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3.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教学反思】六年级下册3.6《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

资源简介

中小学教育资源及组卷应用平台
《探访古代文明》第一课时教学反思
核心素养目标:
政治认同: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区域的分布,探究人类共同创造的早期文明。
健全人格:通过展示图片、播放视频、小组合作探究的方式,习得分析解决问题的能力。
责任意识:知道中华民族为世界文化做出了独特贡献,萌发文化自信与民族自豪感。
话题一“早期文明发祥地”教学反思:
第一个话题“早期文明发祥地”,目的是让学生了解人类早期文明的重要发祥地,寻找它们的共同之处;探究半坡人和河姆渡人在住、食、用等方面的特点;了解人类早期文明在建筑、文字、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对整个人类文明的重要意义。
本课时教学主要有三个环节:总览早期文明发祥地,聚焦黄河流域的半坡文化和长江流域的河姆渡文化,感受早期文明发祥地创造的灿烂文化。
第一个环节, 教师使用教材提供的地图,引导学生通过读图回答三个问题:图上标示出的几个地区分别叫什么 为什么这样命名 这些地区的地理位置有什么共同点 引导学生探究早期文明发祥地在地理环境上的共同点。
第二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开展“小小考古学家”的小组学习活动,通过解读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出土的文物,推断出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大概的生活状况。
第三个环节,教师引导学生充分利用教材上的图文资料及自己补充的教学资料,圈出资料中有价值的线索,了解这些早期文明发祥地在建筑、文字和艺术等方面取得的成就,感受人类早期文明的辉煌灿烂。
通过对本课的教学,我感到学生非常喜欢这一课的内容。 在教学过程中,我结合教材内容,鼓励学生对感兴趣的问题展开探究,将学生的自主学习、小组合作探究、全班分享交流很好地结合起来。
第一,在对图片的直观认识和深入探究中,学生仔细解读教材提供的示意图,产了浓厚的学习兴趣。
在教学中,教师补充学习资料,设计学习任务。例如,在“小小考古学家”活动中,教师可以在教材基础上补充半坡遗址和河姆渡遗址出土文物的图片,设计小组合作学习任务,组织学生了解半坡居民和河姆渡居民的生活状况,推断出远古先民实现定居、从采集走向农耕、从渔猎走向备养的伟大变革。在此基础上,教师还可以设计填写探究报告表格的任务,让学生从代表建筑、食物来源、生活生产工具,以及文字与技艺等角度了解另外三个早期文明发祥地的杰出成就。针对这一学习任务,教学可以分三步来完成:第一步,课前让学生多途径获得关于另外三个早期文明发祥地的信息;第二步,教师示范完成研究报告表格中的部分内容;第三步,学生以小组合作的形式完成学习任务,在发现、比较、总结中感知人类早期文明的成就及其对人类社会的重要意义。教师还可以设计课后拓展学习任务帮助学生加深认识。
第二,学生从教材中的图文资料及我补充的资料中提取出关键信息为己所用,大提高了解读图片和文字资料的能力。
第三,教学以探究活动为主,学生通过合作完成探究报告,发现了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的相同之处和不同之处,感受人类早期文明发祥地为人类文明作出了重要贡献。
教师要在学生收集、整理资料前给予方法上的指导,只有这样才能有效地培养学获取与整理信息的能力。同时,教师在教学中也要指导学生开展自主研究、合作学习让学生体验探究学习的乐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