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9张PPT)画一画请同学们不借助画图工具,画出1个圆圈,1个正方形。画完有何感想?没有规矩,不成方圆。做任何事都要遵守一定的规则,否则就不能成功。青春年少的我们,需要奋斗,但也需要遵守规则,不做出格的事情,让自己青春无悔!3.2 青春有格第一单元 青春时光 第三课 青春的证明学习目标1.理解“行己有耻”的含义以及对我们提出的要求2. 理解“止于至善”的含义以及对我们提出的要求3.榜样的作用格用于规范汉字书写格式的模版,对汉字书写起到规范、引导作用。“我劝天公重抖擞,不拘一格降人才。”—清·龚自珍《己亥杂诗》“言有物而行有格也。”—《礼记·缁衣》“道之以德,齐之以礼,有耻且格。”—《论语·为政》中国传统文化有关“格”的不同说法格标准、规格品格、格调“青春有格”是说青春也需要规范和引导。青春要张扬,张扬要有度;青春要自由,自由要引领和约束。01行己有耻行己有耻什么意思呢孔子曰:行己有耻一个人行事,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朱熹说:人有耻,则能有所不为。人只有知道什么是可耻的,才知道什么事不能做。七嘴八舌话可耻在生活中,我们遇到哪些你认为“行己有耻”的行为和现象?对于这些可耻的行为,我们要怎么做呢?①我们要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如何做到行己有耻(行己有耻的要求)大家假期观看电视剧《欢乐家长群》了吗?②需要我们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知耻之心,可以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羞恶之心,引导我们判断是非善恶,明确行为选择的理由。③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④树立底线意识,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不做,违反法律的事情坚决不做。道德底线——触碰道德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法律底线——违反法律底线的事情坚决不做在减肥的过程中,最重要的是什么?⑤“行己有耻”更需要我们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行己有耻的要求知廉耻,懂荣辱,有所为,有所不为有知耻之心,不断提高辨别“耻”的能力树立底线意识真诚面对自我,闻过即改,知耻而后勇磨砺意志,拒绝不良诱惑,不断增强自控力青春年少的我们,希望每个人以大局为重,不做可耻的事情,因为行己有耻是人与人之间要遵循的基本底线,我们的行为在证明并塑造着我们自己。02止于至善大学之道,在明明德,在亲民,在止于至善。——《大学》大学的宗旨,在于彰显光明的品德;在于反省提高自己的道德并推己及人,使人人都能改过自新、弃恶从善;在于让整个社会都能达到完美的道德之境并长久地保持下去。①“止于至善”是人的一种精神境界②“止于至善”是一种“虽不能至,心向往之”的实践过程。③是一种向往美好,永不言弃的精神状态。2004年底,印度洋突发海啸灾难。一对中年夫妇走进青岛市红十字会,他们说要替朋友为印度洋海啸灾区的灾民捐款五万元。当工作人员问其姓名时,他们留下了“微尘”的化名。在青岛市红十字会记录中,“微尘”在非典期间捐款两万元,在新疆喀什地震时捐款五万元,为白血病儿童捐款一万元,向湖南灾区捐款五万元……这对热心公益事业、化名“微尘”的好心人,多次捐款且数额较大,却一直不愿露面。于是,青岛市民开始了寻找“微尘”的行动。有人认为,“微尘”是值得尊重的人,不为名、不图利,只想以自己的方式做善事,那么人们就该尊重其选择。在青岛,“微尘”正在凝聚更多的爱心,越来越多的市民在捐款后也留下“微尘”“小小微尘”“微粒”等名字。现在,“微尘”已经成为诠释爱心的精神符号和青岛公益事业的品牌。①每个人都可以从点滴小事做起。“勿以恶小而为之,勿以善小而不为”,积少成多,积善成德。阅读感悟——“微尘”金融保险互帮互助身边的例子金融保险遵纪守法金融保险孝亲敬长抗疫英雄张定宇公益校长张桂梅共和国勋章获得者钟南山②在生活中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我们的榜样杨振宁:你站在科学和传统的交叉点上,惊才绝艳。你贡献给世界的如此深奥,懂得人不多,你奉献给祖国的如此纯真,我们都明白。曾经你站在世界的前排,现在你与国家一起向未来。苏炳添:摒住了呼吸,九秒八三,冲出亚洲的速度。你超越伤病和年龄,超越了自己,你奔跑的背后有强大的祖国。江梦南:你觉得你和我们一样,我们觉得是的,但你又那么不同寻常。从无声里突围,你心中有嘹亮的号角。新时代里,你有更坚定的方向,先飞的鸟一定想飞得更远,迟开的鲜花也会怒放。中国航天追梦人:发射,入轨,着陆,九天探望,一气呵成。追赶,并跑,领跑,50年差距,一载跨越。环宇问天,探月逐梦,五星红旗一次次闪耀太空,中国航天必将行稳致远。我们的榜样①榜样不仅是一面镜子,而且是一面旗帜。②(对个人)好的榜样昭示着做人、做事的基本态度,激发我们对人生道路和人生理想的思考,给予我们自我完善的力量。③(对社会和国家)善于寻找好的榜样、向榜样学习、汲取榜样的力量,我们的社会、我们的国家才会变得更加美好。榜样的作用?这是哪一个历史典故?负荆请罪负荆请罪④养成自我省察的好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身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作为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道德修养的一种方式、一种境界,是指在没有外在监督的情况下没能严守道德准则。解读“慎独”历史故事讲述的是杨震由荆州刺史调任东莱太守时,路过昌邑,遇到了在昌邑当县令的熟人王密。王密是杨震在荆州时荐举的秀才,听说杨震来了,特地前往驿馆拜见。王密一心想报答杨震荐举之恩,到了晚上,又独自一人赶到驿馆,拿出十斤黄金,献给杨震。杨震很不高兴地说:"我是了解你的,为什么你却一点不了解我 "王密以为杨震怕被人知道,所以不肯接受,连忙说:"晚上没人知道。"杨震气愤的说:"天知道神知道,我知道你知道,怎么能说没有人知道!"王密非常惭愧,只好拿了金子回去了。假如你是杨震,你会怎么做呢?希望大家养成慎独的好习惯①从点滴小事做起,积少成多,积善成德。②寻找“贤”,将他们作为榜样。③养成自我省察的好习惯,检视自身的不足,不盲目自责,积极调整自己,通过自身和慎独,端正自己的行为。止于至善的要求“少年智则国智,少年富则国富,少年强则强,少年独立则国独立,少年自由则国自由,少年进步则国进步。”青春,需要我们去经历,去体验。以修身为本,行走在“止于至善”的路上,在学习中成长,在成长中收获,是对青春最好的证明。青春只有一次,逐梦路上热血难凉。不成功,又何妨?心之所向一路成长,永远含泪微笑!永远热辣滚烫!I am myself本 课 小 结“行己有耻”的要求(5点)凡自己认为可耻的就不去做(含义)精神境界、实践过程、精神状态(含义)榜样的作用(3点)“止于至善”的要求(3点)行己有耻止于至善青春有格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