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年中考物理 机械运动讲与练 讲义(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024年中考物理 机械运动讲与练 讲义(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中考物理强化训练 第一期
知识小结
知识点一 长度和时间的测量
一、长度的测量
1、长度的单位
基本单位:米,符号m.
常用单位:千米(km)、分米(dm)、厘米(cm)、毫米(mm)、纳米(nm)
2、换算关系:1km=1000m,1m=10dm=100cm=1000mm=106=109nm
3、测量常用工具:刻度尺,其他工具:卷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
4、刻度尺的正确使用:
【认】
(1)认清刻度尺的零度线是否磨损,如以磨损则另选一个整刻度线作为测量的起点。
(2)认清量程,一般应大于待测长度。
(3)认清分度值,分度值即相邻刻度线间的长度。分度值越小,测量结果越精准。
【记】
(1)刻度尺要放正与被测物体的边平行。
(2)有刻度的一边紧贴被测物体,不要用磨损的刻零刻度线。
(3)零刻度线或某一整刻度线对准物体的一端。
【读】
(1)视线要正对刻度线与尺面垂直。
(2)应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
如图,视线B正对2.4mm刻度线,正确读数为2.40cm。
【记】
测量值=准确值+估读值
注意:测量结果必须有单位,没有单位的测量结果无意义。
5.正确估计:普通中学生的身高约2.6m,成年人步长约为0.8m,一层楼的高度约为3m,教室门高约为2m,课桌高约为0.8m,初中物理课本长约为26cm,一支新铅笔的长度约为18cm,一张纸的厚度约为0.1mm。
6.特殊测量方法:累积法、化曲为直法、平替法、替代法。
二、时间的测量
1.基本单位:秒(s)。
常用单位:时(h)、分钟(min)。
2.单位换算:1h=60min=3600s。
3.测量工具:实验室常用秒表(停表)。生活中常用钟、表。
4.机械停表的读数
每圈时间 分度值
小圈 15min 0.5min
大圈 30s 0.1s
读数 当分针在前0.5min内时,秒针在0~30s内读数;当分针在后0.5min内时,秒针在30~60s内读数。因此图中所示时间应为3min48.7s。
5.正确估计:人平静时心脏/脉搏跳动75次的时间约为1min;普通中学生的百米赛跑成绩约为15s;演奏一遍中华人民共和国国歌的时间约为49s。
三 误差
1.定义:测量值和真实值之间的差异。
2.来源:测量者、测量工具、测量方法等。
3.减小误差的方法:多次测量求平均值,校准或选用精密的测量工具,改进测量方法等。
4.误差与错误的区别:误差只能减小而不能消除;错误是由于不遵守仪器的使用规则、读数时粗心等造成的,是不该发生的,是可以避免的。
知识点二 运动的描述
机械运动:物理学里把物体位置的变化叫作机械运动。
1.运动或静止的判断方法
研究对象相对于参照物,位置变化时是运动的,位置不变时是静止的。
【几点说明】①先确定研究对象,确定参照物,将参照物看作是不动的。②参照物的选择有任意性,除了研究对象本身,都可以选作参照物。③参照物的选择应以方便研究为目的,如在研究地面上的物体运动的时候,通常选地面或在地面上静止的物体作为参照物。
2.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物理学中所说的运动和静止都是相对于参照物而言的;同一个物体相对于不同的参照物,运动情况可能不同。
巩固训练
一、【刷基础】
1.山西老陈醋是中国四大名醋之一。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老陈醋瓶子的高度约为( )
A.10cm B.20cm C.50cm D.80cm
2.某同学用一把刻度尺测量某一矩形工件的宽度,在不同位置先后进行了5次测量,结果如下:2.34cm,2.36cm,2.83cm,2.35cm,2.37cm。则该工件的宽度应记为( )
A.2.355cm B.2.36cm C.2.35cm D.2.45cm
3.用毫米刻度尺对一工件做如图所示的四次测量,其中测量方法和读数都正确的是( )
A.3.81cm B.3.68cm
C.3.80cm D.3.8cm
4.下列长度单位换算过程合理的是( )
A. B.
C. D.
5.如图为歼15飞机从“山东舰”航母起飞时的照片。起飞时,驾驶员认为自己是静止的,他所选的参照物是( )
A.辽阔的海面 B.自己驾驶的歼15飞机
C.“山东舰”航母 D.航母上的工作人员
二、【刷能力】
6.关于误差,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但无法消除
B.认真操作测量,可以做到没有误差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消除误差
D.测量中的误差是由于错误而造成的,因此是可以避免的
7.用甲、乙两把刻度尺测一木块的长度,如图所示,下列关于两把刻度尺的分度值、放置的情况是否正确及木块的长度的判断正确的是( )
A.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
B.甲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
C.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为
D.乙刻度尺的分度值是,放置正确,木块的长度 为
8.你一定听说过《龟兔赛跑》的寓言故事吧?乌龟和兔子同时从起点跑出,兔子在远远超过乌龟后,便骄傲地睡大觉。当它睡醒后才发现乌龟已经爬到了终点。关于这个赛跑过程,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兔子始终比乌龟跑得快
B.只有选地面为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
C.乌龟始终比兔子跑得快
D.全程中,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
9.图中物体A的长度为______cm,停表的读数为______s。
10.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东行驶,当甲、乙两车通过的路程之比是6:5时,它们行驶所花费的时间之比是4:3,则甲、乙两车运动速度之比是_____;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_____行驶.
答案以及解析
1.答案:B
解析:由图片可看出,老陈醋瓶子的高度大约是手宽度的2倍,估测老陈醋瓶子的高度约20cm,故B符合题意,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2.答案:B
解析:从题干中提供数据可知,2.83cm与其它数据相差较大,所以2.83cm是错误的,应该去掉;为减小长度测量的误差,通常采用的方法是取多次测量的平均值;故物体的长度最终应记录为
故选B。
3.答案:C
解析:A.工件没有紧靠刻度尺有刻线的一侧,故A错误;
B.工件左侧没有与0刻度线或其它整格刻线对齐,故B错误;
CD.工件左侧与刻度尺0刻度线对齐,并且紧靠刻线,刻度尺的分度值为0.1cm,其读数为3.80cm,故C正确,D错误。
故选C。
4.答案:A
解析:因为,所以。
A、进率及过程正确。故A正确;
BCD、换算过程错误。故BCD错误。
故选:A。
5.答案:B
解析:歼15飞机从“山东舰”航母上起飞时,驾驶员和歼15飞机之间的相对位置没有发生改变,是静止的,故B符合题意;相对于与辽阔的海面、“山东舰”航母以及航母上的工作人员之间都有位置变化。所以是运动是,故ACD不符合题意。
故选B。
6.答案:A
解析:A.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误差只能尽量减小,但无法消除,故A正确;
B.误差是不可避免的,认真操作测量,也有误差,故B错误;
C.测量中采用多次测量求平均值的方法,可以减小误差,但不能消除误差,故C错误;
D.误差是在测量过程中产生的测量值与真实值之间的差异,误差只能尽量减小,是不可以避免的,故D错误。
故选A。
7.答案:D
解析:由图知,甲刻度尺1个小格代表的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乙刻度尺每之间有10个小格,所以1个小格代表的是,即此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木块左端位于甲刻度尺的处,右端位于处,所 以木块的长度为,但木块没有与有刻度的一边靠近,此测量方法不正确;木块左端位于乙刻度尺 处,右端位于处,所以木块的长度为,且此测量方法正确。故选D。
8.答案:D
解析:A.兔子静止时速度为零,此时速度比乌龟跑得慢,故A错误;
B.机械运动是相互的,只有选参照物后才能说乌龟是运动的,但不一定要选择地面为参照物,故B错误;
C.在初期,乌龟比兔子跑得慢,被兔子落下很远,故C错误;
D.根据可知,全程中通过的距离一定,乌龟用时较少,则乌龟的平均速度比兔子的平均速度大,故D正确。
故选D。
9.答案:2.75;110
解析: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物体A左端对应的刻度值为4.00cm,右端对应的刻度值为6.75cm,所以物体A的长度为,停表中间的小表盘分度值为0.5min,分针在“1”和“2”之间,所以分针指示的时间为1min,且过了半格,大表盘分度值为0.1s,秒针在50s刻度线处,所以停表的示数为。
10.答案:9:10;西
解析:因为,所以,汽车运动速度之比为:;由题知,,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段平直的公路上一起向东行驶,故若以乙车为参照物,甲车向西行驶。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