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43张PPT)名 言:宪法就是一张写着人民权利的纸。——列宁宪法规定广泛的公民基本权利,并规定实现公民基本权利和保障措施。第一框 公民基本权利第三课 公民权利02政治权利和自由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人身自由权人身自由权人格尊严权住宅权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03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04文化教育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05其他基本权利01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知识导航社会经济权内容、意义的角度去学习1政治权利和自由一、政治权利和自由1.公民政治权利和自由包括? P35①选举权和被选举权②政治自由③监督权课堂笔记14岁的小岩的爸爸参加了新一届区人大代表的选举。小岩好奇地问爸爸投了谁的票。爸爸认真的说:“参加选举使我们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事务的重要途径。我赞成的候选人都是能够为我们着想、替我们说话、真心为我们服务的人。”小岩听了之后很兴奋,说:“等下次再投票选举人大代表的时候,我也参加投票可以吗?”观看材料并思考:材料中小岩的爸爸行使了自己作为公民的什么权利?小岩有权参加区人大代表选举吗?为什么?选举权人大代表课堂探究与分享① 条件①国籍:必须是拥有中国国籍的中国公民;②年龄:必须年满18周岁;③政治权利:没有被剥夺政治权利。2、公民享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条件是什么? P35课堂笔记12岁初中生少数民族外国人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人农民工观点:选举乱象层出,公民选举不过走个形式,人选都是内定的。不如先抓紧眼前利益!2.行使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意义 P35选举乱象层出,公民选举不过走个形式,人选都是内定的。不如先抓紧眼前利益!答:观点是错误的。(1)选举权和被选举权的核心精神是公民按照自己的意愿,选出国家公职人员代表自己行使当家作主的权利。(2)选举权和被选举权是公民的一项基本政治权利,行使这项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管理社会的基础。言论自由出版一本新书出版自由各地群众举行建党100周年庆典活动集会自由网友小美和朋友组成协会并备案注册游行示威自由结社自由他们在行使什么权利?参与游行示威,维护国家主权,反对分裂。政治自由在微博留言区评论,发表自己的看法和观点。通过语言方式表达自己的思想见解或者其他意思的自由。包括口头表达和书面表达依照法律规定程序,集合在露天场所发表意见、表达意愿的自由。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结成某种社会团体、进行社会团体活动的自由。全国总工会、共青团、全国妇联、中国残联、中国红十字总会通过各种出版物表达思想见解以及其他意思的自由游行: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有权在公共道路、露天公共场所列队行进表达共同意愿的自由。示威: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在露天公共场所或者公共道路上以集会、游行、静坐等方式,表达要求、抗议、或者支持声援等共同意愿的自由。内容我国公民有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意义公民享有政治自由,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3.政治自由的内容、意义? P35课堂笔记拓展自由有边界宪法第五十一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在行使自由和权利的时候,不得损害国家的、社会的、集体的利益和其他公民的合法的自由和权利。第五十三条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必须遵守宪法和法律。政治自由绝对自由自由的界限:道德法律我向总理说句话问题来了欢迎你的到来。这里是中国政府网为大家开通的信息渠道,是进一步听取你对政府工作意见建议的网络窗口。政府工作离不开大家的宝贵意见。我们将努力办好这一栏目,以帮助中央政府更深入了解社情民意,履行法定职责,更好服务人民。 我们会将大家的意见建议汇总整理,并进行专门研究。一些好的意见建议将被直接送到总理的办公桌上。 请你珍惜并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思考:1、“请你珍惜并认真行使这一权利”指的是什么权利 ?2、这项权利的内容有哪些 3、网上评议政府有何意义?监督权。课堂笔记监督权①主体(谁监督)?②对象(监督谁)?③干什么(内容)?④注意事项?⑤重要性或意义?—我国公民—国家机关及其国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和建议;对违法失职行为,有向有关国家机关提出申诉、控告或检举—不得捏造或者歪曲事实进行诬告陷害。—①有助于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②有助于提高公民参政议政的热情,激发公民关心国家大事的主人翁精神。(有助于保障公民权利的实现)P36途径1:向人大代表反映情况通过人大代表或直接向全国人大常委会和地方人大常委会反映。途径2:信访举报制度采用书信、电子邮件、电话等形式向有关部门反映。途径3:利用新闻媒体通过电视、广播、报纸、网络等媒体进行舆论监督。途径4:新形式新方式参加听证会、论证会、网上评议政府。拓展公民行使监督权的途径真实举报受保护 诬告陷害要担责(一)举报内容歪曲事实如何处理?《中国共产党纪律检查机关控告申诉工作条例》第三十三条规定:如属诬告,必须对诬告者追究责任,严肃处理。(二)举报人担心泄露个人隐私怎么办? 请不用担心! 为了保护举报人,纪检监察机关对举报人的姓名、电话、工作单位、家庭住址等个人信息及举报内容严格保密。严禁将举报材料转给被举报人。对泄露秘密的,将追究责任,严肃处理。我国政府受人民监督政治权利和自由(小结)政治权利和自由内容 内容 意义选举权与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年满18周岁,未被剥夺政治权利的中国公民,选举人大代表的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的自由。对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提出批评、建议、检举、申诉、控告的权利。是公民一项基本政治权利,是公民参与管理国家和社会的基础。有助于公民参与国家政治生活,充分表达自己的意愿。有助于国家机关工作人员依法行使权力,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2人身自由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中国运动员高亭宇在北京冬奥会速度滑冰男子500米比赛中夺冠是历史性成就。自由式滑雪女子大跳台决赛夺冠短道速滑混合团体接力比赛冠军思考:图片内容体现了公民享有什么权利?荣誉权(1)含义:人身自由是指公民的人身不受非法侵犯的自由,(2)内容:包括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3)意义:人身自由是公民最基本、最重要的权利,只有在人身自由得到保证的前提下,公民才能独立、自由、有尊严地生活。二、人身自由P36-37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1、人身自由不受侵犯宪法规定的逮捕程序对有犯罪嫌疑的公民人民检察院批准、决定或人民法院决定公安机关执行逮捕拘禁程序对违法公民公安机关逮捕释放公安机关持逮捕令抓捕商场保安搜身P37课堂笔记两院同意公安执行原因:公民都有自我尊重和受人尊重的需要,都应当享有受他人和社会尊重的权利。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人格尊严不受侵犯,禁止用任何方法对公民进行侮辱、诽谤和诬告陷害。内容:公民的人格尊严权包括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等。课堂笔记2.人格尊严不受侵犯P381. 公然辱骂他人、捏造事实在背后中伤、诋毁他人。2. 照相馆未经李某同意将其照片在橱窗展出。3. 某同学偷阅他人信件。4. 小李假冒小强的姓名参加各种大型活动。5. 小敏被评为优秀学生奖,小明私自领取了小敏的荣誉证书和奖金并占为己有。名誉权肖像权隐私权姓名权荣誉权说说下列现象侵犯了公民的什么权利当堂检测侮辱、讽刺、诽谤他人剥夺他人荣誉丑化、损毁肖像;盈利使用肖像干涉;盗用;冒用意义:住宅是公民享有安宁生活和安全感的私人空间。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非法侵入公民住宅。课堂笔记3.住宅不受侵犯三层含义: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侵入;公民的住宅不得随意搜查;公民的住宅不得任意查封;风可进,雨可进,国王不可进。P37“不接受如此'教育'”·谈感悟严某在网上发帖检举乡政府违法次日一早,乡政府工作人员破门而入将严某强行带走严某在乡政府被“教育”了一整天“破门而入”说明严某的住宅受到侵犯;“被强行带走”说明严某的人身自由受到侵犯;乡政府非法拘禁和以其他方法非法剥夺或者限制严某的人身自由对我国公民,公安机关有权执行逮捕,乡政府无权人格尊严课堂探究与分享监督权课堂笔记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的保护。事由:除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执行:由公安机关或者检察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外,内容:任何组织或者个人不得以任何理由侵犯公民的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普法小贴士:通信自由:是指公民通过书信、电话、电报、传真、电子邮件等方式,自主地与他人进行交往的自由。通信秘密:是指公民与他人进行交往的信件、电话、电报、电子邮件等所涉及的内容,任何个人、任何组织或者单位都无权非法干预,无权偷看、隐匿、涂改、毁弃、扣押、没收、泄露或者窃听。4.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小结:人身自由人身自由 主要内容 侵权行为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通信秘密受法律保护非法拘禁、非法逮捕、非法搜查侮辱、诽谤、诬告陷害非法搜查、非法侵入公民住宅隐匿,毁弃,拆阅或者窃听任何公民,非经人民检察院批准或者决定或者人民法院决定,并由公安机关执行,不受逮捕。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公民的住宅不受侵犯,禁止非法搜查或者非法侵入公民的住宅。因国家安全或者追查刑事犯罪的需要,由公安机关或者检查机关依照法律规定的程序对通信进行检查。3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社会经济钱劳动来 源劳动权合法私有财产财产权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物质帮助权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依据我国宪法,公民享有广泛的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包括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受教育权、文化权利等。课堂笔记1.财产权我们生存和发展及物质和文化需要的满足都离不开财产。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的合法的私有财产不受侵犯。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和使用,获得收益和进行处分。占有权:财产所有人对其财产的实际控制权。例如:拥有自己的房产;拥有自己的专利等。使用权:财产所有人根据财产的性能和用途加以利用,以满足自己需要的权利。如:把房屋用作居住、出租等。收益权:财产所有人在其经营、使用的财产上获得经济利益的权利。如:租金、利息等。处分权:财产所有人在法律允许的范围内,处理其财产的权利。如用掉、丢弃、赠与、卖与等。P39含义:一切有劳动能力的公民有劳动就业和取得劳动报酬的权利,这是公民赖以生存的基础。意义:人们通过劳动,参与社会生产与服务活动,获得劳动报酬和其他收益,既可以保障合理的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也为国家和社会做出贡献。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有劳动的权利和义务。#2022年新年贺词# “从年头到年尾,农田、企业、社区、学校、医院、军营、科研院所……大家忙了一整年,付出了,奉献了,也收获了。在飞逝的时光里,我们看到的、感悟到的中国,是一个坚韧不拔、欣欣向荣的中国。这里有可亲可敬的人民,有日新月异的发展,有赓续传承的事业。”课堂笔记2.劳动权课堂笔记新冠肺炎患者治疗费用医保报销,财政兜底3.物质帮助权规定:我国宪法规定,公民在年老、疾病或者丧失劳动能力的情况下,有从国家和社会获得物质帮助的权利。形式:国家发展为公民享受这些权利所需要的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课堂笔记4.受教育权国家资助贫困学生内涵:公民有按照其能力平等地从国家获得接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意义:教育为个人人生幸福奠定基础,为人类文明传递薪火,成就民族和国家的未来。政策:国家实行义务教育制度,制定资助政策。义务教育制度、国家制定资助政策;“两免一补”(免学杂费、免教科书费、补助寄宿生生活费)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爱心书屋春晚节目《只此青绿》课堂笔记5.文化权利规定:我国宪法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有进行科学研究、文学艺术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政策:国家对于从事教育、科学、技术、文学、艺术、和其他文化事业的公民的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以鼓励和帮助。三、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知识小结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 主要内容意义或措施财产权劳动权物质帮助权文化权利受教育权公民可以通过合法方式取得财产,并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处分①内容:劳动就业和获得劳动报酬的权利。②意义:保障生活水平,实现自身价值,为国家和社会做贡献。①内容:年老、疾病、丧失劳动能力时获得国家物质帮助;②措施:国家发展社会保险、社会救济和医疗卫生事业①内容: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②国家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①内容:公民平等地从国家获得受教育的机会,并获得相应物质保障的权利。②教育的意义:对个人、国家和民族③国家措施:义务教育制度、资助政策①内容:科研、文艺创作和其他文化活动的自由。②国家对有益于人民的创造性工作给予鼓励和帮助。此外,我国公民还享有平等权、宗教信仰自由等权利,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受到宪法和法律的特殊保障。新疆以汉文、维吾尔文、哈萨克文、柯尔克孜文等4种文字出版《古兰经》《布哈里圣训实录精华》等宗教经典书籍,不断拓宽信教群众获得宗教知识的途径。截至2021年,中国建立了包括100多部法律法规在内的全面保障妇女权益法律体系,基本消除义务教育性别差距,全社会就业人员女性占比超四成,互联网创业中女性超一半。“十三五”期间,我国实现1亿农转人口和其他常住人口在城镇落户目标顺利实现,城镇棚户区住房改造超过2100万套。有力地维护了公民的平等权利。四、其他权利基本权利社会经济与文化教育权利人身自由政治权利和自由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人格尊严不受侵犯住宅不受侵犯通信自由和秘密受保护财产权物质帮助权劳动权文化权受教育权宪法其他权利选举和被选举权政治自由监督权(基本政治权利)(言论、出版、集会、结社、游行、示威自由)(批评、建议、申诉、控告、检举)平等权妇女、儿童和残疾人等特定人群的权利宗教信仰自由(名誉权、荣誉权、肖像权、姓名权、隐私权)(最基本最重要权利)(合法取得,依法占有、使用、收益、处分)(是权利也是义务)(是权利也是义务)课堂小结课堂练习【2021·大庆】14岁的初中生小红一家人的生活能够体现行使政治权利和自由的是( )①在校学生会主席的竞选活动中,小红把票投给了小兰②妈妈在市政府的网站上留言,给政府提出了环保建议③爸爸在自己的微博上,发表了“百姓接种疫苗有利于疫情防控”的观点④爷爷从超市出来后,拒绝了超市保安要搜身的要求A.①② B.②③ C.①④ D.①②③④B政治自由包括言论、出版、结社、集会、游行、示威自由。①错误,学生会选举不属于真正意义的选举权,只是班级内部的民主管理方式,并不是法定的④是依法维护人身自由权的表现,课堂练习2.【2021·太原】宪法第37条规定,“中华人民共和国公民的人身自由不受侵犯。”下列侵犯公民人身自由的行为是( )A.甲因涉及国家安全问题被公安机关依法检查通信B.乙在学校操场上拾到别人丢失的手表拒绝归还C.丙因抗税被税务局稽查核定依法予以处罚D.丁因被怀疑偷书而遭图书馆保安强行搜身DAC属于合法行为;B属于侵犯公民合法财产权的行为,与题意不符。课堂练习3.【2021·盐城】“低利息、无需抵押,快速放款”等网贷广告极具隐蔽性,受害人开始被骗时只付出微小的代价一一将手机通讯录向网贷平台开放,随之而来的是巨额利息,受害人的亲友也会受到无尽的骚扰。依法打击这种“套路贷”,有利于维护公民的( )A.知识产权和人格尊严权B.人身自由权和姓名权C.合法财产所有权和隐私D.劳动权和生命健康权C说明“套路贷”侵犯了公民的合法财产所有权和隐私权。本题未涉及知识产权,A与题干无关;本题未涉及人身自由权、姓名权、劳动权、生命健康权,BD不符合题意。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