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解析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课件(共19张PPT)-《税收筹划》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解析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课件(共19张PPT)-《税收筹划》同步教学(高教版)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项目一
认识税收筹划
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税收筹划的风险及防范
税收筹划基础知识
内容提要
任务2
解析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和方法
1.1绝对节税原理
指直接使纳税绝对总额减少,即在多个可供选择的纳税方案中,选择缴纳税款额最少的方案。
可以是直接减少纳税人的纳税总额,也可以是直接减少其在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总额。
一般情况下,企业可采用减少税基、适用较低税率的方式来减少纳税总额。
1.税收筹划的基本原理
【做中学1-2-1】
某公司将旗下一商务宾馆及旁边的露天停车场,还有一处空地一并对外出租,合同约定年租金为300万元。
(1)在签订租赁合同时,没有将露天停车场及空地的租金分别列明,而是统一以300万的价格签订租赁合同。
应纳房产税=300×12%=36(万元)。
(2)合同分别列明宾馆、露天停车场和空地的租金,如宾馆租金为200万元,露天停车场和空地的租金分别为50万元,该公司仅就宾馆的租金收入计算房产税。
  应纳房产税为200×12%=24(万元)。
绝对节税额=36-24=12(万元)
1.2 相对节税原理
指一定时期内的纳税总额并没有减少,但由于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因素,推迟税款的缴纳;实际上相当于获得了一笔无息贷款,从而使纳税总额相对减少,或者说是使纳税款的价值减少。
【做中学1-2-2】某机械制造厂购进一台大型机器设备,原值为400 000元,预计净残值率为3%,该设备的折旧年限为5年。适用的企业所得税税率为25%。请比较各种不同折旧方法下第一年所得税税负的异同。
折旧方法 第1年折旧额 第1年折旧抵税额 5年折旧抵税总额
直线法 77600元 19400 97000
双倍余额递减法 160000元 40000 97000
年数总和法 129333元 32333 97000
采用双倍余额递减法提取折旧,第1年折旧抵税最多,应纳企业所得税税额最少,所获得的税收利益最大。
1.3 风险节税原理
指一定条件下,把风险降低到最低水平从而获得的超过一般节税所减少的税额。
在进行税收筹划时,既要考虑货币的时间价值,又要考虑风险因素,从而客观地选择税收成本最低的方案,达到少缴或不缴税款的目的。
主要考虑了节税的风险价值,一般情况下,风险越大,风险价值越大。
【做中学1-2-3】在同时考虑货币时间价值和风险因素的情况下,A企业现有两个节税方案如下:
方案1:
年份 所得额(万元) 概率
第一年 100 30%
120 50%
150 20%
第二年 120 20%
150 40%
180 40%
第三年 150 20%
180 60%
200 20%
方案2:
年份 所得额(万元) 概率
第一年 60 40%
80 40%
100 20%
第二年 80 20%
100 50%
120 30%
第三年 180 30%
200 60%
220 10%
假设A企业的年目标投资收益率为10%,纳税人采用不同方案在一定时期所取得的税前所得相同。
(1)计算采用节税方案后,3年的税收期望值
方案1:
第1年的税收期望值=100×30%+120×50%+150×20%=120(万元)
第2年的税收期望值=120×20%+150×40%+180×40%=156(万元)
第3年的税收期望值=150×20%+180×60%+200×20%=178(万元)
方案2:
第1年的税收期望值=60×40%+80×40%+100×20%=76(万元)
第2年的税收期望值=80×20%+100×50%+120×30%=102(万元)
第3年的税收期望值=180×30%+200×60%+220×10%=196(万元)
(2)折算税收期望值的现时价值
方案1的期望税收现值=[120÷(1+10%)]+[156÷(1+10%)2]+[178/(1+10%)3]=371.75(万元);
方案2的期望税收现值=[76÷(1+10%)]+[102÷(1+10%)2]+[196/(1+10%)3]=300.65(万元);
此例中,我们应该选择方案2,因为它比方案1多节减税款。
(3)方案2比方案1多节减的税额=371.75-300.65=71.1(万元)。
2.1 减免技术
2.1.1.免税技术
免税技术是指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使纳税人成为免税人,或使征税对象成为免税对象从而免于纳税的技术。
2022年小规模纳税人免税新政
2.税收筹划的技术方法
2.1减免技术
2.1.2.减税技术
是在合理、合法的情况下,是对某些企业进行扶持、照顾或鼓励,减除纳税人一部分应纳税款,减轻税收负担。
对增值税小规模纳税人可以在50%的税额幅度内减征资源税、城市维护建设税、房产税、城镇土地使用税、印花税(不含证券交易印花税)、耕地占用税和教育费附加、地方教育附加。
——财税[2019]13号
2.2 差别技术
2.2.1.差别税率技术
2.2.2.分离技术
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利用税率的差异而直接节减税额的筹划技术。
指企业所得和财产在两个或更多的纳税人之间分离以使税款节减额最大的一种税收筹划技术。
例:AB公司应纳税所得额400万元,应纳所得税=100万元。分拆为两家独立的小微企业A公司和B公司,所得额都是200万,应纳所得税(100×12.5%+100×25%)× 20%×2=15万,节税85万元。
例:甲国25%,乙国40%,丙国36%。选择税率最低的甲国开办公司。
2.3 可抵免扣除技术
2.3.1. 可抵免技术
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税收抵免额增加而绝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例:环保专用设备、节能节水专用设备和安全生产专用设备
2.3.2. 可扣除技术
在合法和合理的情况下,使扣除额增加而直接节税,或调整各个计税期的扣除额而相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
例:应纳税所得额=收入总额-不征税收入-免税收入-各项扣除-以前年度亏损
2.4 缓、退税技术
2.4.1.缓税技术
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使纳税人延期缴纳税收而相对节税的税收筹划技术。
2.4.2.退税技术
指在合法、合理的情况下,尽量使可退的税款最大化,争取退税优惠待遇。
例:软件销售增值税实际税负超过3%的部分,即征即退。
延迟纳税的条件?
需要精通税收的优惠规定,依法充分享受纳税人的权利。
在实际应用时,要从纳税人业务出发,使用一种或多种筹划方法,做到合理节税。
练一练(配套习题册)
P6,单选19、21、2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