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2张PPT)中考道法一轮复习课件统编版2024中考道法一轮复习分册精讲课件八下 4 单元核心考点精讲课件崇尚法治精神热点导入网络并非法外之地。我们在运用自己权利的时候,应该注意些什么?公安机关开展专项行动,打击整治网络谣言第四单元 崇尚法治精神1构框架 明体系2理知识 抓基础3巩固核心 突破易错4湖北3年真题子母题构框架 明体系理知识 抓基础课时主线1知识点自由、平等自由1. 自由的含义、在法律上的体现及自由的意义。(P99~100)(1)含义:人们在法律规定的范围内,依照自己意志活动的权利。(2)在法律上的体现:我们享有的和正当行使的各项权利。(3)意义:①对个人:增强个人的幸福感,激发每个人的活力;②对社会:推动社会的进步与繁荣。第七课 尊重自由平等2. 如何理解自由应受必要的限制?(自由的真谛。)(P99~100)(1)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无限制的自由只会走向自由的反面,导致混乱与伤害。(2)无论现实世界还是网络空间,自由都是法律之内的自由。(3)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3. 法治与自由的关系。(为什么说“无法治不自由”?)(P100)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1)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自由的实现不能触碰法律的红线,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2)法治是自由的保障,人们合法的自由和权利不受非法干涉和侵害。情境助力教学自由 设问3孙某和某公司利用网络发布侵害某死者名誉的言论,这些言论在公众网络平台快速传播,给死者的家属造成严重的精神伤害。死者家属将孙某和该公司诉至人民法院。人民法院判决被告赔礼道歉,消除影响,赔偿死者家属精神损害抚慰金。请你对孙某和该公司的行为进行点评。案例情境①孙某和该公司的行为属于违法行为,需要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②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网络不是法外之地,违反法律可能付出失去自由的代价;③我们要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人。有人认为,自由就是完全由自己做主,想干什么就干什么。请你对此观点进行评析。该观点错误。①自由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②无限制的自由只会产生混乱,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在社会生活中,有边界才有秩序,守底线才享自由;③我们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教材 运用你的经验观点辨析4. 我们应该如何珍视自由?(P104)(1)要珍惜宪法和法律赋予我们的权利。我们要知晓自己的权利,正确认识权利的价值,积极行使和维护自己的正当权利。(2)必须依法行使权利。作为公民,应自觉守法、遇事找法、解决问题靠法,树立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法治意识。平等1. 平等在法律意义上的内涵。(P101)(1)同等情况同等对待。如男女同工同酬、一次选举一人一票。(2)不同情况差别对待。如老人、儿童、孕妇、残疾人在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应获得优先权和得到特殊关照。2. 平等的意义/重要性。(P101)(1)平等是人类的崇高理想,是社会发展的永恒主题。(2)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3. 如何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P102~103)(1)平等地享有权利和履行义务。任何公民都一律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权利,同时必须平等地履行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各项义务。联系情境:全国两会上,相当比例的女性代表和女委员行使权利、履行职责;残疾儿童同样享有接受教育的权利等。(2)平等地适用法律。①我国公民的合法权益一律平等地受到法律保护,违法或犯罪行为一律平等地依法予以追究;②任何组织或者个人都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联系情境:贪污受贿的国家工作人员受到法律的制裁;明星逃税被依法制裁;未成年人犯罪被判刑等。法律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见本书P162)知识链接★4. 践行平等的要求。(P105~107)(1)反对特权。每个公民都应平等地承担法律规定的义务,不得享有不受法律约束的特权。(2)平等对待他人的合法权利。我们要以法律为基本的行为准则,平等地对待所有成员,尊重他人的合法权益。(3)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不能听之任之,应据理力争,必要时依法维权。(4)需要每个公民把平等原则落实到日常的生活、学习和工作中。要增强平等意识,努力践行平等,共同建构平等有序的社会制度。2知识点公平、正义课标导航 核心素养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法治观念)第八课 维护公平正义公平1. 公平的要求。(P110)(1)权利公平:要求每个人依法平等参与社会活动。(2)规则公平:要求每个人都受到行为规范的约束。(3)机会公平:要求社会为每个人提供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情境助力教学公平 设问1(1)权利公平:合同工与正式工应享受同等报酬。(2)规则公平:公共场所按秩序排队;竞赛中遵守竞赛规则。(3)机会公平:用竞争上岗的办法确定某职位人选。知识点:公平的要求、维护公平正义等生活情境★2. 公平的重要性/意义。(P110)(1)对个人: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①保证个人应得的利益,使个人获得生存和发展的物质条件;②让人感受到尊严,从而激发自身潜能,提高工作效率。(2)对社会: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①有利于协调社会各方面的利益关系,缓和社会矛盾,减少社会冲突,维护社会秩序,保证社会的长治久安;②有利于营造更好的竞争环境,创造更多的社会财富,推动社会持续发展。★3. 怎样坚守公平?(P115~116)(黄冈、孝感、咸宁2023.6)(1)个人维护公平。①要站在公平的立场,学会担当,以公平之心为人处世;②要坚守原则立场,敢于对不公平说“不”;③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和手段,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努力营造一个公平的环境。(2)制度保障公平。①对于立法而言,在规定权利义务、分配社会资源时,要公平地对待每个人,保障每个人得到他应得的;②对于司法而言,在解决纠纷、化解矛盾时,要公平地对待当事人,切实维护其合法权益。正义1. 正义行为的内涵及表现。(P111)(1)内涵:正义行为都是有利于促进社会进步、维护公共利益的行为。(2) 表现:遵纪守法、助人为乐、尊老爱幼、见义勇为、扶贫济困、热心公益、惩恶扬善等。教材 探究与分享2. 为什么要守护正义?(P111~116)(1)必要性:①追求正义是社会生活的一个重要主题;②正义感是公民的基本德行;③期盼正义、实现正义、维护正义,是我们的共同心声。(2)重要性:①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体现了人们对美好社会的期待和追求;②正义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③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④正义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3)意义:①有利于恰当地调整和处理人与人之间的关系,充分发挥人们的主动性和创造性;②有利于营造和谐、稳定、安宁的社会环境,为社会发展注入不竭的动力。3. 正义作为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对我们提出了哪些要求?(P112)(1)依法保障人们的正当权利,使受害者得到救济、违法者受到惩罚。联系情境:行政部门对生产、销售假冒伪劣产品的厂家和商家给予处罚。(2)分辨是非,惩恶扬善,维护社会公共利益。(3)对弱者给予必要的扶助,以保证其有尊严地生存。4. 如何理解“正义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P113)(1)正义和制度的关系:正义作为人类社会的理想追求,往往被当作评价社会制度的价值标准;制度的生命在于正义,制度的效用在于保障正义。(2)正义的制度的作用:有了正义的制度,即使是社会弱势群体,也能获得基本的生活保障,得到社会的关爱。(3)正义对法律的要求:作为社会制度中具有国家强制力的法律,更应体现正义的原则,成为维护正义的有力保障。★5. 如何守护正义?(P117~118)(黄冈、孝感、咸宁2023.6)(1)个人守护正义。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面对非正义行为:①要敢于斗争,相信正义必定战胜邪恶;②要讲究策略,寻找有效的方法,做到见义“智”为。(2)司法维护正义。①司法机关必须坚持以事实为根据,以法律为准绳,严格遵循诉讼程序,平等对待当事人,确保司法过程和结果合法、公正;②司法机关依法独立公正行使司法权,努力让人民群众在每一个司法案件中感受到公平正义。(黄冈、孝感、咸宁2021.7①②)情境助力教学设问52023年最高人民法院工作报告指出,过去五年,人民法院坚持实事求是、有错必纠,依法纠正五周案、张玉环案等重大刑事冤错案件26件53人,对 2 675名公诉案件被告人和2 097名自诉案件被告人依法宣告无罪。知识点:司法维护正义、人民法院的职权、全面依法治国等热点情境6. 维护社会公平正义的必要性。(P119)(1)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2)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7. 法治与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关系。(P97)(1)法治是实现自由平等、公平正义的保证。(2)追求自由平等,维护公平正义,是法治的价值追求,体现了法治的基本精神。8. 为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国家采取了哪些举措?(1)法治建设方面:制定、修改一系列法律法规,不断完善法律援助制度等司法救济制度,帮助社会弱势群体。(2)民生保障方面:上调最低工资标准,提高个税起征点;实施最低生活保障制度;跨省异地就医住院医疗费用直接结算,基本医保总体实现全覆盖;全国大部分省份建立了高龄老人津贴制度。(3)文化教育方面:农村义务教育薄弱学校改造;统一城乡义务教育学生“两免一补”政策;取消义务教育超大班额;建设智慧教育平台,促进优质教育资源等。(4)均衡发展方面:西部大开发;东北振兴;中部崛起;京津冀协同发展;粤港澳大湾区建设;长三角一体化;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等。巩固核心 突破易错核心观点速记1. 自由不是为所欲为,它是有限制的、相对的。必要的限制是对自由的保护。2.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法治既规范自由又保障自由。3. 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是社会文明进步的标志,也是社会主义法治的基本原则之一。4. 公平是个人生存和发展的重要保障,是社会稳定和进步的重要基础。(重要性)5. 正义是社会文明的尺度,是法治追求的基本价值目标之一,是社会制度的重要价值,是社会和谐的基本条件。(重要性)6. 守护正义需要勇气和智慧,要敢于斗争,也要讲究策略,做到见义“智”为。(做法)7. 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1. 自由标定了法治的界限,守底线才享自由。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2. 我国允许特殊群体享有特权。(2023扬州22D)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易错知识判断法治标定了自由的界限,守底线才享自由。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4. 公平就是人人拥有相同/同样的发展机会和条件。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公平就是人人拥有同等的发展机会和条件。3. 面对不平等现象,我们无能为力。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面对不平等现象,要敢于抵制不平等的行为。5. 司法是捍卫社会公平正义的最后防线。(2023陕西10①) ( )改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 (2023日照)自媒体在给我们带来便利的同时,一些谣言和诽谤也在自媒体中滋生蔓延。对漫画《依法惩处》理解正确的是( )A. 公民可以在网络上任意发表观点B. 依法治国可以杜绝网络谣言传播C. 法治与自由相互联系、不可分割D. 法律限制了公民享有的自由权利湖北3年真题子母题C1命题点自由、平等黄冈、孝感、咸宁3年1考命题角度补充2. (2023黄冈、孝感、咸宁6)在道德与法治课上,针对老师呈现的一组漫画,下列同学发表的看法,错误的是( )A. 小黄:在现代社会里,公平正义的实现,需要法治的保障B. 小啸:求职者应采用合理合法的方式谋求最大限度的公平C. 小姻: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D. 小强:面对就业歧视等不平等现象,我们要追求绝对平等D解题关键点第2题解答本题的关键在于读懂两幅漫画中蕴含的信息:第一幅漫画反映了女性受到就业歧视的不平等现象;第二幅漫画反映了新修订的妇女权益保障法针对侵害妇女权益的问题作出了回应。两幅漫画共同体现了法治保障公平正义,同时呼吁全社会共同维护公平正义,公民依法谋求公平。最后结合本题为逆向式选择题选择符合题意的答案。3. (2023怀化)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是法治社会的核心价值。下列事件符合公平要求的是( )A. 某些网络平台流量至上,通过刷单虚拟交易数据B. 我国加大农村义务教育薄弱环节建设力度,提高学生营养改善计划补助标准C. 乘坐公共交通工具时,乘客不听劝阻大声打电话D. 王某以市场价从商场买到质量有问题的家电B2命题点公平、正义黄冈、孝感、咸宁3年1考命题角度补充4. (2021黄冈、孝感、咸宁7)下边漫画中纠正冤假错案的做法( )①有利于促进司法公正②有利于维护社会正义③能使立法机关科学立法④能确保全民守法A. ①③ B. ①② C. ②③ D. ②④B谢谢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兼职招聘: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