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2.1 坚持依宪治国 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2.1《坚持依宪治国》
核心素养目标
1.政治认同: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效力和法律权威,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感受宪法在国家生活中的崇高地位,树立宪法至上的理念;体会宪法对我国的国家性质、基本制度、国家机构、公民基本权利和义务等内容的规定,懂得社会主义制度的优越性,增强国家认同感。
2.道德修养:自觉热爱宪法、拥护宪法。
3.法治观念: 提高对宪法重要性的认识,增强宪法意识
4.健全人格: 做社会主义法治的忠实崇尚者、自觉遵守者、坚定捍卫者。
5.责任意识: 培养责任意识,以国家主人翁的态度参与学习宪法,遵守宪法。
重点:宪法是根本的活动准则;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难点:理解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树立宪法至上的观念。
1、宪法的构成与内容?
2、宪法为什么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3、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4、宪法的地位?
5、为什么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
(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自主学习
☆你知道两会的全称是什么吗?
☆我国的根本制度是什么?
☆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什么?
作为中国公民,你对我们国家了解多少?
①两会的全称为:“中华人民共和国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
②我国的根本制度是社会主义制度。
③我国治国的基本方略是依法治国。
运用经验
我们国家是这样的一个国家,政治、经济、文化、社会等各方面都有一定的制度,而这些基本的国家制度,这些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都是由我国宪法规定的。
给我们什么启示?
01
根本的活动准则
探究一 宪法的构成
1.我国宪法的构成?20页
宪 法
序 言
第一章 总纲
第二章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第三章 国家机构
第四章 国旗、国歌、国徽、首都
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的诞生历程
1949年9月29日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的第一届全体会议通过的《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共同纲领》具有临时宪法的作用
1954年9月20日
在第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第一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4章106条。被称为五四宪法。是一部较为完善的宪法。是在对建国前夕由全国政协制定的起临时宪法作用的《共同纲领》进行修改的基础上制定的。
1975年1月17日
在第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第二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30条,被称为七五宪法。当时仍处于文化大革命时期,所以带有比较浓重的文革色彩。
1978年3月5日
在第五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第一次会议上通过第三部《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共4章60条。被称为七八宪法。
1982年12月4日
在第五届全国人大第五次会议上正式通过并颁布华人民共和国第四部宪法,称为八二宪法,也我国当前现行宪法的前身。
我国现行宪法是新中国第四部宪法。1982年4月28日《宪法修正案草案》对全民公布,宪法修改委员会多次广泛征询各地区、各部门、各阶层的意见,并发动和组织广大群众进行全民讨论。在历时四个月的全民讨论中,广大群众表现出高度的政治热情和积极性,提出大量意见。全国80%以上的成年公民参加了讨论,台湾同胞、港澳同胞、海外侨胞也参加了讨论。这部凝聚全国人民意志和智慧的宪法草案,历时七个多月之后,于1982年12月4日由第五届全国人大五次会议通过并公布实施。——这一天因而被设定为国家宪法日!
我国为什么要对宪法草案进行全民讨论?
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本质)
【环节三】——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任务探究三
问题:依据从上述信息,思考我国宪法的主要内容。
宪法序言规定:
国家的根本任务是集中力量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宪法第一章第一条:
中华人民共和国是工人阶级领导的、以工农联盟为基础的人民民主专政的社会主义国家。社会主义制度是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根本制度。禁止任何组织或者个人破坏社会主义制度。
……
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义务、国家机构的组织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最根本、最重要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我国现行宪法除序言外,设有第一章总纲,第二章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第三章国家机构,第四章国旗、国歌、国徽、首都,共四章一百四十三条。
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宪法规定了我国的国家性质、根本制度、根本任务、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国家机构的设置及职权等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涉及政治、经济、文化和社会生活等各个方面。
1.我国宪法的构成、本质和内容各是什么?
构成:
本质:
内容:
【环节四】——了解宪法权威
任务探究四
问题:1.你从主席抚按《宪法》宣誓中,明白什么道理?
2.国家领导人就职宣誓,有何意义?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
2023年3月10日,十四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选举产生新一届国家领导人,习近平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左手抚按《宪法》,右手举拳,庄严宣誓:“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宣誓人习近平”。铿锵有力的宣誓声响彻人民大会堂。
①有利于强化国家公职人员宪法意识,忠于宪法。
②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保证宪法实施。
③有利于在全社会营造,遵法学法,守法用法的良好氛围。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为准则。
①宪法具有至高无上的权威。宪法的权威关系国家的命运、社会的安定和人民的根本利益。P22-1
②如果宪法没有权威,法治的权威就树立不起来;如果宪法受到漠视,人民权利和自由就无法保证。P22-1
笔记区
2、为什么要维护宪法的权威?
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3.怎样维护宪法权威?
宪法是我国的根本法
思考:国家公职人员就职时为什么向宪法宣誓?
宪法在序言中规定:“全国各族人民、一切国家机关和武装力量、各政党和各社会团体、各企业事业组织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并且负有维护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的职责。”
中国共产党应该和其他政党、团体、组织一样,不得有超越宪法和法律的特权。
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制定了宪法,中国共产党可以不受宪法的约束。


中国共产党作为执政党,必须以宪法为根本的活动准则!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提示】依法治国的核心是依宪治国。
3.怎样维护宪法权威?P22①②③
①坚持依法治国首先要坚持依宪治国,坚持依法执政首先要坚持依宪执政。
②任何公民、社会组织和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和法律为行动准则。
③一切组织和个人都必须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保证宪法实施,依照宪法法律行使权利或权力,履行义务或职责,都不得有超越宪法法律的特权,一切违反宪法和法律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
02
最高的法律效力
【提示】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刑事诉讼法
环境保护法
刑 法
民法通则
立法法
物权法
婚姻法
宪法地位
(1)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至高无上的地位)(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3)宪法是公民权利的保障书,是治国安邦的总章程。(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核心(5)我国宪法是党和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性质)1.我国宪法的地位?(重要性)笔记探究活动四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选举权和被选举权
人身自由不受侵犯 刑事诉讼法规定了拘留、逮捕的条件,刑法规定了侵犯公民权利罪等;
请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中华人民共和国选举法》规定了选举机构、选民登记选举程序、对破坏选举的制裁等问题。
最高的法律效力
任务探究二
①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环节二】——宪法与普通法律内容对比
问题:从内容上看,宪法与其他法律的有何区别?
宪 法 普通法律
国家的性质 国家的根本制度 国家的根本任务 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 国家机构的组织及职权 …… 刑法:规定哪些行为是犯罪并应当负何种刑事责任,给予犯罪人何种刑事处罚的法律。
民法典:平等主体的自然人、法人和非法人组织之间人身关系和财产关系。
立法法:“我的任务是规范立法活动,健全国家立法制度,提高立
法质量,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马克思说:“宪法是法律的法律”。
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
宪法=义务教育法+环境法+民法+刑法+未成年人保护法( )
×
×
普通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
易错提醒:
例:有人说:“刑法+民法+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保护法+……=宪法”这种观点正确吗?为什么?
判断:这种观点是错误的。
理由: ①宪法是我国的根本大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常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刑事、民事、行政等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②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是宪法的具体化,而不是普通法律的总和,其它法律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辨析判误
第一条 为了处罚犯罪,保护人民,根据宪法,结合我国同犯罪作斗争的经验及实际情况,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法》
第一条 为了保护民事主体的合法权益,调整民事关系,维护社会和经济秩序,适应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发展要求,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
第一条 为了发展教育事业,提高全民族的素质,促进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和精神文明建设,根据宪法,制定本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法》
思考:为什么这些法律的制定都提到以宪法为依据?
②从法律效力上看: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其他法律是根据宪法制定的,不得与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相违背。否则,就会因违宪而无效。
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为什么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比普通法律更加严格?
③从制定和修改程序来看:宪法制定和修改的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1)原因: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它规定国家生活中的最根本、最重要的问题,是任何组织或个人的根本行为准则,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其他各种法律都是依照宪法来规定、细化的。如果与宪法相违背之处,则这条法律自动失效,所以宪法又被称为“母法”,制定和修改程序自然比“子法”更加严格。
(2)意义:严格的制定和修改程序,一方面使得宪法的内容具有更广泛的民意基础,另一方面保障了宪法的长期稳定性,使国家长治久安,社会健康发展。
最高的法律效力
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 民法通则规定了物权、债权,刑法规定了侵犯财产罪;
受教育权利
义务教育法规定了公民均有上学接受教育的权利,规定了国家提供教育设施,培养教师,为公民受教育创造必要机会和物质条件等。
我国宪法规定的公民权利 其他法律的相关规定
探究活动四
请填写下表,说明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关系。
④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其他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宪法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它法律规定的内容通常是一般性的问题。
最高的法律效力
中国共产党第十九次全国代表大会上,习总书记在报告中指出:要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全面依法治国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和重要保障
4.为什么说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①全面依法治国,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②宪法的规定具有原则性的特点,各种法律制度是对宪法规定的具体落实。
③宪法是对公民基本权利的根本确认和保障,其他法律也对公民基本权利的实现具有不可替代的作用。
2、宪法为什么是国家的根本法?(宪法与其他法律的区别)
总述:宪法是国家的根本法,在国家法律体系中具有最高的法律地位、法律权威和法律效力
(1)(内容上)宪法所规定的内容是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的问题,而其他法律所规定的内容通只是国家生活中的一般性问题,是对国家生活和社会生活中某一方面的规定
(2)(法律效力上)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违宪无效。
(3)(制定和修改程序上)宪法的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加严格。
(4)宪法是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
知识结构
根本的
活动准则
坚持
依宪治国
最高的
法律效力
对一切组织和个人
法律地位
法律权威
法律效力
维护宪法权威
坚持宪法至上
最高的
对一切法律和法规
1.我国宪法是人民意志的集中体现,是国家的根本法
2.宪法是一切组织和个人的根本活动准则
3.依法治国要依宪治国,依法行政要依宪执政
1.宪法规定国家生活中带有全局性、根本性问题
2.宪法是其他法律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3.宪法的制定和修改更严格
4.国家法制统一的基础,完善以宪法为
核心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制体系。
1.(2023浙江杭州24)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对报送备案的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地方性法规加强合宪性审查和监督,依法纠正违反宪法精神的规定。其目的在于( )
①纠正公民的违宪行为
②提高行政法规的地位
③维护宪法的尊严和权威
④维护国家法制的统一
A. ①② B. ①④ C. ②③ D. ③④
课时小测
D
2.(2023湖北武汉4)2022年12月4日是第九个国家宪法日,某校开展“学宪法·讲宪法”主题教育手抄报评选活动。同学们提交的下列作品中,可以入选的是(  )
①粘贴“向宪法宣誓”照片,配文“公职人员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②制作“我国法律法规体系”思维导图,配文“宪法是一切法律的总和”
③绘制“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信仰”宣传画,配文“宪法集中体现人民共同意志”
④列举包含“根据宪法,制定本法”的法律条文,配文“宪法具有最高的法律效力”
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
D
课堂练习
3.2023湖北荆州 中考真題根据有关法律规定,任何国家机关、社会组织和公民个人,如果认为行政法规、监察法规、司法解释、地方性法规等同宪法法律相抵触,都可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书面提出审查建议。这一规定(  )
①有利于公民直接参与立法,保障人民民主权利
②确认了人大及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
③是我国坚持和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的具体体现
④有利于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确保国家法治统一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④ D. ③④
D
课堂练习
4.2023·江苏淮安·中考真题《中华人民共和国反电信网络诈骗法》自2022年12月1日起施行。该法第一条规定:“为了预防、遏制和惩治电信网络诈骗活动……根据宪法,制定本法。”材料体现了( )
A.我国要坚持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相结合
B.我国宪法是党的主张和人民意志的统一
C.宪法是其他法律的立法基础和立法依据
D.宪法制定和修改程序比其他法律更严格
C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