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课件)(共35张PPT)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1.2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第2课时)(课件)(共35张PPT)

资源简介

(共35张PPT)
第 2 节 孟德尔的豌豆杂交实验(二)
(第2课时)
教学目标
目标
01
02
03
通过对两对相对性状杂交实验过程的分析,学会用先分离再组合的方法分析问题。(科学探究)
通过遗传图解理解孟德尔所做的两对相对性状的遗传实验,并能规范、熟练地书写遗传图解。(科学思维)
分析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学习他对科学的热爱和锲而不舍的精神,形成严谨、求实的科学态度和用于质疑、敢于创新的科学精神。(科学思维)
实验现象
作出假设
提出问题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验证假设
F1是否真的产生了4种等量的配子 这在当时是无法直接看到的。请你设计方案证明,并说出理由!
孟德尔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关键是什么?
与基因分离定律相似,其关键是F1能否产生四种类型的配子
借鉴分离定律的验证方法,设计测交实验方案。
1.设计实验,演绎推理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纸上谈兵)
(1)方法:测交,即让F1(YyRr)与隐性纯合子(yyrr)杂交。
(2)演绎推理的结果(预期结果):
黄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圆粒:绿色皱粒=1:1:1:1
请同学们以小组为单位,通过课本中给出的资料,尝试画一下测交实验图解。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Yy
Rr
Yy
rr
yy
Rr
yy
rr
YR
yr
yR
Yr
yr
1 : 1 : 1 : 1
Yy
Rr
杂种子一代
yy
rr
隐性纯合子
测交
×
配子
测交后代
请同学们画出F1测交遗传图解(注意规范书写)
1.设计实验,演绎推理预测测交实验的结果:
(纸上谈兵)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1)实验结果:
2.测交实验:
即让F1与隐性纯合子杂交
黄色圆粒
杂种子一代
绿色皱粒
隐性纯合子
×
(2)实验结论:
实验结果与演绎推理结果一致,四种表现型实际子粒数比接近1:1:1:1,从而证实了F1形成配子时不同对的遗传因子是自由组合。
(实战训练)
黄色圆粒 绿色圆粒 黄色皱粒 绿色皱粒
比例 黄色圆粒:绿色圆粒:黄色皱粒:绿色皱粒 ≈1:1:1:1 三、对自由组合现象解释的验证(测交实验)
实验现象
作出假设
提出问题
验证假设
自由组合定律
得出结论
演绎推理
实验验证
四、自由组合定律(得出结论)
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的分离和组合是 的,在形成配子时,决定同一性状的成对的遗传因子彼此 ,决定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 。
互不干扰
分离
自由组合
实质:形成配子时,控制不同性状的遗传因子自由组合。注意不是配子的自由组合!
适用范围:
真核生物
有性生殖
细胞核基因
至少两对相对性状
等位基因
等位基因与染色体关系
细胞学基础
遗传实质
联系 基因分离定律
基因自由组合定律
一对
位于一对同源染色体上
减I 后期同源染色体的分离
等位基因分离
两对或多对
分别位于两对或多对同源染色体上(独立遗传)
减I 后期非同源染色体自由组合
非同源染色体上非等位基因之间自由组合
① 两定律均为有性生殖的真核生物核基因的传递规律
② 两定律均发生在减数分裂形成配子时,同时进行,同时作用
③ 分离定律是自由组合定律的基础
归纳:分离定律 VS 自由组合定律
五、孟德尔实验方法的启示
阅读课本P12页思考讨论中的文字材料,思考回答问题,并归纳孟德尔获得成功的原因。
恰当的实验材料




科学的实验方法
实验程序科学严谨
锲而不舍的科研精神
合理地运用数学统计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豌豆: 自花传粉,自然状态下均为纯合子;性状易于区分;花大,易人工操作;籽粒较多,数学统计结果可靠;生长周期短,易栽培。
由简到繁的方法: 先针对一对相对性状进行研究,再对多对性状进行研究。
假说—演绎法: 观察现象→提出问题作出假说→演绎推理实验验证→得出结论
数学统计方法: 统计学方法对较大实验数据群体进行统计分析,从表面看毫无关联的数据中总结出具有一定规律的比值。
阅读教材12-13页,举例说明以下概念:
遗传因子与基因的名词;
等位基因与相对性状的关系;
表型与基因型的区分。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1)1866年,孟德尔将遗传规律整理成论文发表。
(2)1900年,三位科学家分别重新发现了孟德尔遗传规律。
(3)1909年,丹麦生物学家约翰逊给孟德尔的“遗传因子”一词起了一个新名字“基因”,并且提出了表现型(表型)和基因型的概念。
表现型(表型):指生物个体表现出来的性状,如高茎和矮茎。
基因型:指与表现型相关的基因组成,,如DD、Dd、dd。
等位基因:控制相对性状的基因,如D与d。
非等位基因: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如D与C、b
提示:表现型相同(如高茎),基因型不一定相同(如DD或Dd);基因型相同,在相同环境条件下,表现型相同,即:基因型+环境条件→表现型。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再发现
阅读教材P13:小麦优良品种 的杂交育种,假如你是一位育种工作者:
1.你用什么方法把两个品种的优良性状(纯种既 抗倒伏又抗条锈病)(DDdd)组合在一起
2.将你的设想用遗传图解表示出来。
3.哪一代最早出现优良性状
4.F2显性优良品种都能稳定遗传吗 为什么
5.如何得到稳定遗传的优良品种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倒伏
条锈病
P
高杆抗病
矮杆不抗病
DDTT
ddtt
×

高杆抗病
DdTt
F1

F2
高杆抗病
9D_T_
高杆不抗病
3D_tt
矮杆抗病
3ddT_
矮杆不抗病
1ddtt
(淘汰)
(淘汰)
(保留)
(淘汰)
多次自交选种
矮杆抗病
ddTT
杂交
自交
选种
多次自交选种
优良性状的纯合体
纯种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
1.动植物杂交育种: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至少需要4-5年时间
稳定遗传的高产抗倒抗病品种
因为从F2开始发生性状分离。
不需要,因为隐性性状一旦出现即为纯合子。
不能,杂交育种只适用于进行有性生殖的生物且相关基因遵循细胞核的遗传规律,细菌是原核生物,不能进行有性生殖。
(1)纯种既抗倒伏又抗条锈病的小麦育种过程
1.动植物杂交育种: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杂交育种选育为什么从F2开始
如果培育隐性纯合的新品种,比如用基因型为AAbb和aaBB的亲本,培育出基因型为aabb的优良品种,是否需要连续自交
培育细菌新品种时,能否用杂交育种的方法
短毛折耳猫
(bbee)
长毛立耳猫
(BBEE)
长毛折耳猫(BBee)
如何利用长毛立耳猫(BBEE)和短毛折耳猫(bbee)培育出能稳定遗传的长毛折耳猫(BBee)?

短毛折耳猫
bbee
长毛立耳猫
BBEE
×
长毛立耳猫
BbEe
♀、♂互交
B_E_
B_ee
bbE_
bbee
与bbee测交
选择后代不发生性状
分离的亲本即为BBee
(2)长毛折耳猫的培育过程
1.动植物杂交育种: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 袁隆平(杂交水稻专家)
2000年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2004年十大感动中国人物之一。
  颁奖辞:他是一位真正的耕耘者。当他还是一个乡村教师时,已具有颠覆世界权威的胆识;当他名满天下时,却仍专注于田畴。淡薄名利,一介农夫,播撒智慧,收获富足。他毕生的梦想,就是让所有的人远离饥饿。喜看稻菽千重浪,最是风流袁隆平。
阅读教材P13,医学实践中的应用实例
假如你是一位遗传咨询师,一对健康的夫妇前来咨询。这对健康夫妇曾生了一个患有白化病的儿子:
1.白化病是由显性还是隐性基因控制的
2.他们再生一个孩子一定会患白化病吗 患病概率是多少
3.绘制遗传图解,进行分析推理。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2.遗传病患病概率的推断
父亲(正常)
母亲(正常)
白化病患者
患病概率?
aa
Aa
Aa
aa=1/4
人类白化病是一种由隐性基因(a)控制的遗传病。绘制双亲表现正常,生出孩子是患者的遗传图解,并标明孩子患病的概率。
白化病
六、孟德尔遗传规律的应用
自由组合 定律
杂交实验
理论解释 (假说)
测交验证
自由组合定律内容
F2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
子代性状表现类型及其比例为
(两对相对性状)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
9∶3∶3∶1
F1在产生配子时,每对遗传因子彼此____,不同对的遗传因子可以__________。
分离
自由组合
黄圆:黄皱:绿圆:绿皱 ≈
1:1:1:1
课堂小结
课后作业:探索从1对到多对独立遗传性状的遗传规律
遗传规律 研究的
相对性状 F1配子 数及比例 F2组合数 F2基因型 数及比例 F2表型
数及比例
分离定律        
自由组合定律(2对)        
自由组合定律(3对)
自由组合定律(n对)
1.根据分离定律和白由组合定律,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
(1)表型相同的生物,基因型一定相同。( )
(2)控制不同性状的基因的遗传互不干扰。( )

×
教材课后习题·概念检测
2.南瓜果实的白色( W)对黄色(w )是显性,盘状(D)对球状(d)是量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那么表型相同的一组是( )
WwDd和wwDd B. WWdd和WwDd
C. WwDd和WWDD D. WWdd和WWDd
C
教材课后习题·概念检测
3.孟德尔遗传规律包括分离定律和自由组合定律。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自由组合定律是以分离定律为基础的
B.分离定律不能用于分析两对等位基因的遗传
C.自由组合定律也能用于分析一对等位基因的速传
D.基因的分离发生在配子形成的过程中,基因的自由组合发生在合子形成的过程中
A
1.假如水稻高科(D)对矮秆(d)为显性,抗稻瘟病(R)对易感稻瘟病(r)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现用一个纯合易感稻瘟病的矮秆品种(抗倒伏)与一个纯合抗稻瘟病的高秆品种(易倒伏)杂交,F 中出现既抗倒伏又抗病类型的比例是: 。
3/16
DDRR
1/16
DdRR
DDRr
DdRr
DDrr
Ddrr
ddRR
ddRr
ddrr
2/16
2/16
4/16
1/16
2/16
1/16
2/16
1/16
双显:(抗稻瘟病高秆)
一显一隐:(易感稻瘟病高秆)
一隐一显:(抗稻瘟病矮秆)
双隐:(易感稻瘟病矮秆)
提示:
教材课后习题·拓展应用
教材课后习题·拓展应用
2.纯种的甜玉米与纯种的非甜玉米实行间行种植,收获时发现,在甜玉米的果穗上结有非甜玉米的籽粒,但在非甜玉米的果穗上找不到甜玉米的籽粒,试说明产生这种现象的原因。。
因为控制非甜玉米性状的是显性基因,控制甜玉米性状的是隐性基因。当甜玉米接受非甜玉米的花粉时,后代为杂合子(既含有显性基因,也含有隐性基因)。表现为显性性状,故在甜玉米植株上结出非甜玉米的籽粒;当非甜玉米接受甜玉米的花粉时,后代为杂合子,表现为显性性状,即非甜玉米的性状,故在非甜玉米植株上结出的仍是非甜玉米的籽粒
提示:
教材课后习题·拓展应用
3.人的双眼皮和单眼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如果:父母都是双眼皮,后代中会出现单眼皮吗 有的同学父母都是单眼皮,自己却是双眼皮,也有证据表明他(她)确实是父母亲生的,对此,你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你由此体会到遗传规律有什么特点
单、双眼皮的形成与人眼睑中一条提上睑肌纤维的发育有关。用A和a分别表示控制双眼皮的显性基因和控制单眼皮的隐性基因,如果父母是基因型为Aa的杂合子,其表型虽然为双眼皮,但子女可能会表现为单眼皮(基因型为a)。
提示:
教材课后习题·拓展应用
3.人的双限皮和单眼皮是由一对等位基因控制的性状,双眼皮为显性性状,单眼皮为隐性性状。如果父母都是双眼皮,后代中会出现单眼皮吗 有的同学父母都是单眼皮,自己却是双眼皮,也有证据表明他(她)确实是父母亲生的,对此,你能作出合理的解释吗 你由此体会到遗传规律有什么特点
生物的性状主要决定于基因型,但也会受到环境因素、个体发育中的其他条件等影响。基因型为AA或Aa的人,如果因提上睑肌纤维发育不完全,则可能表现为单眼皮,这样的男性和女性婚配所生的子女,如果遗传了来自父母的双眼皮显性基因A,由于提上睑肌纤维发育完全,则表现为双眼皮。在现实生活中,还能见到有人一只眼是单眼皮、另一只眼是双眼皮的现象,这是由两只眼睛的提上睑肌纤维发育程度不同导致的。由此可见,遗传规律虽然通常由基因决定,但也受到环境等多种因素的影响,因而表现得十分复杂。
提示:
教材课后习题·复习与提高(P16)
1.在孟德尔一对相对性状的杂交实验中,出现性状分离的是( )
A.杂合的红花豌豆自交产生红花和白花后代
B.纯合的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产生红花后代
C.杂合的红花豌豆与白花豌豆杂交产生白花后代
D.纯合的红花豌豆与杂合的红花豌豆杂交产生红花后代
A
一、选择题
教材课后习题·复习与提高(P16)
2.番茄的红果色 对黄果色 为显性。以下关于鉴定一株结红果的番茄植株是纯合子还是杂合子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可通过与红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B.可通过与黄果纯合子杂交来鉴定
C.不能通过该红果植株自交来鉴定
D.不能通过与红果杂合子杂交来鉴定
B
教材课后习题·复习与提高(P16)
3.如果用玉米作为实验材料验证分离定律,下列因素对得出正确实验结论影响最小的是( )
A.所选实验材料是否为纯合子
B.所选相对性状的显隐性是否易于区分
C.所选相对性状是否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
D.是否严格遵守实验操作流程和统计分析方法
A
教材课后习题·复习与提高(P16)
4.某种动物的直毛(B)对卷毛(b)为显性,黑色(D)对白色(d)为显性,控制两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基因型为BbDd的个体与个体X交配,子代的表型及其比例为直毛黑色:卷毛黑色:直毛白色:卷毛白色=3: 1 :3: 1。那么,个体X的基因型为( )
bbDd
Bbdd
BbDD
bbdd
B
教材课后习题·复习与提高(P16)
5.孟德尔在研究中运用了假说一演绎法,以下叙述不属于假说的是( )
A.受精时,雌雄配子随机结合
B.形成配子时,成对的遗传因子分离
C.F2中既有高茎又有矮茎,性状分离比接近3:1
D.性状是由遗传因子决定的,在体细胞中遗传因子成对存在
C
教材课后习题·复习与提高(P16)
1.番茄的紫茎和绿茎是一对相对性状,缺刻叶和马铃薯叶是一对相对性状,两对基因独立遗传。利用三种不同基因型的番茄进行杂交,实验结果如下图所示:
二、非选择题
教材课后习题·复习与提高(P16)
请回答下列问题。
(1)紫茎和绿茎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 缺刻叶和马铃薯叶这对相对性状中,显性性状为 ;
(2)如果用A、a表示控制紫茎、绿茎的基因,用B、b表示控制缺刻叶、马铃薯叶的基因,那么紫茎缺刻叶①、绿茎缺刻叶②、紫茎缺刻叶③的基因型依次为 。
(3)紫茎缺刻叶①与紫茎缺刻叶③杂交的表型及比值分别为:
AABa、aaBb、AaBb
紫茎
缺刻叶
紫茎缺刻叶:紫茎马铃薯叶=3:1
教材课后习题·复习与提高(P16)
2.现有某作物的两个纯合品种:抗病高秆(易倒伏)和感病矮秆(抗倒伏),抗病对感病为显性,高秆对矮秆为显性。如果要利用这两个品种进行杂交育种,获得具有抗病矮秆优良性状的新品种,在杂交育种前,需要正确地预测杂交结果。按照孟德尔遗传规律来预测杂交结果,需要满足三个条件,其中一个条件是抗病与感病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的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请回答下列问题。
(1)除了上述条件,其他两个条件是什么
(2)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你设计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3)获得的F2中是否有抗病矮秆品种 应该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获得纯合抗病矮秆品种
教材课后习题·复习与提高(P16)
(1)除了上述条件,其他两个条件是什么
高秆与矮秆这对相对性状受一对等位基因控制,且符合分离定律;控制这两对相对性状的基因独立遗传。
将纯合抗病高秆植株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得到F1,让F1与感病矮秆植株杂交。
(2)为了确定控制上述这两对性状的基因是否满足这三个条件,可用测交实验来进行检验。请你设计该测交实验的过程。
有抗病矮杆品种。但其中有杂合子,需对F2中的抗病矮杆植株进行如下操作以获得纯合子。
(3)获得的F2中是否有抗病矮秆品种
应该进行怎样的处理才能获得纯合抗病矮秆品种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