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50张PPT)
项目2 增值税会计
增值税会计
总录
增值税纳税人、征税范围和税率确定
1
增值税税额计算
2
增值税会计核算
3
增值税征收管理及纳税申报
4
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
5
学习任务2.5 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的退(免)税
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的退(免)税
子录
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1
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2
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3
增值税退(免)税管理
4
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一、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1.出口免税并退税
出口免税是指对货物出口环节不征收增值税;出口退税是指对货物在出口前实际承担的税款,按规定的退税率计算后予以退还。
一、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1.出口免税并退税
一、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1.出口免税并退税
一、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1.出口免税并退税
一、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2.出口免税不退税
适用此项政策的出口货物因其在出口前各环节是免税的,报关出口时该货物的价格中本身就不含增值税,因而出口环节不需退税
一、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2.出口免税不退税
一、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2.出口免税不退税
一、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2.出口免税不退税
一、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基本政策
3.出口不免税不退税
出口不免税也不退税是指对国家限制或禁止出口的某些货物,出口环节视同内销环节正常征税,同时也不退还其出口前各环节所负担的税款
二、增值税出口退税率
适用不同退税率的货物劳务,应分开报关、核算并申报退(免)税,未分开报关、核算或划分不清的,从低适用退税率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第2步,“剔”税。是指计算不得免征、抵扣和退税的税额。当出口货物征税率和退税率不一致时,就会产生不予退税和不予抵扣的税额。
计算公式如下: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
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第3步,“抵”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和视同自产货物所耗用的原材料、零部件、燃料、动力等所含应予退还的进项税额,抵顶内销货物的应纳税额,即计算当期应纳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当期内销货物销项税额-(当期进项税额-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上期留抵税额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第4步,“退”税,是指生产企业出口自产货物在当月内应抵顶的进项税额大于应纳税额时,对未抵顶完的部分予以退税。具体为以下两种情况:
①若第3步当期应纳税额为正数,表示应上缴的税额,不退税。
②若第3步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应根据第5、第6步计算确定退税额。
第5步,计算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出口货物离岸价×出口货物退税率-免抵退税抵减额
免抵退税抵减额=免税购进原材料价格×出口货物退税率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第6步,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按以下几种情况分别处理:
①若当期应纳税额(即上述第3步)≥0
当期实际退税额=0
下月初申报缴纳税款时,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贷:银行存款
免抵税额(即上述第5步)与内销货物应纳税额完全抵顶。企业按当期免抵税额编制会计分录: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上述处理结果为“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②若当期应纳税额(即上述第3项)<0,说明内销货物应纳税额与出口货物退税额相抵后尚有未抵完的进项税额。此时应通过比较第3步和第5步大小,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
A.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即第3步绝对值)<当期免抵退税额(即第5步),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上述处理结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无余额。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一)“免抵退税”办法
B.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留待下期抵扣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企业按当期应退税额编制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上述处理结果“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账户为借方余额,反映留待下期抵扣的进项税额。
2.抵税
3.尺度
4.比校
5.倒挤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①剔税
不得免抵税额(进项税转出)=出口价×(征%-退%)
1剔税
应纳税额=内销销项税-(进项税-1.)-上期未抵扣=<0
免抵退税额(最高限额)=出口价×退%
应退税额=(2)与(3)中较小者
免抵税额
做中学2-83
某有自营出口权的生产企业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该企业2020年7月至9月出口业务资料如下:出口货物增值税税率为13%,出口退税率为9%,无免税购进原材料,上年留抵税额3万元。
(1)7月份:购进原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6万元通过认证;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为1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
问题:计算该自营出口生产企业出口货物应退(免)增值税税额,并作相关账务处理。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7月份账务处理如下:
①购进材料时:
借:原材料 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 260000
贷:银行存款 2260000
②实现内销产品销售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1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0
③实现出口产品销售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2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
分
析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④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并编制会计分录: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0000×(13%-9%)=80000(元)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0000
⑤当期应纳税额=130000-(260000-80000)-30000=-80000(元)
⑥当期免抵退税额=2000000×9%=180000(元)
分
析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⑦分析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则: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80000元
因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80000元)<当期免抵税额(180000元),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80000元
当期免抵税额=180000-80000=100000(元)
期末留抵税额=0
会计分录: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8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
(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0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80000
分
析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拓展思考8月份:购进材料一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价款4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52万元已通过认证。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1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200万元8月份账务处理如下:①购进材料会计分录:借:原材料4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520000 贷:银行存款4520000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②实现内销产品销售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113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130000
③实现出口产品销售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20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2000000
④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2000000×(13%-9%)=80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8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80000
分
析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⑤当期应纳税额=130000-(520000-80000)=-310000(元)
⑥当期免抵退税额=2000000×9%=180000(元)
⑦分析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
当期应纳税额为负数,则: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10000元
因为当期期末留抵税额(310000元)>当期免抵税额(180000元),则: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税额=180000(元)
当期免抵税额=0
期末留抵税额=310000-180000=130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18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80000
分
析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拓展思考9月份:购进材料一批,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的价款200万元,外购货物准予抵扣的进项税额26万元已通过认证。本月内销货物不含税销售额300万元,出口货物销售额折合人民币150万元3月份账务处理如下:①购进材料会计分录:借:原材料2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260000 贷:银行存款2260000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②实现内销产品销售会计分录:
借:银行存款 339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3000000
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销项税额) 390000
③实现出口产品销售会计分录:
借:应收账款 1500000
贷:主营业务收入 1500000
④计算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不得免征和抵扣税额=1500000×(13%-9%)=60000(元)
会计分录为
借:主营业务成本 60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60000
分
析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⑤当期应纳税额=390000-(260000-60000)-130000=60000(元)
⑥当期免抵退税额=1500000×9%=135000(元)
⑦分析确定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
因为当期免抵税额为正数,则:
当期应缴税额=60000元
当期应退税额=0
当期免抵税额=135000(元)
期末留抵税额=0
会计分录为:
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抵减内销产品应纳税额) 135000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135000
分
析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免抵退税办法是指零税率应税服务、无形资产提供者提供零税率应税服务和无形资产,免征增值税,相应的进项税额抵减应纳增值税额(不包括适用增值税即征即退、先征后退政策的应纳增值税额),未抵减完的部分予以退还
(1)计算零税率应税服务(含无形资产)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计税价格×汇率×零税率应税服务退税率
零税率应税服务免抵退税计税价格为提供零税率应税服务取得的全部价款,扣除支付给非试点纳税人价款后的余额。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2)计算当期应退税额和当期免抵税额
①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期末留抵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当期应退税额
②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时,
当期应退税额=当期免抵退税额
当期免抵税额=0
“当期期末留抵税额”为当期《增值税纳税申报表》的“期末留抵税额”。
零税率应税服务提供者如同时有货物出口的,可结合现行出口货物免抵退税公式一并计算免抵退税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做中学2-84国内某航空公司为增值税一般纳税人,2020年6月份经营情况如下:国内运输收入24000万元,国际运输收入15000万元,航空地面服务收入9000万元;油料支出飞机维修等可抵扣的进项税额为4000万元。计算该航空公司6月份增值税免抵退税额,应退税额,免抵税额(1)国内运输收入按“交通运输服务”征税,适用税率9%;航空地面服务收入按“物流辅助服务”征税,适用税率为6%。则:当期应纳税额=24000×9%+9000×6%-4000=-1300(万元)期末留抵税额=1300(万元)(2)国际运输收入适用零税率,则:免抵退税额=15000×9%=1350(万元)(3)当期期末留抵税额<当期免抵税额,则:当期应退税额=1300(万元)(4)当期免抵税额=1350-1300=50(万元)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二)先征后退法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二)先征后退法
(1)外贸企业购进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的出口货物退税额计算与核算
①计算出口不予退税的税额,作进项税额转出处理。计算公式为:
出口不予退税的税额=出口货物不含税购进金额×(出口货物征税率-出口货物退税率)
借:主营业务成本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
②计算出口应退税额。计算公式为:
应退税额=出口货物不含税购进金额×出口货物退税率
或 =出口货物的进项税额-出口货物不予退税的税额
借:其他应收款——应收出口退税
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做中学2-85某外贸进出口公司当期收购A设备100台,专用发票上价款700万元,税款91万元,合计791万元。当月全部出口,出口FOB价折合人民币1000万元,购进出口设备取得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运输费1万元,税款0.09万元。所有货款、运费均以存款付讫。在规定时间内办妥退税事宜,退税率9%,已收到退税款。计算甲进出口公司上述业务应退增值税额,并作账务处理①购进出口A设备时。借: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10000在途物资7 000 000贷:银行存款7 910000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②购进商品入库时。借:库存商品7 000 000贷:在途物资7 000 000③出口A设备时借:应收账款10000000贷:主营业务收入10000000④支付运费时。借:销售费用10000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900贷:银行存款10900⑤结转销售成本时。借:主营业务成本7 000 000贷:库存商品7 000 000分析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⑥计算不予退税的税额时:不予抵扣或退税的税额=91+0.09-700×9%=28.09(万元)借:主营业务成本2809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280900⑦计算应退增值税额时。应退税额=700×9%=63(万元)借:其他应收款6300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630000⑧收到退税款时。借:银行存款630000贷:其他应收款630000分析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二)先征后退法
(2)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的货物出口退税额计算与核算
外贸企业委托生产企业加工收回后出口的货物,按照购进国内原辅材料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进项税额和相应的退税率计算原辅材料的退税额。
支付的加工费的退税率,凭受托方开具的加工费的增值税专用发票的退税率确定
应退税额=购进国内原辅材料的进项税额×相应退税率+加工费×相应退税率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做中学2-86甲进出口公司2020年11月以每件离岸价格15美元出口牛仔裤800件。该批牛仔裤由甲进出口公司委托某服装厂加工而成。为此甲进出口公司购进牛仔布,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计税金额30000元、税额3900元;支付加工费,取得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上注明计税金额3000元、税额390元。假设牛仔布的退税率为9%,加工劳务的退税率为13%。计算甲进出口公司上述业务应退增值税额,并作账务处理。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①计算不予退税的税额出口不予退税的税额=30000×(13%-9%)=1200(元)借:主营业务成本12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进项税额转出)1200②计算应退增值税额应退税额=30000×9%+3000×13%=3090(元)借:其他应收款309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3090分析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
(二)先征后退法
(3)外贸企业收购小规模纳税人出口货物退税额计算与核算
外贸企业从小规模纳税人购进并持普通发票的货物出口,不得退税,但对出口抽纱、工艺品、香料、山货、松香、五倍子等12类货物,考虑其占我国出口比重较大及其生产、采购的特殊因素,凭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予以退税。
应退税额=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注明的金额×退税率
三、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计算及核算做中学2-87某进出口公司2020年11月购进某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生产的抽纱工艺品2000打(套)全部出口,取得税务机关代开的增值税专用发票,发票注明金额30000元,退税率3%。计算丽都进出口公司上述业务应退增值税额,并作账务处理。应退税额=30000×3%=900(元)申报退税时,编制会计分录:借:其他应收款900贷:应交税费——应交增值税(出口退税)900四、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
(一)出口货物退(免)税的登记
四、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
(二)出口货物退(免)税申报
四、出口货物、劳务和服务增值税退(免)税管理
(三)办理出口退税必须提供的凭证
展开更多......
收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