主题一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课件+学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探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主题一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课件+学案)2024年中考道德与法治一轮复习考点探究

资源简介

主题一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单元导图总览】
1.主题单元结构
【核心知识链接】
健全人格
(一)正确认识自己
1.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正确、客观的评价要用心聆听、勇于面对;不公正的评价要平静地拒绝。(做法)
2.正确认识自己要处理好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发展变化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做法)
3.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为他人的奉献,不断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做法)
4.做更好的自己,我们要扬长避短,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主动改正缺点,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法)
(二)珍爱生命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同时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特点)
2.生命至上不仅意味着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做法)
3.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情绪、情感
1.情绪、情感的类型。
(1)情绪: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
(2)情感: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高级情感(如道德感)、正面的体验(如荣誉感、自豪感)、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焦虑感)、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
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情绪 情感
区别 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联系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与情绪一样,情感也是复杂的
3.认识情绪的表达。
特点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影响 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启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自信、自立、自强
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是人生成功的助推器。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意义)
2.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能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自主合理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含义)
3.自强让我们充满自信,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我们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要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做法)
(五)竞争与合作
1.在集体中如何认识竞争与合作
(1)竞争:①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②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
(2)合作: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
(六)善于交往
1.与父母:①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合理正确的意见和教导;③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声音;④知恩、感恩、认真学习,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做法)
2.与朋友: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需要持续的行动;②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学会尊重对方;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学会换位思考;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⑤与异性交往应遵循自然、适度原则,要做到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做法)
3.与网友:①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②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的朋友,需要慎重;③在网上交往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④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做法)
4.与老师: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师生共同进步;③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主动关心老师;④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做法)
5.与集体:①友善相待、相互礼让、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②善于合作,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激励和竞争,共同进步;③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勇于担责,自觉维护集体荣誉;④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做法)
6.与社会: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关爱他人)③担当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做法)
7.与国家: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②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③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增强危机意识、防范意识,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⑤同破坏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做法)
8.与世界: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②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③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做法)
(七)乐于学习
1.学习的重要性:①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并且拥有更充实的生活;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为幸福生活奠基。
2.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我们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3.学会学习的方法: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④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4.学习压力的影响:①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干劲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力;(积极)②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增强,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消极)
5.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①转移注意力;②保持身体放松;③自我暗示;④保持适度紧张。
6.实践出真知。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做法)
7.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提高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做法)
8.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也是价值的源泉。(重要性)
9.学习与劳动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因此青少年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树立劳动意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担当起历史重任。
(八)面对挫折、增强韧性
1.面对挫折,我们要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做法)
2.应对挫折的关键是战胜自己。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是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重要保证。
道德修养
(一)个人品德
1.学习和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学习为幸福生活奠基。劳动是每个人生存的第一需要。(重要性)
2.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我们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3.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要自强,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要自立,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4.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生活。①在集体生活中涵养品格,发展个性;②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做法)
5.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6.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民法原则。(地位)
7.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做法)
8.青少年要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做法)
9.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发展,关注人类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做法)
(二)家庭美德
1.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2.构建和谐家庭需要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我们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
(三)社会公德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四)职业道德
1.每一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
2.进行职业选择时应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同时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法)
3.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要性)
4.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典题演练】
1.漫画启示我们要 ( )
A.保持乐观心态,不会产生负面情绪
B.进行合理宣泄,调节转化负面情感
C.勇敢战胜挫折,学会积极寻求帮助
D.转换思考角度,主动改变认知评价
2.公交车司机看到一名小学生独自乘车,但卡里余额不足,便用自己的公交卡帮小学生支付了1元车费,小学生下车时将一张欠条塞给司机。几天后,小学生的妈妈特意前来致谢,并将一张充有100元的公交卡赠送给司机,希望司机能将爱心传递下去。这体现了( )
①“行己有耻”,闻过即改 ②以诚相待,以信为本 ③与人为善,弘扬美德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生活中,个别电动自行车驾驶者经常出现不戴头盔、随意变道、闯红灯等行为。劝导图中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你应该说 ( )
①无论在哪里行驶,保证自己的安全就行
②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选择出行方式 ③交通出行要遵规守法,违法必须承担责任 ④要珍爱生命,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以下是两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摘录。
新闻一   2023年2月,内蒙古包头一名少年在夜色中狂奔为消防车引路。在少年的指引下,消防指战员很快抵达现场,第一时间完成火灾扑救。
新闻二   2023年3月,在甘肃兰州,陈某跳入黄河勇救落水者。上岸后,当地一名好心人将他送到宾馆取暖并支付了房费。
两则新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品味情感 健康成长
B.维护秩序 遵守规则
C.关爱他人 守护生命
D.增强韧性 发掘力量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交往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下列古语解读正确的有 ( )
序号 古语 解读
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②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文明有礼主要表现为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要学会权衡利弊,运用诚信智慧
④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要互帮互助、和睦共处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6.对下列行为评价正确的有 ( )
序号 行为 评价
① 小芳经常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义卖活动。她说,参加义卖活动,既帮助了他人,也锻炼了自己 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既能关爱他人,也能促进自我发展
② 林华作为班级宣传委员,出板报、写宣传稿占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但他说,这是一份宝贵的人生体验 责任与角色同在,承担责任有付出也会有回报
③ 汪明总是把垃圾分类后放入垃圾桶,还提醒家人在小区内开车要低速行驶 要积极改进规则,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④ 同学们观看戏曲表演时非常安静,演出结束时向表演者鼓掌致意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这段话启示我们 ( )
①青春有格,要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 ②青春飞扬,要勇担责任,树立自信 ③青春短暂,要不负年华,追求独特 ④青春美好,要主动远离烦恼和挫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参考答案】主题一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1.D 2.C 3.D 4.C 5.B 6.A 7.A
2(共44张PPT)
主题一 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健全人格
(一)正确认识自己
1.我们要重视他人的态度与评价,但也要客观冷静分析,既不能盲从,也不能忽视。正确、客观的评价要用心聆听、勇于面对;不公正的评价要平静地拒绝。(做法)
2.正确认识自己要处理好他人评价与自我评价的关系,要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自己,既要看到自己的优点,也要看到自己的缺点;要认识到每个人都是发展变化的,自身的优点、缺点也不是一成不变的。(做法)
3.我们需要接纳自己的全部,欣赏自己的独特、优点、努力、为他人的奉献,不断完善自己,做更好的自己。(做法)
4.做更好的自己,我们要扬长避短,善于利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要主动改正缺点,自我完善、自我发展;要不断激发自己的潜能。(做法)
(二)珍爱生命
1.生命是脆弱的、艰难的,但同时也是坚强的、有力量的、崇高的、神圣的。(特点)
2.生命至上不仅意味着要珍爱自己的生命,也要珍爱他人的生命,提升自己生命的价值。(做法)
3.当我们将个体生命和他人的、集体的、民族的、国家的甚至人类的命运联系在一起时,生命便会从平凡中闪耀出伟大。
(三)情绪、情感
1.情绪、情感的类型。
(1)情绪:基本情绪(喜、怒、哀、惧等);复杂情绪(害羞、焦虑、厌恶和内疚等)。
(2)情感:基础性情感(如安全感)、高级情感(如道德感)、正面的体验(如荣誉感、自豪感)、负面的体验(如恐惧感、焦虑感)、两方面混杂的体验(如敬畏感)。
2.情绪与情感的联系与区别有哪些
情绪 情感
区别 短暂的、不稳定的,会随着情境的改变而变化 在生活中不断强化、逐渐积累的,相对稳定
联系 情感与情绪紧密相关,伴随着情绪反应逐渐积累和发展。我们对某些人或者事物的情绪,随着时间的推移形成比较稳定的倾向,就可能产生某种情感。与情绪一样,情感也是复杂的
3.认识情绪的表达。
特点 人与人之间的情绪会相互感染。即使没有语言的交流,一个人的表情、声调、姿态和动作所表达的情绪,也会影响周围的人
影响 不仅与自己的身心健康有关,而且关乎人际交往
启示 在人际交往中,我们需要了解自己的情绪,接受它们,并学会以恰当的方式表达出来
(四)自信、自立、自强
1.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是人生成功的助推器。自信的人有勇气交往与表达,有信心尝试与坚持,能够展现优势与才华,激发潜能与活力,获得更多的实践机会与创造可能。(意义)
2.自立就是自己的事情自己干,能自主安排自己的学习,自主合理地解决遇到的问题。(含义)
3.自强让我们充满自信,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我们要不断克服自己的弱点,战胜自己、超越自己;要靠坚强的意志、进取的精神和不懈的坚持;要克服惰性、抵制不良诱惑。(做法)
(五)竞争与合作
1.在集体中如何认识竞争与合作
(1)竞争:①竞争是集体发展的动力,也是集体活力的重要表现;②竞争是以承认、尊重为前提的。
(2)合作:任何事业的成功,都需要良好的合作。合作能聚集力量、启发思维、开阔视野、激发创造性,培养同情心、利他心和奉献精神。
(六)善于交往
1.与父母:①尽孝在当下,用行动表达孝敬之心;②尊敬双亲长辈,听取他们合理正确的意见和教导;③与双亲长辈保持亲近、融洽的关系,倾听他们的声音;④知恩、感恩、认真学习,主动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劳动,用实际行动表达感恩之情。(做法)
2.与朋友:①建立友谊,需要开放自己、敞开心扉、主动表达,需要持续的行动;②呵护友谊,需要用心去关怀对方,学会尊重对方;③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处理冲突,学会换位思考;④呵护友谊,需要学会正确对待交友中受到的伤害;⑤与异性交往应遵循自然、适度原则,要做到内心坦荡、言谈得当、举止得体。(做法)
3.与网友:①学会理性辨别、慎重选择,增强自我保护意识;②将网上的朋友转化为现实的朋友,需要慎重;③在网上交往的过程中,要遵守法律、法规;④要学会在现实中与同伴交往。(做法)
4.与老师:①面对老师的引领和指导,主动参与、勤学好问;②真诚、恰当地向老师表达自己的观点和见解,促进师生共同进步;③学会正确对待老师的表扬和批评,理解老师的良苦用心,主动关心老师;④在平等相待、相互促进的师生交往中,我们可以和老师成为朋友。(做法)
5.与集体:①友善相待、相互礼让、相互包容、相互关心、相互帮助;②善于合作,分工协作,优势互补,相互激励和竞争,共同进步;③主动参与集体建设,积极参加集体活动,勇于担责,自觉维护集体荣誉;④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不得因个人之间的矛盾做有损集体利益的事情。(做法)
6.与社会:①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社会实践。(养成亲社会行为)②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关爱他人)③担当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服务社会)(做法)
7.与国家:①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责任和义务;②自觉维护国家的安全和利益;③自觉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④增强危机意识、防范意识,合法有序地表达爱国情感;⑤同破坏国家安全、损害国家荣誉和利益的行为作斗争。(做法)
8.与世界:①坚持国家利益至上,捍卫国家利益,维护国家安全;②正确认识文化差异,相互尊重,通过平等交流、对话,达成彼此的理解和包容;③各国人民之间相互信任、守望相助和共同担当,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④尊重差异,理解不同,包容多样文化,承担起推动人类共同发展的责任。(做法)

(七)乐于学习
1.学习的重要性:①学习让我们能够生存并且拥有更充实的生活;②学习点亮我们心中的明灯,激发前进的动力,为幸福生活奠基。
2.学习是一个苦乐交织的过程,是一个探究和发现的过程,我们要克服困难,刻苦努力。也正是在这个过程中,我们不断地发现自身潜能,获得一种不断超越自己的快乐。
3.学会学习的方法:①发现并保持对学习的兴趣;②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③善于运用不同的学习方式;④合理安排学习时间,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等等。
4.学习压力的影响:①适度的学习压力可以激发干劲和潜能,提高学习效率,增强学习动力;(积极)②过度的学习压力则会使焦虑增强,从而降低学习效率,影响身心健康。(消极)
5.缓解考试焦虑的方法:①转移注意力;②保持身体放松;③自我暗示;④保持适度紧张。
6.实践出真知。我们始终不能停止学习的步伐,要重视实践,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增强问题意识,培养研究能力,努力做到知行合一。(做法)
7.我们必须树立终身学习的理念,养成主动学习、不断探索的习惯,提高自我更新、学以致用的能力。(做法)
8.劳动是财富的源泉,是幸福的源泉,也是价值的源泉。(重要性)
9.学习与劳动的关系:二者相辅相成,促进青少年全面发展。因此青少年既要重视知识的学习,掌握丰富的理论知识,也要树立劳动意识,培养良好的劳动习惯,担当起历史重任。
(八)面对挫折、增强韧性
1.面对挫折,我们要发掘自身的生命力量,培养自己面对困难的勇气和坚强的意志。(做法)
2.应对挫折的关键是战胜自己。养成勇于克服困难和开拓进取的优良品质,是战胜困难和挫折、在逆境中自强不息的重要保证。
道德修养
(一)个人品德
1.学习和劳动是人类的基本活动。学习为幸福生活奠基。劳动是每个人生存的第一需要。(重要性)
2.情绪影响着我们的观念和行动,我们要学会合理调节情绪,成为情绪的主人。
3.要自信,自信让我们充满激情;要自强,自强让青春奋进的步伐永不停息;要自立,积极地融入社会、关爱社会、奉献社会,成为一个对自己负责、对他人负责、对社会负责的人。
4.个人成长离不开集体生活。①在集体生活中涵养品格,发展个性;②在集体生活中,我们应心中有集体,识大体、顾大局。(做法)
5.学会换位思考。在人际交往中,我们要设身处地为他人着想,将心比心,像尊重自己一样尊重他人。
6.诚信是一个人安身立命之本,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公民基本道德规范的重要内容,也是一项民法原则。(地位)
7.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我们养成亲社会行为,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做法)
8.青少年要树立法治意识,依法办事,依法行使权利,自觉履行义务,成为法治中国建设的参与者和推动者。(做法)
9.作为青少年,我们要把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理念同实际行动联系起来,既要放眼全球,关注世界发展,关注人类命运,又要心系祖国,在实现中国梦的生动实践中放飞青春梦想,在为人民利益的不懈奋斗中书写人生华章。(做法)
(二)家庭美德
1.孝亲敬长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也是每个中国公民的法定义务。
2.构建和谐家庭需要家庭成员之间互相信任、体谅和包容,增进理解,化解矛盾和冲突;需要家庭成员共同分担家务劳动、共同协作,营造良好的家庭氛围;需要我们增强家庭责任意识,为建设和谐家庭作贡献。
(三)社会公德
1.文明有礼是一个人立身处世的前提,促进社会和谐,体现国家形象。
2.尊重使社会生活和谐融洽。尊重是维系良好人际关系的前提,是文明社会的重要特征。
3.生活在法治社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
(四)职业道德
1.每一种职业都承担一定的社会责任,每一个工作岗位都有相应的岗位职责要求。
2.进行职业选择时应考虑自己的兴趣爱好,把握自己的个性特长,结合自己的能力和经验,同时要加强自身学习,提高自身素质,适应工作岗位的要求,满足国家与社会发展的需要。(做法)
3.爱岗敬业是中华民族的传统美德。(重要性)
4.只有热爱本职工作,践行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脚踏实地、勤勤恳恳、刻苦钻研、精益求精、不断创新,才能成就一番事业,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典题演练】
1.漫画启示我们要( )
A.保持乐观心态,不会产生负面情绪
B.进行合理宣泄,调节转化负面情感
C.勇敢战胜挫折,学会积极寻求帮助
D.转换思考角度,主动改变认知评价
D
2.公交车司机看到一名小学生独自乘车,但卡里余额不足,便用自己的公交卡帮小学生支付了1元车费,小学生下车时将一张欠条塞给司机。几天后,小学生的妈妈特意前来致谢,并将一张充有100元的公交卡赠送给司机,希望司机能将爱心传递下去。这体现了( )
C
①“行己有耻”,闻过即改 ②以诚相待,以信为本
③与人为善,弘扬美德 ④尺有所短,寸有所长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3.生活中,个别电动自行车驾驶者经常出现不戴头盔、随意变道、闯红灯等行为。劝导图中的电动自行车驾驶人,你应该说 ( )
D
①无论在哪里行驶,保证自己的安全就行 ②公民享有人身自由的权利,可以自由选择出行方式 ③交通出行要遵规守法,违法必须承担责任 ④要珍爱生命,将规则内化于心、外化于行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4.以下是两则新闻报道的内容摘录。
新闻一   2023年2月,内蒙古包头一名少年在夜色中狂奔为消防车引路。在少年的指引下,消防指战员很快抵达现场,第一时间完成火灾扑救。
新闻二   2023年3月,在甘肃兰州,陈某跳入黄河勇救落水者。上岸后,当地一名好心人将他送到宾馆取暖并支付了房费。
两则新闻反映的共同主题是 ( )
A.品味情感 健康成长
B.维护秩序 遵守规则
C.关爱他人 守护生命
D.增强韧性 发掘力量
C
5.中华优秀传统文化蕴含着丰富的交往之道,潜移默化地影响着人们的思维方式和行为方式。对下列古语解读正确的有 ( )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B
序号 古语 解读
① 己所不欲,勿施于人 要换位思考,尊重他人
② 人而无礼,焉以为德 文明有礼主要表现为仪表整洁、举止端庄
③ 人而无信,不知其可也 要学会权衡利弊,运用诚信智慧
④ 出入相友,守望相助 要互帮互助、和睦共处
6.对下列行为评价正确的有 ( )
A
序号 行为 评价
① 小芳经常参加学校、社区组织的义卖活动。她说,参加义卖活动,既帮助了他人,也锻炼了自己 这是一种亲社会行为,既能关爱他人,也能促进自我发展
② 林华作为班级宣传委员,出板报、写宣传稿占用了大量的休息时间。但他说,这是一份宝贵的人生体验 责任与角色同在,承担责任有付出也会有回报
③ 汪明总是把垃圾分类后放入垃圾桶,还提醒家人在小区内开车要低速行驶 要积极改进规则,使之更加符合社会发展要求
④ 同学们观看戏曲表演时非常安静,演出结束时向表演者鼓掌致意 做文明有礼的人,要态度谦和,用语文明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7.“明天的中国,希望寄予青年。青年兴则国家兴,中国发展要靠广大青年挺膺担当。年轻充满朝气,青春孕育希望。”这段话启示我们 ( )
①青春有格,要追求“止于至善”的境界 ②青春飞扬,要勇担责任,树立自信 ③青春短暂,要不负年华,追求独特 ④青春美好,要主动远离烦恼和挫折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