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2 特异性免疫 课件(共34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4.2 特异性免疫 课件(共34张PPT) 2023—2024学年高二上学期生物人教版选择性必修1

资源简介

(共34张PPT)
4.2 特异性免疫
环境中的病原体大多数被健康的皮肤所阻挡。进入呼吸道的病原体大多数也被粘膜清扫出来。但是总有一些“漏网之鱼”。
流感病毒进入机体后,具有吞噬作用的细胞会主动吞噬它们。
第一道防线
巨噬细胞的吞噬作用
【思考】1.为什么吞噬细胞追杀病原体却不会追杀红细胞?
第二道防线
1
识别原理
免疫细胞表面的受体
受体
免疫细胞
识别
识别
人体所有细胞膜的表面都有作为分子标签的一组蛋白质——主要组织相容性抗原(MHC),像身份标志,能被自身的免疫细胞所识别。
病毒、细菌等病原体也有各自的身份标签——抗原决定簇,当它们侵入人体后,能被免疫细胞识别出来。
识别“己方”
识别“敌方”
病毒或细菌
身份标签
人体细胞
身份标签
人类的MHC也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
2
识别工具:
1.在人体免疫过程中,淋巴细胞表面能识别“非己”的物质是
A.抗原 B.抗体
C.淋巴细胞表面的受体 D.抗原—抗体复合物

2.下列关于分子标签的描述错误的是
A.人体细胞膜表面起分子标签作用的物质一般是蛋白质
B.细菌、病毒等病原体都带有各自的身份标签
C.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受体来识别分子标签
D.所有免疫细胞都具有识别分子标签的功能

【思考】2.当病原体突破机体的前两道防线,机体如何“作战”?
第三道防线:
“作战部队”主要是_________________。
“作战方式”是_____________________。
众多的淋巴细胞
淋巴细胞
(特异性免疫)
第三道防线
皮肤
黏膜
杀菌物质
吞噬细胞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吞噬细胞
杀菌物质
皮肤
黏膜
第一道防线
第二道防线
特异性免疫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B细胞激活后可以产生抗体,由于抗体主要存在于体液中,所以这种主要靠抗体“作战”的方式称为体液免疫
当病原体进入细胞内部,主要靠T细胞直接接触靶细胞来“作战”,这种方式称为细胞免疫
对象:内环境中(细胞外)的病原体
对象:靶细胞
1、B细胞如何被激活(条件)?
2、B细胞的特点?
3、细胞因子的来源、作用?
4、浆细胞的来源?能识别抗原吗?
5、记忆B细胞的来源?
6、抗体与病原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能彻底清除病原体吗
7、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各细胞的功能?
8、能识别抗原的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能增殖分化的细胞?
9、记忆B细胞的来源?特点?二次免疫反应的特点?
阅读P72图4-6及P73
一、构建体液免疫调节模型,思考:
体液免疫
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
辅助性T细胞
B细胞
一些病原体直接刺激
(第一个信号)
摄取
处理
传递
结合
(第二个信号)
分 泌
细胞因子
促进
分裂
分化
浆细胞
产生
分泌
抗体
相同的抗原再次刺激
分 化
病原体
形成沉淀等
吞噬细胞
(消化)
相结合
B细胞的种类:
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能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人体内B细胞的种类有109以上,至少可以产生109抗体,可以识别自然界存在的种类繁多的病原体。
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记忆B细胞
思考:
1、B细胞如何被激活(条件)?
2、一个B细胞是否会通过基因的选择性表达增殖分化为多种浆细胞,进而产生多种抗体?
3、细胞因子的来源、作用?
4、浆细胞的来源?
5、记忆B细胞的来源?
2、不会。通常情况下,一个B细胞只针对一种特异的病原体,活化、增殖后只产生一种特异性的抗体。
3、主要:辅助性T细胞。促进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分裂分化。
4、初次免疫:浆细胞来自B细胞
二次免疫:浆细胞来自B细胞、记忆B细胞
5、B细胞、记忆B细胞
①信号一:病原体和B细胞接触
②信号二:辅助性T细胞表面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还需要细胞因子的作用。
思考:
6、抗体与病原体发生特异性结合,抗体能彻底清除病原体吗 结合后的去向?
7、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各细胞的功能?
8、能识别抗原的细胞、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
不能,抗体与病原体的特异性结合,只是抑制病原体的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抗体病与原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7、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的来源、功能:
8、①能识别抗原的细胞:
②唯一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
③特异性识别: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
浆细胞
辅助性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
3
二次免疫及特点
(1)在第28 d注射m抗原和n抗原之后,机体针对它们产生的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浓度为什么会有如此大的差异?
28 d前已经注射过m抗原,因此,此次注射m抗原引起的免疫反应属于二次免疫,而对n抗原的免疫反应则属于初次免疫。二次免疫相对初次免疫而言,反应更加迅速、高效,产生的抗体浓度差异也就更大。
在某哺乳动物体内注射m抗原和n抗原后,机体内产生的抗体水平的变化情况如图所示:
(2)如果在第56 d时再同时注射m抗原和n抗原,请你预测抗m抗体和抗n抗体的产生情况,并在上面的曲线图上画出来。
(3)结合体液免疫的过程分析,二次免疫主要的应答机理是什么?
当机体再次接触到相同的抗原时,记忆B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分化形成的浆细胞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4)为什么二次免疫更快、更强?
记忆B细胞直接增殖分化。识别同一抗原的记忆B细胞数量比初次免疫应答过程中的B细胞数量更多。
再次接触
记忆B细胞
分化
增殖
快速产生大量抗体
2
(1)记忆B细胞的特点
可以在抗原消失后存活几年甚至几十年,保持对这种抗原的记忆。
当相同 再次入侵时, 细胞能迅速增殖分化,形成 ,快速产生大量 。
抗原
记忆
浆细胞
抗体
(2)二次免疫反应
3
二次免疫及特点
(3)初次免疫与二次免疫相关曲线解读
初次抗原刺激
二次抗原刺激
初次免疫反应
二次免疫反应
a
b
b
时间
抗体数量或患病程度
b为患病程度变化曲线
a为抗体浓度变化曲线
特点:
与初次免疫相比,二次免疫反应强烈,抗体产生快且浓度高,能在抗原侵入但尚未导致机体患病之前将它们消灭。
病毒只有侵入细胞才能增殖,而有一些致病细菌如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等,也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的。一旦病原体进入细胞,抗体就无能为力了。
病毒
结核分枝杆菌
麻风分枝杆菌
细胞免疫
病原体进入细胞机体的“作战方式”:
阅读P73图4-7及P74第1段
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条件?
2、细胞免疫针对的对象?
3、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T细胞分泌,作用?
4、靶细胞裂解原因:激活了靶细胞内的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or细胞坏死?
5、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6、细胞免疫直接可以清除病原体吗?
7、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各细胞的功能?
8、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二、构建细胞免疫调节模型,思考:
细胞免疫
病原体
靶细胞
侵入
细胞
形成
细胞毒性T细胞
识别
辅助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摄取
呈递
细胞因子
加速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靶细胞
识别
接触、裂解
暴露
病原体
抗体
+
分泌
相同的病原体,再次刺激
细胞毒性T细胞
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T细胞
二次免疫
靶细胞
相同抗原、再次刺激
靶细胞
进入
辅助性T细胞
呈递
细胞因子
识别、接
触、裂解
摄取、处理
死亡
暴露病原体
抗体
结合
被巨噬细胞等吞噬
思考:
1、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条件?
2、细胞免疫针对的对象:
3、细胞因子主要由辅助T细胞分泌,作用?
4、靶细胞裂解原因:激活了靶细胞内的溶酶体中的水解酶,使靶细胞的通透性改变,渗透压变化,最终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or细胞坏死?
靶细胞(被病原体侵染的细胞) 衰老或受损的细胞、癌细胞、异体移植的器官
被病原体侵染的宿主细胞、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加速细胞毒性T 细胞的分裂、分化
细胞毒性T细胞
病原体
抗原呈递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增殖分化
记忆T细胞
二次免疫
靶细胞
相同抗原、再次刺激
靶细胞
进入
辅助性T细胞
呈递
细胞因子
识别、接
触、裂解
摄取、处理
死亡
暴露病原体
抗体
结合
被巨噬细胞等吞噬
思考:
5.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什么功能?
6、细胞免疫直接可以清除病原体吗?
7、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各细胞的功能?
8、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关系
进行细胞间信息交流功能
6.不能,细胞免疫的结果是使靶细胞裂解死亡,将抗原释放到体液中,最终由体液免疫来清除。
7.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的来源、功能:
8.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
辅助性T细胞的作用使两者密切配合;两者相互配合清除病原体(具体P74)
9.既在非特异性免疫又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既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又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是:
吞噬细胞(树突状细胞、巨噬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
1.免疫细胞靠细胞表面的受体辨认侵入人体的病原体。 ( )
2.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细胞毒性T细胞能产生记忆T细胞。 ( )
3.当同一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B细胞。( )
4.B细胞的活化仅需要两个信号的刺激。
5.辅助性T细胞在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中都起着关键的作用。( )
6.淋巴细胞的形成都需要抗原的刺激。( )

×

×
×
三、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的协调配合
(1)体液免疫是靠两个信号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特异性的,即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形成的第一信号及辅助性T细胞传递的第二信号。
(2)细胞免疫依靠细胞毒性T细胞识别宿主细胞表面分子的特异性变化,保证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
1.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分别是如何体现针对某种病原体的特异性的?
一般认为,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
在体液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能够识别抗原,激活B细胞,分泌细胞因子。
在细胞免疫中,辅助性T细胞分泌细胞因子,促进细胞毒性T细胞的增殖、分化;
通过辅助性T细胞,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协调配合,共同维持机体稳态。
2.有人说,辅助性T细胞在免疫调节过程中起着关键的调控作用。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说出你的理由。
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思考:图中两个标记处分别代表什么意思?
辅助性T细胞也可形成相应的记忆细胞
辅助性T细胞形成的记忆T细胞也可分裂、分化后形成新辅助性T细胞,并分泌细胞因子发挥作用
3、结合图分析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基本过程上的联系体现在哪里?
(1)在免疫过程中,体液免疫(B细胞的活化)和细胞免疫(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均需要辅助性T细胞的辅助。
(2)体液免疫负责处理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细胞免疫负责处理异常的细胞,二者相互配合、共同维持免疫过程的进行,完成对机体稳态的调节。
3.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之间的联系体现在什么地方?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区别 作用对象
作用方式
联系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的比较
内环境中的抗原
被抗原入侵的宿主细胞(即靶细胞)、自身突变的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
①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②辅助性T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增强有关免疫细胞的效应。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1)辅助性 T 细胞的介导作用能够使两者密切配合。
(2)两者相互配合清除病原体: 体液免疫产生抗体,能清灭细胞外液中的病原体;而消灭侵人细胞内的病原体,要靠细胞免疫将靶细胞裂解,使病原体失去藏身之所,此时体液免疫就又能发挥作用了。
辨别免疫类型和免疫细胞名称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浆细胞
B细胞或
记忆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或记忆T细胞
B细胞
抗体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1、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图像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1)蛇毒(各种毒素)、花粉(引起过敏反应)等引起的为_______
(2)器官移植中,对外来细胞的排斥反应主要是_______
(3)清除癌细胞,依赖的为_______
(4)病毒、胞内寄生菌引起的_______________
(5)若题干描述出现“细胞毒性T细胞、靶细胞、移植器官、肿瘤细胞”等关键词,则为______
(6)若题干描述出现“B细胞、浆细胞、抗体、血清治疗、抗毒素”等关键词,则为______
(7)若只出现吞噬细胞和辅助性T细胞,则_____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和细胞免疫
细胞免疫
体液免疫
无法判断
2、辨别体液免疫与细胞免疫-抗原、细胞
攻击目标
参战对象
问题1:在治疗新冠肺炎重症患者时,有专家提出可用糖皮质激素降低免疫能力,缓解免疫系统对肺部细胞的破坏。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糖皮质激素抑制免疫功能的作用。 生长激素有增强免疫功能的作用;
问题2:医学专家指出焦虑等精神因素会使免疫能力下降,增加患病概率,建议民众面对新冠病毒不要过度恐慌。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焦虑等精神因素会使免疫能力下降
问题3:新冠肺炎患者会出现发热等症状。原因是:病原体感染引起免疫细胞释放细胞因子,对神经系统和内分泌系统产生影响,如白细胞介素对神经系统的影响引起体温调定点改变而引起发热,干扰素则会抑制内分泌系统的功能。以上事实说明了什么?
神经系统可以通过神经释放神经递质影响免疫反应,
免疫系统通过释放细胞因子等途径影响神经系统的修复、生长发育及生理功能等。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内分泌系统
TRH等
糖皮质激素等
甲状腺
激素等
乙酰胆碱等
白细胞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等
干扰素等
四、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与免疫系统的关系
内环境的稳态的调节机制: 。
免疫
系统
神经
系统
内分
泌系统
白细胞介素、肿瘤坏死因子等
乙酰胆碱等
干扰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TRH等
甲状腺激素等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
1.信息分子是连接不同系统的“桥梁”。
神经递质、激素、细胞因子
2.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上相辅相成。
神经系统:快速精确反应
内分泌系统:持久广泛调节
免疫系统:防御、自稳和监视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归纳】内环境稳态调节中的四类“信息分子”
调节方式 信息分子 来源 靶细胞或 作用部位 化学本质
神经调节 神经递质 小分子化合物
体液调节 激素
免疫调节 抗体
细胞因子 蛋白质
突触前膜释放
突触后膜
内分泌腺或内分泌细胞
蛋白质和多肽、氨基酸衍生物、固醇
浆细胞
蛋白质
主要为辅
助性T细胞
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等
抗原
靶器官、
靶细胞
内环境稳态是机体生命活动正常进行的必要条件。如图表示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之间的功能联系。据图分析并回答下列问题:
(1)免疫系统的组成包括免疫器官、__________和______________。
(2)据图分析,精神焦虑、紧张会导致________________分泌增加,抑制人体免疫功能。
(3)图中的CRH是__________________,ACTH是__________________。
(4)免疫系统产生的细胞因子,也能作用于__________,导致体温升高,代谢加快,有利于免疫过程中的能量供应。
下丘脑
免疫细胞
免疫活性物质
糖皮质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释放激素
促肾上腺皮质激素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