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4张PPT)视频:还原发生在杭州市某高架桥的宾利司机打人事件2月22日,宾利车司机手持大概几寸长的茶刀多次向宝马车司机捅划,将其打倒在地,后面还进行了长时间的殴打和言语的辱骂!!宾利司机行为有何后果 受害者该如何维权 让我们走进《依法行使权利》第3课 公民权利第二框 依法行使权利结果一:2月25日,浙江杭州一高架发生伤人事件,多个话题冲上热搜,引发网友围观:殴打和言语的辱骂后...... 造成很恶劣的社会影响,颠覆人们的价值观,引起人们的共愤!!一、行使权力有界限宾利车司机持续殴打宝马车司机,并手持茶刀,多次向宝马车司机捅划,致宝马车司机倒地。事发现场,急救工作人员为受害人包扎。殴打和言语的辱骂后...... 侵犯宝马司机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结果二:宝马司机腿部被刺伤第234条 故意伤害他人身体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杭州警方通报:双方当事人侯某仁、侯某彬系表兄弟,因经营纠纷产生冲突。犯罪嫌疑人侯某仁于当日18时许被公安机关抓获,因涉嫌故意伤害罪,于次日被依法刑事拘留。目前,案件正在进一步办理中。殴打和言语的辱骂后...... 结果三:宾利车主被刑事拘留使自己走上违法犯罪道路,受到法律的制裁想一想 说一说不违背。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问题1:被警察逮捕是一件很丢人的事情,有同学提出这样的疑问:宾利司机被刑事拘留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是否相违背?不违背,人格尊严权的界限:道德法律问题2:该案件对我们依法行使权利有何启示?权利有界限,不能滥用权利;不得损害其他公民的自由和权利12任何人不得利用结社自由进行破坏社会秩序、损害公民健康、妨碍国家安全的活动等。不得利用言论侮辱、诽谤、诋毁其他公民的人格尊严3行使申诉、控告或者检举权利的公民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动手查阅宪法,了解我国宪法对公民行使权利作出的限制性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团体和个人不得强制公民信仰宗教或者不信仰宗教,不得歧视信仰宗教的公民和不信仰宗教的公民4这说明公民的权利是有界限的、是有范围的,不能滥用权利。条件地位一、公民应如何依法行使权利?P43课堂笔记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界限,不能滥用权利。②★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③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充值健身房年卡却遭老板卷钱走人,找人殴打老板,被判刑小区附近楼盘施工噪声扰民,向辖区的环保部门反映在网上买了劣质产品索赔被拒,向法律援助中心求助结论:法律至上要牢记,依法维权树正气。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法定程序,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牛刀小试:下列维权方式值得我们学习吗?发表原创小说被人非法转载,发布贴文辱骂转载者,被行政拘留√××√二、维护权利守程序的作用和要求是什么 P44课堂笔记①作用:遵守正当的程序,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②要求: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宾利车主高架打人事件”受伤者恢复良好知情人称,发生矛盾冲突的两人是表兄弟,宾利司机欠宝马司机钱款,当天宝马司机是在前去冻结宾利司机公司账户,被对方阻拦。期间,侯某彬开车离开,故侯某仁驾车追赶,在钱塘快速路上将侯某彬驾驶的车辆别停,并持茶刀对候某彬进行殴打。经送医治疗,侯某彬无生命危险。受害者的生命健康权和人格尊严权受到侵犯,那么他有哪些方式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呢?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条件地位(1)含义: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2)适用情形: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3)实施方法:当事人可以在自愿、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直接对话,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三、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P44-46课堂笔记①和解②调解(1)含义: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2)实施方法: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疏导、劝说,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3)具体方式:我国调解方式主要有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和司法调解。人民调解:人民调解委员会是依法设立的调解民间纠纷的群众性组织;村民委员会居民委员会设立人民调解委员会。矛盾纠纷化解在基层,调解由“人民调解员”完成。行政调解:由我国行政机关主持,通过说服教育的方式,民事纠纷或轻微刑事案件当事人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的一种调解制度,通常称为政府调解。司法调解:又称法院调解、诉讼调解,是指法院在审理各类案件时,由法院主持,当事人平等协商达成协议,从而解决纠纷所进行的活动。条件地位(1)含义: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2)适用情形: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纠纷。(3)实施方法: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裁决约束。三、公民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P44-46课堂笔记③仲裁④诉讼(1)含义: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2)实施方法: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3)适用情形:①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②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刑事自诉;③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1刑事自讼2民事诉讼3行政诉讼如果本案中宝马司机起诉宾利司机的诉讼属于 诉讼民事课堂延伸拓展公民四种维权方式的区别方式 参与人 适用 依据 优势和解 当事人 消费、劳动争议 和交通事故纠纷 事实、法律、道理 快速、便捷调解 当事人 调解人 广泛适用 事实、法律法规政策、公德 解决纠纷的有效方式仲裁 当事人 仲裁机构 合同纠纷、 财产权益争议 仲裁协议、法律 程序较为灵活,不公开审理,有效保护当事人诉讼 当事人及代理人 人民法院 人身、财产争议等其他违法行为 事实、法律法规 最正规最权威维权的最后屏障课堂小结依法行使权利行使权利有界限要求:作用:方式:维护权利守程序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不能滥用权利。2.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和解、调解、仲裁、诉讼课堂练习1. (2023秋 兰州期末)林女士在直播平台买了一袋香米,到货后发现香米变质了。对此,她正确维权的方式是( )A.拨打119投诉电话B.自行与客服协商解决C.对商家进行恶意差评D.向法院提起行政诉讼B【解答】依据教材知识,林女士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可以通过与克服协商解决,故B符合题意;拨打119是火警,故A说法错误;对商家进行恶意差评,既是不道德的,也是违法的,故C说法错误;林女士的合法权益受损,可以向法院提起民事诉讼,故D说法错误。故选:B。2.(2023秋 嵩明县期末)因为店面关张,很多顾客购买的消费“年卡”“优惠卡”“贵宾卡”找不到商家而无法索赔。面对这一情况,下面做法正确的是( )A.到法律援助中心提起诉讼B.围堵有关部门,表达自身诉求C.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进行投诉D.在网络媒体上诋毁和攻击商家课堂练习C【解答】题文中,很多顾客购买的消费卡因找不到商家而无法索赔,面对这一情况,正确的做法是拨打消费者投诉电话进行投诉,C正确;到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错误;围堵有关部门、在网络媒体上诋毁和攻击商家,属于非法方式,BD错误。故选:C。3.(2023秋 赵县期末)李某在手机店里买的手机不到一周就出现故障,他同手机店协商退货无果后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仍未得到合理解决。于是他将该手机店告上法庭。李某的维权手段依次是( )A.协商、调解、民事诉讼 B.协商、仲裁、刑事诉讼C.协商、调解、行政诉讼 D.协商、仲裁、民事诉讼课堂练习A【解答】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方式维护权利。向专卖店协商属于协商维权,向工商行政部门投诉属于行政调解,将该专卖店告上法庭属于民事诉讼,A符合题意,BCD不符合题意,排除。故选:A。4.(2023秋 西宁期末)2023年2月23日,湖南桑植某中学举行高考冲刺誓师大会,一名高三学生代表因励志言行遭受网暴,引发网民愤慨,当地网信和公安部门介入调查此事,对散布负面信息的人员进行追踪和追责,这警示公民要( )A.尊法守法,依法行使权利B.科学立法,完善法律法规C.严格执法,打击违法犯罪D.恪守道德,拒绝使用网络课堂练习A【解答】散步负面信息要被追究法律责任,这警示我们要尊法守法,依法行使权利,A符合题意;B排除,不是从公民的角度分析的;C排除,公民没有执法的资格和权利;D错误,合理使用网络,不是拒绝使用网络。故选:A。5.(2024 重庆模拟)列车即将发车,两位乘客却堵住车门,导致发车延误,最终被公安机关予以行政拘留十天的处罚。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①行使权利有边界②法治是为了限制自由③有边界才有秩序④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课堂练习C【解答】题干表述的两位乘客的做法是违法行为。法治标定自由的界限,行使权利有边界,有边界才有秩序,①③④是正确的选项;故选:C。6.(2023秋 雁塔区校级期末)广场舞扰民问题一直都是社区生活的一个热点话题。在许多城市中,广场舞爱好者在公共场所聚集,播放音乐,跳舞健身,给周围居民的生活带来很大困扰。一些舞民总说:“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下列选项不能反驳其观点的是( )A.跳舞不能随心所欲,要以不侵犯他人自由和权利为限度B.自由和规则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C.公民行使自由和权利时,应该得到他人的许可D.既要维护健康的身体,又要追求健康的精神生活课堂练习CD【解答】“这是我的权利和自由,我想怎样就怎样。”跳舞不能随心所欲,要以不侵犯他人自由和权利为限度,自由和规则从来都是密不可分的,规则划定自由的边界,AB说法正确,不符合题意;故选:CD。课堂练习7.(2023 武汉)【共建和谐社区】某社区居民张某养了几只宠物狗,经常出现吠叫扰邻、粪便不及时清理现象。邻居王某找他提意见,张某却态度强硬:“养狗是我的自由,你管不着!”王某十分气愤,与张某发生争执,推搡中失手导致张某轻微伤害。(1)请你对张某和王某的言行进行评析。(2)社区居委会准备制作“温馨提示卡”发放给居民,请你提出两条倡议。①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 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张某有饲养宠物狗的自由和权利,但养狗出现扰民、破坏公共卫生现象,损害了公共利益以及其他居民合法权利和自由,其他居民有权要求他停止损害行为。 ②公民在权利受损时,应通过合理、合法的方式表达诉求,依法维护自身权益。王某有权对张某提出意见,但不应以非法方式解决纠纷,他在推搡中致张某轻微伤害,侵害了张某 的人身权利。①团结友爱,邻里守望,遵守社会公德、社区公约、法律法规。 ②互谅互让,友好协商;采取和解、调解、诉讼等方式化解纠纷,依法维权。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