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26张PPT)目 录CONTENTS01互动探究02课时训练03时事小讲堂③04基础梳理0103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与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二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1.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它本身的 ,不能滥用权利。 2.个人的自由和权利不能以损害 、 和 为代价,也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第二课时 依法行使权利一、行使权利有界限界限国家利益社会利益集体利益1.公民行使权利应依照 ,按照规定的活动方式、步骤和过程进行。 2.遵守 ,有利于公民实际享受权利,有效避免和化解纠纷。 3.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 、仲裁和 等。 二、维护权利守程序法定程序正当的程序调解诉讼(1)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当事人可以在 、互谅的基础上,依据法律, ,分清责任,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2)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调解人以国家法律法规和政策以及社会公德为依据,对纠纷双方进行 、 ,促使他们相互谅解,进行协商,自愿达成协议,解决纠纷。 自愿直接对话疏导劝说(3)仲裁是通过仲裁机构解决纠纷的方式。根据《中华人民共和国仲裁法》的规定,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 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当事人根据他们之间订立的仲裁协议 ,自愿将其争议提交仲裁,并受仲裁 约束。 合同纠纷裁判(4)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公民可以依法向 起诉,维护自身权益。公民遇到人身关系或财产关系的争议,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公民对于某些侵犯自己人身、财产权利的行为,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公民认为行政机关的行政行为侵犯了自己的权益,可以向人民法院提起 。 人民法院民事诉讼刑事自诉行政诉讼知识点1 如何依法行使权利?(1)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2)每个公民都应该树立按照法定程序办事的意识,通过正确的途径和方式维护自身权益。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例 1 (2022·北部湾)(改编)公民权利为我们追求有尊严的生活、实现人生幸福提供保障。下列行为属于依法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A.小郑遛狗不套狗绳 B.小周半夜在家里引吭高歌C.超市经理搜查顾客身体 D.小邱将自己的图书赠予学校D【解析】本题考查公民的基本权利。题干中,将自己的图书赠予学校,这是行使财产处分权,故D正确;遛狗不套狗绳、半夜在家里引吭高歌、搜查顾客身体均侵犯了他人的合法权利,故A、B、C均错误。【答案】D变式训练1 某中学生上学途中骑共享单车闯红灯,被交警依法处理。下面说法正确的是( )①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②骑车是该生学的权利,上学时间紧,闯红灯没什么大不了 ③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其他公民合法的自由和权利 ④公民只要根据自己的需要行使权利即可A.①② B.①③ C.③④ D.②④B知识点2 维护权利的方式有哪些?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和解、调解、仲裁和诉讼等。(1)和解是当事人之间通过协商自行解决纠纷的方式。一些常见的消费、劳动争议和交通事故纠纷等,可以通过协商解决。(2)调解是通过调解组织解决纠纷的方式。(3)公民与其他个人或组织之间发生合同纠纷和其他财产权益争议时,可以申请仲裁。(4)诉讼是通过人民法院解决纠纷的方式。公民可以依法向人民法院起诉,维护自身权益。例2 当我们的合法权益受到侵害时,我们可以采用非诉讼手段或诉讼手段来依法维权。下列观点正确的有( )①非诉讼手段是保护我们权益的最后屏障 ②打官司指的是诉讼 ③诉讼通常分为刑事诉讼、民事诉讼、行政诉讼 ④刑事诉讼俗称“民告官”A.①② B.③④ C.②③ D.①③C【解析】维护权利的方式包括协商、调解、仲裁和诉讼等。诉讼手段是保护公民权利的最后手段,即老百姓通常所说的“打官司”。“民告官”属于行政诉讼。①④错误,只有②③符合题意,故选C。【答案】C变式训练2 2021年4月,上海国际车展,一名女子身穿印有“刹车失灵”字样的T恤,她站在某品牌展车车顶,高声呼喊:“刹车失灵!”这一行为造成车辆一定程度受损。该女子因扰乱公共秩序被处以行政拘留五日。对此,你的看法是( )A.维护权益是目的,方式方法莫在意B.依法诉讼难维权,花样维权效果显C.较真维权太不必,浪费时间和精力D.遇到纠纷细思量,维权方式须正当D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广东)右图给我们的启示是( )A.造谣、传谣都属于刑事违法行为B.公民行使权利不能超越法定范围C.公民要依法维护自己的言论自由D.公民行使权利与履行义务完全对等B2.中国公民享有中国法律赋予的所有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 )①要尊重他人的权利 ②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 ③要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行使权利 ④要以合法的方式行使权利A.①②③④ B.①②③ C.②③④ D.①③④A3.(2021·大庆)13岁的初中生小张在父母离异后,跟随妈妈一起生活,后来妈妈病重失去了劳动能力,小张爸爸无故停付了每月应付给她的生活费,母女俩生活陷入困境。为了解决困境,小张可采取的正确做法有( )①找爸爸协商,让他继续支付生活费 ②辍学打工,自食其力 ③寻求法律援助 ④去公安机关提起诉讼A.①③ B.②④ C.①④ D.①②③④A4.下列行为中属于正确行使公民权利的是( )①初中生小东拒绝父亲让他辍学打工的要求,坚持回校学习 ②小明打电话向有关部门举报学校附近的一家黑网吧③小叶经常领着自己的宠物狗出去散步并恐吓周围的小朋友④小华多次在互联网上散布关于地震的谣言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A5.(2021·福建)老李购买的小汽车存在质量问题,但厂家拒绝更换。经消费者协会和工商部门多次调解未果,老李将厂家诉至法院。案例中老李 ( )A.依法享有物质帮助权 B.依法同犯罪行为作斗争C.依法通过仲裁解决纠纷 D.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D二、非选择题6.材料一 安全记心中,法律伴我行。(1)结合右边漫画,请你谈谈骑乘电动自行车为什么要佩戴安全头盔。①法律要求做的必须去做。我们应增强法治观念,依法自律,做一个自觉守法的公民。②生命至上,我们要增强安全意识、自我保护意识,珍爱生命。材料二 小云家的摩托车被楼上住户高空抛物砸坏了,由于找不到肇事者,楼上住户和小区物业都拒绝赔偿。于是,小云爸爸向人民法院提起诉讼,问题最终得到解决。(2)小云爸爸的做法给我们什么启示?在权益受到侵害时,要及时寻求法律救助,依靠法律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诉讼是处理纠纷和应对侵害的合法手段,是维护合法权益的最后屏障。时事小讲堂 ③时事聚焦2020年6月1日起,《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正式实施。遛犬不牵引、犬便不清理是其中重点治理的不文明行为;2021年5月1日起,新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动物防疫法》实施,遛狗拴绳被正式写入法律,文明养犬越来越受到关注。2021年4月24日,由北京市委宣传部首都精神文明办、北京市妇女联合会主办的2021年“文明养犬在行动”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暨“与萌宠随行 与文明相伴”春季随行赛正式启动。活动现场正式发布《文明养犬公约》。“文明养犬在行动”主题宣传实践活动旨在通过选树文明养犬家庭、示范社区、宣传员(团队),引领市民实践绿色环保理念、自觉履行社会责任。这是宣传落实《北京市文明行为促进条例》,引导市民朋友遵守文明行为规范,以首善标准推进文明城市创建的重要举措,也是改善不文明行为,进一步提升北京市民公共行为文明指数的有效途径。但仍有部分养犬者拒不认同该条例,还振振有词:“养狗遛狗是我的权利和自由,别人无权干涉!”探究示范公民在自己权益受到侵害时,可以用合法手段维护自己的权利。公民在行使权利时,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公民权利受到损害,要依照法定程序维护权利。请你思考结合材料,运用“公民权利”的相关知识,请你对部分养犬者不文明养犬的言行进行评析。这部分养犬者的言行是错误的。行使权利有界限,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共22张PPT)目 录CONTENTS01知识脉络02基础梳理03互动探究04课时导读0103课时训练05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与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一课时 公民基本义务课程标准(2022) 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核心素养 1.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法治观念)2.了解法律对国家安全的保障作用,自觉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法治观念)1.遵守宪法就是要 ,维护宪法尊严, 。保守国家秘密,爱护公共财产, , , ,都是遵守宪法和法律的具体表现。 第一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一、遵守宪法和法律忠于宪法保障宪遵守劳动纪律遵守公共秩序尊重社会公德法实施2.建设法治社会,我们要认识到 既是保障自身权利的有力武器,也是必须遵守的行为规范。我们要自觉做到 ,共同营造守法光荣、违法可耻的社会氛围;要自觉学习 ,了解法律程序规定,以法律来指导和约束自己的行为,做到__ ___ 。 法律 尊法学法守法用法法律知识依法办事1.维护国家统一和全国各民族团结。我国是统一的多民族国家,国家的统一和 ,是我国顺利进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基本保证。 2. 包括维护国家的主权、 不受侵犯, 不被窃取、泄露和出卖,社会秩序不被破坏,等等。 二、维护国家利益民族的团结维护国家安全领土完整国家秘密3. 包括维护国家的 不受侵犯,国家的 不受玷污。 4. 包括维护国家的政治、经济和安全等各方面的利益。 维护国家荣誉尊严荣誉维护国家利益1.为什么要依法服兵役?保卫祖国、抵抗侵略是公民的 。依照法律服兵役和参加民兵组织是公民的 ,为了保卫祖国,我们要自觉履行这项义务。 2.我国的兵役制度及兵役种类:我国兵役法规定,我国实行以志愿兵役为主体的__________ 相结合的兵役制度。兵役分为 。 三、依法服兵役现役和预备役神圣职责光荣义务志愿兵役与义务兵役1.公民为什么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税收是国家 的主要来源,依法纳税是公民的一项基本义务。 2.任何 、欠税、骗税、抗税的行为都是 ,情节严重、构成犯罪的要依法追究 。 四、依法纳税财政收入偷税 违法行为刑事责任知识点 公民的基本义务有哪些?(1)遵守宪法和法律。(2)维护国家利益。(3)依法服兵役。(4)依法纳税。例 1 (2022·湖州)中学生小曾在户外玩耍时,发现一处菜园里有20多株罂粟,他果断报警。警方铲除了罂粟,对涉嫌非法种植的村民予以处罚,并授予小曾“禁毒小卫士”的荣誉。同学们对小曾行为的评价正确的是( )①积极履行义务,值得学习 ②通过诉讼维权,勇气可嘉 ③参与司法保护,应该表彰 ④懂得依法办事,必须点赞A.①② B.①④ C.②③ D.③④B【解析】公民平等地享有宪法和法律确认的权利和自由,也平等地承担宪法和法律规定的义务,任何公民不可以只享有权利而不尽义务,也不能只尽义务,而不享有权利。依据材料,小曾发现非法种植罂粟立即报警,说明小曾在积极履行维护国家利益的义务,值得我们学习,①正确;当小曾面对非法种植罂粟的行为,懂得报警处理,说明小曾知道依法办事,④正确;题干中没有涉及诉讼维权,也没有涉及司法保护,②③不符合题意。故本题选B。【答案】B变式训练 (2021·宜昌)2021年3月1日,《中华人民共和国长江保护法》正式施行,这是我国首部有关流域保护的专门法律,进一步明确了保护长江是公民的 ( )A.法定义务 B.基本义务C.基本权利 D.特殊权利A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广东)在部队营区施工期间,张某因为好奇,用手机摄录某军事装备移动过程的视频并发到网上,引来不少网民浏览。张某因涉嫌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当地检察院依法提起公诉。这警示我们 ( )CA.网络可以使我们的社会生活更加便利、更加自由B.每个公民的合法权利与自由都应受到尊重和保护C.要认真学习法律法规,履行维护国家安全的义务D.任何公民违反法律,都应当承担刑事责任2.作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公民,不仅享有广泛的权利,还要积极履行法定义务。下列属于公民履行义务的是( )A.在网络上聊天时使用自己的真实姓名B.王经理他自觉申报缴纳个人所得税C.公共汽车上人多拥挤,中学生小明主动将座位让给老人D.丹丹拿出自己的压岁钱,买来书本和文具寄给灾区的小朋友B3.一网友发现某酒店在其会员邮件和App注册页面将我国港澳台地区和西藏列为“国家”,他向相关部门进行了投诉。相关部门介入调查,责令酒店进行整改。该网友( )A.侵犯了这一酒店的权益 B.直接行使了管理国家的权利C.尊重了各民族的宗教信仰D.履行了维护国家统一的义务D4.下列关于右边漫画的观点,你赞同的是 ( )①商场竞争激烈,逃税情有可原 ②逃税行为损害国家和社会的利益,必将受到法律的制裁 ③税收具有无偿性,偶尔逃税可以免责 ④依法纳税是公民的基本义务,图中的经营者应自觉纳税A.③④ B.①③C.①② D.②④D5.(2021·桂林)某人2018年参军入伍,2020年退伍,2021年再度参军入伍。他参军入伍的选择 ( )①是热爱祖国的具体体现 ②书写着生命的价值和意义③是在自觉履行依法服兵役的义务④是在依法行使公民政治权利A.①②③ B.①②④ C.①③④ D.②③④A二、非选择题6.依法治国就是依照宪法和法律来治理国家,树立起法律在生活中的权威,彰显法律所具有的尊严、力量和威信。阅读以下材料,回答问题。材料一 中学生小浩周末和家人外出游玩,发现有一名外国人在我国某军事基地附近拍照。材料二 小浩在社会上新结识了一个“大哥”,“大哥”要求小浩将家庭住址、电话号码等告诉他。运用相关的法律知识,分析小浩遭遇上述两种情况时的正确做法及理由。情境一中小浩的正确做法是向有关部门报告。理由:维护国家的安全、荣誉和利益是每个公民的义务。情境二中小浩的正确做法是拒绝告诉他。理由:加强自我防范,学会保护个人隐私;明辨是非,谨慎交友;增强法律意识,依法自我保护。(共24张PPT)目 录CONTENTS01知识脉络02基础梳理03互动探究04课时导读0103课时训练05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 公民权利第一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课程标准(2022) 懂得公民的基本权利和义务,正确行使公民权利,自觉履行公民义务。核心素养 了解以民法典为代表的、与日常生活相关的法律,理解法律是实现和维护公平正义的基本途径。(法治观念)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的权利和自由的统称。依照宪法的规定,我国公民享有广泛的政治权利,通过各种途径和形式参与国家政治生活。1. 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第一课时 公民基本权利一、政治权利选举权和被选举权2.我国公民享有 、 、 、 、 、 的自由,这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3.我国公民享有监督权。我国公民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有提出 的权利,对于任何国家机关和国家工作人员的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 、 或者 的权利。 言论出版 集会结社游行示威批评和建议申诉控告检举1.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 不受侵犯, 不受侵犯, 不受侵犯, 受法律保护。 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 2.人身自由不受侵犯。我国宪法规定,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 决定,并由 执行,不受逮捕。禁止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公民的 ,禁止非法搜查公民的身体。 二、人身自由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住宅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人身自由人民法院公安机关人身自由3.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 、 和 。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 、 、 、 、 等。4.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 或者 公民的住宅。 5.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 受法律的保护。 侮辱诽谤 诬告陷害名誉权荣誉权 肖像权 姓名权隐私权非法搜查非法侵入通信秘密1.我国公民享有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主要包括 、 、 、 、 。 2.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 、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 。 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平等权 特殊保障知识点1 什么人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但是依照法律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除外。例 1 14岁的初中生小红一家人的生活能够体现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 )①在校学生会主席竞选活动中,小红把票投给了小兰 ②妈妈在市政府的网站上留言,给政府提出了环保建议 ③爸爸在社交平台上,发表了“百姓接种疫苗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观点 ④爷爷从超市出来后,拒绝了超市保安要搜身的要求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B【解析】公民享有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的自由。言论自由,是指公民对于国家和社会生活中的各种问题,通过语言或文字的形式表达其思想和见解的自由。②是正确行使监督权的表现,③是正确行使言论自由的表现,符合题意;①错误,学生会选举不属于国家政治生活;④是依法维护人身自由的表现,故排除①④。【答案】B变式训练1 按照我国宪法规定,以下我国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有( )①12岁的小学生李强 ②25岁的苗族小伙阿昌 ③65岁的伊斯兰教信众王婆婆 ④80岁的李爷爷 ⑤正在监狱服刑的抢劫犯李某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③④ D.③④⑤B知识点2 人身自由权利包括哪些内容?地位是怎样的? 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例2 星期天,小红、小丽两位同学到某商店买学习用品,在她们付完钱,准备离开的时候,营业员怀疑她们偷东西,并强行对她们搜身,结果一无所获。商店营业员的行为侵犯了两位同学的( )A.人身自由 B.肖像权 C.政治权利 D.经济权利B【解析】本题主要考查公民的人身自由权利。该知识点强调了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非法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商场营业员因为怀疑她们偷东西而强行搜身,这严重侵犯了两位同学的人身自由。【答案】A变式训练2 下列选项不属于侵犯公民人身权利的是( )A.某超市保安怀疑顾客偷窃,对其进行搜身B.某照相馆未经本人允许用其照片进行宣传C.老师为防止学生早恋拆开了学生的信件D.某报纸对某明星偷税漏税事实进行披露D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宪法规定公民享有的政治自由包括( )①言论、出版自由 ②游行、示威自由 ③接受教育的自由 ④集会、结社自由A.①②③ B.②③④ C.①②④ D.①③④C2.下列不属于侵犯他人人格尊严的是( )A.个别同学故意给别人起不雅的绰号B.李某在网上发表侮辱小张的帖子C.抢劫案的犯罪嫌疑人的照片被印在通缉令上 D.某医院未经患者同意将其真实姓名和病情发布在报纸上C3.(2021·柳州)漫画《全民接种》体现了国家保护公民的( )A.政治自由B.财产安全C.生命健康D.人格尊严C《全民接种》4.(2022·牡丹江)漫画反映了公民被侵犯的权利是 ( )A.人身自由B.名誉权C.隐私权D.姓名权C5.(2021·山西)下列选项中的行为或遭遇分别涉及公民基本政治权利和人身自由的是 ( )A.选举区人大代表 离开商场时被搜身B.收看热播电视剧 及时依法纳税C.给市长热线打电话 举报军事间谍D.创作多部文学作品 自觉排队买票A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小云的爸爸妈妈的工资收入在当地属于中等水平,她的爷爷奶奶每月能领到养老金,她的妈妈今年还当选为县人大代表。吃完早餐后,小云去上学,爸爸妈妈去上班,爷爷奶奶相伴去公园锻炼。从小云一家人的生活中可以看出他们享有哪些基本权利?请完成下列填空。①小云到学校上学,体现她享有 。 ②妈妈当选县人大代表,体现她享有 。 ③爸爸妈妈上班,体现他们享有 。 ④爷爷奶奶领取养老金,体现他们享有___________________ 。 受教育权(文化教育权利)被选举权(政治权利)劳动权(经济权利)物质帮助权(经济权利)(共21张PPT)目 录CONTENTS01互动探究02课时训练03时事小讲堂③04基础梳理0103第二单元 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 公民义务第二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1.公民权利与义务的关系:(1)公民的 相互依存、相互促进。权利的实现需要 的履行,义务的履行促进 的实现。 第二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一、权利义务相统一权利与义务义务权利(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 ,又是法定义务的 。 (3)公民的某些 同时也是 。2.如何正确对待权利与义务?(1)坚持 相统一; (2)增强 意识,依法行使 ; (3)增强 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 。 享有者 承担者权利 义务权利和义务权利 权利义务义务1.法定义务是由我国宪法和法律规定的,具有 。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 。 2.我们要依法 公民义务,法律要求做的 去做。 3.实施法律所 的行为,会受到法律 。 二、法定义务须履行强制性责任履行必须禁止制裁1.违反法定义务,必须依法承担相应的 。 2.公民违反民事法律,应当依法承担 ;违反行政法律,应当依法承担 ;违反刑事法律,构成犯罪的,应当依法承担 。 三、违反义务须担责法律责任民事责任行政责任刑事责任知识点 权利和义务的关系(1)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2)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公民的某些权利同时也是义务。(3)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的义务。例 1 (2022·金华)下面对话,对它理解最为全面的是( )A.公民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B.公民有多少权利就要尽多少义务C.公民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D.公民既要行使权利也要履行义务D【解析】权利和义务是相互联系、相互促进的。材料中公民享有税法的知情权,也要履行依法纳税的义务,这说明公民既要行使权利也要履行义务,故D正确;材料中体现的是,公民既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也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A、C选项说法不全面,故排除;公民并不是有多少权利就要尽多少义务,说法不符合实际,故排除B;故本题选D。【答案】D变式训练 右边漫画启示我们( )A.要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B.权利和义务是可以分割的C.权利和义务是完全对等的D.权利和义务可以互相取代A一、选择题: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最符合题目要求的1.(2021·营口)如下图所示,下列选项中,适合填入阴影部分的内容是( )A.劳动、受教育 B.依法纳税C.维护国家利益 D.人身自由A2.八年级学生小周课上不认真听讲,课后不完成老师布置的学习任务。老师批评他,他振振有词:“我家拆迁拿了很多钱,我还有必要学吗?”小周没有认识到( )①拆迁款是合法财产,受法律保护 ②每个公民都有受教育的权利和义务 ③要正确对待老师的批评和帮助 ④财产不是人生的全部,人生应有更高的追求A.①②③ B.①③④ C.①②④ D.②③④D3.有些人只想享受权利,不想履行义务。对这些人的行为理解正确的是( )①割裂了权利与义务的关系 ②某些人义务意识淡薄 ③公民权利具有广泛性、真实性 ④享受权利是为了更好地履行义务A.①② B.①③ C.②③ D.③④A4.(2021·北部湾)2021年5月,鲁某在乘坐公交车时,不按防疫规定正确佩戴口罩,且对提醒劝阻的司乘人员进行殴打,被依法处以行政拘留七日的处罚。这告诉我们 ( )①任何权利都是有范围的 ②不戴口罩都会受到行政拘留 ③社会进步必然要求牺牲个人自由 ④公民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A.①③ B.①④ C.②③ D.②④B5.(2021·重庆)自觉履行法定义务,是公民不可推卸的责任。下列人物的行为能体现这一观点的是( )A.边防官兵在边境冲突中誓死捍卫国土B.某男子打疫苗插队,与他人发生争执C.学生到学校食堂做清洁维护志愿者D.车展中,某车主站到展车车顶维权A二、非选择题6.阅读材料,回答问题。材料 12岁学生小李,上网课时给娱乐平台主播打赏万余元,给家庭造成一定的经济损失。依据《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规定,小李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最终家长依法追回了全部“赏金”。对这一典型案例,有人有不同看法。运用所学知识,对甲、乙两人的观点进行评析。甲的观点正确,乙的观点片面。法律保护公民与社会团体的合法权益,网络平台为公众提供网络休闲娱乐服务,有权利收取合理的费用。权利和义务具有一致性,享受权利也意味着要承担一定的义务。但是打赏是公众对主播的自愿行为,并不是公众的义务。小李作为未成年人,是限制民事行为能力人,没有打赏主播的资格与能力。为未成年人应该提高自制能力和法律素养,明辨是非,理性参与网络生活。时事小讲堂 ④时事聚焦2021年12月13日,全国政协在北京召开“全面加强新时代中小学劳动教育”网络议政远程协商会,中共中央政治局常委、全国政协主席汪洋主持会议并讲话。他强调,加强劳动教育事关青少年健康成长,事关经济发展和社会进步,事关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世代传承。要深入领会习近平关于劳动教育的重要论述,把劳动教育贯穿家庭、学校、社会各方面,与德育、智育、体育、美育相融合,引导中小学生树牢马克思主义劳动观,培养德智体美劳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探究示范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任何公民既不能只享受权利而不承担义务,也不应只承担义务而不享受权利。请你思考某同学认为:“我到学校是来履行受教育权利的,不是来履行劳动义务的。”请你从权利与义务的角度来分析这个观点。该同学的观点错误。公民的权利与义务相互依存、相互促进。公民是合法权利的享有者,又是法定义务的承担者。受教育既是公民的权利也是公民的义务。坚持权利和义务相统一,我们不仅要增强权利意识,依法行使权利,而且要增强义务观念,自觉履行法定义务。劳动是财富的源泉,也是幸福的源泉。劳动成就今天,实干创造未来。青少年要树立劳动意识,积极参加劳动,努力学习,勇做走在时代前列的学习者、劳动者、奉献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列表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一课时公民基本权利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三课公民权利第二课时公民义务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一课时公民基本义务课件.ppt 人教版八年级道德与法治下册第二单元理解权利义务第四课公民义务第二课时 依法履行义务课件.ppt