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9.2 极地科学考察与环境保护学习目标1.通过对极地环境的学习,知道极地地区科学考察的意义。2.了解我国极地科学考察的历程。3.重点:理解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重要性。【预习导学】重点梳理知识点一:天然的实验室 1.南极洲是地球上唯一没有常住 ,没有 污染,未经人类雕琢的大陆。南极洲和北冰洋的自然环境使之成为科学家进行 、 、 、 、 、 等方面的科学研究的广阔天然实验室。 2.中国极地科考:我国于1985年、1989年、2009年和2014年,分别在乔治王岛和南极大陆建立了 站、 站、 站和 站,2018年我国第五个南极科学考察站罗斯海新站选址奠基,其中位于南极圈外的是 站。2004年,中国第一个北极科学考察站—— 站,正式落成。 3.南极地区科考的时间是什么季节 与北极地区科考的时间是不是一样呢 4.阅读教材P101学习行动第3题,说出极地探险队员应具有哪些优秀的品质。知识点二:人类共同的财富 1.列举极地地区生态环境遭受威胁的事例。2.为保护南极 ,和平利用南极地区,冻结各国领土等方面的要求,1959年12月1日部分国家签订了《 》,并制定了《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制度。我国于 年5月正式加入《南极条约》,1985年10月被接纳为协商国。2011年6月20日至7月1日,第34届《南极条约》协商会议在阿根廷布宜诺斯艾利斯举行,讨论了 、 、 等问题。 参考答案知识点一 天然的实验室1.人口 工业 气象 冰川 地质 海洋 生物 环境2.长城 中山 昆仑 泰山 长城 黄河3.南半球的夏季,也就是北半球的冬季,这时候南极地区白天长,气温较高。与北极地区科考的时间正好相反。4.勇于进取、不怕牺牲、坚韧不拔等。知识点二 人类共同的财富1.大肆捕杀海洋生物,如鲸鱼、磷虾等;石油泄漏,海水遭受污染;等等。2.生态系统 南极条约 1983 南极环境保护 南极旅游 生物勘探【合作探究】1.下图示意我国泰山站主楼。它是一个三层高架结构,高度大概20米,外形很像一个灯笼。房屋的墙板采用“夹心”式,中间是保温材料。窗户较小,且多为双层玻璃。房屋地基很深,下面是立柱,房屋朝不同方向开门。这样设计的目的是什么 2.假如要组织一支科学考察队去南极地区考察,请你设计一条从中国上海出发,到南极中山站的海上航线。 3.结合你对极地地区环境保护的学习,谈谈你对环境保护的看法。 4.拓展提升:由于登山运动的普及和人类活动的增加,原本生态就十分脆弱的珠穆朗玛峰(简称“珠峰”),环境承载力正逼近极限。2018年以来,西藏自治区组织清理珠峰保护区海拔5200米以上的垃圾8.4吨。登山运动员随手丢弃的登山绳、空氧气罐、压缩饼干包装袋,甚至大小便,都需要清理人员冒着生命危险爬上险峰才能清理。2019年1月,日喀则市定日县珠峰管理局发布公告,禁止任何单位和个人进入珠穆朗玛峰国家级自然保护区绒布寺以上核心区域旅游。这意味着珠峰生态保护再度升级。简析珠峰生态保护升级的原因及其应对措施。 参考答案1.防寒保暖,防止积雪掩埋,便于采光。2.从上海往南穿过马六甲海峡,途经印度尼西亚,中途停靠澳大利亚,进行物资补给,2~3天后继续往南,穿越西风带到达中山站。3.对自然资源的开采和加工要做到有序进行,在获得经济利益的同时,不能以污染或牺牲环境为代价。同时我们还要严格限制自己的行为,例如不能乱扔废弃物。此外,我们还要保护环境、美化环境。4.原因:海拔高,生态环境脆弱,环境承载力低;垃圾清运难度大,对原生态环境污染大。应对措施:适当增设垃圾回收处理站,倡议登山运动员减少垃圾、带走垃圾,改造与升级厕所等基础设施,制定生态保护的相关政策、法规,等等。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