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38张PPT)5.4 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二 光合作用的原理和作用叶绿素类胡萝卜素(含量约3/4)(含量约1/4)叶绿素a(蓝绿色)叶绿素b(黄绿色)胡萝卜素(橙黄色)叶黄素(黄色)绿叶中的色素分布: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功能:吸收、传递、转换光能温故知新:新课探究:光合作用CO2 + H2O (CH2O)+O2光能叶绿体2.过程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是来自原料中的水还是二氧化碳?叶绿体是如何将光能转化为化学能?又是如何将化学能储存在糖类等有机物中的?1.概念注:(CH2O)表示糖类,光合作用产物一部分是淀粉,一部分是蔗糖.(P104)绿色植物通过 ,利用 ,将 转化成 ,并且释放出 的过程。叶绿体光能二氧化碳和水储存着能量的有机物氧气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119世纪末 甲醛→糖1928年 甲醛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甲醛对植物有毒CO2O2C + H2O甲醛一、光合作用的原理初步判断:氧来自二氧化碳的可能性较小,较可能来源于水。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11937年,希尔发现,在离体叶绿体的悬浮液中加入铁盐或其他氧化剂(悬浮液中有H2O,没有CO2),在光照下可以释放出氧气。4Fe3+ + 2H2O 4Fe2+ + 4H+ + O2光能叶绿体结论:水的光解产生氧气。氧气的产生和糖类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而是分阶段进行的。像这样,离体叶绿体在适当条件下发生水的光解,产生氧气的化学反应称作希尔反应。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11940年,鲁宾和卡门 (同位素标记法)结论: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来自水对比实验相互对照希尔的实验说明水的光解产生氧气,是否说明植物光合作用产生的氧气中的氧元素全部都来自水?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11954年,美国阿尔农等用离体的叶绿体做实验:在给叶绿体光照时发现,当向反应体系中供给ADP、Pi等物质时,体系中就会有ATP出现。1957年,他发现这一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随。H2O O2 + 2H+ + 能量光照叶绿体ADP+Pi ATPATP的合成与希尔反应的关系19世纪末甲醛→糖1928年甲醛对植物有毒不能通过光合作用转化成糖1937年希尔反应水的光解产生氧气1941年鲁宾和卡门同位素标记法光合作用氧气来自于水1954年阿尔农光照下叶绿体合成ATP该过程总是与水的光解相伴探索光合作用原理的部分实验1上述实验表明:光合作用释放的氧气中的氧元素来自水,氧气的产生和糖类的合成不是同一个化学反应,而是分阶段进行的。 光合作用2根据是否需要光能,将光合作用分为光反应和暗反应(碳反应)两个阶段。尝试叙述光合作用的光反应过程ATPADP+Pi酶O2NADP++H+H2O光解光反应阶段类囊体薄膜NADPH相关信息水分解为氧和H+的同时,被叶绿体夺去两个电子。电子经传递,可用于NADP+与H+结合形成NADPH。光合作用2光反应3)物质变化:4)能量转化:2)条 件:1)场 所:①水的光解:③ATP的合成:②NADPH的合成:光能→ATP和NADPH中的活跃化学能类囊体薄膜光、色素、酶1. 光反应阶段ADP + Pi + 能量 ATP酶→NADP++H++2e-→NADPHH2O O2+H+光→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了哪些条件?资料: 20世纪40年代,美国科学家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了这样的实验:情境1:向反应体系中充入一定量的14CO2,光照30秒后检测产物,检测到了多种带14C标记的化合物,有三碳化合物(C3)、五碳化合物(C5)和六碳糖(C6)。 (小球藻是一种单细胞的绿藻)如何确定二氧化碳中的C先转移到C3、C5和C6中的哪个化合物呢?缩短反应时间情境2:反应进行到5秒光照时,卡尔文等检测到同时含有放射性的C5化合物和C6化合物。缩短工作时间到几分之一秒时,90%以上的放射性14C集中在一种C3化合物上。资料: 卡尔文等用小球藻做了这样的实验:1、大致描述CO2转化成有机物过程中,C的转移途径。CO2C3(CH2O)C52、CO2与什么物质结合形成C3 实验发现,在光照条件下,突然降低CO2的浓度,C3和C5含量有如右图变化:C5C3结论:CO2与C5结合形成C3化合物上述资料表明光合作用吸收的二氧化碳与C5结合形成C3,C3经过一系列变化,转化为糖类的同时又形成C5。这些C5又参与C3的形成。这样,C5到C3再到C5的循环,可以源源不断进行下去。所以暗反应也称为卡尔文循环(碳循环)。这一阶段光合作用的相关化学反应,有光无光都能进行,所以这个阶段叫做暗反应阶段。阿尔农发现,在黑暗条件下,只要供给了ATP和NADPH,叶绿体就能将CO2转化为糖类,同时ATP和NADPH含量急剧下降。1、卡尔文循环呈现有机物的形成过程,与前面水的光解产生氧气过程是否存在一定联系?2、ATP和NADPH参与生成C5和C6的过程。那光能是经过怎样的转化储存到糖类中的?水的光解为卡尔文循环提供了ATP和NADPH光能首先被光合色素吸收,转化成ATP、NADPH中的化学能,再转移到糖类等有机物中。资料:H2O O2 + H+ + 能量光照叶绿体ADP+Pi ATPNADP+ + H+ + e NADPH2C3CO2(CH2O)多种酶参加反应固定暗反应阶段叶绿体基质还原C5尝试叙述光合作用的暗反应过程光合作用2暗反应3)物质变化:4)能量转化:2)条 件:1)场 所:叶绿体基质多种酶、CO2ATP和NADPH的水解CO2的固定:CO2+C5→2C3酶C3的还原:2C3 C5+(CH2O)酶ATP、NADPHATP和NADPH中的活跃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2、暗反应阶段相关信息:C3是指3-磷酸甘油酸;C5是指核酮糖-1,5-二磷酸(RuBP)思考·讨论O2H+NADPHNADP+ADP+PiATPC3C5(1)光合作用的过程填一填(P106课后练习3)光反应阶段 暗反应阶段(卡尔文循环)场所条件物质变化能量变化联系 项目叶绿体类囊体薄膜上叶绿体基质光、色素、酶有光无光都可,多种酶光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ATP、NADPH中活跃的化学能→有机物中稳定的化学能光反应为暗反应提供ATP和NADPH暗反应为光反应提供ADP、Pi、NADP+等原料过程色素、酶2H2O O2 + 4H+光ADP + Pi + 能量 ATP酶酶NADP+ + H+ NADPH酶CO2+C5 2C32C3 (CH2O)+C5酶ATP、NADPH(2)光反应阶段与暗反应阶段的区别和联系思考·讨论①H的转移:H2O→ →②C的转移:CO2→ →③O的转移:CO2→ →H2O→CO2 + H2O光能叶绿体(CH2O)+ O2NADPH(CH2O )C3(CH2O)C3(CH2O)O2思考·讨论(3)光合作用中元素的转移条件光照减弱光照增强CO2浓度减少CO2浓度增加C3C5ATPNADPH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减少增加增加减少(4)光照强度与 CO2浓度改变引起的C3、C5、ATP、NADPH含量变化牛刀小试:适宜条件下,如果环境中CO2含量突然降至极低水平,叶肉细胞的C3、C5和ATP含量的变化依次是:A、上升、下降、上升 B、下降、上升、下降C、下降、上升、上升 D、上升、下降、下降C思考·讨论能够利用体外环境中的某些无机物氧化时所释放的能量来制造有机物的合成作用。例如:硝化细菌、硫细菌、铁细菌等少数种类的细菌。2NH3+3O2 2HNO2+2H2O+能量硝化细菌2HNO2+O2 2HNO3+能量硝化细菌6CO2+6H2O 2C6H12O6+ 6O2能量讨论:进行化能合成作用的生物属于自养还是异养生物?异养生物:只能利用环境中现成的有机物来维持自身的生命活动。自养生物:以无机物转变成为自身的组成物质。化能合成作用3光反应H2O →2 [H] + 1/2O2+Pi+光能ATP酶ADP水的光解:光合磷酸化:暗反应CO2的还原:CO2的固定:CO2 + C5 → 2C3酶2C3 + [H] (CH2O) + C5酶ATP总结: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CO2+H2O (CH2O)+O 2光能叶绿体固定CO2的量制造或产生有机物(糖类)量产生O2的量单位时间内光合作用产物的生成量或底物的消耗量!光合作用强度 的表示方法:?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探究光照强度对光合作用强度的影响探究 实践1.实验原理:根据单位时间小圆形叶片浮起的数量的多少,探究光照强度与光合作用强度的关系。叶片含有空气,上浮抽气叶片下沉叶片上浮光合作用产生O2O2充满细胞间隙2.材料用具:打孔器、5W LED台灯、米尺、烧杯、绿叶等4.实验结果:5.实验结论:在一定光照强度范围内,光合作用随着光照强度的增加而增强3.方法步骤:略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2、光合作用速率的测定线粒体叶绿体产生O2释放O2(可以测得)叶肉细胞CO2吸收CO2(可以测得)植物在进行光合作用的同时,还进行呼吸作用。实际测量到的光合作用指标是净光合作用速率,称为表观光合速率。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真正(总)光合速率= 净(表观)光合速率 + 呼吸作用速率合成有机物的量固定或消耗CO2量产生O2的量有机物积累量CO2吸收量O2的释放量消耗有机物的量黑暗下CO2的释放量黑暗下O2的吸收量===+++3.影响光合作用的因素有哪些?CO2的浓度CO2+H2O (CH2O)+O 2光能叶绿体H2O光:光照强度、光质、光照时间矿质元素(N、Mg是合成叶绿素的原料)外因:内因:酶的种类、数量色素的含量植物自身因素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温度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3、影响因素:(1)光照强度光照强度0CO2吸收速率CO2释放速率ABC呼吸速率光补偿点光饱和点净光合速率总光合速率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D:光合速率开始达到最大时对应的光照强度DA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B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呼吸速率A:只进行呼吸作用讨论:1、C点之前和之后限制光合作用因素分别是?C点前:光照强度C点后:CO2浓度、温度等2、能否在图中找出总光合速率?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A:只进行呼吸作用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细胞呼吸释放的CO2全部用于光合作用BC:光合作用>呼吸作用AB:光合作用<呼吸作用解读:曲线与细胞图示相结合温度过高,为减少蒸腾作用,气孔关闭,CO2供应不足,光合速率下降,出现“午休”现象时间光合作用强度BC段:光照强度不断减弱AB段:光照强度不断增大DE段:【典型曲线分析---拓展应用1】光照强度、CO2浓度、水等从图中可以看出,限制光合作用的因素有 。提出提高光合作用强度的合理措施 。增加光照强度、合理密植、合理灌溉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3、影响因素:(2)CO2浓度CO2浓度AB吸收速率CO2C释放速率CO2DA点:对应的CO2浓度为能进行光合作用的最低CO2浓度。CO2补偿点光合作用速率=呼吸作用速率最大光合速率B点:C点:1.多施有机肥或农家肥;2.温室栽培可使用CO2发生器等;3.大田中还要注意通风透气。应用:讨论:C点前后光合速率的限制因素有哪些?C点前:CO2浓度,C点后:光照强度等。对应的D点为CO2饱和点为什么?呼吸速率净光合速率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3、影响因素:(3)温度O温度A光合速率BC原理:温度通过影响 影响光合作用主要制约 反应。温度过高时植物 ,光合速率会减弱。1.温室中,白天适当提高温度,晚上适当降温,从而提高作物产量(有机物积累量)。2.解释植物“午休”现象。应用:酶的活性暗气孔关闭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3、影响因素:(4)矿质元素N:光合酶及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P:NADP+和ATP的重要组分;K:促进光合产物向贮藏器官运输,如淀粉的运输;Mg:叶绿素的重要组分。应用:合理施肥讨论:矿质元素含量过高对植物的生长会造成什么影响?提示:矿质元素含量过高,根细胞很难吸水,甚至失水,光合速率也会下降,甚至停止。二、光合作用原理的应用缺水气孔关闭限制CO2进入叶片光合作用受影响原理:水既是光合作用的 ,又是体内各种化学反应的 ,直接影响光合作用速率;水分还能影响气孔的 ,间接影响 进入叶片,从而影响光合作用速率。3、影响因素:(5)水应用:合理浇灌原料介质开闭CO2光合作用小结光合作用与能量转化光合作用光合作用应用概念反应式探究历程影响因素:光照、温度、二氧化碳、水分、矿质元素硝化细菌光合作用原理过程光反应:类囊体薄膜暗反应:叶绿体基质化能合成作用CO2 + H2O (CH2O)+O2光能叶绿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