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7.1 黄土深厚 千沟万壑的地形区 ——黄土高原 第2课时学习目标1.通过对黄土高原生态建设案例的学习,认识到自然环境各要素之间相互影响、相互作用的复杂关系。2.学会因地制宜地进行区域生态环境建设。3.重点:知道黄土高原生态环境建设的措施与经验,从而培养学生正确的人地观和可持续发展观。【预习导学】重点梳理知识点: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 1.黄土高原水土流失严重, 脆弱,制约着当地经济和社会的发展。 2.黄土高原生态建设的措施(1)在山坡地带,采取缓坡地建 ,陡坡地 ,坡脚 等措施综合治理水土流失。 (2)在沟谷地带,加强 的建设,可有效地 , 能增加耕地面积,提高 ,解决 问题,并进一步巩固 的成果。 (3)实行 与 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调整 , 是改善黄土高原地区生态环境的主要途径。 3.治理黄土高原的水土流失首先要 ( ) A.加固黄河大堤B.跨流域调水C.制止滥垦土地D.修建水库4.治理水土流失的工程措施有 ( )①修水库②平整土地③植树造林④修水平梯田⑤深耕改土A.①②③ B.②③④C.①②④ D.③④⑤5.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改善环境不恰当的措施有 ( )A.植树种草,提高植被覆盖率B.建梯田,修挡土坝C.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D.开发荒坡、草坡,扩大耕地面积参考答案知识点 黄土高原的生态建设1.生态环境2.(1)梯田 退耕还林、还草 修挡土坝(2)淤地坝 保持水土 淤地造田 粮食产量 粮食 退耕还林、还草(3)退耕还林、还草 水土保持工程 产业结构 合理安排生产活动3.C4.C5.D【合作探究】1.结合所学知识,归纳黄土高原地区在生态建设、改善环境中摸索出的成功经验。2.既然要保持水土,是不是对黄土高原所有的土地都要退耕,退耕的土地又是不是都要还林呢 你有哪些高招帮助当地人们实现生态建设和经济发展两全其美 3.拓展提升:退耕还林、还草是国家保护生态环境的一项重大措施。请你参加关于黄土高原退耕的讨论,发表自己的看法。 参考答案1.(1)采取植树种草等生物措施与建梯田、修挡土坝等工程措施相结合,治理水土流失。①在坡脚建挡土坝、护坡等。②在陡坡地实行生物工程,种草、灌木和乔木。③在缓坡建梯田,种果树和优质牧草。④在沟谷地带打坝淤地。(2)合理安排生产活动,如陡坡地退耕还林、还草,过度放牧的地方减少放牧的牲畜数量。通过上述措施,改善了当地的生态环境,增加了当地农民的收入,提高了老百姓的生活水平。2.在黄土高原生态建设中各级政府要根据当地的地形和气候条件等自然因素以及当地人们的生产、生活习惯,因地制宜地发展,不搞一刀切。对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又不能只求保持水土,要二者兼顾、协调发展。第一,大力发展教育,提高人口素质。第二,把生态环境脆弱区的人口迁移到其他地方,建立移民新村。第三,政府部门要加大宣传力度,向农民提供足够的粮食和补贴,使他们响应退耕号召,改善生态环境。第四,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自然条件,发展多种经营,提高农民收入,解决黄土高原人多地少的问题。3.采取任何措施都要掌握好“度”,对于黄土高原来说,既不能过分强调经济发展,又不能只求水土保持。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