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中考道法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精讲】 专题一 维护法律权威 建设法治国家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中考道法二轮复习热点专题精讲】 专题一 维护法律权威 建设法治国家 课件(共25张PPT)

资源简介

(共25张PPT)
中考道法
二轮复习课件
统编版
核心考点精讲课件
维护法律权威
建设法治国家
专题一
专题一 维护法律权威
建设法治国家
角度二 违法犯罪
2
1
角度一 法律法规
常考知识
角度一 法律法规(武汉2023.6;黄冈、孝感、咸宁3年4考)
一、法律的特征与作用角度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是由国家强制力保证实施的,对全体社会成员具有普遍约束力。
2.公民在法律面前一律平等,任何人都没有超越法律的特权。
3.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4.法律通过解决纠纷和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二、全面依法治国角度
1.法治是现代政治文明的核心,是发展市场经济、实现强国富民的基本保障,是解决社会矛盾、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正义的有效方式。
2.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和善治。
3.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道路,必须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4.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厉行法治。坚持厉行法治,要推进科学立法、严格执法、公正司法、全民守法。
5.法律与道德相辅相成,法治与德治相得益彰。国家和社会治理需要法律和道德共同发挥作用。
6.公民要增强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意识,弘扬法治精神,强化规则意识,树立正确的权利义务观念。
三、国家机构角度
1.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是最高国家权力机关,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2.国家主席依法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
1.一系列新法新规由全国人大/全国人大常委会审议通过,国家主席签署主席令予以公布表明了什么?
(1)法律是由国家制定或认可的。
(2)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国家立法权。
(3)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
(4)中华人民共和国主席依法行使公布法律、发布命令的职权。
(5)我国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厉行法治,推进科学立法。
答题模板
2.一系列与老百姓密切相关的新法新规的颁布与实施说明了什么?
(1)生活与法律息息相关,每一部法律都是应生活的需要而制定和颁布的。
(2)法治要求实行良法之治,良法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
(3)我国不断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建设法治中国。
3.法律在制定的过程中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意见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实行良法之治,使法律反映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意志和利益,促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
(2)有利于保障公民的民主权利,增强公民民主意识和参与意识。
(3)有利于弘扬社会主义法治精神,提升公民法治素养。
典型素材
材料一:《中华人民共和国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 2023年6月26日,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三次会议首次审议爱国主义教育法草案,草案在规定面向全体公民开展爱国主义教育的同时,突出学校和家庭对青少年和儿童的教育。草案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各级各类学校应当将课堂教学与课外实践相结合,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组织学生参观爱国主义教育基地等场馆设施,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
1.分析草案中规定国家将爱国主义教育纳入国民教育体系的原因。
(1)爱国主义是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维护民族独立和民族尊严的强大精神动力。
(2)是加深人民的爱国情感,更好发挥人民大团结力量的需要。
(3)是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激励中华儿女为实现中国梦而奋斗的需要。
2.把爱国主义教育内容融入学校各类主题活动……参加爱国主义教育校外实践活动对青少年成长有何重要意义?
(1)有利于增强民族自豪感和自信心。
(2)有利于高扬民族精神,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3)有利于塑造健康的人格,形成正向、积极的价值观。
(4)有利于在实践中锤炼自己,提升自身素质,增强社会责任感。
3. 为深化爱国主义教育,某校打算开展系列活动,请你推荐一种活动形式,并说明推荐理由。
示例一:活动形式:红色研学旅行。理由:了解红色文化,感悟红色印记,传承革命精神,厚植爱国主义情怀、涵养学生爱国品质等。
示例二:活动形式:在革命烈士纪念日期间举行敬献花篮仪式。理由:铭记历史,缅怀先烈,以史为鉴,珍爱和平,弘扬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伟大民族精神。
材料二:《中华人民共和国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 2023年8月28日,治安管理处罚法修订草案提请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五次会议初次审议。草案加强对未成年人的保护。对涉及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明确规定从重处罚,增加对未成年人违反治安管理记录封存制度的规定等。
请谈谈你对“对涉及损害未成年人权益的行为,明确规定从重处罚”的认识。
(1)国家给予未成年人特殊关爱和保护,为其健康成长提供坚实的法治保障。
(2)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3)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常考知识
角度二 违法犯罪(黄冈、孝感、咸宁3年2考)
一、遵守规则角度
1.自由不是随心所欲,它受道德、纪律、法律等社会规则的约束。
2.遵守社会规则需要他律和自律,需要我们发自内心地敬畏规则,将规则作为自己行动的准绳。
二、一般违法与犯罪角度
1.无论是一般违法还是犯罪,都要承担法律责任。
2.我们要珍惜美好生活,认清犯罪危害,杜绝不良行为,增强法治观念,自觉遵纪守法,防患于未然。
三、权利与义务角度
1.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2.权利义务相统一。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
3.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法律禁止做的坚决不做。
四、依法维权角度
1.遇到法律问题或者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2.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采取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进行维权。
3.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最正规、最权威的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
典型素材
材料:严厉打击人脸识别滥用现象 人脸识别技术不断取得突破,因高效便捷而被广泛使用,但是由此带来的个人信息安全问题也日益凸显。例如,有些物业服务企业强制将人脸识别作为业主出入小区的唯一验证方式;有些线上平台、应用软件强制索取用户的人脸信息……对此,公安机关依托“净网”专项行动,组织专项会战,严打泄露身份证照片等图像信息的犯罪源头,破获“AI换脸”案件79起,抓获犯罪嫌疑人515名,有效遏制了该类犯罪势头。
1.公安机关严厉打击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等行为说明了什么?
(1)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
(2)法律通过制裁违法犯罪,惩恶扬善、伸张正义,维护我们的合法权益。
(3)法律规范着全体社会成员的行为,保护着我们的生活,为我们的成长和发展创造安全、健康、有序的社会环境。
(4)我国坚持厉行法治,推进严格执法。
2.请你为预防和减少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现象提出几点建议。
(1)国家:①不断完善相关法律,依法保护公民人脸信息;②相关部门加强监管,严厉打击滥用人脸识别技术现象。
(2)企业:规范人脸识别技术应用,依法合理使用和搜集个人信息。
(3)公民:①增强人脸信息安全意识,不随意使用人脸识别;②在使用人脸识别技术应用或程序时,认真阅读隐私政策;③增强法治意识,依法维权,运用法律武器维护个人信息安全等。
谢谢
21世纪教育网(www.21cnjy.com)
中小学教育资源网站
兼职招聘:
https://www.21cnjy.com/recruitment/home/admin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