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6张PPT)第四章 人与环境第3节 生态工程(第一课时)目录 /CONTENTS01关注生态工程建设02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03生物多样性丧失的原因04保护生物多样性的原因旧识回顾④农林业品种单一化生物多样性3个层次遗传多样性、物种多样性、生态系统多样性3种价值直接价值5种丧失原因2类保护措施(主要)间接价值潜在价值未发现、尚不清楚食用、药用、工业原料、旅游观赏、科研、文学艺术创作调节生态系统的功能,促进基因流动和协同进化①人类活动对野生物种生存环境的破坏(主要)②掠夺式的利用③环境污染⑤外来物种的盲目引入就地保护易地保护建立自然保护区或国家公园(最有效)建立动、植物园以及濒危动植物繁育中心等新课导入短短几年,普通的村落和农田就脱胎换骨般地转变为令人赞叹的森林公园。它调节城市气候,丰富市民生活,也为众多动植物提供了生存的“家园”。这个例子是生态工程的生动缩影。目录01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1.实施生态工程的背景人口增长人类活动全球生态环境危机人类可持续发展受到影响解决环境与经济与协调发展生态工程导致导致需要需要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2.生态工程指的是人类应用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了修复、重建,从而提高生态系统的生产力或改善生态环境,促进人类社会和自然环境的和谐发展的系统工程技术或综合工艺过程。概念:经济效益生态效益社会效益原理方法:生态学和系统学等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方法。操作过程:对人工生态系统进行分析、设计和调控,或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一、关注生态工程建设2.生态工程毁林种地,围湖造田,大量使用化肥、农药等农业生产方式,以及工业的迅猛发展,正在消耗大量的自然资源。原因遵循生态学原理,充分发挥资源的生产潜力,防止环境污染,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目的消耗少效益多可持续。优点习题检测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 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C. 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原则D. 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D目录02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生态工程以生态系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功能为基础,遵循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等生态学基本原理。自组织自我调节整体循环协调自生2.生态工程一个系统在没有外界信息指令的作用下,自发地由无序到有序,由低有序到高有序的发展过程,就是自组织。星球的诞生,自然生态系统的形成都是自组织的结果。自组织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①、自生(1)概念:在生态系统中由_________而产生的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和__________。生物组分自组织自我优化自我调节自我更新维持(2)基础:生态系统的结构和功能(生态系统的自我调节能力)个体水平:系统水平:生物能够进行新陈代谢、再生更新等生物之间通过各种相互作用(特别是种间关系)进行自组织,实现系统结构与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最核心的原理)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①、自生(3)遵循该原理的具体做法或要求:①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a.选择污染物净化能力较强的多种水生植物b.通过合理的人工设计,使得这些物种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例如,在湿地修复过程中:这是系统或工程能否形成自组织能力的基础条件适当提高生物多样性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①、自生(3)遵循该原理的具体做法或要求:①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②要创造有益于生物组分的生长、发育、繁殖,以及它们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如湿地生态工程中,移除水体中富营养化沉积物和有毒物质、增加水体溶氧量以太阳能为动力,驱动水质循环,进行生态恢复,改善水质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①、自生思考1:为什么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有助于生态系统维持自生能力?提高生物多样性程度,利用种群之间互利共存的关系,构建复合群落,这样即使某个种群消亡,其他种群也能弥补上来。思考2:使物种之间形成互利共存的关系应考虑哪些因素?考虑生物之间生态位的差异,以及它们之间的种间关系。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②、循环指在生态工程中 ,既保证______________,也保证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1)概念:促进物质的迁移与转化迁移顺畅主要物质或元素的转化率高物质储存空间的改变物质存在形式的改变(2)理论基础:生态系统的 。物质循环功能(3)措施:通过设计,实现不断循环,使前一个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地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②、循环无废弃物农业:优点: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废弃物资源化,减少污染。(4)实例:保证了土壤肥力。改善了土壤结构,培育了土壤微生物实现了土壤养分如氮、磷、钾及微量元素的循环利用。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②、循环有人说,过度从土地索取导致土地退化,是有些古文明中断的一个重要原因,我国几千年的农业发展没有出现这一问题,这是中华文明数千年延续不断的条件之一。你认同这一观点吗?请查找资料,对这一观点作出评析。提示: 认同。历史上美索不达米亚、小亚细亚等地居民毁林造田,使那里成为不毛之地,而中华文明在“天人合一”“道法自然”等生态智慧和“仁民爱物”“民胞物与”等生态伦理的指导下,生生不息、源远流长。旁栏思考(P100):古代施肥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②、循环“传统经济”≠“生态经济”(1)传统经济是大量使用化肥、农药、机械的农业生产方式,不注重生态环境的保护,经济的发展以巨大的生态环境破坏为代价。(2)生态经济实现了“原料—产品—原料—产品”的生产体系,是实现了废弃物资源化的循环经济。具有少消耗、多效益、可持续的特点。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③、协调(1)概念:考虑 、 的协调与适应。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2)措施:适应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例如:我国西北一些地区年降水量小于450mm,只适宜种植灌木和草本植物,但曾被硬性规定种植乔木类杨树。由于环境不利于杨树生长,这里的杨树长得十分矮小,枯枝很多,半死不活,远不如当地树种那样有较高的生态适应性,导致这一地区种植的防护林成了残败的“灰色长城”。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③、协调(2)措施:适应考虑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与适应平衡处理好生物与环境、生物与生物的协调平衡,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草原确定合理载畜量,才能保持畜产品的持续高产。如果放养的牲畜量超过载畜量,则会造成过度放牧、使草地退化、土地荒漠化。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③、协调从协调原理出发,想一想,在我国西北地区进行防护林建设,应选择哪些树种?如果在该地区发展畜牧养殖业,你认为应该注意什么问题?我国西部地区缺雨干旱,土壤较为贫瘠,应该选择适合当地自然环境条件的树种,如沙棘、山杏、刺槐、小叶锦鸡儿等。在西北地区发展畜牧业,应该注意牲畜数量不能超过草地的承载力。(3)意义: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旁栏思考(P101):沙棘山杏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④、整体每个生态工程都是具有多组分、复杂结构及综合功能的系统,复杂系统建设必须以整体观为指导。(1)含义:(3)措施:(2)实例:①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②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③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也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考虑农民的生活问题。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4)意义: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④、整体每个生态工程都是具有多组分、复杂结构及综合功能的系统,复杂系统建设必须以整体观为指导。(1)含义:(2)原因:生态系统是一个有机的整体社会—经济—自然是一个符合系统系统的整体功能各成分功能之和大于整体原则需要遵循(3)目的:应用整体原理,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④、整体Ⅰ. 遵从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不同组分之间应构成有序的结构,通过改变和优化结构,达到改善系统功能的目的。植物动物微生物非生物的因素自然系统Ⅱ. 人类处在一个社会—经济—自然复合而成的巨大系统中,进行系统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系统的影响力。Ⅲ. 社会习惯、法律制度等对生态工程建设有着重要影响。(4)实施措施: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④、整体在进行林业工程建设时,一方面要号召农民种树,另一方面一定要考虑贫困地区农民的生活问题,如粮食、烧柴以及收入等。往往是生活方面的因素导致农民对森林、灌丛的过量砍伐。因此,只有把生态与社会、经济结合起来,才能从根本上达到造林和护林的目的。(5)实例:(6)意义:能统一协调当前与长远、局部与整体、开发建设与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鱼塘鱼塘鱼塘桑树桑叶蚕蚕蛹丝蚕排泄物塘泥甘蔗糖渣糖明清时期,我国南方长江三角洲、珠江三角洲低洼内涝积水地或河网发达地区的先民们,就探索出一种桑基鱼塘的农业生产模式: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这样可以将陆地种植与鱼塘养殖结合起来,把原本割裂的生产系统通过优化组合,有机地整合在一起。根据同样的原理,甘蔗种植也可以与养猪、养鱼结合。桑基鱼塘模式:人工建立的高产稳产的农业生态系统。做到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茧三丰收。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鱼塘鱼塘鱼塘桑树桑叶蚕蚕蛹丝蚕排泄物塘泥甘蔗糖渣糖桑树→蚕甘蔗→人甘蔗→猪→人讨论1:尝试画出桑基鱼塘中的食物链虽然用蚕沙喂鱼,但池塘中还可能存在如下食物链:浮游植物→鱼浮游植物一浮游动物→鱼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鱼塘鱼塘鱼塘桑树桑叶蚕蚕蛹丝蚕排泄物塘泥甘蔗糖渣糖①“陆基种桑、桑叶饲蚕、蚕沙喂鱼、塘泥培桑”主要遵循了________原理;②“所选择的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达到了协调和平衡,例如桑和甘蔗适应我国南方温暖湿润气候”主要遵循了______原理;③“在设计桑基鱼塘时,要考虑合适的陆地与水面的配比”主要遵循了________原理;④“四大家鱼混养模式,通过合理布设,让各种鱼类都有生存的机会和空间”主要遵循了________原理。循环协调整体自生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鱼塘鱼塘鱼塘桑树桑叶蚕蚕蛹丝蚕排泄物塘泥甘蔗糖渣糖桑基鱼塘农业生产模式设计桑基鱼塘时,考虑:①合适的陆地与水面的配比,需要考虑栽种作物与养殖动物的关系。②也应综合考虑不同鱼种的关系。③运转良好的桑基鱼塘,可以做到物质的循环再生利用。④要达到经济效益和生态效益的同步发展二、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基本原理理论基础 意义 实例自生 自组织、自我优化、 自我调节、自我更新 和维持 实现系统结构和功能的协调,形成有序的整体 湿地生态系统的修复循环 物质循环 通过系统设计实现循环,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环节利用,减少整个生产环节废物的产生 无废弃物农业协调 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协调与适应 生物数量不超过环境承载力,避免系统的失衡和破坏 西北地区不适于种植乔木类的杨树整体 社会、经济、自然构成的复合系统 统一协调各种关系,保障生态系统的平衡和稳定 林业建设中自然系统与社会、经济系统的关系问题习题检测核心词提高生物多样性,创造有益于生物形成互利共存关系的条件物质循环——无废弃物各组分之间要有适当的比例,自然(生态)、经济、社会结合。生物与生物之间、生物与环境之间协调,考虑环境容纳量。习题检测(1)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仅需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 )(2)在建设生态农业时,沼气池建立是遵循循环原理( )(3)根据协调原理,一个生态系统中生物种群的数量不应超过环境容纳量( )(4)有了生态工程,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 )×√√×典型例题1.(2022·天津一中高二期中)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A.生态工程研究的对象是社会—经济—自然复合生态系统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原则D.实施生态工程的目的是环境保护D2.某生态工程的设计过程中,四位工程师依次表达了自己的设计理念。甲: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不仅要考虑自然生态系统的规律,更要考虑经济和社会等系统的影响力。乙:进行生态工程建设时,需要处理好生物与生物、生物与环境的平衡与适应,需要考虑环境容纳量。丙:生态工程建设时,应尽量提高生物多样性的程度,构建复合群落,有效选择生物组分并合理布设。丁:通过系统设计,使前一环节产生的废物尽可能被后一环节利用,以减少整个生产环节中废物的产生。请问甲、乙、丙、丁四位工程师的理念分别体现了什么原理?A.整体、协调、自生、循环 B.整体、自生、协调、循环C.循环、协调、自生、整体 D.循环、自生、协调、整体A典型例题习题检测1. 下列关于生态工程的叙述,不正确的是( )A.生态工程可对已被破坏的生态环境进行修复、重建B.“退耕还林”“退耕还草”属于生态工程建设的内容C.生态工程应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的原理D.实施生态工程建设的目的就是保护环境D习题检测2. 我国南方桑基鱼塘是将低洼稻田挖深做塘,塘内养鱼,塘基上种桑,用桑养蚕,蚕粪养鱼,鱼粪肥塘,塘泥肥田、肥桑,从而获得稻、鱼、蚕三丰收,大大提高了系统生产力。这种模式主要应用了生态工程所遵循的哪个原理( )A.整体原理 B.循环原理 C.自生原理 D.协调原理A习题检测3. 写出下列例子主要涉及到的生态工程原理①沼气池——遵循了__________原理。②在人工林增加植被层次——遵循了_________原理。③“落红不是无情物,化作春泥更护花”——体现了_________原理。④前面造林,后面砍树——违背了__________原理。⑤草原确定载畜量,不能过度放牧——遵循__________原理。⑥湿地破坏——违背了__________原理。⑦减少污水排放,治理湖泊——遵循了__________原理。⑧引入物种时考虑是否适应环境——遵循_________原理。⑨引入水葫芦泛滥,导致多数生物死亡——违背了_________原理和________原理.循环自生循环整体协调自生自生协调自生协调习题检测4. 下图是某生态农场以沼气为纽带,联动农作物种植、蚯蚓养殖、养鱼、养鸡、养鸭等产业的示意图。请据图回答下列问题:(1)该生态农场实现了生活垃圾、动物粪便、沼渣和沼液的充分利用,利用了生态学的_____原理。(2)养鱼场的池塘不用换水,池底干干净净,每天只需补充蒸发水,所有生物正常生存,说明该池塘具有_________________能力。(3)该生态农业与传统农业相比,具有明显的优势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循环自我调节减少污染废物资源化第四章 人与环境第3节 生态工程(第二课时)目录03三、生态工程的实例三、生态工程的实例1.生态工程建设的宗旨:应当根据当地的实际条件,因地制宜地进行。2.生态工程建设的实例:三、生态工程的实例1.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1)问题:农村人口多,人多地少,产出不足。(2)对策:建立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物质的多级循环利用。(3)案例:北京郊区某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三、生态工程的实例1.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案例①:北京郊区的某村以沼气工程为中心的物质多级循环利用工程。核心:以沼气工程为中心。压制、储存青贮玉米青贮:是指在玉米等作物没有完全成熟时,将果穗和秸秆一起收获切碎,通过厌氧发酵成为牛羊的青饲料。氨化:是指利用氨水或氮素化肥处理稻麦秸秆,使之软化适口,提高其作为饲料的营养价值。三、生态工程的实例1. 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主要原理及对应的内容思考:在这一案例中,主要运用了生态工程的哪些基本原理?有效选择畜、鱼等多种生物组成并合理布设 ________原理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作物→粮食、秸秆→人、畜食用→粪便残渣→沼气池→农田→作物________原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中的成分,增加了就业和经济收入,解决了社会问题___________原理自生循环整体三、生态工程的实例2.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1)湿地的作用:湿地被誉为地球的“肾”,具有蓄洪防旱,调节区域气候,控制土壤侵蚀,自然净化污水,为迁飞的鸟类和其他多种动植物提供栖息地,以及为人们提供休闲娱乐的环境等功能。(4)主要措施:(3)案例:退耕还湖厦门筼(yún)筜(dāng)湖生态恢复。(2)问题:(5)主要困难:解决迁出湖区居民的生活和就业问题。在经济发展过程中,人们对湿地进行排水和围垦,已经破坏了地球上80%的湿地资源。厦门筼筜湖三、生态工程的实例2. 湿地生态恢复工程循环协调自生三、生态工程的实例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3)主要措施:(2)案例:(1)问题:矿藏开采后会造成山体、土壤和植被,乃至整个地区生态系统的破坏。赤峰市元宝山矿区生态恢复工程。①. 改良表土;②. 种植耐旱的灌木、草和树;③. 合理确定载牧量。三、生态工程的实例3.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主要原理及对应的内容人工进行植被恢复以及植被恢复所必需的土壤微生物群落的重建,运用了________原理。矿区废弃地的生态恢复工程根据当地水分状况和土壤条件,一开始种植农作物,而是引入当地土著物种,植树种草______原理通过植树种草,建立饲料工厂和饲养场,进行肉牛养殖,综合开发治理为当地带来良好的生态、社会、经济效益______原理自生协调整体肉牛粪肥的利用_______原理循环目录04四、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四、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1.不足(1)缺乏定量化模型的指导,难以像“精确农业”那样设计出标准化、易操作的生态工程样板。(2)有些设计缺乏高科技含量。(3)生态系统的调控尚缺乏及时准确的监测技术的支持。(4)缺乏理论指导。2.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我国目前面临的生态危机,已经不单纯是环境污染问题,而是与人口激增、环境与资源破坏、能源短缺等问题结合在一起的“并发症”。四、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3.对策解决这些问题,不但要重视对生态环境的保护,更要注重与经济、社会效益的结合,需要生态工程发挥作用。4.对生态工程治理应持有的态度:在肯定生态工程的作用,特别是看到它在恢复、重建受损生态环境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不要忘记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的生态恢复力量,更不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走“先污染、破坏,后治理”的老路。5.我国生态工程的前景:中华民族传承古老的天人合一理念,在发展中尊重自然、顺应自然、保护自然。今天,古老的智慧融合了现代科学成就,生态工程的发展和应用,将在建设美丽中国的过程中大有作为。四、生态工程的发展前景总结概括并运用术语表达1.生命系统的结构特征?2.生命系统的功能特点?3.从生态的视角看,生命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4.从历史的角度看,生命系统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依存于环境,也能适应环境、影响环境能与环境进行物质和能量的交换以维持自身的有序性,进行“自我更新”;细胞和个体等生命系统还能进行“自我复制”。开放性、复杂性、有序性、动态性、整体性。由最原始、最简单的生命进化而来,凝聚着漫长的进化史【思维训练】习题检测1、生态工程建设需要因地制宜、多措并举。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实现了物质和能量的循环利用。 ( )(2)农村综合发展型生态工程的原理是一样的,各地均可按相同的模式建设。( )(3)在湿地生态恢复工程中,建立缓冲带主要是为了减少人类的干扰。( )(4)在某矿区废弃地进行公园化建设时,需要考虑植被与土壤之间的协调。( )××√√习题检测【概念检测】1. 生态工程遵循整体、协调、循环、自生等基本原理。判断下列相关表述是否正确。(1)依据生态工程的循环原理, 应该对垃圾进行焚烧处理。( )(2)园林既能改善生态环境,又能提高社会和经济效益,体现了生态工程的整体原理。( )×√教材P103习题检测【概念检测】2. 建设人工湿地可将污水、污泥有控制地投放到人工建造的湿地上,主要利用了土壤、人工介质、微生物的作用对污水和污泥进行处理。下列叙述,不合理的是( )A. 合理搭配植物以提高系统的生物多样性B. 尽量使用本地物种以减少外来物种入侵C. 为提高能量传递效率增大引入湿地的污水总量D. 选择合适的人工介质以利于好养微生物的分解作用教材P103C习题检测教材P103【拓展应用】1953年朝鲜战争停战后,南北双方以北纬38°为停火线,沿线两侧大约500km2为非军事区,这里的地表经过战争浩劫,几乎没有生物存在。几十年来,由于基本没有人类活动,这里恢复了完全的自然状态。河水清澈、森林茂盛、物种繁多,还出现了多种被认为早已在朝鲜半岛灭绝的动物,如棕熊。有科学家评论说:“全世界只有在这个地方,由于3000年以来的农耕文明突然终止,原始物种可在没有人类干扰的情况下自由发展,这个地区的生态恢复情况大大超过了人类所有生态建设所能达到的水平。"说说这个案例给你的启示。我们在认识到生态工程在恢复、重建受损生态环境方面可发挥重要作用的同时,不能忘记大自然固有的强大的生态恢复力量,更不能误认为只要有了生态工程,就可以先污染,后治理;在生态工程建设中,我们应充分利用自然生态系统的恢复能力,结合当地生态环境有针对性地进行生态工程建设以达到更好的效果,并节约成本。习题检测一、概念检测2. 2017年,我国农业部启动了农业绿色发展行动,其中要求提高农作物秸秆的利用率。下列对农作物秸秆处理不当的是( )A.过腹还田B.青贮、氨化处理C.田间焚烧,留灰做底肥D.利用作物秸秆培养蚯蚓C习题检测一、概念检测莱茵河是欧洲大陆的一条大河,流经多个国家,曾是流域内几千万人的饮用水水源,也是鲜鱼等洄游性鱼的河游河流。第二次世界大战以后,伴随经济的快速发展,过度捕捞、河道的渠化、工业污水的排放、繁忙的内河航运等人类活动导致莱茵河的水质严重恶化,因河道裁弯取直,鱼类洄游受阻等问题日趋严重。(1)针对上述问题,列举莱茵河的治理要解决哪些方面的问题。要解决过度捕捞、河道的渠化、工业污水的排放、繁忙的内河航运等人类活动带来的水质严重恶化等问题。要协调经济和社会发展与生态环境保护之间的关系。严格控制流域内的污水排放并对污水进行净化处理;拆除不合理的航道、灌溉和防洪工程;保护植被、加强绿化、恢复生态;保护洞游鱼类、保护鱼类产卵场、控制鱼类捕捞量;等等。习题检测一、选择题1.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成功培育出高产杂交水稻的关键是在野生水稻中发现了雄性不育植株,这是利用了生物多样性中的( )A.生物种类多样性 B.生态环境多样性C.生态系统多样性 D.遗传(基因)多样性2,城市生态工程是指用生态工程的方法对城市环境进行综合治理。下列措施,不符合城市生态工程建设基本原理的是( )A.大力推广“环境友好技术”B.采用浮床工艺法等手段治理水污染C.分区建设工业区、居住区、生态绿地等D.用法律手段禁止汽车上路,严禁造纸厂酒厂生产,以断绝污染的源头DD习题检测一、选择题3.本章章首页所示的云南省红河州哈尼梯田,被盛赞为江河-森林一村寨一梯田四位一体的人与自然高度协调、可持续发展的生态系统是我国劳动人民创造的农耕文明奇观。在这里山顶是森林,可以涵养水源;山坡上是层层梯田;半山腰上建有村寨;山脚下有江河。近些年来哈尼梯田部分地区试行稻一鱼一鸭生态种养模式,将种稻、养鱼、养鸭相结合,取得显著经济效益。(1) 维持哈尼梯田这一生态系统可持续发展的关键是( )A.层层的梯田 B.山顶的森林 C.半山腰的村寨 D.山脚下的江河(2) 稻一鱼一鸭生态种养模式能提高经济效益的原因是( )A.当地日照充足 B.当地土壤条件好C.物质分层分级利用 D.物质和能量循环利用BC习题检测1. 2020年2月24日,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通过了《关于全面禁止非法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安全的决定(草案)》,禁止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陋习为什么有利于保障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安全 (1)野生动物可能携带能够感染人的寄生虫、细菌、病毒等病原体,在猎捕、宰杀、加工、交易和食用野生动物的过程中,病原体会发生扩散、传播,直接危害人民群众的生命健康。(2)每种生物在自然界中都有其地位与作用,禁止野生动物交易、革除滥食野生动物的陋习可以有效阻止人们对野生动物的猎捕,从而起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平衡的作用。人和动物都是自然界中的一分子,保护野生动物,就是保护人类;善待野生动物,就是善待我们自己。二、非选择题习题检测二、非选择题2. 有的科学家说,人类总是如下图所示,依靠科技的进步,使自身更加适应环境。然而,人口也会随之明显增长,并使生态环境进一步遭到破坏,如消耗更多的资源、生物多样性锐减以及产生更多的废弃物和污染物,从而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大量人口需要更多资源更多的科技进步有限资源消耗增加,资源耗竭,生态环境恶化习题检测【提示】不认同。世界近几百年来人口过快增长与科技进步有一定关系,人口过快增长造成资源大量消耗、生态遭到严重破坏的情况是比较普遍的。但是,在许多人口增长控制得比较好、生态治理和环境保护做得比较好的国家和地区,资源和环境状况正在朝着好的方向转化,因此不能笼统地认同这种观点。人口、科技进步、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一种相互协调的关系。科技进步特别是农业科技进步可以使地球养活更多的人口,但科技进步并不一定导致人口猛增,有些科技发达的国家甚至出现人口下降的趋势;应用先进科技可以提高资源和能源的利用效率,开发绿色能源和防治污染。因此,人类不仅要大力推动科技进步,还要大力加强人口、资源和环境教育。此外,各国还要加强有关的法制建设和国际合作,使全球人口增长得到合理的控制,使资源得到合理的利用,使生态环境不再遭到破坏并且朝着好的方向发展。总之,人类应当坚持走一条自然、经济、社会相协调的可持续发展之路。你认同这种观点吗 你认为人口、科技进步和资源与环境之间应当是一种什么样的关系 习题检测二、非选择题(1)请根据这些数据绘制柱形图,横轴表示每类动物受威胁的原因,纵轴表示数值。原因 哺乳动物 鸟类偷猎 31% 20%丧失栖息地 32% 60%生物入侵 17% 12%其他原因 20% 8%哺乳动物鸟类偷猎丧失栖息地生物入侵其他原因0204060受到威胁的比例/%受到威胁的原因(2)分析这两类动物生存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什么。哺乳动物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是丧失栖息地和偷猎;鸟类受到威胁的主要原因时丧失栖息地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