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逐字稿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六年级语文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逐字稿

资源简介

小学语文六年级下册:第三单元习作《让真情自然流露》教学逐字稿
教学目标:
1.选择合适的内容,把印象深刻的内容写具体,把自己的真情实感自然地表达出来。
2.积极主动地与同学互相评改习作。
核心素养目标
文化自信:掌握一些写作技巧与方法,自信地表达。
语言运用:能真实、自然地表达自己的情感。
思维能力:能条理清晰,选择合适的内容写出真实情感。
审美创造:激发学生吐露内心的情感欲望。
教学重难点:
教学重点
能选择自己印象深刻的事情,并表达自己的真实情感。
教学难点
选择合适的内容,在习作中融入自己的情感,注意把情感变化写清楚。
教学过程
一、源于生活 ,拉近距离
师 :第一次来到大家的学校,这是哪儿啊 (出示校园图片)
生 :生态河。
师 :你们都去过吗
生 :去过 ,去散步。
生 我们去观察红鱼。
生 我们去观察水草。
师 :这条生态河太美了 !学校还有其他美丽的地方吗
生 :书香园也很美。我们会去那里看书。书香园里有许多花草。
生 :我们的开心农场也很美 ,不仅有各种蔬菜 ,还有许多水果。
生 :我们会把开心农场收获的果实拿到外面去卖 ,把赚来的钱捐到“争当先锋”的活动中。
师 :你们真能干! 参加过运动会的同学请举手。
(生全部举起了手)
师 :你参加了什么项目
生 :我参加了跳高和垒球,跳高获得了第二名。
师 :你是咱们班的“跳高小王子”吧。
生 :不是的 ,他更厉害。
生 我拿了第一名 ,当时心情很激动。
师 :老师刚刚看到教室外面的照片 ,标题是“奥运会”,这是怎么回事
生 :我们学校有来自欧洲、非洲的学生 ,所以就把运动会改为奥运会。还有一个世界奥运会的开幕式 ,每个班组成一个方阵,各班表演也各有千秋。
生:上次奥运会我们班的表演项目是武术。
(生表演武术 ,并带领同学学习武术的几个基本动作。)
师 :大家的学校活动真是丰富多彩!这是哪里 上台表演过吗 (出示梦想舞台照片)
生 :我当时是和好几个同学一起上台 ,表演的是《草船借箭》。
生 :我的角色是诸葛亮。
生 :我和几个女同学一起上台朗诵《唐诗里的中国》。
师 :这些活动让我们增长了见识。能在这样的学校学习、生活简直是太幸福啦!今天让我也感受一下这份幸福吧!上课。
二、唤醒回忆 ,感受真情
师 :同学们 ,今天我们要上一堂习作课。
生 :让真情自然流露。
师 :这是一位同学写的文章,请你读一读。(出示)
生 :(读)前段时间 ,妈妈去杭州学习 ,去了好长时间,可能有一个月吧。今天,妈妈终于从杭州回来了 ,我非常快乐! 因为妈妈的怀抱很暖和,因为妈妈回来了 ,爸爸的生日就能过得更好,因为妈妈在家里会给我读书……妈妈不在家的时候 ,我很想她 ,想妈妈的感觉 ,是一种想哭的感觉。
师 :文章很短 ,却获得了首届冰心作文奖的一等奖 ,是什么打动了评委呢
生 :我觉得是作者想妈妈的感觉打动了评委。生:我觉得是作者的真情打动了评委。
师:是的。说到真情,我的脑海中不禁浮现出激动、委屈、伤心,你想到哪个词
生:我想到了悲伤。
生:我想到了愧疚。
生:我想到了归心似箭。
生:我想到了沮丧。
生:我想到了愤怒。
生:我想到了忐忑不安。
师:是的,人的情感有很多很多。有时是畅快、感动,有时是一
生:欣喜若狂、归心似箭、激动、盼望、欣慰。
师:有时还是——
生:惧怕、愤怒、难过、沮丧、愧疚、忐忑不安、追悔莫及。
师:不同的情感是因为不同的人、不同的事、不同的景。也许你在星光满天的夜晚流过泪,也许——(依次出示东阳外国语学校的图片)
生:在烈日炎炎的操场挥洒过汗水。
生:在万众瞩目的舞台展示过风采。
生:在静悄悄的午后分享过秘密。
生:在幸福温馨的家里尽情地欢笑。
师:看到这样的画面,你想到了哪些词、哪件事,念起了哪份情 请你从抽屉里拿出学习单,在心形图里写下印象深刻的心情词,用一句话写出心情词背后的事。
三、回顾课本,真情流露
师: 把自己写的词和句子分享给大家。
生:我写的词语是归心似箭,
因为疫情让我回不了老家。
生:我写的心情词是难过,因为考试没有考好,很难过。
生:我的心情词是忐忑不安。有一次我背书没有背熟,又害怕老师检查到我。
生:我的心情词是伤心,因为考试成绩不理想而感到伤心。
生:我的心情词是激动。学校奥运会开幕式, 主席台上坐满了家长,让我很激动。
师:同学们说的是真人真事。(板贴:真人、真事、真感情) 那么,这份真情又该怎么流露出来呢 我们一起来回顾所学课文中的方法。
(师出示《初试身手》片段,生读。)
生:一直想养一只小狗,妈妈今天终于答应了。路旁的一朵朵花儿好像在对我微笑, 树上的鸟儿也在欢唱,树叶沙沙作响,好像也在为我高兴。
师:作者高兴的心情是通过描写花儿、鸟儿、树叶这些景物流露出来的,这种方法叫作——
生:借景抒情。
师:也可以叫作——
生:融情于景。
(师出示课文《那个星期天》片段,生读。)
生:这段时光不好挨。我踏着一块块方砖跳房子,等母亲回来。我看着天看着云彩走,等母亲回来,焦急又兴奋。我蹲在院子的地上,用树枝拨弄着一个蚁穴,爬着去找更多的蚁穴。院子里就我一个孩子,没人跟我玩。我坐在草丛里翻看一本画报, 那是一本看了多少回的电影画报。
师:焦急又兴奋的心情又是怎么流露出来的呢
生:是通过事例写出来的。
生:通过跳房子、看云彩、拨弄蚁穴、看电影画报这几个具体的事例流露出来的。
师:这种方法又叫作——
生:融情于事。
(师出示《别了,语文课》片段)
师:一起读。
生:别了,我亲爱的老师,我亲爱的同学。我
一定不会忘记中文, 我会把我的默书簿一生一世留在身边,常常翻阅。我会激励自己把中文自修好,像这本默书簿的成绩那样。
师:作者通过内心的表白,把舍不得离开的情感表达出来,这种方法叫作——
生:内心独白。
师:课文告诉了我们这么多的方法,让我们赶紧拿起笔,选择印象最深的心情词,用一段话把那份真情记录下来。
(生第一次写作)
师:同学们都停笔了,这位同学写得最快,我们先请他来分享吧。
生:由于疫情,我们不能来学校上课,只能每天盯着电脑听老师讲课。下课的时候,也没有同学和我一起聊天, 我是多么想回到学校。夏天,我回到学校,和同学、老师重新见面了,我十分高兴。下课也有同学在外面跟我一起聊天,我觉得内心十分舒畅,有一种“回家”的感觉。
师:谢谢你的分享。同学们,这篇文章中你感受到真情了吗
生:我感受到他十分盼望回到学校,十分想念同学。(圈“想回到学校”)
生:我还从“我终于回到学校,和同学、老师重新见面了,我十分高兴”这件事中感觉到他是十分想回到学校上课。(圈“高兴”)
生:还有最后一句的“舒畅”。(圈“舒畅”)
师:有这么多的情感,那这些情感有没有流露出来呢
生:我觉得情感的流露还是比较欠佳的,整段话叙述比较多,我建议可以加入描写。
生:我觉得在回学校的时候,可以描写一下学校里的风景,比如说小鸟和柳树,美丽的风景可以衬托高兴的心情。
生:上课的时候,加入心理描写,更加表现出想念同学们的心情。
生:我觉得可以在前面加一个环境描写,就是在上网课的时候窗外的环境,可能是阴暗的,然后与回到学校形成了鲜明的对比, 可以更好地抒发情感。
师:同学们真厉害! 这些都是情感流露的渠道,有了这么多流露的渠道,这篇文章的情感还会不具体吗 我们再欣赏一篇。
生: (读) 在红色的跑道上,随着一声枪响,我用最快的速度冲了出去。在最后一圈的时候,我已经在第四名,这时候,我的肚子突然痛了起来,我放慢了脚步,后面的选手一个接一个地超过了我。我想:不能输,我要坚持。于是,我咬着牙开始加速,并成功地超越了两三个对手,终于跑到了终点。在我不抱太大希望时,突然有一个人告诉我:“你得了第八名。”我心情十分激动。
师:同学们,这篇文章中真情在哪里 用什么方法流露的呢
生:文章是通过内心独白来流露的,但是我建议他可以加点环境描写。
师:有真情流露,送他一颗小红心。
生:“不抱太大的希望”体现出他失望的情感,我建议他还可以再加一点点环境描写,当时的天很阴暗,乌云密布一层层地压了下来,万籁俱寂,仿佛与世隔绝。
师:同学们,要让真情自然流露,我们要融景、融事、融真心。(板贴:融景、融事、融真心)
四、修改习作,自然流露
师:刚才的分享,我想大家一定有了自己的感受。请你读。(出示修改要求)
生:请同学们修改自己的习作,用融景、融事、融真心的方法让真情自然流露。
(生修改习作)
师:我看到同学们文思泉涌,接下来,同桌交换欣赏,在打动你的地方画上“红心”,几次心动就画几颗“红心”。
(生同桌互评互改)
师:老师发现这里有一篇获得七颗“红心”的文章,大家想听吗
生:想!
师:大家掌声欢迎!
生:(读)那个晚上,我去医院看了奶奶。爸爸告诉我,奶奶可能不行了。很久以前,以为人死是离我很远的事情, 没想到现在居然发生在身边。那个晚上,雷声隆隆,一道道闪电像魔鬼一样从外面向我伸出手, 吓得我把头蒙在被子里。我不敢闭眼,因为一闭上眼,就看见奶奶那慈祥的微笑。我躲在被子里轻轻抽泣,最后在惊恐中睡着了。醒来枕边一片湿……
师:多懂事的孩子,我们再次把掌声送给他!同学们,印象深刻的事情一定还有它的前因后果。下节课,把这件事情写完整,如果有心情的变化,写出心情的变化。时间过得真快,该说分手啦,此时此刻你又有什么想说呢
生:这节课我收获了很多,想要让真情自然流露,我们要从真人、真事、真感情来写,可以把自己的情感融入景物中,还有自己的内心独白中。
生:我要感谢何老师。因为平时我写作文的时候,总感觉我写的感情比较生硬,通过这堂课的学习, 我感觉以后写作文可以把这种真情自然地流露出来。
生:我要谢谢我的同桌,他给我那么多的“小红心”。
生:我要谢谢老师和同学们,让我发现了真情自然流露的方法。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