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道法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精讲】 专题六 关注民生发展 共创和谐社会 课件(共16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中考道法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精讲】 专题六 关注民生发展 共创和谐社会 课件(共16张PPT)

资源简介

(共16张PPT)
中考道法
一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核心考点精讲课件
关注民生发展
 共创和谐社会
专题六
常考知识
一、党的领导角度
1.中国共产党坚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是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4.中国共产党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最大优势,是党和国家的根本所在、命脉所在,是全国各族人民的利益所系、命运所系。
二、共享发展角度
1.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
2.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3.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引领全体人民朝着共同富裕方向稳步前进。
4.党和政府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使人民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更加充实、更有保障、更可持续。
三、教育角度
1.教育是民族振兴、社会进步的基石,是提高国民素质、培养创新型人才、促进人的全面发展的根本途径。教育寄托着亿万家庭对美好生活的期盼。
2.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
3.受教育既是公民的基本权利,也是公民的基本义务。
四、公平正义角度
1.党和政府致力于维护社会公平正义,让全体人民共享发展成果。
2.公平正义是人类追求的永恒目标,实现公平正义是国家、社会和全体公民的共同责任。
1.党和政府高度重视民生问题说明了什么?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2)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党的奋斗目标。
(3)发展的根本目的就是增进民生福祉。
(4)我国坚持尊重和保障人权。
(5)党和政府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6)党和政府坚持让人民群众共享发展成果,促进区域协调发展,坚持城乡融合发展,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答题模板
2.请你就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出合理化建议。
(1)政府:①加大资金、政策、人才的支持力度,加快实现农业农村现代化;②加大乡村普法宣传力度,建设法治乡村;③加强乡村基础设施建设,完善乡村公共服务体系,提升居民满意度;④加强乡村文化建设,提升群众的科学文化素养;⑤坚持走绿色发展道路,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改善乡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乡村。
(2)当地群众:①积极学习、宣传党和国家关于乡村振兴的相关政策;
②提高自身科学素质,不断学习科学技术,掌握致富的技能,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致富;③发扬实干精神,脚踏实地,艰苦奋斗等。
典型素材
材料一:习近平总书记赴浙江考察 2023年9月20日,习近平总书记来到浙江考察,第一站是位于金华市义乌市后宅街道的李祖村。2003年6月,时任浙江省委书记习近平部署开展“千村示范、万村整治”工程(即“千万工程”),从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入手,改善农村生产、生活、生态环境,提高农民生活质量。20年来,“千万工程”给包括李祖村在内的浙江农村带来巨大改变。
材料二:“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 2023年是“千万工程”实施20周年。在习近平同志擘画的蓝图指引下,该工程持续推进科技强农、机械强农,不断加强乡村社会治理,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依托森林资源、空气资源等探索建立森林碳汇交易和生态补偿机制。“千万工程”深刻改变了农村的面貌,造就了现代版“富春山居图”,被农民群众誉为“继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后,党和政府为农民办的最受欢迎、最为受益的一件实事”。
1.请你分析“千万工程”背后所体现的民生温度。
(1)党和政府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不断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2)党和政府始终坚持城乡融合发展,抓住人民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打造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格局,维护社会公平正义。
(3)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
2.运用所学知识,谈谈实施“千万工程”给广袤乡村带来哪些积极影响?
(1)让农民共享改革发展成果,推动实现共同富裕。
(2)全面推进乡村振兴,促进城乡融合发展。
(3)改善农村人居环境,不断满足农民对美好生态环境的需要。
(4)完善乡村治理,促进乡村和谐、和睦。
(5)调动农民参与社会建设的积极性和创造性,推进农村农业现代化发展。
3. 结合材料,谈谈广袤乡村是如何绘就现代版“富春山居图”的。
(1)发挥科技引领发展作用,推动农村农业现代化。
(2)加强精神文明建设,营造文明社会风尚。
(3)坚持绿色发展理念,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的关系。
4.就如何进一步涵养文明乡风、良好家风、淳朴民风,请你推荐几种活动形式。
(1)开展文明礼仪宣传活动,通过举办文明礼仪知识竞赛、文明礼仪示范活动等,引导村民养成文明生活习惯和行为方式。
(2)组织各种文化活动,如文艺演出、书画展览、传统文化体验等,丰富村民的精神文化生活。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