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军神》第二课时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深入理解《军神》的文本内容,掌握人物描写的方法。2.通过朗读、分析、讨论等方法,提高学生的文本解读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3.进一步感受刘伯承的坚韧不拔和军人气概,培养学生的敬仰之情和坚强的意志。二、教学重难点重点:深入理解课文内容,感受刘伯承的军人形象。难点:理解沃克医生对刘伯承态度变化的原因,体会其内心的情感变化。三、教学准备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相关教学资料。学生准备:复习第一课时内容,预习第二课时内容。四、教学过程(一)复习导入1.教师: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学习了《军神》的第一课时,了解了刘伯承在治疗眼睛时拒绝使用麻醉剂的故事。请大家回忆一下,这个故事给你留下了哪些深刻的印象?2.学生回答,教师点评并总结。明确刘伯承的坚韧不拔和军人气概是本文的重点。预设:刘伯承将军在做眼部手术时,拒绝使用麻醉剂,强忍剧痛,最终手术成功,沃克医生称他为“军神”。师:很好,你概括得很准确。这节课,我们将继续深入学习课文,进一步感受刘伯承将军的“军神”风采。(二)深入学习课文内容1.分析刘伯承的形象(1)教师:接下来,我们继续深入学习这篇课文。(2)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体会。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3)学生汇报自己的体会,教师点评并总结。师:请同学们默读课文,找出能够体现刘伯承将军是“军神”的语句,并思考这些语句为什么能体现出他是“军神”。(学生默读课文,圈画相关语句)师:现在,我们一起来交流一下。哪位同学找到了相关语句,并能说说自己的理解?生2:我找到了这句:“病人一声不吭,他双手紧紧抓住身下的白床单,手背青筋暴起,汗如雨下。他越来越使劲,崭新的白床单居然被抓破了。”这句话通过描写刘伯承将军在手术过程中的表现,突出了他的坚毅和勇敢,我觉得这就是“军神”的体现。师:分析得很到位。那么,沃克医生是如何评价刘伯承的呢?生3:沃克医生说:“你是一个真正的男子汉,一块会说话的钢板!你堪称军神!”这说明沃克医生对刘伯承将军的勇敢和坚毅非常敬佩,认为他具有超凡的毅力和勇气。师:很好,你找到了关键语句。那么,为什么沃克医生会这么评价刘伯承呢?生4:因为刘伯承将军在做眼部手术时,拒绝使用麻醉剂,这需要极大的勇气和毅力。而且,他在手术过程中一声不吭,强忍剧痛,这种表现让沃克医生感到非常震撼和敬佩。师:同学们分析得都很好。从刘伯承将军的表现和沃克医生的评价中,我们可以看出他确实具有超凡的毅力和勇气,是一位真正的“军神”。(4)明确刘伯承的形象:坚韧不拔、勇敢无畏、镇定自若。2.探究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教师:课文中除了描写刘伯承的形象外,还描写了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请大家再次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沃克医生情感变化的语句,并思考其变化的原因。学生默读课文,找出相关语句并思考。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理解文本内容。学生汇报自己的思考结果,教师点评并总结。明确沃克医生情感变化的原因:从最初的冷漠到最后的敬佩和赞叹,是因为刘伯承的坚韧不拔和勇敢无畏所打动。3.朗读指导教师:现在,请大家根据自己对课文的理解,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注意读出刘伯承的坚韧不拔和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学生自由练习朗读,教师巡视指导,帮助学生纠正发音和把握情感。学生展示朗读成果,教师点评并鼓励。(三)拓展延伸,深化理解师:刘伯承将军的英勇事迹不仅仅体现在这次眼部手术中。他的一生都在为革命事业奋斗,为国家和人民做出了巨大的贡献。那么,你还知道刘伯承将军的其他事迹吗?生5:我知道刘伯承将军还参加过辛亥革命和护国战争,为国家的独立和民主做出了贡献。生6:我还知道刘伯承将军是中国人民解放军的创建人和领导人之一,他在战争中多次指挥战斗,取得了辉煌的战绩。师:同学们了解得真多。这些事迹都进一步证明了刘伯承将军是一位真正的英雄和“军神”。他的勇敢、坚毅和自信,不仅体现在个人的行为上,更体现在他对国家和人民的忠诚与奉献上。(四)课堂小结1.总结:通过今天的学习,我们深入理解了《军神》的文本内容,感受到了刘伯承的坚韧不拔和军人气概以及沃克医生的情感变化。请大家谈谈自己的学习收获和感受。学生自由发言,分享学习心得和感悟。教师点评并鼓励学生在日常生活中学习刘伯承的精神品质,勇敢面对困难和挑战。2.布置作业:(1)继续收集有关刘伯承将军的资料,了解更多关于他的事迹和贡献。(2)写一篇读后感,谈谈你对刘伯承将军“军神”精神的理解和感受,并结合自己的生活实际,谈谈如何在学习和生活中践行这种精神。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