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3伴性遗传(第1课时)课件(共47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3伴性遗传(第1课时)课件(共47张PPT)

资源简介

(共47张PPT)
第二章
基因和染色体的关系
第 3节 伴性遗传
第1课时
目标
01
02
03
分析归纳出各种伴性遗传方式的特点,并与相应常染色体遗传特点相比较,深刻理解伴性遗传的概念。(生命观念)
能根据遗传图谱,掌握遗传病遗传方式判断的一般步骤,并能熟练判断出某种遗传病的遗传方式。(科学思维)
运用伴性遗传的遗传学原理,指导优生工作或为农牧业生产服务(社会责任)
学习目标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据调查,在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男患者近7%,女患者近0.5%)。
抗维生素D佝偻病也是一种遗传病,患者常表现出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但这种病与红绿色盲不同,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抗维
生素D
佝偻病
正常色觉
色盲患者
为什么上述两种遗传病在遗传上总是和性别相关联
红绿色盲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很可能位于性染色体上。
  红绿色盲是一种常见的人类遗传病,患者由于色觉障碍,不能像正常人一样区分红色和绿色。据调查,在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远远多于女性(男患者近7%,女患者近0.5%)。
抗维生素D佝偻病也是一种遗传病,患者常表现出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生长发育缓慢等症状。但这种病与红绿色盲不同,患者中女性多于男性。
抗维
生素D
佝偻病
正常色觉
色盲患者
基因虽然都位于X染色体上,但红绿色盲基因为隐性,抗维生素D佝偻病基因为显性,因此,这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不同。
为什么两种遗传病与性别关联的表现又不同呢
决定性状的基因位于性染色体上,在遗传上总是与性别相联系。
伴性遗传
(若决定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遗传与性别无关)
若决定性状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则遗传与性别无关。
性状与性别相关联
伴性遗传
人类的性别是由什么决定的?其他生物和人类的一样吗?
所有的生物都有性染色体吗?
仔细阅读教材P35第一段,结合图2—12,思考以下问题:
人类男性和女性的染色体组成有什么区别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人类有23对46条染色体,而且都是由受精卵发育而来, 同样是受精卵,为什么后来有的发育成女性个体,有的发育成男性个体 为何人群中男女的比例大致为1∶1呢?
1. XY性染色体决定型:
(普遍存在于生物界)
男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女性体细胞染色体组成
人的染色体(23对)
常染色体
性染色体
:22对(1号——22号)
:1对
女性
男性
:同型的(用XX表示)
:异型的(用XY表示)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精子
卵细胞
1 : 1
22条+Y
22条+X
22对(常)+XX(性)

22对(常)+XY(性)

22条+X
22对+XX

22对+XY

×
P
F1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为什么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始终接近1:1?
为什么自然人群中男女性别比例始终接近1:1?
第一,雄性个体产生数目基本相等的两种精子,而雌性个体只产生一种卵细胞。
第二,两种精子与卵细胞结合的机会是均等的,因而形成两种数目基本相等的受精卵。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人类的X染色体和Y染色体无论是大小还是携带的基因的种类和数量都有差别,X染色体携带着许多个基因,Y染色体只有X染色体大小的1/5左右,携带的基因比较少。因此许多位于X染色体上的基因,在Y染色体上可能没有相应的等位基因
X染色体一定比Y染色体大吗?
果蝇的Y染色体更大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2. ZW性染色体决定型:
(鸟禽类、蛾、蝶)
雄性:
同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两条Z染色体。(ZZ)
雌性:
异型性染色体,体细胞含Z和W两条染色体。(ZW)
雄鸡性染色体组成:ZZ
雌鸡性染色体组成:ZW
性染色体决定性别的原因:
性染色体上有少数性别决定的基因。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3.染色体数目决定型:
其性别与染色体的倍数有关,雄性为单倍体,雌性为二倍体。
♀:2n=32
♂:n=16
♀:2n=32
(蜜蜂、蚂蚁等)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4.环境因子决定型:
(如鳄鱼、乌龟等)
乌龟卵在20~27℃条件下孵出的个体为雄性,在30~35℃时孵出的个体为雌性。
鳄鱼在30℃及以下温度孵化时,全为雌性;32℃孵化时,雄性约占85%,雌性占15%。
一、性别决定的方式
5.环境因子影响性别表征:
(黄鳝、红鲷鱼等)
黄鳝在发育过程中会经过雌雄两个阶段。2龄前皆为雌性;3龄转变为雌雄间体,卵巢退化,精巢形成,到6龄全部反转为雄性。
中考体检时大家都看过这些图片吗?这些图片是检测什么的?
你的色觉正常吗?
1.红绿色盲是怎样被发现的?
2.完成思考与讨论的下列问题:
(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位于Y染色体上?
(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3)若用B和b分别表示正常色觉和色盲基因,写出每个男性个体的基因型。(4)就这一对等位基因而言,基因型和表型分别有哪些类型?有几种婚配组合?
3.情境一:A小姐是色觉正常并不携带红绿色盲基因,她的丈夫患有红绿色盲,请分析后代患色盲症的情况。
4.情境二:B小姐是一名红绿色盲基因症携带者,她的丈夫色觉正常,请分析后代患色盲症的情况。
请同学们自主学习教材P34-36页,思考完成问题。
二、人类红绿色盲
(伴X隐性遗传病)
二、人类红绿色盲
  英国科学家道尔顿(J.Dalton,1766-1844)发现自己看到的花的颜色与其他人看到的不同,从而发现自己和弟弟对一些颜色识别不清,原来这是一种色盲现象。成为第一个发现色盲的人。
善于发现问题,执着的寻求答案,对于科学研究是多么的重要!
对我们有什么启示:
(1)红绿色盲是谁发现的?简单描述下他的发现过程。
(2)从道尔顿发现红绿色盲的过程中你获得什么启示?
(伴X隐性遗传病)
图 例
婚配关系
正常男性
正常女性
色盲男性
色盲女性
Ⅰ、Ⅱ……
世代数
1、2、3……
各世代中的个体
研究人类的遗传病,可以从遗传系谱图中获取资料。下图是一个典型的色盲家族系谱图。



1
2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
二、人类红绿色盲
(伴X隐性遗传病)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
二、人类红绿色盲



1
2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从系谱图可以看出,红绿色盲家族遗传有何特点?
从系谱图可以看出,这个家系中只有男性患者,而且男性患者的子女都是正常的;男性患者的女儿与正常人结婚后,生下的儿子却大约有一半是患者。
(伴X隐性遗传病)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
二、人类红绿色盲



1
2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隐性基因
2.红绿色盲基因是显性基因,还是隐性基因 从哪个家庭可以判断
Ⅱ-3 Ⅱ-4和Ⅱ-5 Ⅱ-6表现正常,但他们所生患病孩子,即“无中生有为隐性”
(伴X隐性遗传病)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
二、人类红绿色盲



1
2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位于Y染色体上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也一定患病
3.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 判断的依据?
(伴X隐性遗传病)
分析人类红绿色盲
二、人类红绿色盲



1
2
1
2
3
4
5
6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位于X染色体上,如果位于Y染色体上患者的父亲和儿子也一定患病
3.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还是Y染色体上 判断的依据?
(伴X隐性遗传病)
XB
B
b
Y
(色盲基因)
Xb
(1)基因所在位置:
(3)基因型类别:
(2)遗传类型:
4.从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人的正常色觉与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和表型可以有几种,请写出来?
仅X染色体上有。
伴X染色体隐性遗传
XBXB
XBXb
XbXb
XbY
B
B
B
b
b
b
B
b
正常
正 常
(携带者)
色盲
正常
色盲
表现型
基因型


性 别
二、人类红绿色盲
(伴X隐性遗传病)



1
2
1
2
3
4
6
5
1
2
3
5
7
6
8
10
9
11
12
4
XBXB或XBXb
XbY
XBY
XBXb
XBY
XBXb
XBY
XbY
XbY
XBY
XbY
XBXB或XBXb
若用B和b分别表示正常色觉和色盲基因,写出每个男性个体的基因型。
二、人类红绿色盲
(伴X隐性遗传病)
二、人类红绿色盲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有关红绿色盲的基因型共有 种,任意男女婚配共有 种婚配方式
5
6
XbY
XBXB 女正常
XBXb 女正常(携带者)
XBY
XbXb 女患者
男正常
男患者
(伴X隐性遗传病)
二、人类红绿色盲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①xBxb与XBY
②xBxb与XbY、
③xBxB与XbY、
④xbxb与xBY
(强调遗传图解的规范要求)
小组合作,分析、讨论画出4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通过投影仪现场展示。学生互评、纠错、修正。
画出下列几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
(伴X隐性遗传病)
二、人类红绿色盲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男性正常
Y
XB
Xb
XBY
XBXb
女性携带者
XBXB
XbY
男性色盲
×
女性正常
亲代:
配子:
子代:
男性的色盲基因只能传给女儿,不能传给儿子。
遗传规律
(伴X隐性遗传病)
二、人类红绿色盲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XBY
XBXB
XBXb
XbY
XBXb
XBY
男性正常
×
女性携带者
亲代:
Y
XB
XB
Xb
配子:
男性正常
女性正常
女性携带者
男性色盲
子代:
儿子的色盲基因只能来自母亲。
遗传规律
(伴X隐性遗传病)
二、人类红绿色盲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预测红绿色盲基因的遗传
XBXb
XbY
男性色盲
×
女性携带者
亲代:
Y
XB
Xb
Xb
配子:
XBY
XBXb
XbXb
XbY
子代:
女儿色盲,父亲一定色盲。
遗传规律
(伴X隐性遗传病)
二、人类红绿色盲
2.分析人类红绿色盲遗传特点
预测红绿色盲基因的遗传
XbXb
XBY
男性正常
×
女性色盲
亲代:
Y
XB
Xb
配子:
子代:
XBXb
女性携带者
XbY
男性色盲
父亲正常,女儿一定正常;母亲色盲,儿子一定色盲。
遗传规律
(伴X隐性遗传病)
6





XBXB
XBY
x
1
2
3
5
4
6
XBXb
XBY
x
XbXb
XBY
x
XBXB
XbY
x
XBXb
XbY
x
XbXb
XbY
x
儿子
女儿
XBY
XBXB
XBY
XbY
XBXB
XBXb
XbY
XBXb
XBY
XBXb
XBY
XbY
XBXb
XbXb
XbY
XbXb
雌隐雄显,后代可变
雌杂雄显,常伴可辨
二、人类红绿色盲
(伴X隐性遗传病)
观察、比较几种遗传图解后,归纳红绿色盲的遗传特点。
特 点
XBXb
XbY
XBXb
①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②男性患者的基因只能从母亲那里传来,以后只能传给女儿。
③女性患病,其父其子必患病;男性正常,其母其女均正常。
3.伴X隐性遗传特点
二、人类红绿色盲
(伴X隐性遗传病)
思考:
为什么伴X隐性遗传特点患者中男性远多于女性?
(1)红绿色盲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属于隐性遗传病,男性只有一条X染色体,只要X染色体上有红绿色盲基因,就表现为红绿色盲;
(2)而女性有两条X染色体,只有两条X染色体上都有红绿色盲基因时才表现为红绿色盲,因此红绿色盲患者中男性多于女性。
伴X显性遗传病有什么特点呢 下而通过实例进行分析。
二、人类红绿色盲
(伴X隐性遗传病)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分析
(伴X显性遗传病)
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由于对磷、钙吸收不良而导致骨发育障碍。患者常表现为X型(或O型)腿、骨骼发育畸形(如鸡胸)、生长缓慢等症状。
位于 X 染色体上 显性遗传
表现型
基因型


性 别
XDXD
XDXd
XdXd
XDY
XdY
患病
正常
患病
(发病轻)
患病
正常
与红绿色盲一样有关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基因型共有 种,任意男女婚配共有 种婚配方式
5
6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分析
(伴X显性遗传病)
正常人和抗维生素D佝偻病患者的基因型和表型
画出6种婚配方式的遗传图解,归纳总结位于X染色体上的显性基因的遗传特点。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分析
(伴X显性遗传病)
 
IV
I
II
III
25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正常
患病
上图是一个典型的抗维生素D佝偻病家族系谱图。总结出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特点。
三、抗维生素D佝偻病的遗传分析
(伴X显性遗传病)
特 点
①女性患者多于男性患者,部分女性患者病症较轻
②具有世代连续性,患者至少双亲之一为患者。
③男性患者的母亲和女儿一定患病。
外耳道多毛症
Radhakant Bajpai来自印度,他的耳毛长到了25厘米。获吉尼斯世界纪录。
特点:
①传男不传女,父病子必病
②父传子,子传孙,世代连续
③无显隐性
三、伴Y染色体遗传
伴性理论在实践中有什么应用呢?
五、伴性遗传的应用
1.医学实践,指导优生
如果你是医生,请给他们一些建议:
婚配实例 生育建议及原因分析
男性正常×女性色盲 生 ;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色盲×女性正常(纯合) 生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男性正常×女性携带者 生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抗维生素D佝偻 病男性×女性正常 生_____; 原因: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
女孩
该夫妇所生男孩均患色盲
男孩
该夫妇所生女孩全患病,
而男孩正常
男女都可
该夫妇所生男女均正常
女孩
所生男孩为色盲的概率为1/2
五、伴性遗传的应用
2.生产实践,指导育种
鸡性别决定方式为ZW型,芦花是由Z染色体上显性基因B控制;非芦花是隐性基因b控制的;分辨早期雏鸡的性别,尽早分离公鸡和母鸡,从而提高生产效益。
请设计一个杂交方案,仅凭羽毛的颜色就可以将早期雏鸡的性别区分开来。
芦花鸡
非芦花鸡
雄:ZBZB、ZBZb、ZbZb 雌:ZBW、ZbW
让芦花雌鸡(zBw)与非芦花雄鸡(zbzb)交配统计子代表现型及比例;
Zb
W
zBzb
zbw


芦花鸡 非芦花鸡
配子
子代


zbzb
zBw
X
亲代
ZB
从F1中选择表现型为“非芦花”的个体保留。
思路
方法
非芦花鸡 芦花鸡
五、伴性遗传的应用
2.生产实践,指导育种
课后请设计一个杂交方案,单凭眼睛颜色便能辨别果蝇的性别?
课后习题·概念检测
1.性染色体携带着许多个基因。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位于X或Y染色体上的基因,其控制的性状与性别的形成都有一定的关系。( )
(2)位于性染色体上的基因,在遗传中不遵循孟德尔遗传规律,但表现出伴性遗传的特点。( )
×
×
课后习题·概念检测
2.在下列系谱图中,遗传病(图中深颜色表示患者)只能由常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决定的是( )
C
课后习题·概念检测
3.由X染色体上的隐性基因导致的遗传病可能具有的特点是( )
A.如果母亲患病,儿子一定患此病
B.如果祖母患病,孙女一定患此病
C.如果父亲患病,女儿一定不患此病
D.如果外祖父患病,外孙一定患此病
A
课后习题·拓展应用
1.人的白化病是常染色体遗传病,正常(A)对白化(a)是显性。一对表型正常的夫妇,生了一个既患白化病又患红绿色盲的男孩。回答下列问题。
(1)这对夫妇的基因型是 。
(2)在这对夫妇的后代中,如果出现既不患白化病也不患红绿色肓的孩子,则孩子的基因型是:
AaXBXb (妇), AaXBY (夫)
AAXBXB, AAXBXb, AAXBY, AaXBXB, AaXBXb, AaXBY
课后习题·拓展应用
2.果蝇的灰身(B)对黑身(b)为显性,为了确定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某研究小组让一只灰身雄性果蝇与一只灰身雌性果蝇杂交,然后统计子一代果蝇的表型及数量比,结果为灰身:黑身=3 : 1。根据这一实验数据,还不能确定B和b是位于常染色体上还是X染色体上,需要对后代进行更详细的统计和分析。请说说你的想法。
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常染色体上,依据子一代的表型,可以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为Bb和Bb,子一代灰身:黑身为3: 1;如果这对等位基因位于X染色体上,依据子一代的表型,可推知亲代的基因型为XBXb和XBY,子一代灰身:黑身也为3:1,但黑身果蝇全为雄性。因此,要确定等位基因是否位于x染色体上,还应统计黑身果蝇是否全为雄性。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