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穴盘苗常见侵染性病害诊断与防治培育壮苗是蔬菜早熟、优质、高产、稳产的基础,苗期病害防治是保证培育壮苗 的关键措施。蔬菜穴盘育苗苗期常见病害有猝倒病、立枯病、疫病等,能否做好苗期 病害防治意义重大。任务背景蔬菜穴盘苗生产多在相对封闭的设施环境中进行,具有比设施栽培更加明显的高 湿、适温、弱光、空气流动小等小气候特征,客观上为病原物的存活、繁殖提供了“良好”场所; 蔬菜穴盘苗含水量高、保护组织不发达,又为病原物的侵染提供了“良好” 寄主。因此,蔬菜集约化穴盘育苗侵染性病害的防控需要高度的责任心和技术水平。绿野种苗公司采用穴盘育苗技术新育了5万株黄瓜苗,部分穴盘苗出现了不正常生长现象,请结合现场发病症状正确诊断病害种类并制定合理的防治方案予以实施。任务描述1.具有严谨的科学态度与精益求精的精神;2.熟悉蔬菜苗期常见病害的症状;3.掌握蔬菜苗期常见病害的防治方法;4.会苗期病害的诊断及防治。职业技能要求目录蔬菜苗期常见病害诊断01苗期病害综合防治0201蔬菜苗期常见病害诊断穴盘苗的时间较短,所以很少受到病虫害的威胁,但是由于生长过于密集,而且数量众多,如果对环境控制不力或管理不当,也会有病虫害的问题。只有弄清每种病害发生时的症状特点和发病规律,才能做到提前预防、对症用药。(一) 猝倒病是瓜类、茄果类、豆科、十字花科等多种蔬菜苗期的常发病害之一,在播种后到幼苗期均可发病,在两片子叶前发病最多。菜农俗称“卡脖子病”,是蔬菜整个栽培过程中最早发生的一种病害,在播种后出苗前病菌侵染能造成烂种和烂芽,使苗床出苗不齐或缺苗; 幼苗期发病,开始时胚茎基部或中部呈水渍状,像开水烫过似的,后变褐萎缩,子叶未凋萎,幼苗就倒折,严重时出现大片幼苗倒伏的现象,发病速度极快,湿度大时发病部位产生少量白色霉层,即病菌的菌丝体。①该病是由藻物界卵菌门中的瓜果腐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②病菌以菌丝体和卵孢子 在病残体、土壤中越冬,只要条件适宜猝倒病全年都有发生,病菌在田间主要通过水流、农事操作等传播、蔓延,病菌侵染后在皮层薄壁细胞中扩展,以后在病部产生孢子囊,进行再侵染,最后在病组织内产生卵孢子越冬。③苗床土壤、基质湿度大,幼苗生长弱,高温、高湿及忽冷忽热的天气最利于发病;播种量大、光照不足、幼苗徒长等情况也都会加重病害的发生流行。例1:辣椒出土后子叶期最易发病。育苗设施内通风不良,阴、雨、雪天又经常不揭覆盖物,使幼苗养分消耗过多,生长弱,幼苗过于幼嫩时,更易发生猝倒病。苗床最易积水或棚顶滴水处,常最先出现发病中心。三片真叶后发病较少。例2:茄子幼苗猝倒病幼苗及大苗均可受害,多是零星发病,发病初期在幼苗茎基部或根茎部产生椭圆或不规则形的暗褐色病斑,后病斑逐渐扩大凹陷,绕茎一周后病部萎缩干枯,最后幼苗叶片萎蔫枯死,枯死苗多立而不倒伏,故称立枯病,这点区别于猝倒病。湿度大时可看到浅褐色蛛丝网状的菌丝,该病比猝倒病发病要晚,一般在出苗后经过一段时间生长或移栽后发生,发病速度较慢。(二)立枯病该病是由真菌界半知菌类中的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 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残体分解后,病菌还可以在土中腐生存活 2~3 年。条件 适宜时,病菌菌丝可直接侵染幼苗,引起发病。病菌通过水流、农具、带菌粪肥等进 行传播,高温高湿的条件利于此病的发生蔓延。①该病是由真菌界半知菌类中的立枯丝核菌引起的真菌病害。②病菌以菌核或菌丝体随病残体在土壤中越冬,病残体分解后,病菌还可以在土中腐生存活2~3年。条件适宜时,病菌菌丝可直接侵染幼苗,引起发病。③病菌通过水流、农具、带菌粪肥等进行传播,高温高湿的条件利于此病的发生蔓延。例1:番茄幼苗立枯病例2:黄瓜幼苗立枯病(三) 疫病此期是瓜类、茄果类等蔬菜的常见病害,危害严重,在苗期主要危害茎基部,发病时近地面茎杆上出现黑褐色病斑,并向上、下扩展,向上时可扩展到下部分枝的枝节处,向下扩展到根部,湿度大时病部像开水烫过一样,且在发病部位产生稀疏的白色霉层。①该病是由藻物界卵菌门中的疫霉菌引起的真菌病害。②病菌以卵孢子在病残体和土壤中越冬,温度变化异常、湿度大、通风透光不良等,易造成病害的发生流行。例1:辣椒疫病在日光温室内发生普遍,是日光温室辣椒生产上毁灭性病害,发生严重时常造成绝收。① 根部染病。主根染病,初呈淡褐色湿腐状斑块,后逐渐变为黑褐色,导致根及跟颈部韧皮部腐烂,木质部变淡褐色,引起整株萎焉死亡,可称为“根腐型”,常和辣椒根腐病相混。② 茎和枝染病。病斑初为水浸状,环茎枝表皮扩展的,后导致茎枝“黑杆”,病部以上枝叶迅速凋萎。③ 叶片染病。出现污褐色边缘不明显的病斑,病叶很快湿腐脱落。④果实染病。特别是菜椒,多始于蒂部,初生暗绿色水浸状斑,病果迅速变褐软腐,湿度大时病果表面长出白色霉层,干燥后形成暗褐色僵果,残留在枝上。例2:番茄疫病(四)根腐病此期由于引起根腐病的病原菌有多种,所以根腐病就有多种,但常见的有疫霉根腐、 镰孢菌根腐、腐霉根腐等,主要危害主根或毛细根,根系变褐腐烂,皮层被破坏,造成下部叶片先变黄早落,甚至枯死,严重时全株枯死。①病菌可在土壤中长期存活,借流水、农具、种子等进行传播。②土壤高湿极易诱发此病。③幼苗子叶中养分快耗尽而新根尚未扎实之前,抗病力最弱,易受根腐病病菌的侵染。例1:番茄疫霉根腐病发病后植株顶部茎叶萎蔫,随着病情的发展,最后造成全株萎蔫死亡。拔出病株可见根系的细根腐烂,仅残留变褐色的粗根,不发生新根。将病株根、茎剖开后,可见病株维管束从地面数厘米至数十厘米的一段变为褐色。发病后期,病株多枯萎而死。例1:辣椒根腐病(五)灰霉病此期灰霉病是茄果类蔬菜幼育期间的常发病害之一。子叶感病后,叶缘开始褪绿变黄,随即脱水干枯;幼茎多在节部发病,呈水渍状,软腐后枯死;真叶发病时从叶尖缘开始,病斑发展后即干枯死亡。在幼苗长后期,如遇上持续连阴雨天气,植株病部即产 生灰色霉状物,病斑迅速发展,导致成片苗死亡。①该病是由真菌界半知菌类灰葡萄孢属的灰葡萄孢菌引起的真菌病害。②主要以菌核在土壤残株上越冬和越夏,在适宜的条件下萌发菌丝,产生大量的分生孢子,通过气流、雨水传播,蔓延十分迅速。③病菌发育适宜温度20~25℃ ,在高温高湿条件下易发病。例1番茄灰霉病栽培环境中的高湿是灰霉病发生的主要因素,当温度在21-23℃,湿度达到90%以上时,会使病情更加严重,因此在连日阴雨,温度较低的情况下,如果再加上栽培密度过大,植株生长旺盛,造成温棚内湿度过高,都是造成灰霉病发生的有利因素。例2 黄瓜灰霉病02苗期病害综合防治育苗过程中能否有效地防治病害是育苗成败的关键性技术环节之一,也是蔬菜栽培成败的前提。育苗阶段幼苗分布集中,群体密度大,是蔬菜易发病时期。同时也由于苗床所占空间小,管理省工,有利于病害的防治。蔬菜苗期病害防治必须以防为主, 采取多种措施回避、限制和杀灭病害,将病害消灭在发生危害之前。蔬菜本身抗性、环境条件与病害发生密切相关,通过合理栽培管理和环境调控,选择抗病品种、培育壮苗,增强作物自身抗性,及时消灭病原物才能有效地控制病害发生和发展。保护地育苗过程中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培育无病、生长旺盛的壮苗,将为后期生长奠定良好的基础。(一)农业防治1.选用抗性品种不同蔬菜品种对于病害的抵抗能力不同,选用抗性品种即可利用蔬菜本身的遗传抗性来防治病害。例1:渝红 7 号(番茄)早熟自封顶型。生长势强,成熟果红色,果实圆形,着色均匀,果面光滑,皮厚,耐贮运,商品性好。单果重350-400克,抗病毒病、耐枯萎病,亩产量约6000公斤,适合春秋两季栽培。2.苗期科学管理以培育壮苗为目的,提倡穴盘及营养钵育苗;为保证幼苗适宜的温湿度条件,应做好苗床保温防寒及降温防雨工作;及时间苗,改善通风透光条件,拉大苗距;合理施肥管水,注意增施磷钾肥,避免偏施氮肥。3.嫁接育苗选择耐逆、抗病、与接穗亲和性强、对产品品质无不良影响的砧木品种,进行嫁接育苗,提高幼苗的抗病性。如茄子选用托鲁巴姆砧木,黄瓜选用南瓜砧木,西瓜选用葫芦砧木等。对育苗所用基质、种子、育苗场所及器具消毒等进行消毒是蔬菜育苗中预防病害常用的方法。(二)消毒预防1.基质消毒2.种子消毒(1)温汤浸种(2)药剂浸种(3)药剂拌种干燥药粉粘满药粉的种子种子用70%五氯硝基苯或50%克菌丹拌种,用量为种子重量的0.3~0.4%。播后能杀死种子周围的病菌。3.育苗场所及器具消毒育苗温室可提前用硫磺熏蒸,育苗工具、架材用1%高锰酸钾溶液浸泡冲洗。(三)化学防治1.猝倒病发病初期在拔除病苗的同时,用50%克菌丹(美派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普力克)800倍液等喷药、灌根,5天左右一次连续喷药、灌根2~3次即可控制病害的发展。2.立枯病及时拔除病苗,用50%克菌丹(美派安)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7%硫酸铜钙(多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15%恶霉灵水剂1500倍液等喷药、灌根,5~7天一次,连续用药2~3次。3.疫病及时拔除病苗,选用50%克菌丹(美派安)可湿性粉剂60倍液+77%硫酸铜钙(多宁)可湿性粉剂600倍液,或72.2%霜霉威水剂(普力克)800倍液,或70%烯酰吗啉可湿性粉剂800倍液等喷药防治,5~7天一次,连续用药2~3次。4.根腐病出苗后,用甲霜灵(或普力克、或霜脲锰锌)苗床喷淋或药液浸蘸;苗稍大用咪鲜胺(或恶霉灵、或多菌灵、或福美双)苗床喷淋或药液浸蘸,或喷施生防药剂芽孢杆菌和寡雄腐霉;定植前用药液浸蘸甲霜灵(或普力克、甲霜灵·锰锌、或霜脲锰锌)+咪鲜胺(或恶霉灵、或多菌灵、或福美双)。发病初期还可用绿亨1号3000~4000倍液灌根。5~7天一次,连续用药2~3次。5.灰霉病发病初期,可选用50%腐霉利可湿性粉剂2000倍溶液,或50%异菌脲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溶液,50%乙烯菌核利可湿性粉剂1000~1500倍溶液,40%多硫胶悬剂600倍溶液,50%福异菌可湿性粉剂700倍溶液等喷雾防治,交替使用,5~7天一次,连续用药2~3次。1.简述辣椒苗期猝倒病的综合防治办法。2.简述番茄灰霉病的综合防治办法。任务思考环节 1: 观察穴盘苗病害症状,判断病害种类。观察穴盘苗的发病症状 ,并用语言描述典型症状,必要时借助显微镜病原形态特征观察进行判断。环节 2: 制定综合防治方案。从农业防治、化学防治等方面制定番茄苗期病害的 综合防治方案。环节 3: 根据方案实施化学防治。选择合适的农药种类,按照农药标签说明配制 合理的浓度并予以喷雾实施。任务操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