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2特异性免疫(共38张PPT)课件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生物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1 4.2特异性免疫(共38张PPT)课件

资源简介

(共38张PPT)
4.2 特异性免疫
海绵动物是一类多孔滤食性生物体的统称,其色泽各个不同。
1907年,威尔逊用两种不同颜色的海绵做了一个实验,实验操作和结果如图。只有同种细胞发生聚集,每个聚集体只含同一种着色的海绵细胞,这是什么原因呢?
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病原体的?
细胞之间相互识别。
免疫系统是如何识别病原体的?
免疫细胞可以:
1.识别分子标签——组织相容性抗原(MHC),人类的MHC也称人类白细胞抗原(HLA)。区分“己方和敌方”。
2.识别病毒、细菌等病原体抗原。特异性识别某种病原体,如特异性识别新冠病毒。B细胞识别受体(BCR)、T细胞识别受体(TCR)
病原体
病原体被抗原呈递细胞摄取。
2
暴露出抗原决定簇
一些病原体可以和B细胞接触刺激B细胞。
1
Y
Y
Y
Y
Y
Y
Y
Y
Y
将抗原处理后呈递在细胞表面,传递给辅助性T细胞。
3
激活辅助性T细胞
4
B细胞受到两个信号的刺激后开始分裂、分化,大部分分化为浆细胞,小部分分化为记忆B细胞。细胞因子能促进细胞的分裂、分化过程。
5
浆细胞产生和分泌大量抗体,抗体可以随血液在全身循环并与这种病原体结合。
6
1
2
3
4
5
6
抗体
抑制病原体繁殖或对人体细胞的黏附
体液免疫——主要通过产生抗体实现免疫应答的方式
1. 参与体液免疫的细胞有哪些?
B细胞、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等。
体液免疫
2.抗原呈递细胞起什么作用?
3.哪个细胞一直没有接触过抗原?
摄取、加工处理抗原(暴露出抗原决定簇),并将处理过的抗原呈递给T细胞。
浆细胞
浆细胞不能识别抗原(无识别功能)
5. 抗体是否可直接导致抗原死亡?
多数情况下,抗体与病原体结合后会形成沉淀或细胞集团等,进而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体液免疫
4. B细胞活化的条件?
①两个信号的刺激
a.病原体与B细胞接触。
b.辅助性T细胞表面的特定分子发生变化并与B细胞结合。
②还需要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
体液免疫
(1)概念:再次接触相同抗原时,记忆细胞快速作出的免疫应答。
(2)特点:比初次反应更快速、更强烈。能在抗原侵入机体但尚未患病之前将其消灭,从而使患病程度降低。
体液免疫——二次免疫
增殖、分化
产生 分泌
体液中
抗原(如流感病毒)
抗原提呈细胞(识别、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识别)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增殖、分化
二次免疫
直接接触
二次免疫
分泌细胞因子(白介素)
信号①
信号②
(被激活)
体液免疫
能特异性识别抗原的细胞有:
不能识别抗原的细胞有哪些?
辅助T细胞、B细胞、记忆B细胞
浆细胞
(1)当相同的抗原再次入侵机体时,记忆B细胞会迅速产生大量抗体,消灭抗原(  )
(2)浆细胞会在抗原的刺激作用下产生抗体(  )
(3)当同一种抗原再次进入机体时,产生的浆细胞均来自记忆B细胞(  )
(4)抗原和抗体的结合具有特异性(  )
×

×
×
免疫系统如何对付它们呢?
病毒会入侵细胞,有些致病菌也是寄生在宿主细胞内,而抗体不能进入宿主细胞。
细胞免疫——通过T细胞实现免疫应答的方式
1. 参与细胞免疫的细胞有哪些?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抗原呈递细胞、
记忆T细胞等。
2. 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条件?
3.细胞免疫中细胞毒性T细胞从哪些细胞分化而来?
(1)靶细胞对细胞毒性T细胞的直接刺激;
(2)辅助性T细胞分泌的细胞因子的刺激。
细胞毒性T细胞,记忆T细胞
4.活化后的细胞毒性T细胞的作用是什么?
识别并裂解被同样病原体感染的靶细胞
细胞免疫——通过T细胞实现免疫应答的方式
5.细胞免疫能否彻底清除胞内寄生抗原?
不能。细胞毒性T细胞使靶细胞裂解后,病原体失去了寄生的基础,但还需要与抗体结合或直接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灭。由此可见,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是同时进行的。
细胞免疫——通过T细胞实现免疫应答的方式
增殖、分化
细胞免疫基本过程
识别、接触、裂解
增殖、分化
靶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识别、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识别)
细胞毒性T细胞
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靶细胞
病原体暴露出来
抗体可与之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
增殖、分化
二次免疫
识别
二次免疫
分泌细胞因子
(被激活)
细胞免疫
(1)二次免疫时,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仅来自记忆T细胞的增殖分化(  )
(2)在抗原提呈细胞提呈的抗原的刺激下,辅助T细胞产生抗体发挥免疫作用(  )
(3)在特异性免疫中,只有细胞毒性T细胞产生记忆T细胞(  )
(4)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可诱导靶细胞发生凋亡(  )
×

×
×
(多选)下列关于体液免疫的叙述,正确的是(  )
A.吞噬细胞识别抗原不具有特异性
B.抗原提呈细胞具有加工、处理、提呈抗原的作用
C.辅助T细胞可以将抗原提呈给B细胞,从而促进B细胞的活化
D.吞噬细胞可将抗原—抗体结合物吞噬消化 
ABD
下列有关曲线中,最有可能错误的是(  )
B
(3)若图2 所示器官为胰脏,则饭后胰岛素的浓度 Ⅰ 处 ▲ (填“高”、“低”、“等于”)Ⅱ处。
23.下图是体育运动对学习记忆的促进作用与蛋白质类神经营养因子(BDNF)关系的部分图解。请据图回答问题:
(2)据图可知,BDNF具有促进 和激活 的作用,从而促进兴奋在突触处的传递。若大鼠体内BDNF含量减少,将导致突触间隙内b物质的含量 (填“增加”“不变”或“减少”)。
AMPA
减少
促进神经递质的释放
组别 实验处理 A 加入适量的垂体细胞悬液 /
B 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加入适量的甲状腺激素溶液
C 加入等量的垂体细胞悬液 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D 加入_____________________ /
25.(9分)为验证下丘脑和甲状腺对垂体TSH分泌量的调节作用,请根据以下提供的实验材料,设计实验并分析。
实验材料:动物细胞培养瓶若干和其它相关的培养和测定仪器、大鼠的下丘脑细胞悬液和垂体细胞悬液、动物细胞培养液(不含TSH)、甲状腺激素溶液。(要求与说明:细胞培养条件适宜;TSH含量测定的具体方法不作要求。)
(1)实验思路:
①取四个动物细胞培养瓶,标号为A、B、C、D,分别加入等量且适量的动物细胞培养液;
②实验处理如下(各组补加动物细胞培养液至等体积):
等量的下丘脑细胞悬液
等量的下丘脑细胞悬液
等量的垂体细胞悬液
B细胞
增殖、分化
识别、接触、裂解
增殖、分化
靶细胞
抗原提呈细胞(识别、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识别)
细胞毒性T细胞
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靶细胞
病原体暴露出来
抗体可与之结合;或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
增殖、分化
二次免疫
识别
二次免疫
分泌细胞因子
(被激活)
细胞免疫
增殖、分化
产生 分泌
体液中
抗原(如流感病毒)
抗原提呈细胞(识别、处理、呈递)
辅助性T细胞(识别)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抗体
与抗原特异性结合
被其他免疫细胞吞噬消化
增殖、分化
二次免疫
直接接触
二次免疫
分泌细胞因子
信号①
信号②
(被激活)
体液免疫
增殖、分化
来源 功能
吞噬细胞
B细胞
辅助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浆细胞
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细胞
造血干细胞
吞噬、呈递抗原
造血干细胞(骨髓成熟)
造血干细胞(胸腺成熟)
B细胞或记忆B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T细胞
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或记忆细胞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浆细胞和记忆B细胞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T细胞
识别抗原,参与B细胞和细胞毒性T细胞的活化,分泌细胞因子
合成并分泌抗体
识别抗原,增殖、分化成相应的浆细胞或细胞毒性T细胞
与靶细胞密切接触发挥免疫效应
B细胞
浆细胞
记忆B细胞
辅助性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记忆T细胞
细胞毒性T细胞
项目 体液免疫 细胞免疫
参与细胞 B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辅助T细胞、浆细胞、记忆B细胞等 靶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抗原提呈细胞、辅助T细胞、记忆T细胞等
作用对象 侵入内环境的抗原 被抗原侵入的宿主细胞、自身突变细胞和来自异体的移植组织、器官等
作用方式 浆细胞产生的抗体与相应的抗原特异性结合 激活的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密切接触
举例 外毒素 结核分枝杆菌、麻风分枝杆菌
联系 ①对内环境中的抗原及其释放的外毒素:体液免疫发挥作用; ②对进入细胞内的抗原:细胞免疫先发挥作用,将抗原从靶细胞中释放出来,再由体液免疫将其彻底清除 易错点辨析
1.浆细胞不具有分裂、分化能力。
2.B细胞、细胞毒性T细胞和记忆细胞都能进行分裂、分化。
3.分裂、分化过程中细胞的遗传物质并未发生改变,细胞分化只是发生了基因的选择性表达。
4.浆细胞没有识别功能;抗原提呈细胞能识别抗原,但没有特异性识别功能;其他淋巴细胞都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5.细胞毒性T细胞与靶细胞接触,体现了细胞膜的信息交流功能。
6.靶细胞的裂解死亡属于细胞凋亡。
7.既在体液免疫中发挥作用又在细胞免疫中发挥作用的淋巴细胞是抗原呈递细胞、辅助性T细胞。
8.既在非特异性免疫又在特异性免疫中发挥作用的免疫细胞是吞噬细胞。
1-5:ADBBA 6.ACD 7.AD
8.  
(1)胞吞 
(2)分化 记忆 
(3)特异 裂解
(4)体液 肿瘤细胞表面的PD-L1 
(5)降低免疫排异
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另设一组不移植脂肪组织直接感染病原体的对照组。
组别 处理方式 检测结果
实验组 用肺癌细胞抗原与M细胞混合培养后,分离出M细胞与胸腺淋巴细胞混合培养,再分离出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部分淋巴细胞能杀伤肺癌细胞
对照组 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与肺癌细胞混合培养 淋巴细胞均不能杀伤肺癌细胞
2. 科研人员为研究脾脏中某种免疫细胞(简称M细胞)在免疫应答中的作用,进行了如表所示实验,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 实验组中部分能够杀伤肺癌细胞的细胞可由T细胞增殖、分化而来
B. M细胞最可能是吞噬细胞,它具有识别、摄取、处理、传递抗原的作用
C. 癌细胞被杀伤主要是通过细胞免疫,体现了免疫系统的监控和清除功能
D. 若将对照组中未经处理的胸腺淋巴细胞用抗体处理将得到与实验组一样的结果
3. 下图是免疫细胞之间相互作用的部分模式图,下列相关叙述正确的是(  )
A. 图中细胞A具有特异性识别功能
B. 图中的细胞D无识别功能
C. 若同种病菌再次侵入,则细胞D的周期缩短
D. 图中物质Ⅰ为抗原,物质Ⅱ为抗体
4.美国学术期刊《免疫》曾报道,记忆T细胞会储存在脂肪组织中。下图是研究人员进行的有关实验,下列相关叙述错误的是(  )
A.记忆T细胞是由T细胞或记忆T细胞增殖、分化形成的
B.接受脂肪组织移植前的实验鼠B应接种相应的病原体
C.实验鼠B不患病是非特异性免疫和特异性免疫共同作用的结果
D.仅图示实验还不足以证明移植脂肪组织中有记忆T细胞
6.(多选)下列有关人体免疫系统的叙述,正确的是(  )
A. 面对病原体时,身体非特异性免疫启动的时间较特异性免疫早
B. 辅助性T细胞会辨识并裂解被病毒感染的细胞
C. 特异性的抗原分子和淋巴因子可向B细胞传递信息并引起B细胞的增殖和分化
D. 脾脏、骨髓、扁桃体都是人体免疫系统的组成部分
7.(多选)为检验某制剂对机体免疫机能的调节作用,用含不同剂量该制剂的饲料饲喂健康小鼠,一段时间后给小鼠注射绵羊红细胞,测定小鼠血清中溶血素(针对绵羊红细胞的抗体,能导致其溶解)的含量得到如图结果。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 实验中用到的绵羊红细胞相当于抗原
B. 溶血素其实是由细胞毒性T细胞合成的特异性抗体
C. 溶血素能导致绵羊红细胞溶解,这个过程属于细胞免疫
D. 中剂量的该制剂对小鼠免疫机能的增强作用最大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内分泌系统
TRH等
甲状腺
激素
哪些实例能够证明神经和体液调节具有密切关系?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内分泌系统
TRH等
甲状腺
激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神经系统通过内分泌系统释放的糖皮质激素等调控免疫系统功能。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研究发现如图所示的调节过程,这说明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具有何种关系?
根据表中结果,将右侧关系图补充完整。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内分泌系统
TRH等
甲状腺
激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乙酰胆碱 促进淋巴细胞和
巨噬细胞增殖
白细胞介素和肿瘤坏死因子 作用于下丘脑神经细胞
干扰素 抑制内分泌系统功能
干扰素等
乙酰
胆碱等
白细胞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等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神经递质
激素
细胞因子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内分泌系统
TRH等
甲状腺
激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干扰素等
乙酰
胆碱等
白细胞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等
1.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通过信号分子构成一个复杂网络,这些信号分子的作用方式都是与受体特异性结合。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2.神经、内分泌和免疫系统功能上相辅相成。
神经系统:快速精确反应
内分泌系统:持久广泛调节
免疫系统:防御、自稳和监视
神经
系统
免疫
系统
内分泌系统
TRH等
甲状腺
激素等
糖皮质激素等
干扰素等
乙酰
胆碱等
白细胞介素、肿瘤
坏死因子等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神经系统、内分泌系统和免疫系统调节网络
意外或伤害性刺激
交感神经兴奋
免疫
系统活动减弱
肾上腺皮质激素等分泌增加
神经—体液—免疫调节网络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