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领域2 配菜的制作_5 课件(共43张PPT)《西式烹调技术》同步教学(西安科大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学习领域2 配菜的制作_5 课件(共43张PPT)《西式烹调技术》同步教学(西安科大版)

资源简介

(共43张PPT)
西式烹调技术
学习领域二 配菜的制作
任务一 配菜的制作——炒绿菜花
任务二 配菜的制作——炒东方米饭
任务三 配菜的制作——火腿意面
任务四 配菜的制作——炸土豆泥
任务五 配菜的制作——煎瑞士土豆饼
任务六 配菜的制作——炸蔬菜
任务五 配菜的制作——煎瑞士土豆饼
任务描述
  土豆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比大米、面粉具有更多的优点,能供给人体大量的热能,可称为“十全十美的食物”,深受人们的喜爱。土豆常常用于炒、炖、烧、炸等烹调方法,本任务是学习用新鲜土豆来制作煎瑞士土豆饼这道配菜。
任务分析
  制作煎瑞士土豆饼这道配菜,要经过选、洗这些初加工的工序,还要把土豆煮熟、去皮、擦丝、下黄油锅煎制。在这里,煮成七分熟和煎制的程度是本任务的难点,“煎”的概念及“煎”在西餐中的应用是本任务的重点。另外还要涉及到一些和制作煎瑞士土豆饼相关的知识,如原料方面、调味料方面、用具方面及实训间炉头操作等。
  本任务学习时间:学校4课时,酒店8课时。
学习内容
  一、制作煎瑞士土豆饼
  介绍原料:土豆500克,洋葱丝80克,咸肉丝80克,盐、胡椒粉、鸡粉、黄油各适量。如图2-5-1所示
图2-5-1 
  操作步骤:
  1.将土豆洗净、煮熟(七分熟)、去皮,用擦床擦成丝;如图2-5-2所示
图2-5-2
  2.煎盘内加入少许黄油,把葱头和咸肉炒香后放入擦好的土豆丝;如图2-5-3和图2-5-4所示
图2-5-3        图2-5-4
  3.撒上盐、胡椒粉、鸡粉,调好口味,摊成饼状;如图2-5-5和图2-5-6所示
图2-5-5        图2-5-6
  4.用小火将饼煎至两面呈金黄色,取出、控净油、装盘,撒上香芹末备用;如图2-5-7和图2-5-8所示
  5.最后可按用餐人数切成三角形或其它形状的块。
  菜肴特点:金黄色、外焦里嫩、口味鲜香微咸
图2-5-7        图2-5-8
  二、制作煎瑞士土豆饼的注意事项
  1.土豆不能煮得太熟,以七分熟为宜;
  2.口味要合理,应充分体现出土豆的鲜香味来;
  3.灵活使用煎盘,掌握火候的变化;
  4.在前制的过程中要选择小火,并不断转动煎盘,防止糊底。
相关知识
  1.配菜的使用原则
  西餐中除了一些特定菜式的配菜,其余配菜的使用一般随意性很大。一份完整的菜肴不但要求在风格上统一,而且在色彩搭配上也要力求协调。配菜的使用一般有以下三种形式:
  (1)以土豆和两种不同颜色的蔬菜为一组的配菜
  如炸薯条、煮豌豆、煮胡萝卜为一组的配菜;烤土豆、炒菠菜、黄油菜花也可组成一组配菜。这两种组合形式是最常见的方式。
  (2)以一种土豆制品单独使用的配菜
  这种形式的配菜大都与菜肴的风味特点配合使用,如煮鱼配煮番芫荽土豆、法式羊肉串配里昂式土豆等。
  (3)以少量米饭或面食单独使用的配菜
  各种米饭类配菜大都用于带汁的菜肴,如咖喱鸡配黄油米饭等。各种面食类配菜大都用于意大利式菜肴,如意式烩牛肉配炒通心粉。
  2.西餐中常用的一般调味品
  ⑴食盐
  食盐是在世界上使用最广泛的调味品,其主要成分是氯化钠,此外,还含有少量的氯化钾、氯化镁、硫酸钙等成分。按其来源可分为海盐、湖盐、井盐和岩盐,其中海盐使用最普遍。海盐因加工的不同又分为大盐和精盐。
  ①大盐:大盐是在沿海地区利用自然条件把海水晒制成  饱和溶液,使氯化钠结晶析出而形成的。大盐颗粒大,结构紧密,色泽灰白,氯化钠含量在94%左右。由于大盐颗粒大,溶解慢,且略带有苦涩味,所以不适合烹调中调味,只适宜腌制菜肴。
  ②精盐:精盐又称再制盐,是把大盐溶化成饱和溶液后,去除杂质,再经蒸发而成的。精盐呈粉末状,色洁白,质地纯,氯化钠含量在96%以上,溶解快,适宜调味。
优质的食盐色洁白,味纯正,结晶小,疏松,不结块。食盐易溶于水,吸湿性强,如果环境湿度超过70%,就会使食盐潮解。所以食盐应保存在干燥的容器中,并注意保持清洁卫生。
  ⑵食糖
  食糖是用甘蔗或甜菜为原料,经榨汁后加工制成的调味品。食糖的品种很多,现把西餐中常用的品种分述如下:
  ①白砂糖:白砂糖是食糖中最纯的一种,食糖含量在99%以上,色泽洁白,结晶如砂粒,在西餐中使用广泛。优质的砂糖洁白光亮,颗粒均匀,松散干燥,水溶液透明度高,无杂质,无异味。
  ②绵白糖:绵白糖纯度不如砂糖高,食糖含量在97%-98%,有少量的水分和还原糖。绵白糖质地绵软细腻,溶解快,适宜制作快速烹调的菜肴。优质的绵白糖颗粒细小均匀,色泽洁白,不含带色糖粒和杂质,能完全溶解于水。
  ③红糖:红糖又称赤砂糖,是未经提纯的甘蔗制品。红糖颜色褐红,光亮,绵软,除甜味外,还带有甘蔗的浓郁香味,适宜制作圣诞布丁等甜食。
  ④方糖:方糖是用优质砂糖加工压制而成的,呈长方形,色洁白。优质的砂糖结块整齐,无杂质,溶解快。方糖主要放在餐台上,直接用于饮料。
  ⑶蜂蜜
  蜂蜜是蜜蜂采集的花粉经酿造制成的。蜂蜜是最早的甜味剂,营养丰富,含有75%左右的葡萄糖和果糖,含17%~18%的水分及少量的蔗糖、蛋白质、矿物质、有机酸、酶类、芳香物质等。蜂蜜适宜用来制作甜食,也可制作菜肴。
  ⑷辣酱油
  辣酱油是西餐中广泛使用的调味品,19世纪初传人我国,因其色泽风味与酱油接近,所以习惯上称为辣酱油。辣酱油的主要成分有:海带、番茄、辣椒、洋葱、砂糖、盐、胡椒、大蒜、陈皮、豆蔻,丁香、糖色、冰糖等。优质的辣酱油为深棕色,流体,无杂质,无沉淀物,口味浓香,酸、辣、威、甜各味适中,其中英国产的李派林辣酱油较为著名,目前在西餐中使用比较普遍。
  ⑸醋
  醋也是主要的调味品之一,因其制作方法不同,可分为发酵醋和人工合成醋两类。在西餐中经常使用的醋有以下几 种:
  ①葡萄醋:是用葡萄或酿葡萄酒的槽渣发酵而成,有红葡萄醋和白葡萄醋两种。口味酸并带有芳香气味。
  ②苹果醋:是用酸性苹果、沙果、海棠等,经发酵制成,色泽淡黄,口味醇,鲜而酸。
  ③醋精:是用冰醋酸加水稀释而成,醋酸含量高达30%,口味纯酸,无香味,使用时应控制用量或加水稀释。
  ④白醋:是用醋精加水稀释而成,醋酸含量不超过6%,其风格特点与醋精相似。
  ⑹番茄酱
  番茄酱是西餐中广泛使用的调味品,是用红色小番茄经粉碎、熬煮,再加适量的食用色素制成的。优质的番茄酱色泽鲜艳,浓度适中,质地细腻,无颗粒,无杂质。
  ⑺咖喱粉
  咖喱粉是由多种香辛料混合调制成的复合调味品。其制作方法最早源于印度,以后逐渐传入欧洲,目前已在世界范围内普及,但仍以印度及东南亚国家生产的咖喱粉为佳。制作咖喱粉的主要原料是黄姜粉伴以胡椒、辣椒、肉桂、豆蔻、丁香、莳萝、孜然、茴香等原料。目前我国制作的咖喱粉调味料较少,主要有姜黄、白胡椒、茴香粉、辣椒粉、桂皮粉、茴香油等。优质的咖喱粉香辛味浓烈,用热油加热后颜色不变黑,色味俱佳。
  3.西餐中常用的香辛调味品
  ⑴香叶
  香叶又称桂叶,是桂树的叶子。桂树原产于地中海沿岸,属樟科植物,为热带常绿乔木,60年代初我国海南岛开始引种。目前,我国广东、广西、云南、四川等地均有种植。
  香叶一般两年采摘一次,采集后经日光晒干即成。香叶可分为两种,一种是月桂叶(又称天竺桂)的叶子,形椭圆,较薄,干燥后颜色淡绿。另一种是细叶桂,其叶较长且厚,背面突出,干燥后颜色淡黄。香叶是西餐特有的调味品,干制品和鲜叶都可使用,用途广泛。
  ⑵胡椒
  胡椒又名浮椒、玉椒,原产于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印度等地,50年代初我国开始在海南岛栽培,目前已在广东、广西、云南等地引种。胡椒为被子植物,多年生藤本,夏季开花,果实为黄红色浆果,其香辣成分主要是胡椒碱、辣椒脂以及少量的挥发油。胡椒按品质及加工方法的不同,又分为黑胡椒和白胡椒,黑胡椒是用未成熟的或自然落下的果实发酵而成;白胡椒是用成熟的果实经流水浸泡,去除外皮,洗净、晒干即成。优质的胡椒颗粒均均、硬实,香味强烈,白胡椒白净,含水量低于12%,黑胡椒外皮不脱落,含水量在15%以下。
  ⑶肉豆蔻
  肉豆蔻原产于印度尼西亚、马鲁古群岛、马来西亚等地,现我国南方已有栽培。肉豆蔻又叫“肉果”,为迦构勒属豆蔻科的常绿乔木。肉豆蔻近似球形,淡红色或黄色,成熟后剥去外皮取其果仁,经碳水浸泡、烘千后即可作为调料。干制后的肉豆蔻表面呈灰褐色,质地坚硬,切面有花纹。肉豆蔻气味芳香而强烈,味辛而微苦。优质的肉豆蔻个大,沉重,香味明显。肉豆蔻在烹调中主要用于调肉馅以及制作西点和土豆菜肴。
  ⑷丁香
  丁香又名雄丁香,原产于马来群岛、马鲁古群岛以及印度尼西亚等地,现我国南方也有栽培。丁香属挑金娘科常绿乔木,丁香树的花蕾在每年9月至来年3月间由青逐渐转为红色,这时将其采集后,除掉花柄,晒干后即成调味用的丁香。干燥后的丁香为棕红色,长约1.5~2厘米,基部渐狭小,下部呈圆柱形,萼管上端有4片花瓣。优质的丁香坚实而重,入水即沉,刀切有油性,气味芳香微辛。丁香是西餐中常见的调味品之一,可作为腌渍香料和烤焖香料。
  ⑸桂皮
  桂皮是菌桂树的皮,菌桂树属樟科常绿乔木,主要产于东南亚及地中海沿岸,我国南方亦产。菌桂树多为山林野生,7年以上则可剥去其皮,经晾干后即是调味用的桂皮。桂皮含有l%~2%挥发性桂皮油,具有芳香和刺激性甜味,并有凉感。优质的桂皮为淡棕色,并有细纹和光泽,用手折时松脆、带响,用指甲刮时有油渗出。在西餐中常用于腌渍水果、蔬菜, 也常用于制作甜点。
  ⑹百里香
  百里香又名麝香草,英文名称是thyme,香港一带习惯将其译为太唔草。百里香主要产于地中海沿岸,属唇形科,多年生灌木状草本植物,全株高18~30厘米,茎为菱形,叶无柄,上有绿点。茎叶富含芳香油,主要成分有百里香酚,含量约为0.5%。百里香的叶及嫩茎可用于调味,干制品和鲜叶均可使用。其主要用于制作汤、肉类菜肴,法、美、英式菜中使用较为广泛。
  ⑺迷迭香
  迷迭香英文名称是rosemary,香港一带习惯译为柔丝玛利,原产于南欧。迷迭香属唇形科常绿小乔木,高1~2米,叶对生,线形,革质。其夏季开花,花为唇形、紫红色,轮生于叶腋内。其茎、叶、花都可提取芳香油,主要成分有按树脑、己酸冰片脂等。迷迭香的茎、叶无论是新鲜和干制品都可用于调味。其常用于调制肉馅和制作烤肉、焖肉时的调味,使用时量不宜过大,否则会有苦味。
  ⑻他拉根香草
  他拉根是英语tarragon的译音,又叫茵陈蒿、蛇蒿,主产于南欧。与我国药用的茵陈不同,其叶长且呈扁状,干后仍为绿色,有浓烈的香味,并有薄荷的味感。他拉根香草用途广泛,常用于禽类、汤类、鱼类菜肴的制作,也可泡在醋内制成他拉根醋。
  ⑼鼠尾草
  鼠尾草又称艾草,英文名称是sage,香港、广州一带习惯按其译音称“茜子”。鼠尾草世界各地均产,其中以南斯拉夫产的为最佳。鼠尾草是多年生灌木,生长很慢,其叶白、绿相间,香味浓郁,其嫩茎可用于调味。鼠尾草主要用于鸡、鸭、猪类菜肴及肉馅类菜肴的制作。
  ⑽莳萝
  莳萝又称土茴香,英文名称是dill,香港、广州一带习惯按其译音称“刁草”。莳萝原产于南欧,现北美及亚洲南部地区均产。莳萝属伞形科多年生草本,叶为羽状分裂,最终裂片为狭长线形,果实椭圆形,叶和果实都可作为香料。在烹调中主要用其叶调味,用途广泛,常用于海鲜、汤类及冷菜的制作。
  ⑾罗勒
  罗勒的英文名称是basil,俗称“紫苏”,产于亚洲和非洲的热带地区,我国中部、南部均有栽培。罗勒属唇形科一年生芳香草本植物。茎为方形,多分枝,常带紫色,花呈白色略带紫红,茎叶含有挥发油,可作为调味品。罗勒常用于番茄类菜肴、肉类菜肴及汤类的制作。
  ⑿牛膝草
  牛膝草英文名称是marjoram,常译成马佐林,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现已在世界各地普遍栽培。牛膝草的叶可用于调味,整片或搓碎使用均可,法式、意大利式及希腊式菜肴使用较为普遍,常用于味浓的菜肴。
  ⒀阿里根奴
  阿里根奴的英文名称是oregano,原产于地中海地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美国及其他美洲国家普遍种植。它是薄荷科芳香植物,叶子细长且圆,种微小,花有一种刺鼻的芳香。其在意大利式菜肴中使用最为普遍,是制作馅饼不可缺少的调味品。
  ⒁红椒粉
  红椒粉的英文名称是paprika,又称甜椒粉。红椒是茄科一年生草本植物,状如柿子椒,果实较大,呈红色,味清香,不辣,略甜,干后可制成粉,主要产于匈牙利。红椒粉在烹调中使用广泛,常用于调味或调色。
知识拓展
  1.生煎土豆饼
  在西式配菜中,煎土豆饼大体分为熟煎和生煎两种,所谓熟煎是将土豆蒸七分熟后再调味煎制,而生煎的土豆饼是把去皮的生土豆擦成丝后直接煎制。
  原料:土豆1个,鸡蛋1个,面粉、洋葱、黄油、盐和胡椒粉适量。
  制法:
  (1)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丝,洋葱切丝;
  (2)把土豆丝用清水洗净,加入洋葱、鸡蛋、面粉及其它调味品,调好口味;
  (3)煎盘中加入黄油,再倒入调好味的土豆丝和洋葱丝,用小火煎至呈金黄色即可。
  特点:金黄色,浓香、爽口
  2.公主式焗土豆片
  原料:土豆500克,黄油150克,芝士粉25克,汤100毫升,盐和胡椒粉适量。
  制法:
  (1)将土豆洗净、去皮,切成2~3毫米厚的圆片;
  (2)圆模内抹黄油,将土豆片摆在模内,摆一层撒一层盐和胡椒粉,直至摆满;
  (3)加入汤,淋上黄油,最后撒上芝士粉;
  (4)放入230℃的烤箱内烘烤至上色成熟。
  3.西式烤土豆
  原料:带皮土豆10个,黄油50克,芝士粉50克,盐和胡椒粉适量。
  制法:
  (1)挑选形状整齐、外表光滑的土豆,洗净;
  (2)用小刀沿土豆四周切一个2厘米深的小口;
  (3)将切好口的土豆放入用盐水垫底的烤盘内;
  (4)放入230~250℃的烤箱内,烤约1小时,大约30分钟转动一下土豆;
  (5)取出土豆后,顺着切口把土豆分为两半;
  (6) 用小匙把土豆从皮中取出,放入碗中,加入盐、胡椒粉拌匀;
  (7)再将搅拌好的土豆泥小心地填入皮壳内,撒上芝士粉,淋上黄油;
  (8)再放入烤箱,烤至表面呈金黄色即可。
思考练习
  1.制作瑞士土豆饼时应注意哪些问题?
  2.说出咸肉(培根)的加工程序及在烹调中的应用。
  3.如何制作公主式焗土豆片?
  4.配菜的使用原则是什么?
  5.西餐中常用的一般调味品有哪些?
  6.西餐中常用的香辛调味品有哪些?
项目实训
  制作“瑞士土豆饼”
  评分项目及标准,见表Ⅱ-5-1。
谢 谢 使 用!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