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统编版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第一单元 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含答案)

资源简介

2023-2024学年语文四年级下册统编版
第一单元课内外阅读专项训练(附答案)
(课内重点段落阅读训练、课外阅读常考题型训练)
课内阅读训练
《乡下人家》节选
①若是在夏天的傍晚出去散步,你常常会瞧见乡下人家吃晚饭的情景。他们把桌椅饭莱搬到门前,天高地阔地吃起来。天边的红霞,向晚的微风,头上飞过的归巢的鸟儿,都是他们的好友。它们和乡下人家一起,绘成了一幅自然、和谐的田因风景画。
②秋天到了,纺织娘寄住在他们屋前的瓜架上。月明人静的夜里,它们便唱起歌来:“织,织,织,织啊!织,织,织,织啊!”那歌声真好听,赛过催眠曲,让那些辛苦一天的人们,甜甜蜜蜜地进入梦乡。
③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课文选段中出现了两个“它们”,在第①自然段中“它们”指是 、
、 ,第②自然段中“它们”指的是 。
2.选文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请你为这两幅图画取个恰当的名字。
第一幅图: 第二幅图:
3.以下对文中“天高地阔”一词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
A.天空高远,大地辽阔,这里指乡下人家门前吃饭的地方开阔。
B.乡下人家饭菜种类丰富,吃饭时不会斤斤计较。
C.乡下人家吃饭时心情愉悦,饭桌上聊天毫无拘束。
4.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 之情。
天窗(节选)
晚上,当你被逼着上床去“休息”的时候,也许你还忘不了月光下的草地河滩。你偷偷地从帐子里伸出头来,仰起了脸。这时候,小小的天窗又是你唯一的慰藉!
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的一粒星,一朵云,想象到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你会从那小玻璃上面掠过的一条黑影,想象到这也许是灰色的蝙蝠,也许是会唱歌的夜莺,也许是霸气十足的猫头。总之,夜的美丽神奇,立刻会在你的想象中展开。
发明这天窗的大人们,是应得感谢的。因为活波会想的孩子们知道怎样从“无”中看出“有”,从“虚”中看出“实”,比任何他们看到的都更真切,更阔达,更复杂,更确实!
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时候”具体指的是
2.第2自然段中,孩子们看到的和想象到的分别是什么 根据选文内容,补充表
格。
看到的 想象到的
一粒星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
蝙蝠、夜莺、猫头鹰……
3.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 多选)
A.这个天窗位置特殊,从这个天窗望出去,孩子们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东西。
B.孩子们会通过天窗想象自已想要看到的东西,去满足自己心灵上的渴望。
C.此时的天窗就是孩子们观察世界的窗口,是孩子们展开的想象之翅,能
让孩子们看到更为广阔、有趣的世界。
4.联系全文,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课外阅读训练
家乡的小河
在我家院子的后面,流淌着一条清澈的小河。
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她又是活泼可爱的,层层鳞浪随风而起,伴着跳跃的阳光在舞蹈,舞姿优美得就像天空的七彩绸。
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绚丽的晨曦中,刚刚苏醒的小河揉了揉眼睛,好奇地张望着她周围的新鲜东西。这时的水绿得像玉,霞红得似胭脂,袅袅上升的雾气像洁白的羽纱,轻掩着小河姑娘那羞涩的脸蛋。
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一群白鹅开始了“曲项向天歌”“红掌拨清波”的嬉戏。鱼儿凑趣地跳跃着,翻起了一个个跟头,顿时河面上粼光闪闪。
夕阳西下,太阳把余晖洒在河面上,小河里这处是红,那处是绿。又一阵风来,倒映着两岸的成排的桑树、桃树,都乱成了灰暗的一片,可一会儿又站定了。
小河的夜晚可静啦,喧闹了一天的小河带着倦意入睡了。她像凝固了一般,躺在那里一动也不动,清清的明月,悄悄爬到空中,对着小河照镜子。这时,微风任意地扫着河岸上的小草,发出一阵窸(xī)窸窣(sū)窣的声响。远处,偶尔传来几声汪汪的狗叫声,此时的小河更静、更清。
家乡的小河啊,你真美!
1.理解词语。
(1)娴静: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窸窸窣窣: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
写在括号里。
凝固: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 (  )
轻掩:①遮盖,掩蔽;②关;③乘人不备(袭击、捕捉)。(  )
3..认真读文章,用“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4..文章的第三至六自然段是按照________________ 的顺序写的。
5.读文章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是围绕“____________________”这句话写的,通过对____________________这些事物的描写,写了小河________(时间)迷人的景象。
6.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舌尖上的童年
我的童年是在里乡下度过的。那时物资匮乏,吃,对于孩子们来说,充满诱惑。
春天的脚步刚刚响起,我和弟弟妹妹的眼睛就盯上树梢。奶奶说:“别急别急,再刮两场春风它们就来了。”奶奶所说的“它们”,其实就是榆钱儿、槐花、还有嫩嫩的榆叶。它们一来,妈妈就可以给我们烙菜饽饽。终于等到榆钱长、槐花开了,我们围在灶台旁,妈妈在大铁锅里刷一层薄薄的油,把棒子面加白面的菜饽饽贴在锅里。熟了的菜饽饽虽然油少,却也香喷喷的。等地里长出马齿苋、苦菜苗、荠菜等野菜时,我们就更有口福了,无论捣点蒜汁凉拌还是剁烂做粥烙饽饽,都能让我们的胃口满足一阵子。
那时,绕村有一条水渠,渠边生长着好多茅草。茅草的根白白胖胖,细细长长,嚼起来甜丝丝的,我们当地叫土蔗。我们就拿镰刀挖出土蔗,洗净,美滋滋地嚼着,蜜汁流进嘴里,日子也仿佛甜了许多。
童年舌尖上的味道,最意犹未尽的还是“烧烤”。我们的烧烤内容与季节息息相关。夏秋是大自然最丰盛的时节,也是我们最快乐、最满足的时节。
离村子不远的地方有一条小河,夏季时,河水不深,清澈见底,鱼儿很多,我们就光着屁股下河洗澡、捉鱼,不一会儿,每个人就能捉到很多鱼。在河岸,我们捡些柴火,把鱼丢在火里烧烤,那滋味,现在想起来仍垂涎三尺。
童年,流淌在舌尖上的美味,至今仍回味无穷。
“垂涎三尺”的意思是 ,透过这个词语我体会到了 。
2. “我”和弟弟妹妹的眼睛就盯上树梢,我们想干什么?
3.短文写了“我”童年时的哪些食物?“我”最难忘的是什么食物?
4.读画“ ”的句子你感受到了妈妈是个( )的人。
A.只说不做 B.脾气不好 C. 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5.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乡村如画
①乡下,一个多么令人向往的地方。那里依山傍水,像一幅连绵不断的画卷。我的老家是江南的一个乡村,那里风景如画,到处有山,到处有水,美丽极了。带着无尽的向往,我们踏上了回程。
②车停了 ,我们下了车,看到一条宽阔的柏油马路直通村子,道路两旁栽着柳树,碧绿柔软的枝条随风飘动,真是“万条垂下绿丝绦”。一盏盏路灯,像哨兵,立在路旁。
③房屋前后,朵朵粉红的桃花缀满枝头,一簇簇,一树树,被微风吹落,宛若红霞飘落,落英缤纷,清香沁人肺腑。成群的小蜜蜂嗡嗡地叫着,在花丛中飞来飞去,偶尔,有蝴蝶飞过来,一会儿在空中飞舞,一会儿落在花上,看着看着,恍惚间以为花儿长了翅膀飞了起来。没有城市的喧闹声,没有城市的车水马龙,乡村显得宁静又干净,我可以听见乌儿清脆的叫声。成群的麻雀叽叽喳喳地叫着,一会儿落在电线杆上,好像五线谱上的音符;一会儿在树枝上跳来跳去,鸣啭枝头;一会儿在空中飞来飞去,划过一道道美丽的弧线....当你迷迷离离地陶醉在这幅画中的时候,只有鸟呜能让你回到现实。
④一望无际的田野上,有金黄的稻子,有绿油油的蔬菜。当你经过弯曲的小河时,你会看到河里有许多红嘴白毛的鹅,你会立刻想起“曲项向天歌”的美好意境。
⑤到了晚上,你又会听见许多孩子快乐的笑声,那是乡村的孩子们在月光下玩“藏猫猫”. 还会听见许多大人坐在屋前聊天。在宁静的乡村里,没有城市的喧嚣,但一定不缺少天籁一田园虫鸣加上快乐的笑声。
⑥乡下是这么的特别,又是这么的朴素。
1.第①段中能概括乡村景色之美的关键词是" ”,能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情感的关键词是“_____ _”。 (用文中四字词语作答)
2.第③段为我们展现了三幅优美的画面,请你照样子,为画面拟写名字。
第一幅:桃花绽放图 第二幅: 图 第三幅: 图
3.读读画曲线的句子,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浮现出的情景吧。
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喧嚣”的意思是 ,“天籁”指的是 。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
的感情。
5.下列对短文第⑥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
A.乡下的“特别”在于风景独特. 生活独特,与城市不同。
B.乡下的“朴素”指风景自然平常,乡下人家的生活单调,不够丰富多彩。
C.从这一自然段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课内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乡下人家》节选
1.课文选段中出现了两个“它们”,在第①自然段中“它们”指是 红霞 、
微风 、 鸟儿 ,第②自然段中“它们”指的是 纺织娘 。
2.选文具有很强的画面感,请你为这两幅图画取个恰当的名字。
第一幅图: 院落晚餐图 第二幅图: 月夜睡梦图
3.以下对文中“天高地阔”一词理解不准确的一项是( B )
A.天空高远,大地辽阔,这里指乡下人家门前吃饭的地方开阔。
B.乡下人家饭菜种类丰富,吃饭时不会斤斤计较。
C.乡下人家吃饭时心情愉悦,饭桌上聊天毫无拘束。
4.用“——” 画出本文的中心句,从中可以感受到作者 对乡下人家的赞美和热爱 之情。
中心句:乡下人家,不论什么时候,不论什么季节,都有一道独特、迷人的风景。
《天窗》节选
1.第1自然段中加点的“这时候”具体指的是 晚上,孩子们被大人们喊去“休息”的时候 。
2.第2自然段中,孩子们看到的和想象到的分别是什么 根据选文内容,补充表格。
看到的 想象到的
一粒星 无数闪闪烁烁可爱的星
一朵云 无数像山似的、马似的、巨人似的奇幻的云彩
一条黑影 蝙蝠、夜莺、猫头鹰……
3.下列对选文中画横线句子的理解正确的是( BC )( 多选)
A.这个天窗位置特殊,从这个天窗望出去,孩子们能看到平常看不到的东西。
B.孩子们会通过天窗想象自已想要看到的东西,去满足自己心灵上的渴望。
C.此时的天窗就是孩子们观察世界的窗口,是孩子们展开的想象之翅,能
让孩子们看到更为广阔、有趣的世界。
4.联系全文,为什么说小小的天窗是孩子们“唯一-的慰藉” 从中你能体会到作者怎样的思想感情
因为下雨天和睡觉前,孩子们被管束的不满和失落心情通过小小的天窗能得到慰藉。从中我能体会到作者由天窗产生的对孩子们想象力的思考和赞美。
课外阅读训练参考答案
家乡的小河
1.理解词语。
(1)娴静:____文雅安详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窸窸窣窣:__形容细小的摩擦声音
2.联系上下文,给下面词语中加点的字选择正确的解释,将序号
写在括号里。
凝固:①结实,牢固;②坚硬;③坚决地;④本来。 ( ② )
轻掩:①遮盖,掩蔽;②关;③乘人不备(袭击、捕捉)。( ① )
3.认真读文章,用“____”画出一个比喻句,用“ ”画出一个拟人句。
比喻句:小河是娴静的,宛如明镜一般,倒映着红色的花、绿色的树
拟人句:太阳爬上了树梢,把自己映在河水中
4..文章的第三至六自然段是按照___时间 的顺序写的。
5.读文章第三自然段,这段文字是围绕“__小河的早晨是迷人的。___”这句话写的,通过对___河水、霞、雾气 ____这些事物的描写,写了小河__早晨__(时间)迷人的景象。
6.文章的第一自然段和最后一个自然段在全文中各起什么作用?
第一自然段起点题和引起下文的作用。最后一个自然段对全文起总结、概括的作用。
舌尖上的童年
1.“垂涎三尺”的意思是 形容嘴馋到极点 ,透过这个词语我体会到了 儿时的那些食物太有诱惑力了,味道太美了 。
2. “我”和弟弟妹妹的眼睛就盯上树梢,我们想干什么?
想弄些榆钱儿、槐花和嫩嫩的榆叶下来,让妈妈做烙菜饽饽。
3.短文写了“我”童年时的哪些食物?“我”最难忘的是什么食物?
烙菜饽饽、粥烙饽饽、土蔗、烤鱼、烧烤
4.读画“ ”的句子你感受到了妈妈是个( C )的人。
A.只说不做 B.脾气不好 C. 勤劳能干、心灵手巧
5.短文的最后一句话表达了作者怎样的感情?
表达了作者对童年生活的留恋以及对母亲的思念之情
乡村如画
1.第①段中能概括乡村景色之美的关键词是" 风景如画 ”,能表达出作者对乡村生活的情感的关键词是“_令人向往___”。 (用文中四字词语作答)
2.第③段为我们展现了三幅优美的画面,请你照样子,为画面拟写名字。
第一幅:桃花绽放图 第二幅: 蜂飞蝶舞 图 第三幅: 群鸟嬉戏 图
3.读读画曲线的句子,具体描绘一下你眼前浮现出的情景吧。
我眼前仿佛浮现了一条弯弯曲曲的小河,河水清澈见底,许多白鹅在小河里
抓鱼,嬉戏,有的还伸着长长的脖子,张开嘴巴,发出“嘎——嘎——”的叫声,欢乐极了。看到这幅画面,我不禁想起骆宾王的诗句“曲项向天歌”。
4.第⑤段画横线的句子中,“喧嚣”的意思是 声音杂乱,不清静 ,“天籁”指的是 田园虫鸣和孩子们快乐的笑声 。这里采用了对比的手法,表达了作者 喜爱乡村生活 的感情。
5.下列对短文第⑥段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B )
A.乡下的“特别”在于风景独特. 生活独特,与城市不同。
B.乡下的“朴素”指风景自然平常,乡下人家的生活单调,不够丰富多彩。
C.从这一自然段中,我们能感受到作者对乡村生活的喜爱和赞美之情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