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2【2024中考道法一轮复习分册精讲】 九(上) 1单元 1课 踏上强国之路课件(共5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02【2024中考道法一轮复习分册精讲】 九(上) 1单元 1课 踏上强国之路课件(共55张PPT)

资源简介

(共55张PPT)
中考道法
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4中考道法一轮复习分册精讲课件
九上 1单元
核心考点精讲课件
富强与创新
本册知识串讲
在山水田园间
打造出诗意栖居民宿
在乡野阡陌中
绘就年轻人的诗与远方
在广袤大地上
勾勒出未来智慧乡村图景
热点导入
余村
横山坞村
安桥头村
寀(cài)卢村
乡村现在发展得越来越好了,我们收入也高了,这些都离不开?
改革开放
共享发展
第一课 踏上强国之路
构框架 明体系
2
1
巩固核心 突破易错
3
湖北3年真题子母题
5
理知识 抓基础
2
热点联系考点
4
构框架 明体系
理知识 抓基础
课时主线
课标导航
核心素养
1. 初步了解党史、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社会主义发展史,知道党的百年奋斗重大成就和历史经验。(政治认同)
2. 了解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进行革命、建设、改革的历史性成就,认识中国共产党在国家独立、人民解放、国家富强、民族复兴进程中的领导作用。(政治认同)
1
知识点
坚持改革开放
内容要求
1.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浴血奋战、百折不挠,创造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从几千年封建专制政治向人民民主的伟大飞跃,理解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国发展从此开启了新纪元。(革命传统教育)
2.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创造了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一穷二白、人口众多的东方大国大步迈进社会主义社会的伟大飞跃,理解只有社会主义才能救中国,只有社会主义才能发展中国。(革命传统教育)
3.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创造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成就,中华民族迎来了从富起来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革命传统教育)
1. 一百多年来中华民族矢志不渝的奋斗目标:强国富民。(P3注:此页码为教材对应册次页码)
课标导航
学业要求:能够认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建设成就,理解中国共产党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过程中的领导作用,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坚定对伟大祖国、中华民族、中华文化、中国共产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高度认同,不断推进中华民族共同体建设。
学业质量描述:能够深刻理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党和国家事业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发生的历史性变革。(政治认同、道德修养)
2. 中国共产党是怎样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强国富民奋斗目标的?(P3)
(1)完成新民主主义革命:建立中华人民共和国,饱经苦难的中华民族终于站起来了。
(2)完成社会主义革命:确立社会主义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为当代中国一切发展进步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为中国发展富强、人民生活富裕奠定了坚实基础。
(3)进行改革开放新的伟大革命: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人民生活显著改善,综合国力显著增强,国际地位显著提高。
3. 中国共产党在社会主义初级阶段的基本路线(P4)
领导和团结全国各族人民,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坚持四项基本原则,坚持改革开放,自力更生,艰苦创业,为把我国建设成为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而奋斗。
教材 相关链接
4.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P8)
5. 改革开放极大地促进了我国的发展,具体表现在哪些方面?(P3~5)
(1)极大激发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社会发展活力。
(2)推动中国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我国逐步确立了公有制为主体、多种所有制经济共同发展,按劳分配为主体、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等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
(3)使广大人民群众参与社会劳动、创造社会财富的积极性和主动性空前高涨。尊重劳动、尊重知识、尊重人才、尊重创造已成为社会共识。
(1)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2)只有改革开放,才能发展中国、发展社会主义、发展马克思主义。
(3)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
(4)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5)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6)改革开放是中国和世界共同发展进步的伟大历程,不仅深刻改变了中国,也深刻影响着世界。
★6. 改革开放的重要性。(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巨大成就说明了什么?) (P5~11)
解读:改革开放40多年来,我国国内生产总值从1978年的0.37万亿元增长到2022年的121.02万亿元,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高,充分印证了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
数据说考点 情境助理解
7.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取得的巨大成就。(改革开放以来,中国腾飞的表现。)(P6~7)
(1)中国力量充分显示(综合国力增强):我国已经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制造业第一大国、货物贸易第一大国、商品消费第二大国,外汇储备稳居世界第一,科技、教育、文化等各项事业蓬勃发展。【教材新表述】
(2)中国人民过上幸福生活(人民生活显著改善):我国城乡就业规模持续扩大,人民收入较快增长,家庭财产稳步增加,打赢了人类历史上规模最大的脱贫攻坚战,建成世界上规模最大的教育体系、社会保障体系、医疗卫生体系。【教材新表述】
(3)中国深刻影响世界(国际地位显著提高):中国成为世界经济增长的主要稳定器和动力源,已经成为影响世界的重要力量。
8.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现代化建设取得辉煌成就的原因。
(1)根本原因: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辟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确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发展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
(2)主要原因:①坚持以经济建设为中心,大力发展生产力;②不断深化改革,推动了经济和社会的发展;③深入实施科教兴国战略、人才强国战略、创新驱动发展战略;④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⑤全国各族人民弘扬民族精神和时代精神,艰苦奋斗、开拓创新等。
课标导航
内容要求
了解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解放思想、锐意进取,创造了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实现了人民生活从温饱不足到总体小康、奔向全面小康的历史性跨越,推进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的伟大飞跃。(革命传统教育)
2
知识点
走向共同富裕
1. 改革的领域及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P9)
(1)改革的领域:我国推行的改革是一场全面而深刻的社会变革,包括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国防和军队以及党的建设等领域的改革。
(2)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
教材 相关链接
2. 全面深化改革的原因/必要性。(为什么说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P9~10)
(1)发展经验:我国过去40多年的快速发展靠的是改革开放,未来发展也必须坚定不移地依靠改革开放。
(2)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3)我国经济发展进入新阶段,面临现实挑战:①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教材新表述】;②我国经济发展还面临区域发展不平衡、城乡发展不平衡不协调等现实挑战。
3. 全面深化改革的做法。(P9~11)
(1)转变发展方式,优化经济结构,转换增长动力,建设现代化经济体系。(实现高质量发展的做法。)
(2)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中国特色新型城镇化道路,坚持城乡融合发展。(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做法。)【教材新表述】
(3)全社会不断弘扬与时俱进、锐意进取、勤于探索、勇于实践的改革创新精神,继续自强不息、自我革新。(改革创新精神的内涵。)
4. 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的意义。(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意义。)
(1)有利于实现共同富裕,促进社会公平正义。(P10)
(2)有利于贯彻协调、共享的发展理念,缩小贫富差距,缓解社会矛盾。
(3)有利于增强人民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4)有利于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5. 正确认识共享发展。(P11~12)
(1)共享发展应该是人人享有,而不是一部分人享有,先富要带后富。
(2)共享发展不是短时间就能实现的。
(3)共享发展就是要共同享有国家发展的所有成果。
(4)人人共享需要人人共建。
教材 探究与分享
★6. 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的原因。(P11~13)
(1)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也是一个长期的历史过程。【教材新表述】
(2)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3)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4)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武汉2023.7③)
(5)能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社会全面进步。
知识链接
人民幸福生活是最大的人权。(见本书P91)
★7. 党和政府如何使人民共享发展成果?(让改革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地惠及全体人民,党和政府应该怎么做?)(P11~13)[武汉2023.12、34(2);黄冈、孝感、咸宁2023.10①、17(2),2021.12(3)]
(1)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强调人人参与、人人尽力、人人享有,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2)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提高就业质量和人民收入水平,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如期打赢脱贫攻坚战,实施健康中国战略,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3)坚持和完善社会主义制度,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情境助力教学
设问7
加强“一老一小”服务供给,缩小县域内城乡教育差距,打造“15分钟医保服务圈”……把桩桩件件民生实事办实办好,在幼有所育、学有所教、劳有所得、病有所医、老有所养、住有所居、弱有所扶上持续用力,才能更好推动人民生活全方位改善。
知识点: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共享发展成果、城乡协调发展等
热点情境
解读:1978—2022年我国城乡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不断增长,人民生活水平不断提高,这说明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坚持城乡融合发展,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数据说考点 情境助理解
1. 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 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一招,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重要性)
3. 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
4. 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核心观点速记
巩固核心 突破易错
5. 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6. 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7. 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做法)
1. 科技创新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2022黄冈、孝感、咸宁 7③)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 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 共同富裕是同时享有、同等富裕,共同迈入现代化社会。 (2023金昌15②)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
×

易错知识判断
共同富裕是先富带后富,不是同时享有、同等富裕。
×
4. 我国共同富裕的目标已经实现。(2023威海18B)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和政府正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目前共同富裕的目标还未实现。
×
——突破高思维含量设问,提升解题能力
类型1 总书记讲话
带着问题分析素材,补充右栏内容,并完成下列要求。
【提升民生温度】2023年7月5日至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江苏考察时强调,江苏必须在保障和改善民生、推进社会治理现代化上走在前列。要加快健全社会保障体系,健全就业促进机制和就业公共服务体系,做好重点群体就业工作①。
热点联系考点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要完善社会治理体系,健全城乡基层治理体系和乡村治理协同推进机制②,推进社会治理数字化。
【增进民生福祉】 2023年7月25日至27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四川考察时指出,要巩固脱贫攻坚成果,把乡村振兴摆在治蜀兴川的突出位置。要抓住种子和耕地两个要害,加强良种和良田的配套,打造新时代更高水平的“天府粮仓”③。要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城乡统筹,推动基本公共服务
城乡均等化④。
②坚持城乡融合发展
③保障国家粮食安全
④坚持共享发展理念,促进社会公平正义
(1)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怎样的“民生温度”?(6分)
示例:
转化设问:
调信息:
设问类型:感悟类
限定材料范围
从习近平总书记的话语中,你能感受到党和政府是如何保障民生的?
①②④
【答案】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②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的需要;③党和政府重视民生建设,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6分)
(2)请你从公平的角度,简要说明党和政府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的原因。(4分)
【答案】①公平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②推动基本公共服务城乡均等化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4分)
同类素材链知识
针对热点素材多维度考查知识的特点,教师可延伸串讲同类热点常考知识,通过对一个热点的讲解,让学生掌握一类热点的答题思维。
1
命题点
坚持改革开放
1.[2023十堰31(1)]【材料分析】
材料:2023年3月13日,国务院总理李强在回答中外记者提问时指出:无论外部形势怎么变,我国在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的历史进程中,还是要“吃改革饭,走开放路”。
结合材料,如何理解“吃改革饭,走开放路”?(2分)
湖北3年真题子母题
用透真题:选取思维含量高、命题角度多元的非选择题作为“母题”,从“新问法、新词”等维度创设“子题”,练透真题,用透素材。
【答案】改革开放极大激发了广大人民群众的创造性,极大解放和发展了社会生产力,极大增强了社会发展活力;改革开放是当代中国最鲜明的特色;坚持改革开放,是我们的强国之路;改革开放是决定当代中国命运的关键抉择,也是决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一招;改革只有进行时,没有完成时;对外开放是我国的基本国策等。(1点1分,答出其中2点可得2分)
解题关键点
第1题
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转化设问为:我国坚持改革开放的原因。
2. (2023黄冈、孝感、咸宁10改编)下面是2023年湖北省政府工作报告的部分内容摘录,相关解读正确的是(  )
2
命题点
走向共同富裕
武汉2023.7③、12、34(2);黄冈、孝感、
咸宁3年2考
内容摘录 解读
★始终把保障民生放在首位,大力开展“下基层、察民情、解民忧、暖民心”实践活动,共同缔造美好环境与幸福生活。 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
内容摘录 解读
★深入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全面推进法治政府建设,确保政府工作始终在法治轨道上运行。 ②依法行政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
★研发全球首颗专业夜光遥感卫星“珞珈一号”、全球存储密度最高的三维闪存芯片、国产航母、大飞机、中国空间站等都凝聚湖北智慧。 ③坚持科教兴国战略,建成世界科技创新强国
★坚持走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之路,把修复长江生态环境摆在压倒性位置,协同推进降碳、减污、扩绿、增长。 ④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建设生态文明
A. ①②③ B. ②③④ C. ①③④ D. ①②④
【答案】C
3. (2023武汉12)小雪在议题式学习活动中收集了以下两则资料:
☆某小区推动老旧小区改造,建设智能化立体停车场。
☆某地增设非机动车道,将车道刷成蓝色,加装隔离护栏。
最适合该学习活动的议题是(  )
A. 完善政治制度,保障自由平等
B. 建设法治社会,培育法治意识
C. 全面深化改革,提高开放水平
D. 关注民生实事,提升幸福指数
D
4. [2021黄冈、孝感、咸宁12(3)]【建成支点 走在前列 谱写新篇】
中国共产党湖北省第十一届委员会第八次全体会议于2020年12月1日至2日在武汉举行。全会审议通过了《中共湖北省委关于制定全省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的建议》。
阅读以下会议材料,回答问题:
材料:全会要求,要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实施乡村建设行动,推动城乡资金、技术、人才等要素有序整合,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着力打造美丽家园、绿色田园、幸福乐园。
材料中党和政府“坚持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全面推进乡村振兴”表明了什么?
【答案】①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②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③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④党和政府坚持走共同富裕的道路,贯彻共享、协调的发展理念。
4.1  请你参照以下示例,列举一例我国为振兴乡村所采取的实招妙举,并分析其带给人们的幸福感。(4分,不得与材料重复)
示例:举措:加快发展乡村餐饮购物、文化体育、旅游休闲等生活服务。
获得感:让农民的生活更加丰富多彩,同时为农村经济注入新的活力,提高农民的收入水平。
【答案】示例:举措:推广生态农业,推进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建设。
获得感:减少了农药等有害物质对环境的污染和破坏,保护了生态环境,改善了乡村人居环境。(4分)
5. [2023荆州32(2)]阅读材料,完成下列要求。
党的二十大擘画了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宏伟蓝图,明确了新时代新征程党和国家事业发展的目标任务。
材料:中国式现代化是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共同富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根本原则,所以必须使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前进。”
实现共同富裕是中国式现代化的本质要求。有人说:“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共同奋斗,才能共同享有。”运用所学知识,简析这句话的合理性。(4分)
【答案】①共同富裕的实现必须依靠全体人民共同奋斗。通过人人参与、人人尽力,实现人人享有,共享幸福。(2分) (或“广大人民群众既是社会财富的创造者,更是社会财富的享有者。”“在实现共同富裕的新征程中,每个人都是奋斗的主体,既是贡献者又是受惠者。”)②共同奋斗,共享成果,体现了权利与义务相统一,也是公平正义的必然要求。(2分)
解题有策略
第5题
论证类设问
论证类设问落实2022年版课标中“任务应具有多样性,如描述特征、论证、辨析、评价、制订方案等”的要求,属于新考法。分为事实论证和道理论证。解题对策如下:
1. 明确论题:审读设问,明确设问属于事实论证还是道理论证。
→此题目的论题为“共同富裕要靠共同奋斗,共同奋斗,才能共同享有”,属于道理论证。
2. 分析论证:结合设问要求,联系材料,运用教材知识/列举事例进行分析论证。
→联系教材中共同富裕这一知识点,结合共享发展需要人人共享、人人共建进行分析论证。
5.1 为实现“全体人民共同富裕的现代化”,我国采取了哪些措施?(2分)
注:武汉2023.7③、34(2);黄冈、孝感、咸宁2023.17(1)(2)也涉及此点。
【答案】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坚持城乡融合发展;②推动区域协调发展;③加强社会保障体系建设等。(2分)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