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4.7 比例尺的应用基础过关练一、填空题1.一个半径是20厘米、圆心角是120°的扇形,要在平面图上用1∶20的比例尺画出扇形,扇形平面图的半径是( )厘米,圆心角是( )°。2.在一幅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之间的距离是5.1厘米,则两地的实际距离是( )千米;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上,应画( )厘米。3.一种精密零件长8毫米,把它画在比例尺是40∶1的图纸上,长应画( )厘米。4.在比例尺是1∶6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的距3厘米,上午8点30分有一架飞机从甲地飞往乙地,上午11点30分到达,这架飞机每小时行( )。5.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之间的公路长7.2厘米。一辆汽车以80千米/时的速度从甲城开往乙城,需要( )小时才能到达。6.甲乙两地的铁路长50km,画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应画( )cm。7.郑万高铁(郑州-万州)已于2022年6月20日全线通车,人们出行越来越方便。在一幅比例尺是1∶9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郑州和万州之间的铁路线大约是0.9厘米。一列动车以270千米/时的速度从万州出发,大约经过( )小时可到达郑州。8.在比例尺的地图上,量得北京到杭州的距离约是20厘米。北京到杭州的实际距离约是( )千米。9.一块长方形的试验田,长是80m,宽是60m,用1∶1000的比例尺画这块田的平面图,图上的面积是( )cm2。二、判断题10.把一条400千米长的铁路分别画在比例尺是1∶1000000和的甲、乙两幅地图上,甲地图上的铁路长些。( )11.在比例尺为1∶4000000的地图上量得南京到扬州的距离约为3.6厘米,南京到扬州的实际距离大约是144千米。( )12.甲、乙两城市之间的距离是120千米,把它画在比例尺为的地图上应画2.4厘米。( )13.在美术本上画了一栋50米高的房子,比较合适的比例尺是1∶50。( )14.把一个15°的角画在比例尺是1∶100的图上,它的度数不变。( )15.一幅地图的比例尺是,说明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 )三、选择题16.学校操场是一个长方形,长100米,宽80米,乐乐把它画在练习本上,比较合适的比例尺是( )。A.1∶20 B.1∶200 C.1∶2000 D.1∶2000017.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用( )表示100km。A.0.1cm B.1cm C.10cm D.100cm18.小强和小华分别画出学校花坛的平面图(如图)。小强是按1∶50的比例尺画的,那么小华是按( )的比例尺画的。A.1∶2 B.1∶10 C.1∶25 D.1∶10019.小天才儿童手表里的电子元件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A.1∶1 B.1∶10 C.1∶100 D.100∶120.小天才儿童手表里的一种精密电子元件实际长度是0.3毫米,画在图纸上是3厘米,平面图的比例尺是( )。A. B. C. D.21.“如东→南通→苏州→湖州”城际铁路(南浔至长兴段)起于苏浙省界南浔镇沈庄洋村,终于长兴站,线路全长64.8km,设计速度160km/h。现需要将这幅图画在长60cm,宽50cm的长方形图纸上,你认为选比例尺是( )最合适。A.1∶10000000 B.1∶100000 C.1∶10000 D.1∶10022.在比例尺是1∶14000000的地图上,实际距离是280千米,则图上距离是( )。A.2分米 B.2厘米 C.2米培优提升练四、解答题23.在一幅中国地图上,选取两个城市。量出它们在图上的距离,再根据比例尺算出它们的实际距离。24.在比例尺是1∶30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2.4厘米。一辆客车和一辆货车分别从甲、乙两地同时出发,相对开出,客车每时行驶80千米,货车每时行驶70千米。经过几时两车相遇?25.在比例尺为1∶5000000的地图上,量得杭州东站到上海虹桥站的长度是3.4厘米。杭州东站到上海虹桥站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一列动车,从杭州东站到上海虹桥站,用时40分钟,那么这列动车平均每小时行多少千米?26.广州塔高600米,是目前世界第一高的电视塔。王师傅制作了广州塔的模型,模型高度与实际高度的比是1∶2000。模型的高度是多少米?(列比例解决)27.在比例尺为1∶20000的地图上,量得一块三角形的底是5厘米,高是4厘米,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多少?28.在一幅比例尺是1∶6000000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城的距离是4.5cm。一辆汽车以每小时75km的速度从甲城出发开往乙城,需要多长时间到达乙城?29.在一幅比例尺是的地图上,量得甲、乙两地相距15厘米。客车和货车分别从两地同时出发,相向而行,经过4小时相遇。客车每小时行80千米,货车每时行多少千米?1. 1 120【分析】用比例尺画图,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求出扇形平面图的半径;无论是放大还是缩小图形,扇形的圆心角都不会发生变化。【详解】20×=1(厘米)扇形平面图的半径是1厘米,圆心角是120°。2. 255 1.7【分析】求两地间的实际距离,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出两地间的实际距离;再根据“实际距离×比例尺=图上距离”,代入相应数值计算即可解答。【详解】(厘米)25500000厘米=255千米(厘米)因此两地的实际距离是255千米,如果把它画在比例尺是1∶15000000的地图上,应画1.7厘米。3.32【分析】已知精密零件的实际长度以及图纸的比例尺,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出图上的长度。注意单位的换算:1厘米=10毫米。【详解】8×=8×40=320(毫米)320毫米=32厘米长应画32厘米。4.600千米/600km【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相应数值计算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根据速度=路程÷时间,代入数值计算,据此解答。【详解】(厘米)180000000厘米=1800千米11点30分-8点30分=3时1800÷3=600(千米/时)答:这架飞机每小时行600千米。5.5.4【分析】已知地图的比例尺和甲、乙两城之间公路的图上长度,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甲、乙两城之间公路的实际长度,再根据进率“1千米=100000厘米”换算单位;已知从甲城开往乙城的汽车速度是80千米/时,根据“时间=路程÷速度”,求出汽车到达乙城的时间。【详解】7.2÷=7.2×6000000=43200000(厘米)43200000厘米=432千米432÷80=5.4(小时)需要5.4小时才能到达。6.2【分析】1km=1000m,高级单位转化成低级单位乘进率,根据比例尺是图上距离比实际距离,用实际距离除以2500000再乘1即可求解。【详解】50km=5000000m5000000÷2500000×1=2×1=2(cm)即甲乙两地的铁路长50km,画在比例尺是1∶2500000的地图上,应画2cm。【分析】解答此题应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注意单位统一。7.3【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那么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据此先求出郑州和万州的实际距离,即动车的路程。路程÷速度=时间,据此列式求出大约需要几小时能到达郑州。【详解】0.9÷=0.9×90000000=81000000(厘米)81000000厘米=810千米810÷270=3(小时)所以,一列动车以270千米/时的速度从万州出发,大约经过3小时可到达郑州。【分析】本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掌握图上距离和实际距离的换算是解题的关键。8.2400【分析】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详解】20÷=240000000(厘米)240000000厘米=2400千米【分析】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进行分析解答即可得出结论。9.48【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分别求出试验田的长和宽的图上距离,再根据长方形的面积公式:S=ab,据此进行计算即可。【详解】80m=8000cm60m=6000cm8000× =8(cm)6000×=6(cm)8×6=48(cm2)则图上的面积是48cm2。【分析】本题考查比例尺,明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和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0.×【分析】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分别求出铁路在甲、乙两幅地图上的长度,再比较大小,得出结论。【详解】400千米=40000000厘米40000000×=40(厘米)40000000×=80(厘米)80>40乙地图上的铁路长些。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分析】掌握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之间的关系是解题的关键。11.√【分析】要求南京到扬州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图上距离÷比例尺=实际距离”,代入数值计算即可。【详解】3.6÷=14400000(厘米);14400000厘米=144千米,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分析】熟记图上距离、比例尺和实际距离三者的关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2.√【分析】根据线段比例尺可知,图上距离1厘米表示实际距离50千米,用实际距离除以1厘米所代表的距离,即可求出应画的图上距离。【详解】120÷50=2.4(厘米)图上距离为2.4厘米,原题说法正确;故答案为:√【分析】明确线段比例尺的意义是解答本题的关键。13.×【分析】因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所以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50米×=1(米),即画在纸上的房子的高度是1米,这显然不正确。【详解】由分析得:在美术本上画了一栋50米高的房子,比较合适的比例尺是1∶50。原题说法错误。故答案为:×。【分析】仅从比例尺的数据不容易判断它是否合适,但是当求出图上距离后,一切豁然开朗,能够准确地做出判断。14.√【分析】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详解】角的大小与两边的长短无关,只与角两边张开的大小有关,所以画在比例尺是1∶100的图上,这个角的度数不变。故判断正确。【分析】此题主要考查角的意义,应理解比例尺放大或缩小的只是角两边的长短。15.×【分析】由线段比例尺,我们根据公式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能够推导出它的数值比例尺,再与题目给的结果相比较即可。【详解】比例尺=1厘米∶20千米=1厘米∶2000000厘米=1∶2000000=题目给的是,故答案为×。【分析】线段比例尺中的20km,需要经过转化,成为与这条线段的单位相同的名数2000000cm,再把1cm与2000000cm的比化简,最后成为数值比例尺。并不是20km就表示图上距离是实际距离的。16.C【分析】先把操场的长和宽化为以厘米作单位的数,再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逐项求得图上距离,再选择其中较为合理的即可。【详解】100米=10000厘米80米=8000厘米A.10000×=500(厘米),8000×=400(厘米),一个练习本,长、宽不够500厘米、400厘米,这个比例尺不合适;B.10000×=50(厘米),8000×=40(厘米),一个练习本,长、宽不够50厘米、40厘米,这个比例尺不合适;C.10000×=5(厘米),8000×=4(厘米),一个练习本,长、宽大约是20厘米左右,把学校操场按照长5厘米、宽4厘米画在本上,这个比例尺比较合适;D.10000×=0.5(厘米),8000×=0.4(厘米),这个长方形太小了,这个比例尺不合适。故答案为:C17.C【分析】先根据进率“1km=100000cm”把100km换算成10000000cm;然后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代入数据计算即可求解。【详解】100km=10000000cm10000000×=10(cm)在一幅比例尺是1∶1000000的地图上,用10cm表示100km。故答案为:C18.C【分析】小强是按1∶50的比例尺画的,1∶50表示图上1厘米代表实际距离50厘米,小强画的一条边的图上距离是5厘米,用50乘5即可求出花坛这条边的实际长度。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据此用10比上求出的这条边的实际长度,即可求出小华的比例尺。【详解】50×5=250(厘米)10∶250=1∶25则小华是按1∶25的比例尺画的。故答案为:C19.D【分析】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手表里的电子元件画在图纸上为了保证清晰都画的比较大,但是实际电子元件是特别精细小巧的,图上尺寸肯定要比实际尺寸大,根据分析选择100∶1的比例尺比较合适。【详解】由分析可知,图上尺寸要比实际尺寸要大,选择100∶1的比例尺比较合适。故答案为:D【分析】理解比例尺的实际含义,结合生活实际进行分析求解即可。20.D【分析】根据比例尺的意义作答,即比例尺是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比。【详解】0.3毫米=0.03厘米3∶0.03=(3×100)∶(0.03×100)=300∶3=(300÷3)∶(3÷3)=100∶1故答案为:D【分析】本题主要考查了比例尺的意义,注意图上距离与实际距离的单位要统一。21.B【分析】根据生活常识可知,铁路交通一般是弯曲的。64.8km≈65km,因此要将这幅图画在长60cm,宽50cm的长方形纸上,最好将它变成65cm左右,也就是比例尺为65cm:65km,再将其化简,最后根据各选项选择正确答案即可。【详解】64.8km≈65km65cm∶65km=65cm∶6500000cm=65∶6500000=1∶100000所以,将这幅图画在长60cm,宽50cm的长方形图纸上,我认为选比例尺是1∶100000最合适。故答案为:B【分析】解答此题的关键是熟练掌握“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这个公式。22.B【分析】这道题是已知比例尺、实际距离,求图上距离,根据图上距离=实际距离×比例尺,解答即可。【详解】280千米=28000000厘米28000000×=2(厘米)故答案为:B【分析】此题主要考查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三者之间的数量关系:比例尺=图上距离÷实际距离,灵活变形列式解决问题。23.见详解【分析】在比例尺为1∶15000000,测量出北京到西安之间的图上距离,再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北京到西安的实际距离,注意单位名数的换算。【详解】比例尺为1∶15000000;测量北京到西安的图上距离是6厘米。6÷=6×15000000=90000000(厘米)90000000厘米=900千米答:北京到西安的实际距离是900千米。(答案不唯一)24.4.8小时【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计算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再换算成用千米作单位,再根据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就可以计算出几时后两车可以相遇。【详解】2.4÷=2.4×30000000=72000000(厘米)72000000厘米=720千米720÷(70+80)=720÷150=4.8(时)答:经过4.8时两车相遇。【分析】本题考查行程问题的解题方法,解题关键是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相遇时间=路程÷速度和,列式计算。25.170千米;255千米/小时【分析】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则用3.4÷即可求出实际距离,1千米=100000厘米,将结果化成千米即可;速度=路程÷时间,代入数据计算即可。【详解】3.4÷=3.4×5000000=17000000(厘米)=170(千米)40分钟=40÷60=小时170÷=170×=255(千米/小时)答:杭州东站到上海虹桥站的实际距离是170千米,那么这列动车平均每小时行255千米。26.0.3米【分析】由题意可知,设模型的高度是x米,再根据模型的高度与实际的高度比是1∶2000,列出比例解比例即可。【详解】解:设模型的高度是x米。x∶600=1∶20002000x=600×12000x=6002000x÷2000=600÷2000x=0.3答:模型的高度是0.3米。27.0.4平方千米【分析】已知地图的比例尺、图上三角形的底和高,先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分别求出实际三角形的底和高;再根据三角形的面积=底×高÷2,求出三角形的实际面积。注意单位的换算:1千米=100000厘米。【详解】5÷=5×20000=100000(厘米)100000厘米=1千米4÷=4×20000=80000(厘米)80000厘米=0.8千米面积:1×0.8÷2=0.4(平方千米)答:这块地的实际面积是0.4平方千米。28.3.6小时【分析】先求两地的实际距离是多少千米,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代入数值求出实际距离。然后根据时间=路程÷速度,解答即可。【详解】4.5÷=27000000(厘米)27000000厘米=270千米270÷75=3.6(小时)答:需要3.6小时到达乙城。【分析】此题考查了比例尺的应用以及速度、时间、路程三者之间的关系。29.70千米【分析】根据“实际距离=图上距离÷比例尺”求出甲乙两地的实际距离,再除以时间即可求出客车和货车的速度和,进而求出货车速度即可。【详解】15÷=60000000(厘米)=600(千米);600÷4-80=150-80=70(千米)答:货车每时行70千米。【分析】根据比例尺、实际距离、图上距离的关系求出实际距离是解答本题的关键,再根据相遇的知识点解答。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