,这种描写使人物的美具体化、形象化,表现了江南女子的多情。
D.这首词语言优美、清新、自然,简洁明快,抒情性强。寥寥数语,就勾勒出一幅幅清晰鲜明的画面,将景色、人物——呈现在读者面前。
10.下列各句中,加点的词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 )
A.地沟油成了热门词汇以后,各种媒体对它的“包装”可谓五花八门。有的写成“阴沟油”,有的写成“泔水油”,有的写作“潲水油”。
B.刚刚兴起跳迪斯科的时候,很多人极看不惯,不但自己不入“舞流”,而且还微言大义。
C.自从中国颁布实施外商投资法规以来,不少外商蠢蠢欲动,纷纷来中国投资。
D.据专家测算,在北京市内的空气污染中,汽车尾气的排放可算首当其冲,竟占了污染总量的75%。
11.下列有关文学常识的解说,错误的一项是( )
A.唐代诗人张若虚以吴越文人名扬京都,开元初与贺知章、张旭、包融号称“吴中四士”。
B.孟浩然的诗语言清淡、意境清远、多自然超妙之趣,王维的诗“诗中有画,画中有诗”。诗坛将他们二人并称“王孟”。
C.“菩萨蛮”和“扬州慢”“忆江南”“长相思”等都是词牌名。
D.李白的《梦游天姥吟留别》是近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为古体诗。
12.下列加线字的注音,有误的一项是( )
A.粗糙(cāo) 忖度(cǔn) 风驰电掣(chè)
B.诤友(zhèng) 编纂(zuǎn) 东南坼(chè)
C.戎马(róng) 流涕(tì) 草木菁华(jìng)
D.戏谑(xuè) 惬意(qiè) 苦心孤诣(yì)
13.填入下面一段文字横线处的语句,最恰当的一项是(  )
众所周知,昆曲的繁荣是与众多作家、学者的全力投入分不开的,________,昆曲便无奈地陷入了前所未有的沉寂之中。________,只知道按照日益僵化死板的规范创作出一部又一部毫无新意的作品。
A.待到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消逝在历史的地平线以外 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是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的
B.等到地平线上消逝了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 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
C.待到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消逝在历史的地平线以外 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
D.等到地平线上消逝了汤显祖、孔尚任等引领过时代思潮的知识精英 前代大师的艺术水准是平庸的后继者们难以达到的
14.下列词语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 )
A.乾坤 恍悟 诸侯 揭竿而起
B.洞庭 朝廷 风彩 消声匿迹
C.旋窝 参与 振动 攻城掠地
D.蝉联 轻浮 肤浅 绿草如茵
答案及解析:
1.C 2.D 3.C 4.(1)即使是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工作。
(2)没有一间房可以安身,沉醉于酒中,其他事一概不过问。
(3)胡贸却没有办法表现自己,这样我就独占了胡贸的功劳。
【解析】1.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实词在文中的含义和用法。文言实词的含义可以运用代入法、课内迁移法、成语迁移法,利用上下文来推敲词义;文言实词的用法应结合其在句中的位置和前后词的词性来判断。
C项,“遇”应为“遭受、遇到”的意思,句意是,难道仅仅只是士人不遭遇时世才会如此吗?
故选C。
2.本题考查理解常见文言虚词在古汉语的意义和用法的能力。能力层级为理解B。解答此类题目要熟练掌握十八个常用虚词的意义和用法,理解文言文虚词时要联系原句来理解。
A项,①连词,来、用来;②介词,因为。
B项,①连词,表转折,却;②连词,表并列。
C项,①结构助词,的;(或结构助词,宾语前置的标志。)②助词,用于主谓之间。
D项,都是指示代词,那。
故选D。
3.本题主要考查考生筛选文中信息的能力。解答本题首先明确题目要求,根据题目要求认真阅读文本,从文本中找出文中体现“作者写作此记的缘由”的语句,然后认真分析翻译语句,分析每个选项,看每个选项是从哪方面来写的,最后对照原文根据题目要求选出恰当的选项。
此题难度较大,涉及到文章的中心,理解此题要从把握文意入手,《胡贸棺记》写作的直接原因是为了交待为什么要为胡贸买棺材,而买棺材的主要原因是两者的特殊关系,形成特殊关系的原因是胡贸有特殊能力,不能让时光的流逝使胡贸不为人知。此外为胡贸买棺材还有一个原因,就是胡贸嗜酒如命,无一钱之畜。所以②③⑤⑥都是作记的缘由。
故选C。
4.本题考查学生的文言文翻译能力。解答此类题目,应先回归文本,然后分析句子中是否存在特殊句式和固定句式、短语,然后按照不同的句式进行调、换、删,再采取对译法,逐字进行翻译。要忠于原文、不遗漏、不随意增减内容。注意重点字词以及常见句式的翻译,以直译为主,意译为辅。重点关注得分点:
(1)虽,即使;士人细心读书者,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定语后置句);为,做。
(2)居身,安身;一垄之瓦,一间房(修辞句要意译);知,过问。
(3)乃,却;无以,没有用来……的办法;自见,表现自己(否定句宾语前置);专,独占。
文言虚词要“三抓”, “三抓”是指:(1)抓重点。《考试说明》要求掌握的文言虚词共18个,一定要个个落实,从常用意义和非常用意义方面比较区别,把握常用意义和用法,照顾特殊意义和用法,可以采用多义比较的方法,同类集中。(2)抓课文。虚词的考查方式,多为选择题,每个选项两个句子,一般必有一句出自课本。根据这一特点,考生应立足课本,结合经典例句,归纳整理,可收事半功倍之效。(3)抓落实。对于典型用例,经常复习,防止遗忘。比如该题中每组中有一句话出自课本,必须将课内的文言文抓实了。
参考译文:
书佣胡贸,龙游人,他的父亲和哥哥以前都是书商。胡贸年轻时缺少资金,不能做书生意,而凭借擅长联缀编排书籍的(手艺)往来于各个书店和读书人家(谋生)。
我自不量力,曾经把《左传》和历代各种史书以及著名文学家汗牛充栋的作品,稍加删削编排,来追求文字简略。展卷阅读修改完毕,就把底稿交给胡贸,让他裁定。最初,他将有些文章一篇一篇拆开,有些文章中的文句一句一句拆开,甚至将有些文句中的字一字一字拆开。拆分完后,又一篇篇重新联接起来,一句句重新联接起来,一字字重新联接起来。有时候,联接好了又重新拆开,拆开后再重新联接。纵横交错,规划结构,总之要让所有的文章各归其类而已。这样的工作很杂乱很琐碎,不只是其他的书佣常常无从下手,即使是那些心思细密读书的士人,也不能做这样的工作。胡贸对于文章的内容不很理解通晓,却独能做这种删削编排的工作,大概是他天生的悟性使他能够这样吧。我对于书(所做之事)比不上古人用心细密的万分之一,而胡贸所做的事,就是一件用心细密的事。
胡贸平时没有其他的嗜好,单单嗜好喝酒。佣书所得的报酬,不论多少,全部用在喝酒上。对雇佣他的书家,不问佣金是多少,但一定会问:“酒能喝足吗?”胡贸没有妻子儿女,为人佣书几十年,没有一间房可以安身,除了喜欢喝酒,他事一概不过问。他处事如此专一,很适合他天生悟性的开发。
我年近五十,痴痴呆呆像个病僧,更懂得放下一切书不读的快乐,检视向来所做的披阅点纂的书籍,就像看到仇敌一样。大概当年认为甘甜而体味很深的事,到了后来就觉得痛苦而断绝它也必然更决绝,情势上一定是这样。我已经不再做点纂的工作,胡贸虽然还以佣书为业谋食于诸士家中,但他精湛的技艺也虚闲而无所用。这样看来,古人所说的不能自己成才的情况,难道仅仅只是士人不遭遇时世才会如此吗!这恰恰是我和胡贸相交始终可以莞尔一笑的原因。不再有披阅点纂之事,又不再参与一切世事,就置办二具杉木棺材等待大限的到来。胡贸没有妻子儿女,没有一文钱的积存,死后有没有棺材也不可知。想到他为我做事很长时间,也把一具棺材赐予他,且写下这篇记作为凭证。
唉,百年之后,那些书或许还在世上流行,又或许偶然有喜爱这些书的人,感慨这些书进而追念那过去删削编排这书的人,那么我的勤劳固然因此而不被埋没,胡贸却没有办法表现自己,这样我就独占了胡贸的功劳。我写这篇记,也是借此把胡贸的功劳还给他。虽然这样,既然我已经把披阅点纂作为仇敌,又怎么会想让后人因为披阅点纂而了解我呢?
5.C 6.①《南乡子》把六朝兴盛与衰亡的历史看作是人生一梦,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怅然之情,作者借咏史抒发退隐后的孤寂之感。②《桂枝香》借古讽今,借六朝竞逐豪奢相继灭亡的历史,劝谏当朝奋起变革,切勿重蹈覆辙,表达了对政局的关心。
【解析】5.本题考查学生对诗歌的综合理解和赏析能力。
C.“悠闲自在”有误。“绕水游”是排遣心中的愁绪或不平事的一种办法,在这里,作者借这种典型的动作来表现内心的无边愁绪。好在这种“绕水游”并不受外在任何事物的限制,可以“恣行”,随意地到处走走。但是,这是一种多么无奈的自由啊。
故选C。
6.本题考查学生评价诗歌中作者的思想情感的能力。
《南乡子》上片怀古,盛赞六朝古都金陵的繁华,下片写登楼览胜,抒发往事似水的惆怅。王安石看到金陵是一片郁郁葱葱的王气正盛之地,佳气上浮。但那是晋代的事情,已经过去四百年了,晋代的白衣胜雪,衣冠之族,已经成为一座座古墓。词人把六朝兴盛与衰亡的历史看作是人生一梦,表达了昔盛今衰的怅然之情,作者借咏史抒发退隐后的孤寂之感。
《桂枝香》通过对金陵(今江苏南京)景物的赞美和历史兴亡的感喟,寄托了作者对国家政治大事的关心和对当时朝政的担忧。上阕写登临金陵故都之所见。“澄江”“翠峰”“归帆”“斜阳”“酒旗”“西风”“云淡”“鹭起”,依次勾勒水、陆、空的雄浑场面,境界苍凉;下阕写作者在金陵之所想,以“念”字为转折,今昔对比,时空交错,虚实相生,对历史和现实,表达出深沉的抑郁和沉重的叹息。“念往昔”三句表明了对六朝兴亡的态度,“千古凭高”二句写出了对历来凭吊金陵之作的看法。词作借古讽今,借六朝竞逐豪奢相继灭亡的历史,劝谏当朝奋起变革,切勿重蹈覆辙,表达了对政局的关心。
7.D
【解析】本题考查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此类题主要考查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生僻字的字音和字形。多音字要依照“据义定音,音随义转”的特点,区分一般词语与专用词语的读音、词性辨别读音等。平时要善于积累,同时要结合词义、词性、汉字“六书”等相关知识及技巧进行辨析。
D项,“拙”应为一声,读“zhuō”。
故选D。
8.A
【解析】试题分析:本题主要考查字形辨析。相连字形的考核主要考核形近字和音近字,试题的内容有两字词语,三字熟语和成语,成语的考核是重点。汉字是音形义的结合体,辨析字形当然要从字音和字义上下功夫。主要的方法是①形辨法。形近字虽然字形相近,但却有细微的区别,这细微处就是辨析的关键。②音辨法。有些形近但读音不同的字,可以通过读音的不同加以辨析。B项,题纲——提纲(“纲”意为网的总绳,“提纲”意思是提起网的总绳)。C项,金榜提名——金榜题名(“题”意为写上)。D项,委屈求全——委曲求全(勉强迁就,以求保全)。
9.C
【解析】此题综合考核诗歌的形象、语言、表达技巧和思想情感的能力,每个选项一个考点,几乎涵盖诗歌的所有内容,注意结合全诗进行分析,此类试题一般从意象的含义、手法及其解说、艺术效果、语言风格、曲解诗意等角度设错,答题时注意仔细辨析。C项,“表现了江南女子的多情”于文无据。故选C。
10.A
【解析】本题主要考查成语的正确运用。此类试题解答的关键在于两点:仔细审查该词语的语言环境;注意对近义成语的分析辨别。考查重点是测试那些常见但又容易用错的成语。成语运用是否正确,主要看它是否符合语境,和整个句子的氛围吻合,和人称相应,和句意一致,使用就是正确的,忽视语境,就会导致用词不当。
A项,五花八门:比喻花样繁多或变化多端。用以表示媒体对它的包装是正确的。
B项,微言大义:表示精微的语言和深奥的道理。此处的语境是人们对迪斯科的不满与批评,所以改为“颇有微词”。B错误。
C项,蠢蠢欲动:指敌人准备进行攻击或坏分子策划破坏活动。句中外商来投资是好事,不合“外商投资”的褒义语境。C错误。
D项,首当其冲:比喻首先受到攻击或遭受灾难。语境是说尾气排放量大,是导致污染的第一位罪魁祸首,用“首当其冲”显然不合适。D错误。
故选A。
正确运用成语,要弄清楚一下几种类型的错误:一、看成语含义与前后文的修饰限制成分是否协调;二、看成语意思与所处的语境是否吻合,是否造成大词小用或小词大用;三、看成语的褒贬感彩是否适合所在的语境;四、看成语适用的对象、范围和场合是否造成张冠李戴;五、看成语运用是否因望文生义而误用;六、看成语是否因画蛇添足而造成前后内容重复。
11.D
【解析】此题考核识记文学常识的能力。文学常识的考核主要集中的中外中的作家、作品,文学现象、文学流派,文体知识等。重点记忆课本涉及到的和经典阅读中列出的作品。平时注意积累,理出线索,形成体系。D项,《梦游天姥吟留别》是古体诗,杜甫的《登岳阳楼》是近体诗。故选D。
12.C
【解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音的能力,字音重点考核多音字、形声字、形似字、音近字、方言、生僻字等,多音字注意据义定音,形声字重点记忆“统读字”,形似字注意字形的细微差别。C项,“草木菁华”中的“菁”应读jīng。故选C。
13.C
【解析】本题考查学生情境补写的能力。
作答此类连贯题,要瞻前顾后。如从“昆曲的繁荣是与众多作家、学者的全力投入分不开的”可知,第一个画线处的主语应与“作家、学者”有关,据此可排除BD两项;从“只知道按照……”可知前文的主语应是“平庸的后继者们”,据此可排除A项。
故选C。
14.D
【解析】此题考核识记现代汉语普通话常用字的字形的能力,字形题从表象上看主要考核双音节词语和成语,有时会考核三字的专业术语和熟语,从分类看主要考核音近字或形近字,音近字注意据义定形,形近字可以以音定形。运用的方法主要有对举、组词、读音、形旁辨形。A项,“诸侯”应为“诸侯”;B项,“风彩”应为“风采”,“消声匿迹”应为“销声匿迹”;C项,“旋窝”应为“旋涡”,“攻城掠地”应为“攻城略地”。故选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