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2.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共17张PPT)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2.2.2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共17张PPT)课件人教版2019选择性必修3

资源简介

(共17张PPT)
2.2.2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与单克隆抗体
植物体细胞杂交
植物细胞融合
植物组织培养
复习回顾
运用植物体细胞杂交技术,可以打破不同种植物的生殖隔离,培育出新的作物类型。那么,有没有技术让不同种动物的体细胞杂交,培育出集不同细胞优势于一身的动物细胞呢?
一.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1、概念:
指两个或多个动物细胞结合形成一个细胞的技术。
4、结果:
形成杂交细胞。即融合后形成的原来两个或多个细胞遗传信息的单核细胞。
2、原理:
细胞膜的流动性
3、诱导方式
物理法:离心、振动、电激
化学法:聚乙二醇(PEG)
生物法:灭活的病毒
用灭活的病毒诱导动物细胞融合过程:
灭活的病毒颗粒黏附于细胞表面

细胞膜被病毒颗粒穿通

细胞膜连接

细胞核融合,形成杂交细胞
5.过程:
6.意义:
突破了有性杂交方法的局限,使远缘杂交(种间、属间、科间、动植物之间)成为可能。
7.应用:
成为研究细胞遗传、细胞免疫、肿瘤和生物新品种培育等的重要手段。特别是利用杂交瘤技术制造单克隆抗体。
1.“灭活病毒”中灭活的具体含义是什么?
思考:
用物理或化学手段使病毒或细菌失去感染能力,但并不破坏它们的抗原结构
病毒表面含有的糖蛋白和一些酶能够与细胞膜上的糖蛋白发生作用,使细胞互相凝聚,细胞膜上的蛋白质分子和脂质分子重新排布,细胞膜打开,细胞发生融合
2.灭活病毒诱导细胞融合的原理是什么?
比较项目 植物体细胞杂交 动物细胞融合
基本原理
融合前处理
诱导方法
用 途
细胞膜的流动性、
植物细胞的全能性
细胞膜的流动性
用纤维素酶、果胶酶去壁
用胰蛋白酶或胶原蛋白酶使细胞分散
培育新品种
制备单克隆抗体
物理法:电融合法、离心法
化学法:PEG,高Ca2+ —高PH融合法
电融合法,PEG融合法,灭活的病毒
植物体细胞杂交和动物细胞融合比较
(1)早期获得抗体的方法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上述抗体的缺点:
(3)大量制备单一抗体的思路和需解决的问题
向动物体内反复注射某种抗原,使动物产生抗体,然后从动物血清中分离所需抗体
产量低、纯度低、特异性差
每一个B淋巴细胞只分泌一种特异性抗体
单一B淋巴细胞
细胞群
选择
克隆
产生
大量纯度高特异性强的抗体
一个B淋巴细胞不可能无限增殖
1.研究背景
能产生单一的特异性抗体,但不能无限增殖
癌细胞
能在体外大量增殖,但不能产生抗体
动物细胞融合
1.B细胞的特点(优点和局限性)*?
思考1:
2.哪种细胞可以无限增殖?
3.癌细胞的特点(优点和局限性)*?
4.有什么办法能得到既能迅速大量增殖又能产生大量特定抗体的细胞?
(4)单克隆抗体制备思路
一种B淋巴细胞(只产生一种特定抗体)
能在体外大量增殖的骨髓瘤细胞
动物细胞融合
杂交瘤细胞
动物细胞培养
大量的特定抗体
米尔斯坦
科勒
由于发明了单克隆抗体的制备技术,米尔斯坦和科勒于1984年获得了诺贝尔生理学或医学奖
注射特定的抗原
多种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诱导融合
①未融合的细胞
②多种杂交细胞(包括B-B细胞、瘤-瘤细胞、杂交瘤细胞)
动物细胞融合
2.过程
①未融合的细胞
②多种杂交细胞
杂交瘤细胞
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第一次筛选
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
第二次筛选(可进行多次)
注射到小鼠腹腔内
体外培养
获取单克隆抗体
从小鼠腹水中
从细胞培养液中
动物细胞培养
①未融合的细胞②多种杂交细胞
杂交瘤细胞
抗体检测呈阳性的杂交瘤细胞(能产生特定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
第一次筛选
克隆化培养、抗体检测
第二次筛选(可进行多次)
注射到小鼠腹腔内
体外培养
获取单克隆抗体
从小鼠腹水中
从细胞培养液中
注射特定的抗原
多种B淋巴细胞
骨髓瘤细胞
诱导融合
动物细胞融合
动物细胞培养
(1)该过程中应用到的技术:
(2)原理:
(3)注射特定抗原的目的:
(4)诱导融合的方法:
动物细胞特有的为______________
动物细胞融合、动物细胞培养
细胞膜具有一定的流动性、细胞增殖
用特定的抗原对小鼠进行免疫,并从该小鼠的脾中得到能产生特定抗体的B淋巴细胞
PEG融合法、电融合法、灭活病毒诱导法
*不是为了得到抗体!
灭活病毒诱导法
思考2:
未融合的亲本细胞
两两融合的细胞
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
融合的杂交瘤细胞
B-B细胞
瘤-瘤细胞
只考虑两两融合,诱导融合之后,一定会得到所需的杂交瘤细胞吗?
思考3:
(5)第一次筛选的目的:
(6)如何筛选:
(7)筛选原理:
(8)杂交瘤细胞的特点:
筛选获得杂交瘤细胞
用特定的选择培养基进行筛选
在选择培养基上,未融合的亲本细胞和融合的具有同种核的细胞都会死亡,只有融合的杂交瘤细胞才能生长
既能迅速大量繁殖,又能产生抗体
(9)第二次筛选的目的:
(10)如何筛选:
(11)选择抗体检测呈_____性的杂交瘤细胞,即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12)抗体检测原理:
获得足够数量的能分泌所需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用96孔板培养,在每一个孔中尽量只接种一个杂交瘤细胞的情况下,进行克隆化培养和抗体检测(进行多次筛选)

分泌的抗体能与特定的抗原结合
抗原和抗体能够特异性结合(分子水平的鉴定)
单克隆抗体
筛选二
杂交细胞
杂交瘤细胞
体外或
体内培养
筛选一
骨髓瘤细胞
诱导融合
分泌特异抗体的杂交瘤细胞
杂交瘤细胞群
提取
已免疫的B淋巴细胞
动物细胞融合技术
动物细胞培养技术
既能大量繁殖
又能产生专一抗体
特异性强
灵敏度高
可大量制备
注射抗原
3.小结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