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衡水中学高一化学作业高二政治学案 百尺竿头立不难,一勤天下无难事。 姓名 班级 学号高二政治学案【教学目标】1.理解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2.理解“意定监护”的含义及意义。3.分析现实生活中存在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重点难点】重点:理解父母对子女的义务难点:监护、抚养、扶养、赡养、成年意定监护等特定法律概念【自主学习】育小职责大1.法律保障(1)民法典等法律为处理家庭成员间的 关系提供了准则。(2)民法典婚姻家庭编既调整 ,也调整 等家庭成员关系。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和教育义务(1)父母不得 、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 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2)父母应当让 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 ,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3)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 而消除。父母双方都是子女的 。3.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监护职责(1)父母必须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 ,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2)在履行监护职责时,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女的 。(3)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 。敬老是义务1.成年子女对父母的赡养义务(1)赡养父母,要求子女 供养父母、 照料父母、 慰藉父母,照顾父母的特殊需求。(2)赡养父母,要求子女 、体贴父母,不 父母的婚姻自由,使父母幸福安度晚年。2.成年意定监护制度(1)为防止老年人的 受损,民法典专门规定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具有完全 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 ,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2)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 。(3)我国已进入老龄化社会,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可以更好地保障老年人的 。3.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1) 是幸福生活的基石,但是现实中还存在家庭暴力、虐待和遗弃等侵犯家庭成员权利、破坏家庭和睦的行为。(2)依据法律,实施家庭暴力、虐待或者遗弃老年人的,应当承担相应的 。相关行为构成犯罪的,依法追究 。【重难点突破】1.养育①父母只生不养违法,父母只生养不教育也违法,②抚养与教育是父母对子女的最重要的义务,也是权利。2.父母对子女的抚养、教育、监护、保护既是权利又是义务具体表现抚养 父母不得虐待、遗弃未成年子女,不得歧视女性未成年人或有残疾的未成年人,更不得有溺婴、弃婴和其他残害婴儿的行为。教育 ①父母应当让适龄儿童按时入学,接受并完成义务教育,不得阻碍其入学或迫使其中途退学、辍学。 ②父母要按照法律和道德要求,采取正确的方法,对其未成年子女进行教导,并对其行为进行必要的约束,其目的是保障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健康。监护 ①保护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健康。 ②在履行监护职责时,父母应当保护未成年子女的财产利益。 ③未成年子女造成他人损害的,父母应当依法承担民事责任。保护 父母应当保护其未成年子女的人身安全和合法权益,预防和排除来自外界的危害,使其未成年子女的身心处于安全状态。3.正确认识抚养、扶助与扶养的关系4、关于抚养的情况一般来说,子女成年独立生活后,父母在物质和生活上不再有抚养义务。但是,对以下情况下的成年子女,父母有能力负担时,父母有教育抚养的义务:①丧失劳动能力或丧失部分劳动能力,其收入不足以维持生活的;②尚在校就读的(高中及以下);③确无独立生活能力和条件的。3、法律关于父母与子女的关系规定:①非婚生子女、养子女、有抚养关系的继子女在法律上的地位与婚生子女是一样的。②养子女与生父母以及其他近亲属间的权利义务关系,因收养关系的成立而消除。比较虐待与家庭暴力【易错点】1.父母离婚后,不直接抚养子女的父(母)就没有抚养的义务了。( )2.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抚养的义务,应履行对父母经济上供养、生活上照料和精神上慰藉的义务。( )3.有赡养能力,而拒不履行赡养义务的子女,情节严重的要承担民事责任。( )4.无赡养能力的子女可以不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 )1 答案:×解析:父母与子女间的关系不因父母离婚而消除。离婚后,父母对于子女仍有抚养、教育、保护的权利和义务。2 答案:×解析:成年子女对父母负有赡养的义务,父母对子女负有抚养的义务。3 答案:×解析:有赡养能力,而拒不赡养的子女,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需依法承担相应的刑事责任。4 答案:×解析:所有的子女都应该履行赡养父母的义务。5 答案:×解析:成年子女不履行赡养义务的,缺乏劳动能力或者生活困难的父母,有权要求成年子女给付赡养费而并不是抚养费。【知识小结】【随堂练习】1.2022年4月,某基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件未成年人盗窃案。在当庭宣判后,向被告人父母发出了该市首份面向罪错未成年人父母的《家庭教育令》,责令其父母强化监护意识,切实履行监护职责,承担起家庭教育的主体责任,教育和引导孩子遵纪守法。该判决表明( )①父母要切实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②未成年人犯罪,监护人应当依法承担民事和刑事责任③人民法院可以发挥自身职能及时纠正监护人不当行为④《家庭教育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根本保证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2.申某有两个儿子和一个女儿,都已成家,妻子和父母都已去世。大儿子家庭条件较好,但不孝顺老人。女儿离申某较远,不便照料。因此,申某一直与二儿子生活在一起。申某去世后,对其10万元遗产的分割不正确的是( )A.三子女可协商处理遗产 B.三子女所分遗产份额一定均等C.若协商不成,可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 D.对二儿子,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3.周某与狄女士2021年4月结婚,7月狄女士被诊断为精神分裂症,丧失了劳动能力,周某深感负担沉重,于是向法院起诉离婚,但被驳回。后来,周某将妻子送往娘家,从此不闻不问。狄女士父亲将周某告上法庭,要求周某每月支付扶养费1000元。本案中( )①狄女士父亲的要求合理,因为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权利②狄女士由于患有精神分裂症,她与周某的婚姻属可撤销婚姻③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要求周某支付扶养费的判决④周某对狄女士的行为构成遗弃,有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③④4.陕西省渭南市富平县人民法院庄里法庭成功调解了一起赡养老人所引起的家庭纠纷案,使陈老汉老有所居、老有所养,既化解了家庭内部矛盾,又帮助了老人安享晚年,取得了良好的法律效果和社会效果。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成年子女有赡养老人的权利 B.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C.遗弃、虐待老人是违法行为 D.子女应从经济、精神等方面照顾老人5.李大爷年过七旬,最近因身体不适住院,他的3个子女因治疗和陪护意见不一致而产生矛盾。李大爷特别担心自己将来因病头脑意识不清或者昏迷,子女会因医疗和照顾问题再起纷争,于是决定趁自己现在还没有糊涂的时候和平时对自己关心最多、自己也最信任的小儿子商量,由他来做自己失去独立生活能力时的监护人。这里涉及的制度是( )A.抚养 B.赡养C.家庭暴力 D.成年意定监护6.刘某育有一女。2021年,68岁的刘某因事故高位截瘫,生活无法自理,要求女儿每月支付1500元赡养费并予以照顾。但女儿认为,母亲在她12岁时就逼迫她辍学去外地打工,还经常虐待自己,因此拒绝赡养。刘某则认为当初是由于家境拮据,逼迫女儿辍学是无奈之举。因此,双方就赡养问题诉至法院。以上事件中( )①刘某让女儿辍学的行为合法,因家境困难要求女儿外出打工有利于维持正常的生活条件②刘某让女儿辍学的行为不合法,其行为违反了义务教育法规定的父母必须让适龄子女接受教育的规定③法院应支持刘某诉求,子女对父母具有赡养扶助义务,为父母提供帮助是不可推卸的义务④法院不应支持刘某诉求,刘某虐待女儿、剥夺女儿受教育权,让其女儿付赡养费有失公平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7.2022年1月1日,我国首部家庭教育促进法正式实施。2月,被告人张某(15岁)因犯盗窃罪,被北京市平谷区法院判处有期徒刑8个月。法院认为,张某的父母对张某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向张某父母发出北京法院首份《家庭教育令》,以法的形式督促父母“把爱带回家”。该判决( )①说明受教育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 ②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③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了道德约束 ④表明父母对未成年人既有抚养又有教育义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8.“我的孩子我说了算,要打要罚是我的事,别人无权干涉。”对此认识正确的是( )A.父母有教育子女的义务,打、罚孩子是父母在尽自己的义务B.家长打、罚孩子是对孩子的约束和教育,是应该的C.父母对子女进行约束和引导是正确的,但不能只靠打、罚D.家长打、罚孩子是家庭暴力,是不能经常使用的9.李某与王某在2014年登记结婚,于2015年育有一子,王某继承了父亲的一套住房,价值120万元。2016年,李某谎称离异,与一女子丁某举办婚礼,生有一女小丁。2019年,李某因病去世,丁某带着女儿找到王某,要求母女两人参与继承李某的遗产,被王某以“女儿的身份无法认定”为由而拒绝,于是丁某将王某诉至人民法院。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①丁某没有权利继承李某的遗产 ②小丁没有权利继承李某的遗产③丁某可以继承李某30万元的遗产 ④小丁可继承住房的六分之一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0.“父债子偿,天经地义”体现的是中国传统文化对正义的追求和表达。在现代法治社会,下列对“父债子偿”理解正确的是( )①继承人对被继承人的债务需要均等偿还②“父债子偿”的“子”专指被继承人的子女③超过继承人继承部分的债务,继承人不负清偿责任,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除外④本应由被继承人偿还的债务在其死亡后,应由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A.①② B.②③ C.③④ D.①④11.老年人可以根据自己的意愿选择“意定监护人”。下列对成年意定监护制度理解正确的是( )①“意定监护人”既可以是近亲属,也可以是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②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容易被骗取钱财的问题③成年意定监护制度能够给予老年人极大的自主决定权④“意定监护人”与子女一样要承担对老年人的赡养义务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④12.林某系叶某(女)所育子女。在林某10岁时,叶某与林某父亲离婚,并与卞某结为夫妻。多年来,叶某与林某母子关系一直较好,但自2020年以后,双方因故不再来往。叶某诉至人民法院,请求判令林某履行探望义务。关于本案人民法院将( )A.不予支持,叶某与林某父亲已经离婚 B.不予支持,叶某须先通过有关部门调解C.予以支持,非婚生子女对父母有同等义务 D.予以支持,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13.李先生今年72岁,老伴去世多年,育有二儿一女,但其子女在不同的城市工作,平时李先生一个人生活。李先生想指定自己的邻居好友王先生为自己的监护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①李先生有选定监护人的权利,可以因此免除其子女的赡养义务②双方签订意定监护协议时,应通过书面形式③只要协议是李先生的真实意思表示,其他人没有权利干涉④李先生的子女可以随时终止协议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1.A【详解】①③:该基层法院发出《家庭教育令》,责令其父母强化监护意识,切实履行监护职责,这表明父母要切实履行对未成年子女的抚养教育和保护义务,人民法院可以发挥自身职能及时纠正监护人不当行为,①③入选。②:未成年人如果犯罪, 监护人不需要承担刑事责任,但需要承担民事赔偿责任,②不选。④:《家庭教育令》是维护未成年人合法权益的重要保障,但不是根本保证,④不选。2.B【详解】本题为逆向选择题。AC:我国民法典规定,继承人应当本着互谅互让、和睦团结的精神,协商处理继承问题。遗产分割的时间、办法和份额,由继承人协商确定;协商不成的,可以由人民调解委员会调解或者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AC两项正确,但是不符合题意。BD:同一顺序继承人继承遗产的份额,一般应当均等。对被继承人尽了主要义务或者与被继承人共同生活的继承人,分配遗产时,可以多分,D不选,B入选。3.D【详解】①:夫妻之间有相互扶养的义务,而并非权利,故①错误。②:根据民法典规定,夫妻一方婚后患有精神分裂症不属于撤销婚姻关系的法定条件,故②排除。③④:该案例中,周某将妻子送往娘家,从此不闻不问,说明周某对狄女士的行为构成遗弃,有可能需要承担刑事责任,遗弃家庭成员,受害人提出请求的,人民法院应当依法作出支付扶养费的判决,故③④正确。4.B【详解】A:该选项混淆了权利与义务,成年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A错误。B:案件调解的是赡养老人所引起的家庭纠纷案,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B符合题意。C:材料没有涉及虐待行为,C不符合题意。D:成年子女应从经济、精神等方面照顾老人,D错误,故本题选B。5.D【详解】D:为防止老年人的合法权益受损,民法典专门规定了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监护人在该成年人丧失或者部分丧失民事行为能力时,履行监护职责。本题材料涉及的是成年意定监护制度,D符合题意。A:抚养主要是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等长辈对子女、孙子女、外孙子女等晚辈的抚育、教养,A不合题意。B:赡养指子女或晚辈对父母或长辈在物质上和生活上的帮助,B不合题意。C:家庭暴力是指发生在家庭成员之间的,以殴打、捆绑、禁闭、残害或者其它手段对家庭成员从身体、心理、性等方面进行伤害和摧残的行为,C不合题意。6.C【详解】①:父母有抚养未成年子女的义务,保障未成年子女接受的教育,刘某让女儿辍学的行为不合法,①不选。②:我国教育法明确规定,父母必须让适龄子女接受教育,刘某让女儿辍学的行为不合法,②入选。③:子女对父母具有赡养扶助义务,这个义务不能推卸,所以法院应支持刘某诉求,③入选。④:作为子女,有赡养老人的义务,虽然刘某没有照顾好女儿,但是女儿的赡养义务不能免除,所以法院应支持刘某诉求,④不选。7.D【详解】①:生命健康权是未成年人享有的最基础权利,故①说法错误。②:张某的父母对张某缺乏必要的家庭教育,导致张某误入歧途,该判决旨在规范家庭教育主体正确履行监护职责,故②正确。③:以法的形式督促父母“把爱带回家”,该判决为增强父母的家庭教育意识提供法律约束,而不是道德约束,故③不选。④:张某父母对张某养而不教,该判决表明父母对未成年人既有抚养又有教育义务,故④正确。8.C【详解】A:父母有保护和教育未成年子女的义务,对未成年子女的行为应加以约束和引导,对子女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和管教,但管教孩子并不意味着父母可以随意打、罚孩子,故A说法错误。B:父母对孩子的约束和教育要采取正确、合理的方式,不应依靠打、罚孩子,故B说法错误。C:父母对未成年子女的行为应加以约束和引导,对子女的错误行为进行批评和管教,不能只靠打、罚,故C说法正确。D:家庭暴力是指家庭成员之间以殴打、捆绑、残害、限制人身自由以及经常性谩骂、恐吓等方式实施的身体、精神等侵害行为,家长打、罚孩子是否上升到家庭暴力的标准,应当视视其程度而定,故D说法错误。9.D【详解】①:李某与王某并未离婚,故丁某和李某不构成法律上的夫妻关系,因此丁某没有权利继承李某的遗产,①正确。②:小丁作为李某的亲生子女,有权利继承李某的遗产,②错误。③:丁某没有权利继承李某的遗产,③错误。④:该价值120万元的住房属于李某与王某的夫妻共同财产,先从共同财产析出,李某享有60万,李某的妻子王某、儿子、小丁三人具有继承住房的权利,因此小丁可继承住房的六分之一,④正确。10.C【详解】③④:本应由被继承人偿还的债务在其死亡后,应由继承人在继承的遗产范围内承担清偿责任,超过部分不负清偿责任,但继承人自愿偿还的除外,③④正确。①:接受继承的人需要偿还被继承人的债务,继承人放弃继承的,对被继承人所负的债务可以不负清偿责任。接受继承的人,以所得遗产实际价值为限清偿被继承人的债务。故该选项中“均等偿还”说法错误,①排除。②:在现代法治社会,继承人不只包括被继承人的子女,还包括配偶等其他继承人,②排除。故本题选C。11.A【详解】①:根据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意定监护人”既可以是近亲属,也可以是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故①正确。②:随着年龄增长活动能力减弱,老年人容易与社会脱节,会导致判断力下降,实行成年意定监护制度有助于解决老年人容易被骗取钱财的问题,故②正确。③:成年意定监护制度必须采取书面的形式,由此一定程度上可能会限制老年人的自主决定权。同时,成年人意定监护制度的利用者一般为部分丧失或完全丧失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多为老年人,由于老年人的行为能力不足,一般由后代成年人代替执行,有时就会出现代替执行人员不按照老年人意愿进行的事件,就容易限制老年人的自主决定权,故③说法错误。④:“意定监护人”需要承担的是监护责任,而非赡养义务,故④说法错误。12.D【详解】D:成年子女对父母有赡养的义务,本案中林某为叶某所育,人民法院应予以支持,D项正确;AB:离婚并不影响父母与子女之间的权利义务关系,法院应予以支持,AB不符合题意;C:林某并非非婚生子女,C项错误。13.C【详解】①:子女赡养父母是法定义务,不可随意免除,故①错误。②③:具有完全民事行为能力的成年人,可以与其近亲属、其他愿意担任监护人的个人或者组织事先协商,以书面形式确定自己的监护人,其他人没有权利干涉,但不能是口头形式,故②③正确。④:按照我国相关法律的规定,协议终止的原因有以下几种情形:一是被监护人获得完全民事行为能力,二是监护人或被监护人一方死亡,三是监护人丧失了行为能力,四是监护人辞去监护,五是监护人被撒销监护人资格。作为被监护人的子女不可以随时终止协议,故④错误。物质的分类11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