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13张PPT)第三章 晶体结构与性质配合物(说课)一、教材分析1.课标要求知道配位键的特点,认识简单的配位化合物的成键特征,了解配位化合物的存在与应用。2.知识内容选修 物质结构与性质化学1化学2初中、化学1微观理解理性分析定性了解 感性认识感性材料积累配合物3.教材地位CuSO4固体溶于水颜色变化Fe3+检验、银氨溶液制备配位键、配合物通过前面的章节学习,学生已经掌握了沉淀溶解平衡原理;知道原子的结构与性质、分子结构与性质、晶体结构与性质;明白了共价键形成过程,类型及其特征;理解了元素电负性差异并可以进行简单判断;知道一些常见分子或离子的空间构型。高二学生已具有一定的分析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1.已有基础2.存在问题学生对之前所学的内容还没有形成一定的知识体系,在分析问题时需要教师适时、适度地引导。实验操作及探究能力不强;沉淀溶解平衡原理应用能力较弱。从微观角度思考问题本质的能力不足。二、学情分析三、教学目标1.了解配位键的特征和实质,认识简单的配合物的成键特点。2.知道配合物在适当条件下可以发生转化,能运用配位键解释某些沉淀溶解,颜色变化等实验现象。教学重点:配位键,配合物的概念,配合物的合成教学难点:配合物的结构,配合物的转化体会配合物的存在与应用探究配合物的转化探究配位键的形成配合物认识更多的配合物四、教学过程血红素,叶绿素,顺铂中的配位键,感受配合物的结构与应用【演示】 几种铜盐溶液及固体分析为什么硫酸铜溶液和氯化铜溶液是蓝色的,无水硫酸铜是白色的?铜离子在什么条件下是蓝色的?【创设情境】任务一 探究位键的形成【问题】(小组讨论)类比NH3与H+是如何形成NH4+,分析Cu2+与H2O是怎样结合的?以铵根为例,探究配位键的形成本质任务一 探究配位键的形成【问题】配位键形成的条件?形成条件:一方能给予孤电子对(比如:H2O、NH3、Cl-、SCN-等)另一方能接受电子对(有空轨道)(H+、Cu2+、Fe3+、Ag+、Zn2+、Fe、Ni等) 大多为过渡金属的原子或离子建立配合物概念,回顾旧知已有,建立共价键知识体系【概念引出】配位键与配合物相关概念以四水合铜粒子为例分析配合物的组成与结构,强化概念。【问 题1】解释配合物发生转化的原因并分析配位键的强弱CuSO4(aq) 蓝色沉淀氨水氨水深蓝色溶液依据实验说明论证配合物的稳定性及转化关系,培养学生运用已有知识解决问题的能力【问题2】用NaOH溶液和BaCl2溶液分别检验深蓝色溶液中的对应离子,观察实验现象,试解释原因。[Cu(NH3)4]2+任务二 探究配合物的转化【迁移应用】应用配合物转化相关知识解决氯化铜不同浓度溶液颜色不同的问题。任务三 认识更多的配合物【实 验1】利用硫氰化铁配离子的颜色,可鉴定溶液中的Fe3+;又由于该离子的颜色极似血液,常被用于电影特技和魔术表演。【实验2】银氨溶液,工业上用于生产银镜。氯化银为什么溶于氨水?应用沉淀溶解平衡理论解释。利用配位键理论解释某些反应的发生或某些配合物的形成及其应用;依据配位键理论分析和解释配合物在科学研究和生产实践中的作用叶绿素固氮酶血红蛋白维生素B12电镀王水溶金照相技术定影助熔剂抗癌药物——顺铂污水处理汽车尾气净化激光材料超导材料在生命体中的应用在生产生活中的应用其他领域在医药中的应用任务四 体会配合物的存在与应用感受配合物在生产生活中的重要性,认识到配合物对化学发展的贡献五、教学反思问题驱动式教学通过一系列步步深入的驱动型问题,引发学生思考,调动学生积极参与的学习热情,展现并揭示学习过程与思维方法,使学生在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过程中习得知识,提升化学学科核心素。实验探究能力的培养通过几组实验的方案设计,实验操作及实验分析,增强学生的实验动手能力和科学探究精神,提升学生应用实验解决问题的能力,对化学是一门以实验为基础的学科有更深刻的认识。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