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0人体的能量供应课时教学课件(打包3份)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北师大版七年级生物下册4.10人体的能量供应课时教学课件(打包3份)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目录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1
学习目标
实验探究
04
05
课堂演练
学习目标
1. 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
2. 了解糖类、脂肪、蛋白质的热价。
3. 通过实验验证人体吸入和呼出的气体成分有哪些区别。
4. 说出人体产生能量的部位。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1.人体维持正常生理活动,不仅需要吸收____________,而且需要摄取__________。人体需要的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都来源于食物。
营养物质
能量
营养物质
能量
2. 每克食物在体外充分燃烧时释放的能量,是食物的__________。由于不同食物的____________及__________不同,所以贮存能量的数量也有所不同。糖类的热价为__________kcal/g,脂肪的热价为__________kcal/g,蛋白质的热价为__________kcal/g。
热价
营养成分
含量
4
9
5
3.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要的能量主要来自_________,其次为__________。__________还是贮备的能源物质。
糖类
脂肪
脂肪
知识点2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4. 在“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的实验中,比较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可以证明空气中的氧气含量__________肺部呼出的气体;比较澄清石灰水的浑浊程度,可以证明肺部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__空气。
高于
高于
5.生物体细胞内__________等有机物氧化分解并____________的过程,就是__________。
6.细胞的呼吸作用释放出来的能量,一部分用于维持_______________,另一部分用于推动各种____________。
葡萄糖
释放能量
呼吸作用
体温的恒定
生命活动
1. 通过探究实验测算出来的食物中的能量,数值应该小于食物中实际所含能量。因为样品燃烧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有能量散失。
2. 吸入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不是氧气,而是氮气。呼出的气体中含量最多的也是氮气。
精巧点拨
3. 呼出的气体中氧气减少、二氧化碳增多,但是氧气含量依然高于二氧化碳。
4. 人体生命活动所需能量主要来自糖类,糖类被消耗掉后才分解脂肪、蛋白质。
实验探究
实验一 探究不同食物贮存能量的差异
【实验目的】探究单位质量的花生仁和核桃仁哪个含有的能量多。
【实验材料】花生仁、核桃仁、锥形瓶、温度计、铁架台、酒精灯、量筒、解剖针、天平。
【实验步骤】(1)取一只锥形瓶(50 mL),注入30 mL水,再将它固定在铁架台上。
(2)在锥形瓶里放入一支温度计(温度计的下端要浸入水中,但不要接触锥形瓶的瓶底)。
(3)参照教材P51安装好实验装置,并测定水温(T1)。
(4)用天平称出一粒干燥花生仁的质量(m) ,将这粒种子放到火焰上点燃。
(5)将刚刚燃烧的花生种子尽快放到锥形瓶底部。待这粒花生种子完全燃烧后,测量水温(T2)。
(6)一粒花生种子含的能量=4.187×30×(T2-T1)(单位:J)。(4.187是水的比热容,单位为J·g-1·℃-1)
一克花生种子含的能量=一粒花生种子含的能量÷m(单位:J)。
注:用同样的方法可以测出一粒核桃仁所含的能量和一克核桃仁所含的能量。
【实验结论】通过计算可知,单位质量的核桃仁比花生仁贮存的能量更__________。

【讨论交流】
(1)为了保证实验数据的准确性,减小误差,还需要设置__________,计算__________。
(2)该实验出现误差的原因主要是热量散失和燃烧不充分,因此燃烧不同食物测定能量时,测得的能量值一定会__________食物实际含有的能量值。
重复组
平均值
低于
实验二 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
【实验装置】
【实验步骤】(1)取大小相同的4个瓶子(250 mL),分别标号为A、B、C、D。
(2)打开A和B的瓶盖,置于空气中3 min后盖上瓶口。瓶内气体成分与空气相同。
(3)取一根玻璃管依次插入C瓶和D瓶,通过玻璃管向瓶里连续地呼气数次,然后盖严瓶口。瓶内气体中含有较多的由肺部呼出的气体。
(4)将燃着的蜡烛分别放入A瓶和C瓶中,记录蜡烛燃烧时间的长短。
(5)分别向B瓶和D瓶中倒入50 mL澄清石灰水,比较两瓶中液体的浑浊程度。
【实验结果】A、C瓶对照,A瓶蜡烛燃烧时间更长,说明空气中_______含量更高;B、D瓶对照,倒入澄清石灰水后D瓶变得浑浊,说明肺部呼出的气体中_________含量更高。
氧气
二氧化碳
【实验结论】空气中氧气含量__________肺部呼出的气体;肺部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__空气。
高于
高于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食物中贮存着能量
1. 测定某种食物中是否含有能量,可以用下列哪种方法?(   )
A. 燃烧 B. 水浸 C. 压挤 D. 切割
A
2. 1 g食物氧化分解时所释放的热量为该食物的热价,糖类、蛋白质和脂肪的热价(单位:kJ/g)分别为(   )
A. 17.15、17.15、38.91
B. 38.91、17.15、23.43
C. 17.15、23.43、38.91
D. 17.15、18.91、38.91
C
3. 关于“测定某种食物中的能量”实验,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通过水温变化计算食物所含能量的多少
B. 为提高实验的效率,实验进行一次即可
C. 实验测出的食物中的能量值就是实际数值
D. 为了减小实验误差应选取最大值
A
知识点2 细胞通过呼吸作用释放能量
4. “检验人体呼出气体成分的变化”实验中,将澄清的石灰水倒入装有呼出气体的瓶子内,发现澄清的石灰水变浑浊,说明呼出的气体是(   )
A. 二氧化硫 B. 氧气
C. 二氧化碳 D. 一氧化碳
C
5. 分析下面表格数据,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 吸入的气体中氧气含量最多
B. 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多
C. 吸入气体中的氧气含量多于呼出气体中的氧气含量
D. 呼出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少于吸入气体中的二氧化碳含量
C
气体成分 氮气 氧气 二氧化碳 水 其他气体
在吸入气体中的含量/% 78 21 0.03 0.07 0.9
在呼出气体中的含量/% 78 16 4 1.1 0.9
6.呼吸作用的实质是指(   )
A.有机物在细胞体内燃烧,释放能量
B.有机物在细胞体内氧化分解,释放能量
C.有机体吸入氧气,释放二氧化碳
D.有机体吸入二氧化碳,释放氧气
B
二、非选择题
7. (实验探究)探究食物中能量的多少,可以用燃烧食物放出的热能使水温升高的方法测定。已知1 mL水每升高1 ℃需要吸收4.2 J的热能。某兴趣小组对不同食物进行实验,结果如下表。根据表格信息回答下列问题。
名称 花生仁 黄豆 核桃仁 大米
质量/g 20 20 20 ①
水/mL 50 50 50 50
温度上升/℃ 2.2 1.4 3 1.3
(1)表中①应该为__________。分析实验结果,花生仁、黄豆、核桃仁三种食物中,含能量最多的是__________。
(2)食物中能够燃烧的物质是__________;燃烧后留下的灰烬是__________。
20
核桃仁
有机物
无机盐
(3)为了尽量减小实验结果的误差,应该设置____________。
(4)实验测出的食物中的能量值应__________(填“大于”“小于”或“等于”)实际值。
重复实验
小于(共23张PPT)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目录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1
学习目标
04
课堂演练
学习目标
1. 解释呼吸运动和气体交换的原理。
2. 概述人体呼吸的全过程。
课前预习
知识点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1. 气体可以由浓度高的一侧向浓度低的一侧运动,即______________。
气体扩散
2. 外界的气体进入组织细胞,需要经历以下四个过程:
(1)肺通气:外界与__________间的气体交换过程;通过_______________完成。
(2)肺的换气:__________与__________间进行氧气和二氧化碳的交换过程;通过__________实现。
肺泡
呼吸运动
肺泡
血液
气体扩散
①过程:吸入新鲜空气后,肺泡中的氧含量__________血液里的氧含量,氧气便向血液里扩散;血液里的二氧化碳含量__________肺泡中的二氧化碳含量,二氧化碳便向肺泡扩散。
②结果:__________血变为__________血。
高于
高于
静脉
动脉
(3)气体在血液中运输:人体血液中的氧气与_____________结合以_______________的形式在血液中运输,大部分二氧化碳在__________中运输。
血红蛋白
氧合血红蛋白
血浆
(4)组织换气:__________与____________之间的二氧化碳和氧气的交换过程;通过____________实现。
①过程:血液中的__________向细胞里扩散,而组织细胞中的_____________向血液里扩散。
②结果:__________血变为__________血。
血液
组织细胞
气体扩散
氧气
二氧化碳
动脉
静脉
1. 溺水影响了肺通气的过程;煤气中毒影响了气体在血液中运输的过程。
2. 人体吸入的空气与呼出的气体都既含有氧气又含有二氧化碳,且氧气浓度均远大于二氧化碳浓度,只不过呼出的气体与吸入的空气相比,其二氧化碳的浓度增大了,氧气浓度减小了。
精巧点拨
3. 人体内氧气的扩散方向:肺泡→血液→组织细胞;二氧化碳的扩散方向:组织细胞→血液→肺泡。
4. 肺泡的氧气含量最高,二氧化碳含量最低;组织细胞的氧气含量最低,二氧化碳含量最高。肺泡里的氧气要进入到血液分别要经过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共2层细胞。血液里的二氧化碳进入到肺泡也要经过2层细胞。
5.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肺换气)及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交换(组织换气)示意图:
6. 呼吸的全过程: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人体细胞获得氧气的过程
1. 肺泡能和肺泡外毛细血管的血液之间进行气体交换,依赖于(   )
A. 呼吸作用 B. 气体的扩散作用
C. 呼吸运动 D. 气体在血液里的运输
B
2. 血液流经肺泡处后,血液中气体成分的变化是(   )
A. 氧气含量增加,二氧化碳含量减少
B.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都增加
C. 氧气含量减少,二氧化碳含量增加
D. 氧气和二氧化碳含量都减少
A
3. 右图为肺泡内的气体交换示意图,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 b、d代表的气体相同
B. 气体c代表氧气,气体d代
表二氧化碳
C. 与血管丙相比,血管甲的血液中含有更多的二氧化碳
D. 肺泡与血管乙的气体交换
是通过扩散作用实现的
B
4. 煤气中毒是大量的一氧化碳与血液中的血红蛋白结合而导致的机体缺氧,主要受阻的呼吸过程是(   )
A. 外界与肺泡
B. 肺泡与毛细血管
C. 气体在血液中运输
D. 毛细血管和组织细胞
C
5. 观察右图,该图表示的是(   )
A. 肺泡与外界进行的气体交换过程
B. 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过程
C. 血液与组织细胞之间的气体
交换过程
D. 血液在血管内的运输过程
C
6. 呼吸的全过程包括下面四个环节,其正确顺序是(   )
①肺泡内的气体交换 ②组织里的气体交换 ③肺的通气 ④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A. ①②③④ B. ③④①②
C. ③①②④ D. ③①④②
D
7. 对溺水者进行口对口人工呼吸时,先要清除病人口鼻内的异物,这是因为异物可能会首先阻断呼吸过程中的(   )
A.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B. 气体在血液中的运输
C. 肺泡与血液的气体交换
D. 血液与组织细胞的气体交换
A
8. 炎炎夏日,即使你躲在黑暗里,蚊子也能准确找到你,你知道为什么吗 原来, 科学家发现蚊子的起飞和停落,与空气中的二氧化碳浓度有关系,人和动物呼吸产生二氧化碳,可以刺激蚊子脑中的“飞动命令中枢”,指挥蚊子找到你。下列有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人和动物产生二氧化碳的部位在组织细胞内的线粒体里
B. 人将气体呼出去时,是通过呼吸作用实现的
C. 人呼出的气体中二氧化碳含量最多
D. 当肋间肌舒张,膈顶部下移时,完成呼气
A
二、非选择题
9. (读图理解)下图中,图甲、图乙分别为人体肺内及组织中的气体交换示意图,①~⑥表示血管,a~d表示物质。据图回答以下问题。
(1)人体进行肺内气体交换时,血液的流动过程是_____________(用图中序号和箭头表示)。
(2)图中的a、b分别表示_____________、_______;b由肺泡进入②要穿过_________层细胞。b进入②后,与血液中的____________结合;此时的血液d属于
___________(填“动脉血”或“静脉血”)。
①→②→③
二氧化碳
氧气
2
血红蛋白
动脉血
(3)肺内及组织中的气体交换都是通过___________________实现的;通过肺内及组织中的气体交换,保证了细胞能得到肺泡中的b,将细胞中的有机物氧化分解释放__________,供细胞活动所需,并将产生的_____________运送到肺泡,再经呼气排出体外。
气体的扩散作用
能量
二氧化碳(共30张PPT)
第4单元 生物圈中的人
目录
02
课前预习
03
精巧点拨
01
学习目标
04
课堂演练
学习目标
1. 描述人体呼吸系统的组成及主要功能。
2. 概述发生在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过程。
课前预习
知识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 呼吸道(如下图):
(1)人体的呼吸系统由[⑦]
__________和[⑥]__________
组成。
呼吸道

(2)呼吸道组成:[①]__________、[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⑤]__________。
(3)呼吸道功能:气体进出肺的通道;使到达肺内的空气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气管
支气管
温暖
湿润
清洁
(4)呼吸道各结构的功能:
结构 位置 功能
鼻 呼吸道的起点 鼻腔内表面的鼻黏膜内有丰富的毛细血管和黏液腺分泌的黏液,能使吸入鼻腔的空气变得__________、湿润、清洁;鼻腔上部黏膜内还有接受气味刺激的__________细胞
咽 鼻腔的后方 是__________的通道,也是食物的通道
喉 位于咽的后下方 由软骨和声带组成,气体通过时可以引起声带振动而发声;吞咽时,____________会盖住喉的入口处,以防止食物入喉
温暖
嗅觉
气体
会厌软骨
结构 位置 功能
气管和支气管 喉的下方 管壁由_________支撑,管壁上有黏液腺,分泌的__________能粘住灰尘;管壁内表面有纤毛,纤毛摆动将黏液推向喉的方向,通过咳嗽排出体外,这就是__________
软骨
黏液

2. 肺由细支气管的树状分支和__________组成,是呼吸系统的主要器官,是人体与外界进行____________的重要场所。
肺泡
气体交换
3. 如右图所示,
①是__________、②是__________内壁和___________壁,A表示__________,B表示____________。
肺泡
肺泡
肺泡
毛细血管
氧气
二氧化碳
4. 肺泡适于气体交换的特点:
(1)肺泡数量__________,增大气体交换的面积。
(2)肺泡壁__________,仅由________________构成,利于气体交换。
(3)外表面缠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利于肺泡与血液之间的气体交换。


一层上皮细胞
毛细血管
弹性纤维
知识点2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5. __________与__________之间的气体交换,就是通常所说的呼吸,也叫肺通气。肺通气是通过____________完成的。____________指的是胸廓扩大和缩小的运动。
外界
肺泡
呼吸运动
呼吸运动
(1)呼气和吸气的过程(如下图):
舒张
收缩
(2)模拟实验(如下图):
①图中A代表_________,B代表__________,C代表__________,D代表__________。
②图甲表示_________气过程,此时膈肌_________,胸廓容积__________;图乙表示__________气过程,此时膈肌_________,胸廓容积__________。
气管
胸廓
膈肌

舒张
缩小


收缩
扩大
1. 痰的形成部位是在气管和支气管处。
2. 与生活在赤道的人相比,北欧人的鼻子比较长。这有利于外界气体在鼻腔中升温,以适应北欧寒冷的冬天。
3. 先有呼吸肌的收缩和舒张,引起胸廓的扩大和缩小,后有气体的吸入和排出。
精巧点拨
4. 吸气和呼气结束的瞬间,肺内气压=外界气压,此时气体既不进来也不出去。
5. 肺内气压与肺容量成反比。肺内气压小,肺容量大,吸气;肺内气压大,肺容量小,呼气。
6. 不同状态下肺容量的变化曲线:
(1)曲线甲的呼吸深度小,呼吸频率慢,代表平静状态下的呼吸。
(2)曲线乙的呼吸深度大,呼吸频率快,代表运动状态下的呼吸。
课堂演练
一、选择题
知识点1 呼吸系统的组成与功能
1. 某些肺炎重症患者需要气管插管来辅助呼吸,下列组成人体呼吸系统的是(   )
A. 咽和鼻 B. 肺和鼻
C. 呼吸道和气管 D. 呼吸道和肺
D
2. 雾霾是对大气中悬浮颗粒物含量超标的笼统表述,其中直径在2.5 μm以下的颗粒物(PM2.5)能通过呼吸系统进入血液,危害人体健康。PM2.5颗粒物进入肺的过程是(  )
A. 鼻→咽→喉→气管→支气管→肺
B. 鼻→咽→气管→喉→支气管→肺
C. 鼻→喉→咽→气管→支气管→肺
D. 鼻→喉→咽→支气管→气管→肺
A
3. 随地吐痰是一种不文明的行为,痰液形成于人体的(   )
A. 鼻腔、喉部 B. 喉部、咽部
C. 气管、支气管 D. 支气管、肺部
C
4. 呼吸道能对吸入的空气发挥重要的作用,下列有关作用中不包括的是(   )
A. 清洁空气 B. 湿润空气
C. 温暖空气 D. 增加氧含量
D
5. 下列不属于肺泡与其气体交换功能相适应的结构特点是(  )
A. 肺泡内有多种消化液,可以消化病菌
B. 肺泡数量很多
C. 肺泡壁外有丰富的毛细血管
D. 肺泡壁和毛细血管壁只由一层上皮细胞构成
A
知识点2 肺与外界的气体交换
6. 下列关于胸廓变化与吸气、呼气之间关系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胸廓扩大导致呼气
B. 呼气导致胸廓扩大
C. 胸廓扩大导致吸气
D. 吸气导致胸廓扩大
C
7. 右图表示模拟膈肌运动的实验,下列对该实验的描述正确的是(  )
A. ③和④分别模拟胸廓和膈
B. 图甲模拟吸气过程
C. 图乙模拟呼气过程
D. 图乙模拟膈肌收缩、膈顶部上升
A
8. 三年级学生思言今天过生日,家人为她送了一个大蛋糕,她默默许过愿后,开始吹蜡烛,下列关于此时她呼吸系统的相关变化,叙述正确的是(   )
A. 胸廓容积扩大,膈顶部下降
B. 胸廓容积缩小,膈顶部上升
C. 肋间肌和膈肌收缩
D. 肺内气压小于外界大气压
B
9. 下图是人体在呼吸时肺内气体容量变化示意图,当肺活量由c变成d时,肋间肌和膈肌的舒缩状态分别是(   )
A. 收缩、舒张
B. 收缩、收缩
C. 舒张、舒张
D. 舒张、收缩
C
二、非选择题
10. (读图理解)下图为呼吸系统相关结构示意图,据图分析回答下列问题
(1)写出下列序号所表示的结构名称:
②__________;③__________;④__________。
(2)外界空气到达图中③后,气体交换在__________(填序号)内进行。
气管

肺泡

(3)④外包绕着丰富的_____________,它们的管壁都是由一层_____________构成,这些特点适于④与血液进行_____________。
(4)从B处流出的血液与从A处流入的血液相比较,B处的血液中____________含量减少,__________含量增加。
毛细血管
上皮细胞
气体交换
二氧化碳
氧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