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3 《摩擦力》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8.3 《摩擦力》学案 (含答案)2023-2024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下册

资源简介

8.3 《摩擦力》学案(苏科版)
学习目标:
1. 理解摩擦力的概念,知道摩擦力的分类:静摩擦力、滚动摩擦力、滑动摩擦力,会区分它们.
2. 知道滑动摩擦力产生的条件,会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
3. 能列举出滑动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会用实验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4. 能运用所学知识解决增大摩擦力和减小摩擦力的具体问题.
学习过程:
知识梳理
一、摩擦力的分类:
1.静摩擦力:物体将要运动时,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静摩擦力.产生静摩擦的两个物体具有相对运动趋势但没有发生相对运动,如人站在斜面上,人相对于斜面有向下运动的趋势,脚与斜面之间的摩擦是静摩擦.
2.滑动摩擦力:发生滑动的两个物体间发生了相对运动,钢笔、铅笔、粉笔写字时产生的摩擦是滑动摩擦.
3.滚动摩擦力:物体滚动过程中,接触面阻碍物体运动的力叫滚动摩擦力.圆珠笔写字时产生的摩擦是滚动摩擦,因为圆珠笔的笔头有一个小钢珠,通过钢珠的滚动写字.
【例1】 如图所示,穿久了的运动鞋鞋底磨损得厉害,原因是鞋底受到(  ).
A. 重力   B. 摩擦力   C. 压力   D. 支持力
精析:运动鞋穿久了,鞋底被磨损得厉害,是因为人在运动的过程中,鞋底受到的摩擦力使鞋的形状发生改变.
解答:B
解后反思:人正常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为静摩擦,即只有相对运动趋势,没发生相对滑动.若脚下打滑,这时鞋底与地面之间为滑动摩擦.
二、滑动摩擦力
1. 定义:一个物体在另一个物体表面上滑动时,会受到阻碍它运动的力,这种力叫做滑动摩擦力.
2. 产生的条件:(1)两物体相互接触并发生相互的挤压;(2)两物体接触面粗糙;(3)两物体发生相对运动.三个条件缺一不可.
3. 方向:摩擦力的方向跟物体间的相对运动方向或相对运动趋势方向相反,而不是跟物体的运动方向相反.
4.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定性关系)
【实验器材】
木块、木板、棉布、毛巾、弹簧测力计、钩码等.
【实验步骤】
⑴将木板放在水平桌面上,然后将木块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此时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等于木块滑动时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⑵在木板上先后铺上棉布、毛巾,在不同的表面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⑶在木块上加放钩码,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改变放在木块上加放钩码的个数,多测几组摩擦力的值,记录在表格中.
⑷把木块分别平放、侧放在木板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记录在表格中.
【实验记录表】
序号 木块放置 情况 木板表 面情况 木块上放置 的砝码个数 弹簧测力计 示数F/N






【实验结论】
1.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滑动摩擦力越大.
2.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有关.其他条件相同时,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3.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无关.
【实验分析】 
1. 实验原理:将物体置于水平桌面上,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使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二力平衡,大小相等,即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2. 研究方法:控制变量法——研究滑动摩擦力与其中一个因素之间的关系时,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转换法——用弹簧测力计在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即为滑动摩擦力的大小.
3. 实验改进:可以固定弹簧测力计,拉动木块下方的长木板,这样木块始终保持相对静止,拉动长木板的速度变化不影响实验,且弹簧测力计始终静止,更方便读数.
【例2】 在“探究滑动摩擦力与哪些因素有关”的实验中:
(1)先后用相同的力将手按在不同的接触面上滑动时,感觉受到的阻碍是不同的,由此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________有关.
(2)一个同学在用弹簧测力计测量滑动摩擦力时,采用了如图所示的方式,这种操作是________的.
(3)根据________,实验中应该________、________的拉滑块,滑动摩擦力的大小才________拉力的大小.
(4)一个同学认为滑动摩擦力大小还与接触面积的大小有关,于是他设计了一个实验方案,下面是该方案中的一个环节:“将两个材质和平滑程度均相同、体积不同的木块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让两个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他对这个环节的设计是________的,原因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精析:(1)先后用相同的力将手按在不同的接触面上滑动时,感觉受到的阻碍是不同的,说明摩擦力不同,由此猜想滑动摩擦力大小可能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2)(3)实验中为了测量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应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匀速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做匀速直线运动,目的是利用二力平衡条件,使弹簧测力计对木块的拉力等于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图中所示的方式是错误的.(4)要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积的大小关系,需要控制压力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接触面的大小不同,“将两个材质和平滑程度均相同、体积不同的木块放在同一水平桌面上,让两个木块与桌面的接触面积不同”没有控制压力相同,他对这个环节的设计是错误的.
解答:(1)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2)错误 (3)二力平衡条件 水平 匀速直线 等于 (4)错误 没有控制压力相同
解后反思:弹簧测力计的示数等于物体所受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前提条件是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
【例3】 做“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索”'的实验中,读取弹簧测力计示数应在木块( )
A.未被拉动时 B.刚被拉动时
C.匀速直线运动时 D.刚刚停止运动时.
精析: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因素实验中,根据二力平衡条件,当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水平方向上受到的拉力和滑动摩擦力是一对平衡力,大小相等。
解答:C
【例4】 下图是“探究影响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因素”
(1)三次实验中,每次都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着木板做 运动。
(2)比较 两次实验,可以探究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
(3)根据乙、丙两次实验的探究结论,请说出一条你在生活中应用的例子:
精析:(1)根据二力平衡的条件分析;(2)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的关系时,控制压力相同,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同,故选择甲,乙两图进行实验;(3)合理即可
解答:(1)匀速直线 (2)甲、乙 (3)自行车刹车时,要用力捏紧车间
5.探究摩擦力与压力之间的定量关系
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分析得出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的定量关系.“摩擦力”的生活探究主要是探究一些生活用具受到摩擦力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主要考查在新的问题情境中设计、分析实验的能力.
【例5】 如图所示,大伟在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时,用弹簧测力计沿水平方向拉动木块,使它沿水平长木板匀速滑动,从而测出摩擦力;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从而改变木块与长木板之间的压力;把棉布、毛巾等铺在长木板上,从而改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________图所示实验.说明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有关.
(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说明在________相同时.接触面越________,摩擦力越大.
(3)大伟在进行乙图中实验时,改变放在木块上的砝码,通过多次实验得到摩擦力F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N的关系图线如丁图所示.由丁图可知:当FN=1 N时,弹簧测力计对物体的拉力大小为________N,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 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为________N.
精析:(1)要探究摩擦力的大小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的关系时,必须控制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观察三个实验可知,符合要求的是甲图和乙图.(2)观察三个实验,比较甲图和丙图所示实验可知,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相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同,摩擦力不同,且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说明在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相同时,接触面越粗糙,摩擦力越大.(3)由摩擦力F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N的关系图线可知,摩擦力F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N成正比关系.当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为1 N时,摩擦力为0.2 N;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为2 N时,摩擦力为0.4 N;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为3 N时,摩擦力为0.6 N;所以摩擦力Ff与作用在物体表面的压力FN的关系是Ff=0.2FN.当木块与砝码的总重力为6 N时,木块在长木板上滑动时受到的摩擦力Ff=0.2FN=0.2×6 N=1.2 N.
解答:(1)乙 (2)压力 粗糙 (3)0.2 1.2
解后反思: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滑动摩擦力与压力成正比,即f=kF.根据实验数据或图像可以得出二者的正比关系: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比值是定值;滑动摩擦力与压力的关系图像为正比例函数图像.
【例6】 如图是“测量滑动摩擦力大小”的实验装置示意图。
(1)图甲中,将木板固定水平拉动木块,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大小相等;图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与其受到的水平拉力______大小相等。(选填“一定”或“不一定")
(2)图丙中,水平拉动木板,待测力计示数稳定后,测力计A的示数为4.0 N,测力计B的示数为2.5 N,木块受到的滑动摩擦力大小为_____N。若增大拉力,当A的示数为4.8 N时,B的示数为_______N。
精析:第(1)题,第一种测量方式刚开始拉动物体时受力不一定平衡,第二种测量方式当测力计示数稳定时木块受力平衡。第(2)题滑动摩擦力和压力大小及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当增大拉力拉动木板时摩擦力的影响因素不变,即摩擦力大小不变。
解答:(1)不一定 一定 (2) 2.5 2.5
6.摩擦力变化的讨论
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有关,接触面越粗糙、压力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积、运动速度等无关,如果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压力大小不变,接触面积、运动速度改变,滑动摩擦力不变.
【例7】 用5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10 N的正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________N.将木块的三分之一切下后叠放在一起(不考虑质量损失),并拉着木块在同一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________(填“增大”“减小”或“不变”).
精析:用5 N的水平拉力拉着重10 N的正方体木块在水平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即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是5 N.将木块的三分之一切下后叠放在一起(不考虑质量损失),由于木块对桌面的压力不变,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当拉着木块在同一桌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时,木块受到桌面的摩擦力不变.
解答:5 不变
解后反思:水平拉力拉着物体在水平面上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拉力和摩擦力大小相等,当拉力增大后,物体受到的摩擦力并不改变,但此时物体也不再做匀速直线运动,而是做加速运动.
三、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
1. 有益摩擦和有害摩擦
如果这个摩擦力对我们的生活是有帮助的,起到的是推进作用,这个摩擦力就是有益摩擦力.如人走路时鞋与地面之间的摩擦属于有益摩擦,因为一旦这个摩擦力减小的话,人将很容易摔倒;而如若这个摩擦力不存在的话,人将无法行走.
相反,若一个摩擦力对生活将会带来危险或危害,那这个摩擦力就属于有害摩擦.如机器各零件之间的摩擦,如果这个摩擦力比较大时机器的运转将会很缓慢;当摩擦力大到一定程度时对机器将会带来损坏,所以这类摩擦属于有害摩擦.
2. 增大有益摩擦的方法:
(1)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增大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如骑车刹车时,用力捏刹车;
(2)当压力一定时,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自行车轮胎上的花纹.
3. 减小有害摩擦的方法:
(1)当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变时,减小物体对接触面的压力,如运动员在单杠上做回旋运动时不能握得太紧;
(2)当压力一定时,减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如在自行车转轴处添加润滑油;
(3)变滑动摩擦为滚动摩擦,如自行车车轮做成圆形;
(4)使接触面相互分离,如磁悬浮列车、气垫船.
资料解读:用滚动来替代滑动,摩擦力可以减小到原来的~,但物体在滚动时不能承受太大的压力,所以很多时候还不能用它来替代滑动.这时需要使用润滑剂等方法来减小摩擦力,常用润滑剂有液体润滑剂(如润滑油)、固体润滑剂(如石墨)等,加润滑油的作用是使在摩擦表面形成很薄的油膜,使摩擦表面不直接接触或减小接触,可使摩擦减小到原来的~.
【例8】 为安全起见,在下坡路上,小华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在此过程中,增大滑动摩擦力的方法是(  ).
A. 增大压力      B. 减小速度
C. 增大接触面积 D. 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精析:握紧自行车刹把缓慢行驶,这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力.
解答:A
4.常见题型:
⑴根据题设情境判断增大或减小摩擦的方法;⑵根据题设情境判断摩擦力大小的变化.
【例9】班级大扫除,小天发现许多现象与摩擦有关,其中减小摩擦的措施是(  ).
A. 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 B. 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
C. 黑板擦的刷面选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 D. 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
精析:擦玻璃时把抹布压紧在玻璃上去擦,这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法增大摩擦;书柜下装有滚轮便于移动位置,这是通过变滑动为滚动的方法减小摩擦;黑板擦的刷面选用更粗糙的材料制成,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水桶的手柄上刻有凹凸不平的花纹,这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的方法增大摩擦.
解答: B.
【例10】在日常生活中,摩擦的现象普遍存在。有益的摩擦需要增大,有害的摩擦需要减小.下列实例中是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鞋底凹凸不平的花纹 B.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
C.汽车的轮子加防滑链 D. 自行车刹车时捏紧刹车闸
精析:鞋底凸凹不平的花纹可以增大鞋底与地面接触式的粗糙程度,是为了增大摩擦,故A错误;自行车的车轴处加润滑油是为了减小摩擦,故B正确;汽车的轮子上加防滑链,是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增大摩擦,故C错误;自行车刹车时捏紧刹车闸是通过增大压力的方式增大摩擦,故D错误。
解答:B
【例11】如图所示为防滑工具盘“ Grypmat”,其底部有序排列吸盘和柔软毛垫,吸盘通过 增大摩擦,柔软毛垫通过 增大摩擦.
精析:吸盘内部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外界大气压通过吸盘压在斜面上,通过增大压力来增大摩擦力;柔软的毛垫接触面粗糙,通过增大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来增大摩擦力的。
解答:⑴ 增大压力 ⑵ 增大接触面粗糙程度
当堂训练
1. 如图所示的措施中,为了减小摩擦的是(  ).
A.机械表保养时上油 B.防滑垫表面做得凹凸不平
C.旋钮侧面制有条纹 D.轮胎上制有花纹
2. 下列是生活中的一些摩擦现象:①走路时鞋底与地面之间的摩擦;②汽车行驶时,汽车与空气之间的摩擦;③骑自行车时,车轮与轴之间的摩擦;④皮带传动中,皮带与皮带轮之间的摩擦.其中属于有害摩擦的是(  ).
A. ①和② B. ②和③ C. ①和④ D. ②和④
3. 如果上课时教室内的摩擦力突然消失10 s,我们身边的情境不可能发生的是(  ).
A. 教师和学生可以更轻松地在教室内行走
B. 轻轻一吹,书桌上的课本便可飞出去
C. 黑板上的粉笔字消失不见了
D. 天花板上的吸顶灯会下落
4.如图,手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  ).
A. 逐渐增大 B. 逐渐减小
C. 保持不变 D. 总是等于拉力的大小
5. 如图,这是小雪制作的“抓鱼手套”.她在普通橡胶手套的着力处增加几个尼龙搭扣的小勾面,这些密集而弯曲的小勾面增大了接触面的________,从而增大了________,使人更容易把鱼抓牢.
6.劣质橡皮较硬,擦字时易打滑,导致字擦不干净,这是由于物体接触面越光滑,摩擦力________的缘故。小明用橡皮轻轻擦字没擦干净,然后它稍加用力就擦干净了,这是通过________压力来(选填“增大”或“减小”)橡皮与纸间的摩擦。
7. 如图所示,爷爷推箱子感到吃力.聪明的芳芳在爷爷推的箱子下面撒一些圆形的砂子,爷爷感觉轻松多了.这是因为滚动摩擦比滑动摩擦要________(填“大”或“小”)得多的缘故.
8. 如图所示,用力把一个物体压在竖直的墙壁上使其静止,请画出物体所受摩擦力的示意图.
9.物块从斜面滑至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过程中,受一水平向左的推力F,请画出该物块此时在水平方向上的受摩擦力的力示意图(请将力的作用点画在物块重心处).
10. 下图为小刚和小强对“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哪些因素有关”这一问题提出猜想时的情景.为了验证他们的猜想.他们找来了量程合适的弹簧测力计一个、长木板一块、质量相同的长方体木块和塑料块各一块
(1)要验证他们的猜想.首先要解决的问题是如何测量滑动摩擦力.他们经过讨论一致认为:要准确地测出物体与长木板之间滑动摩擦力的大小,必须用弹簧测力计拉着物体,使它沿水平长木板________滑动.
(2)他们通过图甲、乙所示的实验.可以得出的结论是:在保持________一定时,________越大,滑动摩擦力越大.
甲 乙
(3)小强对小刚说:“我只要用乙中的器材再做一次实验,就能验证我的猜想.”小强的做法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重新做一次实验.
(4)小刚和小强都感到实验中弹簧测力计读数有一定的困难.经过思考,小刚提出如果按照图丙所示来改进实验装置,实验效果会显著改善.请写出这样改进的好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1.如图,这是小南“探究滑动摩擦力与什么因素有关”的实验过程.
(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________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
(2)小南分析甲、乙,发现F1<F2,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________有关,分析甲、丙,发现F1<F3,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接触面粗糙程度有关.
(3)小南在本次探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________________和转换法.
(4)小南在探究后反思:操作中不能保证匀速拉动物体,所以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并不稳定.经老师引导后,将实验装置改成如图丁所示,当他拉出木板的过程中,发现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你认为仍然不稳定的原因可能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 小强为“探究滑动摩擦力大小f与哪些因素有关”,将家里的可调速跑步机传送带调成水平,找来两个相同的长方体木块(每个重G,上表面ABCD面积为2S0,较光滑;下表面A′B′C′D′较粗糙;侧面CDD′C′面积为S0,和“下表面”一样粗糙).用测力计拉着一个木块(其上可加放木块),维持木块在传送带上对地静止并读出拉力T.
为确定f与压力F、接触面粗糙程度、相对运动速度、接触面积大小的关系,小强所做实验记录如下:
步骤 压力F 接触面及面积 粗糙程度 带速 测力 计T
1 G A′B′C′D′,2S0 较粗糙 v0 4 N
2 G A′B′C′D′,2S0 较粗糙 2v0 4 N
3 G ABCD,2S0 较光滑 v0 2 N
4 G CDD′C′S0 较粗糙 v0 4 N
5 2G ABCD,2S0 较光滑 v0 4 N
(1)分析步骤________可知,f与接触面积的大小________.
(2)为探究f与某因素的关系,控制其他因素不变,这种方法叫__________________.
(3)小强查询后得知,f=KF(式中符号f、F与上述含义一致),结合以上实验你认为式中的“K”与______________(因素)有关.
13.船只停泊在岸边时,常常将缆绳缠绕在码头的立柱上,为什么缆绳要缠绕多圈呢?某校课外兴趣小组展开了研讨,他们猜想:绕绳的圈数越多,绳和立柱间的摩擦力越大,且摩擦力与绕绳的圈数成正比。为了验证猜想,该兴趣小组的同学设计了如下的实验进行探究:
棉线绕 的圈数 弹簧测力计的示数F/N 摩擦力的大小F/N
0 7.6 0
1 2.9 4.7
2 1.1 6.5
3 ▲ ▲
4 0.2 7.4
5 0.1 1.5
(1)如图甲所示,将弹簧测力计挂在铁架台上,用棉线将重物挂在弹簧测力计下方,测出其重力为7.6N,将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2)如图乙所示,将铁棒固定在铁架台上,将棉线在铁棒上绕1圈,读出弹簧测力计的示数为2.9N,老师告诉同学们,用重力减去弹簧测力计的示数,就可以算出棉线和铁棒之间的摩擦力,随后同学们算出此时的摩擦力为 4.7N;
(3)逐渐增加棉线绕在铁棒上的圈数重复实验,直至弹赞测力计的示数接近于0,并将有关数据记录在表格中;
(4)棉线绕3圈时,弹箦测力计示数如图丙所示,此时示数为_________ N,棉线与铁棒之间的摩擦是__________(选填“静摩擦”或“滑动摩擦”),该摩擦力的大小为__________ N;
(5)分析实验数据,在弹簧测力计的示数接近0之前,关于摩擦力与绳子缠绕圈数之间关系的探究结论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当堂训练》答案
1. A 2. B 3. A 4.C 解析: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接触面的粗糙程度有关,与速度大小无关,所以手拉着木块在粗糙程度不变的水平面上做加速运动,则木块受到的摩擦力大小不变.
5. 粗糙程度 摩擦力(或摩擦)
6.小 增大 解析:接触面越光滑,接触面粗糙程度越小,故摩擦力越小;接触面粗糙程度不变时,压力增大,摩擦增大。 7. 小
8. 如图所示
9.如图所示
解析:本题容易根据推力的方向判断摩擦力是水平向右的而出现错误.物块在粗糙水平面向右运动的过程中,水平方向上物体受到水平向左的推力F和水平向左的摩擦力f.
10. (1)匀速直线 (2)粗糙程度 压力 (3)将塑料块放在下面,木块叠放在塑料块上面,用弹簧测力计匀速拉动它们 (4)操作方便,实验中不必再控制物体做匀速直线运动;读数方便,弹簧测力计是静止的,比较容易读出数据
11.(1)匀速直线 (2)压力大小 (3)控制变量法 (4)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 解析:(1)该探究要用弹簧测力计拉着木块在水平方向做匀速直线运动,此时摩擦力与拉力大小相等.(2)比较甲、乙实验,接触面的粗糙程度相同,压力不同,摩擦力大小不同,说明滑动摩擦力的大小与压力大小有关.(3)小南在本次探究中运用的研究方法是控制变量法和转换法.(4)改进实验后,弹簧测力计示数仍然不稳定,可能是接触面的粗糙程度不均匀造成摩擦力大小发生变化引起的.
12. (1)1、4 无关 (2)控制变量法 (3)接触面的粗糙程度
13.(4)0.5 静摩擦 7.1 (5)绕绳圈数越多,绳和立柱间摩擦力越大,但摩擦力与绕绳圈数不成正比 解析:(4)根据弹簧测力计读数可知,此时弹力为0.5N,棉线和铁棒间没有相对运动,因此是静摩擦力,根据题中信息,摩擦力为重力和弹力之差,因此绕三圈时摩擦力为7.6-0.5=7.1N。(5)根据表中记录数据,可得绕圈数越多,摩擦力越越大,但摩擦力和绕绳圈数不成正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