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2024中考道法一轮复习分册精讲】 八(上) 3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课件(共4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7【2024中考道法一轮复习分册精讲】 八(上) 3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课件(共46张PPT)

资源简介

(共46张PPT)
中考道法
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4中考道法一轮复习分册精讲课件
八上 3 单元
核心考点精讲课件
勇担社会责任
热点导入
2023年7月底到8月初,京津冀地区受台风影响暴雨不断,列车K396因暴雨背紧急停扣,车上乘客急需解决饮食问题。这时涌现出一批批可爱的人,在危难时挺身而出,他们有的冒雨送物资,有的组织现场秩序,有的转移乘客……
视频:暴雨中的感人瞬间
这些“可爱的人”的行为对我们有哪些启示?
第三单元 勇担社会责任
1
构框架 明体系
2
理知识 抓基础
3
巩固核心 突破易错
4
热点联系考点
5
湖北3年真题子母题
构框架 明体系
理知识 抓基础
课时主线
(正确认识)责任与角色————负责任的人———
成长为
学会
关爱他人
服务和奉献社会
1
知识点
承担责任
第六课 责任与角色同在
核心素养
自觉分担家庭责任,体会敬业精神的重要性,具有较强的责任感。(责任意识)
内容要求
理解不同的社会角色,形成亲社会的行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课标导航
课标导航
学业要求:能以积极态度对待自己面对的各种挑战,主动承担自己力所能及的责任,具备服务社会、奉献社会的意识和能力。
★1. 责任的来源: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P65)[黄冈、孝感、咸宁2022.11(2)]
(1)在社会生活的舞台上,每个人都扮演着不同的角色。
(2)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3)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2. 责任与角色的关系。(如何理解角色不同,责任不同?)(P66)
3. 列举不同角色所承担的责任。(P66)
角色 责任
子女 孝敬父母、承担力所能及的家务
学生 遵守学校纪律、认真学习、尊敬老师、团结同学
社会成员 遵守社会规则、维护公共秩序
中华儿女 心系祖国的前途和命运、为实现中国梦贡献力量
4. 青少年承担责任的表现。(P67~69)
(1)对自己负责:按时完成作业、为约定守时,终身信守承诺、认真做事。
(2)对他人负责:学会感恩,主动关心、帮助和服务他人。
★5. 承担责任的意义。(P66~69)[黄冈、孝感、咸宁2022.11(2)]
(1)对自己:①承担责任是个人有所成就的基础(七下P81);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才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
(2)对集体:承担责任是集体发展的必要前提。(七下P81)
(3)对社会:①只有人人认识到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其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②只有人人具有责任心,自觉履行应尽的责任,我们才能共享更加幸福美好的生活。
6. 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P71)
(1)代价:付出时间、精力和金钱,可能因为做得不好而受到责备,甚至受到处罚。
(2)回报:既包括物质方面,又包括精神方面。更重要的是精神方面的回报,如良好的自我感觉、获得新的知识和技能、赢得他人的尊重和赞许等。
7. 承担社会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的表现及意义。(P72~73)
(1)表现:在我们的周围,有许许多多履行社会责任却不计代价和回报的人。①挤出自己并不充裕的生活费,捐给更需要的人;②把自己青春的热情播撒在偏远的山村,只为那里有孩子们琅琅的读书声;③在刺骨的寒风中跳入水中救人,事后却悄然离去;④为保护珍贵的野生动物与偷猎者周旋,甚至献出宝贵的生命;等等。
(2)意义:正因为有许许多多敢于承担责任、敢于担当的人,我们的生活才更加安全,更加温暖,更加充满阳光和希望。
情境助力教学
设问7
新时代,广大青年响应党的号召来到基层,投身国家建设一线。他们在经济建设主战场上奋力拼搏,在乡村振兴一线摸爬滚打,在科技攻关最前沿努力攀登,在抢险救灾最险处冲锋陷阵……中国青年与党同心、听党指挥、跟党奋斗,展现出自信自强、刚健有为的精神风貌。
知识点:承担责任、青年担当、坚持国家利益至上等
热点情境
8. 如何承担责任?(怎样做到“我承担,我无悔”?)(P71~73)
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
(1)面对可以选择的责任:应该有勇气凭借自己的经验和智慧,对承担责任的代价与回报作出正确的评估,作出合理的选择,义无反顾地担当起应负的责任。
(2)面对非自愿选择的责任:应该自觉承担相应的责任,把它们当作一种不可推卸的责任担在肩头,不抱怨,不懈怠,全身心地投入。
2
知识点
关爱他人
第七课 积极奉献社会
1. 关爱他人的作用/意义。(P76~77)
(1)对自己:关爱他人,收获幸福。关爱他人的人能够赢得他人的尊重,得到他人的关心和帮助,获得更多的发展机会。关爱他人也是关爱和善待自己。
(2)对他人:关爱传递着美好情感,给人带来温暖和希望,是维系友好关系的桥梁。
(3)对社会:关爱是社会和谐稳定的润滑剂和正能量。关爱使人们在交往过程中互谅互让,相互尊敬,与人为善,增进信任,有利于形成良好的人际氛围,促进社会文明进步。
★2. 怎样关爱他人?(关爱他人的艺术。)(P78~79)(黄冈、孝感、咸宁2023.4③)
(1)要心怀善意。应心怀友善,学会关心、体贴和帮助他人。当他人遇到困难的时候,在道义上给予支持,物质上给予帮助,精神上给予关怀。
(2)要尽己所能。关爱不分大小,要尽己所能为他人排忧解难、奉献社会。
(3)要讲究策略。帮助他人时:①要考虑他人的内心感受,不伤害他人的自尊心;②面对复杂情形,要善于作出明智的判断,增强安全防范意识和自我保护意识,在保护自己不受伤害的前提下采取果敢和理智的行动。(关爱他人要注意哪些问题?)
3
知识点
服务社会
核心素养
1. 关心社会,了解时政,主动参与社会公益活动和志愿者活动。(责任意识)
2. 积极加入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政治认同)
课标导航
1. 服务社会/参加社会公益活动对个人成长的意义。(P81)
(1)体现人生价值。只有积极为社会作贡献,才能得到人们的尊重和认可,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2)促进我们全面发展。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我们的视野不断拓展,知识不断丰富,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不断提升,道德境界不断提高。
★2. 服务和奉献社会的做法。(P83~84)(黄冈、孝感、咸宁2023.4④)
(1)需要青年担当责任。
(2)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要从实际出发,讲求实际效果。联系情境:为灾区或贫困地区捐献物资;参加社区服务;参加环境保护活动;到科技馆、博物馆做志愿者等。
(3)热爱劳动,爱岗敬业。要努力学习,增强劳动观念,培养敬业精神,学会全力以赴、精益求精、追求卓越,为成为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做好准备。
情境助力教学
设问2
2023年“最美教师”都是扎根一线的优秀教师,他们有的心怀大我、面向国家重大需求开展科研攻关,在国防建设、粮食安全方面做出重大贡献;有的坚持推广国家通用语言文字,传承和弘扬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有的助力乡村教育,以信息技术共享优质教育教学资源……
思维点拨:这些“最美教师”身上有哪些打动人心的力量?
(可从勇担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维护国家安全、传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敬业精神、创新精神等角度作答)
热点情境
有同学说:“中学生的主要任务是学习,没必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观点错误。①参加志愿服务活动,有利于培养亲社会行为,获得人们的尊重和认可;②有利于提升观察、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以及人际交往能力;③我们应积极参加志愿服务活动,在服务社会的过程中提高道德境界,实现我们自身的价值。
观点辨析
3. 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的地位、作用和使命(责任)。(P83)
(1)地位: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先进青年的群团组织,是广大青年在实践中学习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学校,是中国共产党的助手和后备军。
(2)作用:中国共产主义青年团带领青年在经济社会发展中发挥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
(3)使命(责任):在新时代,共青团要组织青年参加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为发展社会生产力、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为实现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建功立业。
巩固核心 突破易错
核心观点速记
1. 每一种角色都意味着承担相应的责任。角色不同,责任不同。
2. 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
3. 我们要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勇于承担责任。(做法)
4. 关爱他人要心怀善意、尽己所能、讲究策略。(做法)
5. 服务社会体现人生价值,促进我们全面发展。(意义)
6. 服务和奉献社会,需要青年担当责任,积极参与社会公益活动,热爱劳动,爱岗敬业。(做法)
1. 责任都来自于法律规定。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责任来源于对他人的承诺、职业要求、道德规范、法律规定等。
2. 我们在不同时期扮演的角色都是一样的。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随着时代发展和所处环境的变化,我们会不断变换自己的角色,调节角色行为。
易错知识判断
3. 承担责任是成年人的事,未成年人年龄小,不需要承担责任。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4. 关爱他人要毫无保留地帮助他人。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关爱他人,要尽己所能,量力而行。
责任是一个人分内应该做的事情,未成年人应该根据自身实际,承担力所能及的责任。
——突破高思维含量设问,提升解题能力
类型7 模范人物
带着问题分析素材,补充右栏内容,并完成下列要求。
2023年7月,中央宣传部等六部门向全社会宣传发布2022年“最美科技工作者”先进事迹。
【让中国直升机翱翔蓝天】研制出国产高原直升机,是中国直升机设计研究所总设计师邓景辉的心愿①。四上高原、四进高寒②,
热点联系考点
①将个人命运与国家、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
②爱岗敬业,发扬实干精神
邓景辉带领团队立足自主研发,经过多轮优化迭代、集智攻关,突破一系列关键技术③,完成直升机从第三代到第四代的跨越。
【为青少年播下科学种子】对于唐立梅来说,生命的意义在于探索,探索未知,然后遇见更好的自己④。从2013年开始,做各种科普工作成为唐
立梅工作的一部分:赴云南偏远山区讲课,为孩子们送上一线科考探秘见闻;为西部少数民族女童班授课,带她们领略大山之外的远方⑤……
③美好集体是善于合作的;弘扬创新精神
④生命的意义需要自己发现和创造
⑤关爱他人,勇担社会责任,服务和奉献社会
她的线上科普讲座,深受孩子们欢迎,在许多青少年心中播下科学的种子⑥。
⑥网络为文化传播搭建新平台;传播和弘扬科学精神
(1) 结合材料,运用所学知识,分别 说明 材料中的“最美
科技工作者”“美”在哪里?(6分)
设问类型:说明类
限定主体
材料中的“最美科技工作者”身上有哪些优秀品质?
①②③⑤⑥
转化设问:
调信息:
【答案】①邓景辉:关心国家发展,将个人命运与国家的、民族的命运紧密相连;爱岗敬业,发扬实干精神;敢于挑战,具有创新精神;②唐立梅:关爱他人,服务和奉献社会;承担责任,不言代价与回报;传播和弘扬科学精神。(6分)
(2)看完上述人物事迹后,请你以“责任与担当”为主题,写出自己的感悟。(4分)
【答案】勇担社会责任是一种价值追求,更是一种精神境界。我们要向他们学习,做一个对社会、对国家负责任的人,努力提升自身素质,增强履行责任的能力,以过硬的本领担负起时代使命。(4分)
同类素材拓展
2023年9月28日,“荆楚楷模”2023年第三季度上榜人物名单揭晓,38年一心为民的“痴心书记”孙理轩上榜。他自掏腰包垫付工程款、带领村民修蓄水池和取水点……他用38年的“痴心”,换来全村百姓的“齐心”。建工厂、搞电商,如今58岁的他依然奔走在乡村振兴一线,带领百姓共建“幸福村”,共圆“幸福梦”,被群众誉为“痴心书记”。
思维点拨:从孙书记身上,你能汲取到哪些精神力量?(可从爱岗敬业、承担责任、奉献社会、为民服务等角度作答)
同类素材链知识
1. (2023宜昌8)湖北省第十六届运动会在宜昌召开期间,6 000余名志愿者热情服务赛事,让宜昌“志愿之城”的金字招牌愈发闪耀。这激励我们(  )
A. 给予他人物质帮助 B.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
C. 服务宜昌获取回报 D. 主动承担社会责任
湖北3年真题子母题
1
命题点
承担责任
黄冈、孝感、咸宁3年1考
D
2. [2022黄冈、孝感、咸宁11(2)]【明确责任 与法同行】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上述材料表明父母教育子女的责任来自于________。父母有育人之责,但更重要的是未成年人要对自己负责,原因有哪些?
法律规定
【答案】①作为社会的一员,我们每个人首先要对自己负责;②只有对自己负责的人,才能使自己的潜能得到充分挖掘和发挥;③才能有资格、有能力、有信心承担起时代和国家所赋予的使命;④只有人人认识自己扮演的角色,承担应尽的责任,才能构建各尽所能、各得其所而又和谐相处的社会。
2021年10月23日,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该法自2022年1月1日起施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家庭教育促进法》第二章第十四条规定: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应当树立家庭是第一个课堂、家长是第一任老师的责任意识,承担对未成年人实施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用正确思想、方法和行为教育未成年人养成良好思想、品行和习惯。
2.1 [新课标·评价]针对上述材料,小黄同学认为,通过德治就能解决的“家事”,不需要依靠法治。请你对他的观点进行简要评析。(4分)
【答案】小黄的观点是错误的。①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②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既重视发挥法律的规范作用,又重视发挥道德的教化作用;③以法治承载道德理念,要强化法律对道德建设的促进作用,以道德滋养法治精神,要强化道德对法治文化的支撑作用。(4分)
解题有策略
第2.1题
评析类设问[武汉2023.32(1);黄冈、孝感、咸宁3年1考]
评析类设问通常要求对人物言行或观点进行评价并分析。解题对策如下:
1. 进行判断:综合试题情境,运用所学知识对人物观点/言行进行判断和表态。
→小黄的观点是错误的。
2. 说明理由:针对正确的观点/言行,从意义、影响角度分析;针对错误的观点/言行,从原因、危害等角度分析。
→小黄认为“解决家事不需要依靠法治”,没有认识到德治与法治的关系及法治的作用。
3. 阐释做法:表明态度,明确正确的观点或做法。
→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3. (2023天门3改编)细微之处显美德,细节之中见文明:前排同学为上课时多次干咳的老师递上一杯热水;骑行男子狂蹬自行车为急救车开道;小男孩蹲下身子将不小心打翻在地的粥擦拭干净;俩萌娃向让行的公交司机九十度鞠躬致谢……这体现出他们(  )
①文明有礼 ②诚实守信
③关爱他人 ④遵守秩序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注:黄冈、孝感、咸宁2023.4③也涉及此点。
B
2
命题点
关爱他人
黄冈、孝感、咸宁3年1考
4. (2023黄冈、孝感、咸宁4)下列对“微行为”进行“微点评”正确的是(  )
A. ①② B. ③④ C. ①③ D. ②④
B
3
命题点
服务社会
黄冈、孝感、咸宁3年1考
序号 微行为 微点评
① 中学生小黄因在公交车上主动给老年人让座受到好评 承担责任,有代价
② 中学生小哺不小心剐蹭了他人汽车,主动给车主留言 以礼待人,不吃亏
③ 中学生小词把压岁钱捐给泸定地震中的受灾群众 关爱他人,有爱心
④ 中学生小强利用节假日在红色景点做义务讲解员 服务社会,显价值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