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1张PPT)1.1 种群的数量特征在一定空间范围内,同种生物所有个体形成的集合。一、种群的概念判断:下列叙述中属于种群的是:1.一个池塘中的全部鱼2.所有鲤鱼3.一座山上的成年金丝猴4.一片草地上的全部蒲公英√种群是物种繁殖、进化的基本单位濒危动物保护有害生物防治渔业上合理捕捞量种群水平上研究的问题种群的数量特征及其变化种群的最基本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意义: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概念:种群在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种群密度种群个体总数总面积或总体积思考:是不是种群内个体数量越多,种群密度就越大?不是;因为种群密度强调的是单位面积或单位体积中的个体数。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调查方法逐个计数例:调查华二黄中红花羊蹄甲的密度逐个计数红花羊蹄甲棵数华二黄中校园面积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如果是分布范围较大,个体较小呢?能数的过来吗?这时候什么办?采取估算的方法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调查方法逐个计数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黑光灯诱捕法例:调查华二黄中中某趋光性昆虫的种群密度调查趋光性昆虫①黑光灯诱捕法估算法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①黑光灯诱捕法适用范围:原理:黑光灯是一种发射人眼看不见的、波长在365 nm左右的紫外线的电光源。 黑光灯具有很强的诱虫作用,是杀虫用灯的理想光源。对于有_______的昆虫,可以用________________的方法来估算它们的种群密度。黑光灯进行灯光诱捕趋光性估算法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调查方法逐个计数调查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例:调查某片地中某种菊花的种群密度调查植物或活动能力弱、活动范围小的动物样方法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植物昆虫卵蚜虫跳蝻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1.为什么选双子叶草本植物为调查对象而不是单子叶植物?2.常用的取样方法有哪些?分别适用于什么样的地块?3.取样的关键在于什么?4.如果所取样本在样方边界线上,我们应该怎样计数?5.样方多少及大小会影响调查结果吗?阅读课本P5页相关内容,小组合作完成下列相关内容。②样方法估算法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1.确定调查对象-双子叶植物“因单子叶草本植物常常是丛生或蔓生,难以辨认”而双子叶植物则容易辨别个体数目。双子叶植物网状脉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单子叶植物叶条形或披针形②样方法估算法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制定调查方案实施调查方案样方样方大小样方多少取样方法样方内计数随机取样草本:约1m2灌木:约10m2乔木:约100m2一般不少于5个,多一些计数结果更准确边角上的个体,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关键 核心2.实验流程探究·实践:调查草地中某种双子叶植物的种群密度五点取样法等距取样法②样方法估算法方形地形长条形地形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调查方法样方法原则:计上不计下,计左不计右步骤:取样→计数→求平均值 估算这块草地中蒲公英的密度( )样方1m2 1 2 3 4 5株数(株/m2)密度 476475.6株/m210m10m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调查方法逐个计数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样方法例:调查华二黄中麻雀的密度标记重捕法植物或活动能力弱,范围小的动物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调查方法标记重捕法例:调查华二黄中麻雀的密度,调查范围2hm2,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只麻雀,第二次捕获6只,其中有标记麻雀3只,请估算其种群密度。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调查方法标记重捕法例:调查华二黄中麻雀的密度,调查范围2hm2,第一次捕获并标记5只麻雀,第二次捕获6只,其中有标记麻雀3只,请估算其种群密度。总数初捕标记数=重捕数重捕中标记数估算总数:10只估算种群密度:5只/hm2总数X初捕标记数=重捕数重捕中标记数××a.标志物不能过分醒目;b.标志物和标志方法不能影响标志对象正常的生理活动;c.标志物要不易脱落;d.标志个体需与未标志个体混合均匀后再重捕,保证在重捕时被捕的概率相等;e.确保调查期间没有个体的迁入、迁出、出生、死亡;注意事项:估算法③标记重捕法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偏大1、标记物脱落4、被标记个体部分死亡3、标记物太醒目,导致标记个体易被天敌捕食5、重捕时间太短,初捕个体未充分融入;6、标记物过于明显,使其第二次捕捉时更易被捕到。③标记重捕法估算法思考:以下情况会导致估算的数值要比实际值偏大还是偏小?偏小2、标记物使动物受惊吓,从而不易被捕到偏大偏大偏大偏小一、种群密度及调查方法总数X初捕标记数=重捕数重捕中标记数二、种群的数量特征:种群密度(最基本)调查方法逐个计数分布范围较小、个体较大的种群估算样方法标记重捕法植物或活动能力弱,范围小的动物调查活动能力强,活动范围大的动物黑光灯诱捕法调查趋光性昆虫种群密度反映了种群一定时期的数量,但是仅靠这一数量特征还不能反映种群数量的变化趋势。在 内 的个体数目占该种群 的比值即 。单位时间新产生(或死亡)个体总数出生率(死亡率)1.概念:出生率和死亡率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重要因素。2.意义: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出生率与死亡率出生率 > 死亡率出生率 = 死亡率出生率 < 死亡率种群密度变大种群密度相对稳定种群密度变小1.概念:在 内 的个体数占 的即迁入率(迁出率)。单位时间迁入(迁出)该种群个体总数比值二、种群的数量特征:迁入率与迁出率迁入率 > 迁出率迁入率 = 迁出率迁入率 < 迁出率种群密度变大种群密度相对稳定种群密度变小迁入率和迁出率也是直接决定种群大小和种群密度的因素。2.意义:3.举例:春运前后珠三角和长三角各大城市的人口变化如果研究一座城市人口的变化,迁入率和迁出率是不可忽视的因素。二、种群的数量特征:迁入率与迁出率二、种群的数量特征:年龄结构思考1:为什么可以通过年龄结构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年龄结构通过影响出生率和死亡率来影响种群密度变化ABC——预测种群的数量变化趋势二、种群的数量特征:性别比例思考2:性别比例为什么会影响种群密度?影响出生率3.与实践的联系:利用人工合成的性引诱剂(信息素)诱杀某种害虫的雄性个体,改变了害虫种群正常的性别比例,就会使很多雌性个体不能完成交配,从而使该种害虫的种群密度明显降低。雌 :雄≈1不合理的性别比例(雌:雄>1)种群出生率下降二、种群的数量特征:思考3:请你用关键词和箭头绘制各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图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二、种群的数量特征:思考3:请你用箭头表示各种群数量特征间的关系种群密度出生率死亡率迁入率迁出率年龄结构性别比例直接决定影响影响影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