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2024中考道法一轮复习分册精讲】 八(上) 1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4【2024中考道法一轮复习分册精讲】 八(上) 1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课件

资源简介

(共31张PPT)
中考道法
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2024中考道法一轮复习分册精讲课件
八上 1 单元
核心考点精讲课件
走进社会生活
本册知识串讲
热点导入
电影《孤注一掷》中阿天因一则网络广告落入诈骗集团的网赌骗局,手机屏幕前荷官安娜在向他释放可以赚钱的内幕消息,手机屏幕后却是一整个境外诈骗工厂为他量身定制的欲望陷阱。赌徒阿天倾尽所有投身网赌,不惜与女友、家人分裂,最终走向深渊。
视频:电影《孤注一掷》
电影《孤注一掷》告诉我们应该怎么对待网络?
第一单元 走进社会生活
1
构框架 明体系
2
理知识 抓基础
3
巩固核心 突破易错
4
湖北3年真题子母题
构框架 明体系
理知识 抓基础
课时主线
第一课 丰富的社会生活
1
知识点
亲社会行为
课标导航
核心素养
理解个人与社会的关系,积极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健全人格)
内容要求
理解不同的社会角色,形成亲社会的行为。(生命安全与健康教育)
课标导航
学业质量描述:具有亲社会行为。(道德修养、健全人格、责任意识)
1. 个人与社会的关系。(P4~7)
(1)个人是社会的一员。①个人是社会的有机组成部分;②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怎样理解“我们都是社会的一员”?)
(2)个人在社会中成长。①人的成长是不断社会化的过程;②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为什么说人的成长离不开社会?)
2. 亲社会行为的主要表现:谦让、分享、帮助他人、关心社会发展等。(P8)
3. 青少年为什么要养成亲社会行为?(P8)
(1)必要性:青少年处于走向社会的关键时期,应该树立积极的生活态度,关注社会,了解社会,服务社会。
(2)意义:①有利于养成良好的行为习惯,塑造健康的人格;②有利于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念,获得他人和社会的接纳与认可;③有利于体验社会生活,在实践中发展和成就自己;④有利于实现自己的人生价值。
★4. 如何养成亲社会行为?(P8)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1)要主动了解社会,关注社会发展变化,积极投身于社会实践。联系情境:利用节假日进行社会调查;参加义务劳动、研学旅行。
(2)在社会生活中,我们要遵守社会规则和习俗,热心帮助他人,想他人之所想,急他人之所急。联系情境:在公交车上给老人让座;搀扶盲人过马路。
(3)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联系情境:就社会治理问题向有关部门建言献策;向灾区群众捐款捐物。
情境助力教学
设问4
2023年10月3日,在“青春风采”杭州亚运会志愿者主题新闻发布会上,一位志愿者“我自豪,我是一朵‘小青荷’”的话语说出了所有“小青荷”的心声。如果说身着青绿、洋溢青春的“小青荷”是杭州亚运会赛场上的志愿服务代表,那么办赛城市中的志愿者,也在用他们的服务,迎接国内外游客,让志愿服务的光芒在城市中闪耀。
知识点:养成亲社会行为、服务和奉献社会等
热点情境
第二课 网络生活新空间
2
知识点
合理利用网络
课标导航
内容要求
辨别媒体中的不良信息,了解网络环境中如何保护未成年人隐私等合法权益。(法治教育)
★1. 网络的积极影响。(P10~13)
(1)网络丰富日常生活。①让我们日常生活中的信息传递和交流变得方便迅捷;②打破了传统人际交往的时空限制,促进了人际交往;③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联系情境:网上订餐、打车、买票,智能家居生活等。
(2)网络推动社会进步。①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联系情境:直播带货、网上购物、移动支付等助力数字经济发展;②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联系情境:中国政府网开设“我向总理说句话”常设栏目,各级政府网站设有“联系我们”“网上投诉”“市长信箱”等链接;③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联系情境:网上观看非遗展览、数字故宫等。
2. 网络的消极影响。(P15~16)
(1)网络上存在一些虚假的、不良的信息,会误导大众、侵害他人利益,危害社会稳定。(网络不良信息的危害。)
(2)沉迷于网络,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
(3)个人隐私容易被侵犯。
★3. 如何合理利用网络?(怎样理性参与网络生活?)(P17~19)
(1)提高媒介素养,积极利用互联网获取新知、促进沟通、完善自我。
(2)学会“信息节食”,要注意浏览、寻找与学习和工作有关的信息,不可沉溺于网络。
(3)学会辨析网络信息,让谣言止于智者,自觉抵制暴力、色情、恐怖等不良信息。
(4)恪守道德、遵守法律。(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知识拓展
设问3
如何“擦亮慧眼”,远离“网络诈骗陷阱”?
①增强自我保护意识和自我防范能力;②提高自控力,拒绝不良诱惑,不贪图小便宜;③如果不慎落入“网络诈骗陷阱”,要运用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
有同学认为:网络生活是自由的,想说什么就说什么,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
观点错误。①网络无限,自由有界。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②自由是相对的,无论是在现实生活中还是在网络空间,公民的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③我们要自觉遵守道德和法律,对自己的言论负责,做一名负责的网络参与者。
观点辨析
4. 如何传播网络正能量?(P19~20)
(1)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
(2)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不断提高网络媒介素养。
(3)共同培育积极健康、向上向善的网络文化。
5. 请你就促使青少年文明上网,提出合理化建议。
(1)国家:①完善相关法律法规;②强化监督管理,加大执法力度,整治网络低俗之风,依法取缔非法网吧,为未成年人营造良好的网络环境。
(2)学校:①加强对学生的教育引导;②创造良好的学习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③开通校园绿色网站,教育学生文明上网,自觉抵制不良诱惑。
(3)家庭:加强对子女的引导和监督,积极引导未成年人参加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抵制不文明上网行为。
巩固核心 突破易错
核心观点速记
1. 人的生存和发展离不开社会,每个人都从社会中获得物质支持和精神滋养。
2. 亲社会行为在人际交往和社会实践中养成。
3. 我们要主动关心社会,积极融入社会,倾力奉献社会。(做法)
4.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5. 我们要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提高媒介素养,学会“信息节食”,学会辨析网络信息。(做法)
6. 恪守道德、遵守法律是网络生活的基本准则。
7. 我们要充分利用网络平台为社会发展建言献策,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播网络正能量。(做法)
1. 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相同的身份。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人的身份是在社会关系中确定的,在不同的社会关系中,我们具有不同的身份。
2. 网络扩大了公民的民主权利。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进步,有利于保障公民民主权利的实现,并不
能扩大民主权利;公民的民主权利是由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不能
随意扩大。
易错知识判断
3. 网络世界乐无涯,沉迷手机心情佳。(2023黄冈、孝感、咸宁2B)(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
沉迷网络会影响学习、工作和生活,我们要合理利用网络。
4.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信息节食”很重要。(2023北京4B) (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 (2023鄂州20)右图漫画说明(  )
A. 网络为经济发展注入新的活力
B. 网络促进民主政治的进步
C. 网络为文化传播和科技创新搭建新平台
D. 网络让我们的生活变得更加便利和丰富多彩
A
湖北3年真题子母题
1
命题点
合理利用网络
2. (2023宜昌7)近来,一些地方文旅局长“扮相”出镜,或轻舟绿溪,乘风太极;或素袍斗笠,行走天涯……旅游宣传“招数”让人应接不暇。以下网友的评论中,你最支持的观点是(  )
A. 网络信息一定客观真实
B. 扮相出镜必然走红网络
C. 发展旅游都应扮相出镜
D. 扮相出镜也要适可而止
D
3. (2023荆州5)第六届“中国青年好网民”牛钰,是汶川大地震的幸存者,也是身残志坚的短视频博主,通过创作网络短视顿,呼吁社会各界关爱残障群体,激励残障人士自立自强。她创作的作品曾被人民日报、央视新闻等媒体报道。这启示我们(  )
①生活难免有挫折,要发掘生命的力量
②网络是把双刃剑,网络改变日常生活
③合理利用网络,积极传播网络正能量
④学会辨识网络信息,强化“信息节食”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B
全国视野看趋势:2023年中考徐州、丽水等地均有考查。
4. (2023徐州)以下生活情境与其解读相符的是(  )
A
命题点补充
2
命题点
亲社会行为
选项 生活情境 解读
A 小利在学雷锋活动中积极参加志愿者服务 养成亲社会行为
B 小勇把好友写的诗歌署上自己姓名后发表 小勇有法治观念
C 小黄在家里常常偷偷地玩网络游戏到深夜 网络丰富日常生活
D 9岁的小菲在乘坐高铁时买到儿童优惠票 小菲享受到了特权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