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6.4 青藏地区学习目标1.知道青藏地区的位置、范围、地形等自然环境,能说出该地区丰富的自然资源并简单分析原因。2.重点:掌握本地区在特殊的自然条件下形成的独特生产生活方式,在学习的过程中把握国家为发展该地区经济,建设基础设施等方面所做的努力,以最终实现各民族共同富裕。【预习导学】知识点一:概况 1.青藏地区北起 、阿尔金山脉、 ,南至 ,包括 高原、 盆地等主要地形区域。青藏高原是世界平均海拔 的高原,被称为“ ”。青藏地区面积约占全国的 ,人口约占全国的1%,地广人稀。这里 脆弱,维持其 和 已成为我国乃至世界共同关注的问题。 2.被誉为“中华水塔”的三江源地区,位于我国的 ( )A.黄土高原 B.青藏高原C.云贵高原 D.三峡库区3.三江源地区生态脆弱的主要原因是 ( )A.地势高,气候寒冷B.冰川众多,湿地广大C.地形崎岖,交通不便D.深居内陆,远离海洋知识点二:独特的自然环境 1.青藏地区自然环境独特。与纬度相当的我国东部地区相比,这里气温 , 广布, 众多,是亚洲多条重要河流的发源地。青藏高原海拔 ,空气 ,太阳辐射 ,是我国 资源最丰富的地区,拉萨有“ ”之称;本地区矿产资源丰富,柴达木盆地是青藏地区的“ ”。 2.青藏地区蕴藏着丰富的 资源、 资源和 资源,还有独特的藏族文化景观,由于长期交通不便,尚未得到充分的利用和开发。 为青藏地区的发展提供了良好的机遇。 3.青藏高原上有我国面积最大的湖泊,它是 ( )A.青海湖 B.鄱阳湖C.纳木错 D.洞庭湖4.下列河流中,发源于青藏高原的是 ( )A.黄河、海河 B.长江、黄河C.辽河、淮河 D.珠江、钱塘江知识点三:高寒地区农牧业 1.青藏地区有面积广阔、适于放牧的 、 ,也有海拔较低、适合农耕的 。 业一直是该地区的重要生产部门,主要畜种有 、藏绵羊、藏山羊等。河谷地带种植的农作物,以 、小麦、豌豆、马铃薯为主。 谷地、 谷地、 谷地是高原上的重要农业区。 2.有“高原之舟”之称的畜种是 ( )A.蒙古马 B.骆驼 C.驴 D.牦牛【合作探究】1.填下表,归纳和比较我国四大地理单元的特征。地区 位置、范围 地形 气候 主要自然植被温度带 干湿区北方地区南方地区西北地区青藏地区2.根据所学知识,说出青藏高原的地势对该地区气候特征、河流及流向、地表形态、植被、生产和生活方式等产生了什么影响。3.中国复杂多样的地理环境,对人们的生产生活有着深刻的影响。据此完成下列问题。(1)来到哈尔滨的冰雕公园,就像走进了神话中的水晶宫。哈尔滨的冰雕在露天里能够保存比较长的时间,这与当地的气候有什么关系 (2)在云贵高原,无论干农活,还是去赶集,背篓是农民常备的用具。当地人使用背篓的习惯,与地理环境有什么关系 (3)蒙古包是蒙古族等草原牧民居住的帐篷,它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这种传统民居与牧区的自然环境和生活方式有什么关系 (4)藏族同胞穿外衣时,喜欢只穿左边的衣袖而把右臂露在外面。这样的穿着习惯与青藏高原上的气温变化特点有什么关系 参考答案预习导学知识点一1. 昆仑山脉 祁连山脉 喜马拉雅山脉 青藏柴达木 最高 世界屋脊 25% 生态环境 生态平衡 可持续发展2. B 3. A知识点二1. 低 冰川 湖泊 高 稀薄 强 太阳能日光城 聚宝盆2. 矿产 水能 旅游 西部大开发3. A 4. B知识点三1. 高寒草甸 草原 河谷地带 畜牧 牦牛青稞 雅鲁藏布江 湟水 黄河2. D合作探究1. 秦岭—淮河以北 平原 冬季 0 ℃以下 半 湿润区 针叶林、落叶阔叶林 秦岭—淮河以南 平原、丘陵 冬季 0 ℃以上 湿润区常绿阔叶林 大兴安岭以西 ,长城以北高原、盆地 冬季 0 ℃以下 干旱、半干旱区 草原、荒漠 昆仑山脉以南、横断山脉以西高原 高寒气候 高寒草甸、草原2. 青藏高原是世界上海拔最高的高原 ,地势很 高 ,使得这里气温较低 ,尤其夏季是全国的低 温中心 ;水汽难以到达 , 比较干旱 ,形成特有的高寒气候。由于海拔高 ,大气稀薄 ,对太阳辐射削弱作用减弱 ,太阳辐射最强。海拔高 ,是多条大河的发源地 ,河流多向东、向南流。海拔高 ,气温低 ,高原上冰川广布。海拔 高 , 气 温 低 , 植 被 为 高 山 草 甸 或 高 山草原。农业生产主要种植生产期短、耐寒的青稞 ,种 植业主要分布在海拔较低的谷地 ,其他地区以畜牧业为主。人们喜食肉类、酥油 ,穿保暖的藏袍。3. (1) 哈尔滨是我国黑龙江的行政中心 ,这里纬 度高 ,冬季千里冰封 ,万里雪飘 ,冬季时间长 ,冰雕展览是这里的旅游资源。(2) 云贵高原地区地形崎岖 , 当地人背背篓便于行走。(3)蒙古族生活的地区降水较少 , 多风 ,地形 平坦 ,草原广布 ,牧区居民逐水草而居 , 流动性很强 ,蒙古包易于拆卸、搬运和安装。(4)青藏高原昼夜温差很大 ,藏袍可以根据气 温的变化 , 而采用不同的穿着方式 , 便于保暖、放牧、干活、耕作等。2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