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3.6《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3.6《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探访古代文明》第二课时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学习并了解著名的世界历史文化遗产。
健全人格:感受文化遗产的魅力,领悟古代文明的价值。
责任意识:了解中国古代灿烂的文化在世界的地位以及对世界文化所作做出对巨大贡献。
话题二“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教学反思:
第二个话题“闻名世界的文化遗产”,先让学生通过感受以殷墟为代表的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激发学生去了解更多的中国文化遗产;引导学生探索自己感兴趣的古代文明成就,领悟古代文明的价值,树立珍惜和保护文化遗产的意识。
两个话题之间有递进的逻辑关系,先让学生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诞生地及其文明成就,再探究世界和中国的文化遗产及其他古代文明成就。
本课时教学主要有三个环节:感受震惊世界的中国文化遗产的魅力,探究文明古国留下的众多宝贵文化遗产,认识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
在第一个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抓住阅读角中的关键词,了解殷墟的位置、朝代和距今时间等信息;也可以播放视频加以补充介绍,让学生对殷墟有更直观的了解;还可以呈现一组中国世界文化遗产的图片和数据,再配以音乐,让学生领略中国文化遗产的风采。
在第二个环节,教师可引导学生围绕金字塔的建造和作用,探究自己感兴趣的问题:呈现阅读角《汉谟拉比法典》中“它是迄今已知的世界上第一部较为完整的成文法典”这句话,让学生了解古巴比伦在法律方面取得的成就:在此基础上,引导学生进一步了解早期文明发祥地在建筑、医学和制度等方面取得的成就。
在第三个环节,教师可布置课后探究作业,建议学生从(世界遗产名录》中选择项世界文化遗产,收集相关资料,将课堂上末尽的学习延伸至课后。
教学时,引导学生整体感知人类早期文明成就及其重要影响是本课的教学重难点。为突破教学重难点,采用了由点及面的思路来设计与实施教学。先引导学生认识到黄河流域、长江流域、辽河流域是中华文明的发祥地,继而延伸到其他早期文明发祥地:古埃及、古印度和古巴比伦,进而了解这些区域以农业、文字为代表的文明成就。
本课时教学重难点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 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精神文化财富,需要我们共同守护,树立自觉保护世界文化遗产的意识和责任感。为突破这一教学重难点,教师首先引导学生认识到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文明的现宝,凝聚了古代劳动人民的聪明才智,展现了早期人类文明的辉煌历史。在教学中,教师引导学生从黄河流域的历史遗迹——殷墟开始, 通过讲述与其相关的故事,感受保护文化遗产的意义,并探索如何采取积极有效的方式保护文化遗产。教师设计了一些探究性活动任务,比如“探访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让学生通过了解身边的世界文化遗产进步感知文化遗产的重要意义。而对世界文化遗产是人类共同的财富,不同文明之间是相互依存、相互借鉴的认识,可以通过解读古代波斯帝国的宫殿遗址来完成。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