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共28张PPT)课件(内嵌1份视频)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人教版(2019)高中地理选择性必修1第3章第2节 气压带和风带(共28张PPT)课件(内嵌1份视频)

资源简介

(共28张PPT)
人教版选择性必修一
——第三章 第二节 第1课时——
气压带和风带
课程标准 素养要求
1.识记全球气压带、风带的名称及分布规律,会判断风带的风向。 2.理解气压带、风带的季节移动特点。 3.结合区域环境特征的分析,理解气压带、风带对气候的影响。 1.结合图文材料,认识不同地区大气环流(气压带、风带)的特点。(区域认知)
2.综合分析气压带、风带的形成。(综合思维)
3.绘制全球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地理实践力)
课堂导入
一、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温故知新1:说出热力环流的形成原因及过程


高压
低压
高压
低压
地面冷热不均
空气垂直运动
水平气压差异
空气水平流动
地球两极和赤道也存在巨大的温差,会形成热力环流吗?
太阳辐射的纬度差异
高低纬度间的热量差异
大气环流
一、大气环流
1.概念:全球性有规律的大气运动。
2.意义:把热量和水汽从一个地区输送到另一个地区,从而使高纬度和低纬度之间、海洋和陆地之间的热量和水汽得到交换。
3.成因:
二、大气环流的形成
仅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假设:
忽略地转偏向力
忽略下垫面的热力性质差异
第一步:
赤道
北极
高压
低压
极地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热力原因
单圈环流
冷热不均使其动
地球不自转;
地表性质均一
温故知新2:受力不同与风向
梯+偏
梯+偏+摩
只受气压梯度力
理论风向
高空风向
近地面风向


(北半球)
地球自转,水平运动物体受地转偏向力的影响,
运动方向会发生偏转,会影响单圈环流吗?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2、大气环流的形成
第二步: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
忽略下垫面的热力性质 差异
极地高气压带
地球自转使其偏
+地球自转
北半球低纬环流立体图
赤道
北纬30度
高压
南风
西南风
西风








高气压带
副热带
动力原因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2、大气环流的形成
第二步: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
极地高气压带
低纬
环流
地球自转使其偏
动力原因
+地球自转
冷暖空气相遇时,暖空气因密度低被迫爬升到高空,形成锋面系统。暖空气向高空爬升的过程中温度降低,易成云致雨。
赤 道 低 气 压 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2、大气环流的形成
第二步: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假设:地表性质均一
极地高气压带
低纬
环流
中纬
环流
高纬
环流
地球自转使其偏
三圈环流
动力原因
+地球自转
结合三圈环流的形成的知识,绘制全球气压带与风带分布示意图。
0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低纬环流
30
副极地低气压带
0 上空
中纬环流
高纬环流
高纬环流
中纬环流
东 北 信 风
盛 行 西 风
极 地 东 风
60 Ν
Ν


上空
东 南 信 风
低纬环流
30
60
动动手:大气环流的形成
1
1.气压带的形成原因
规律小结:
2
副极地低气压带
极地高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气温低,空气收缩下沉,密度大
赤道气温高,空气膨胀上升,密度小
冷暖气流交汇气流被迫抬升
高空气流堆积,下沉在近地面堆积
动力因素
(重力、抬升)
热力因素
(冷、热)
2.气压带的特征
气压带 分布纬度 成因 气流 对气候的影响
极地高气压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赤道低气压带
N/S 90°附近
N/S 60°附近
N/S 30°附近
0°附近
热力原因
动力原因
动力原因
热力原因
下沉
上升
下沉
上升
高温多雨
炎热干燥
温和湿润
寒冷干燥
规律小结:
2
3.风带的特征
风带 分布纬度 风向 性质
北半球 南半球
低纬信风带
中纬西风带
极地东风带
0°— 30°之间
30°— 60°之间
60°— 90°之间
东北风
西南风
东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干燥
暖湿
干冷
规律小结:
3
低纬→高纬
高纬→低纬
海洋→陆地
陆地→海洋
降水较多
降水较少




使


第三步: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0
23 26′Ν
66 34′Ν
23 26′S
66 34′S




使


第三步:
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地球自转
+地球公转
大气环流课堂总结
大气环流概念、意义、成因
大气环流形成
第一步,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
第二步,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地球自转
第三步,考虑高低纬间热量差异+地球自转+地球公转
1.下图为近地面气压带、风带示意图,图中气压带名称及所在半球判断正确的是( )
A.北半球 副热带高气压带
B.赤道低气压带
C.南半球 极地高气压带
D.南半球 副热带高气压带
课堂小练:
D
2. 如果下图表示的是三圈环流中的低纬环流,其中丙丁位于近地面,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丙为赤道低气压带
B.常年受丁控制的地区往往形成高温多雨的气候
C.①地风带为盛行西风
D.丙为副热带高气压带,其成因与极地高压相同
B
A
C
3.
4.下图是“半球近地面风带分布示意图”。
图中a处的盛行风向是(  )
A.东北风 B.西北风
C.东南风 D.西南风
B
5.下图是“沿某经线的低层大气环流形势剖面图”,分析完成下列问题。
(1)写出图中数字代码所处位置的气压带或风带的名称:
①_____________,②_______________,
③_____________,④_______________,
⑤_____________,⑥_______________,
⑦_____________。
极地高气压带
极地东风带
副极地低气压带
盛行西风带
副热带高气压带
东南信风带
赤道低气压带
(2)写出风带的风向:②________,④________,
⑥________,⑧________。
(3)因热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___
和______,因动力原因形成的气压带是____、_____。
东北风





东南风
西北风
东南风
(1)该图表示北半球   季时的大气环流状况,判断的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一般地说,A地比B地降水   ,原因是 。
。(3)C气流来自哪个气压带?  ,为什么C气流与D气流相遇后向上爬升?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气流相对上升的纬度是____________和_______,那里一般是___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 ____________________。气流相对下沉的纬度是___________和______,那里一般是___气压带,天气特点是______________。
6.读下图,并回答下列问题。

气压带、风带位置南移
丰富
副热带高气压带
C气流较暖轻,遇到来自高纬度的冷而重的D气流,被迫抬升
南北纬60°
赤道
多阴雨天气 

极地 
多晴朗天气
高 
南北纬30°
A处西风带由低纬吹向高纬,温度降低,
容易形成降水。B处信风带由高纬吹向低纬,不容易形成降水。
概念:大气环流
专业术语:
单圈环流、三圈环流、
极地高气压带、副极地低气压带、副热带高气压带、赤道低气压带、
极地东风、盛行西风、东北信风、东南信风
易错点提示:
1.赤道低气压带和极地高气压带的形成是热力原因
2.副极地低气压带和副热带高气压带的形成是动力原因
3.北半球盛行西风是西南风,南半球盛行西风是西北风
课堂反思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