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1善用无声语言 课件(共19张PPT)《现代中职生礼仪锻炼》(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3.1善用无声语言 课件(共19张PPT)《现代中职生礼仪锻炼》(江苏大学出版社)

资源简介

(共19张PPT)
言谈之礼
项目三
交谈是人们进行日常交往的基本形式之一,也是人们交流思想、沟通感情、建立联系、消除隔阂或协调关系的重要途径。因此,在社交活动中,中职生有必要学习一定的言谈礼仪。言谈礼仪是由言语、体态和聆听艺术构成的礼仪规范。“良言一句三冬暖,恶语伤人六月寒”,要想获得良好的言谈效果,达到预期的交流目的,除了应在表达方面词义准确外,还应以“礼”取胜。
善用无声语言
01
某职业院校机械制造专业有20名应届毕业生,他们实习期间跟随老师到某国有企业参观。全体学生坐在会议室里等待企业领导的到来,这时有工作人员给大家斟茶,学生们表情木然地看着她忙活。当工作人员给林峰递上茶杯时他轻声地说:“谢谢您,辛苦了!”工作人员抬头看了他一眼,心里满是惊奇与感激——虽然这是很普通的客气话,却是今天她在场听到的唯一一句暖心话。
门开了,领导走进来和大家打招呼,会议室里却静悄悄的,没有一个人回应。林峰向左右看了看,鼓起勇气鼓掌,以示欢迎,学生们这才稀稀拉拉地跟着鼓掌。领导挥了挥手,说道:“欢迎学生们到这里来参观!”领导见学生们都没有带笔记本,便吩咐工作人员去拿公司印制的笔记本送给学生们,以便他们做笔记。接下来,更尴尬的事情发生了,很多学生都坐在那里,很随意地用一只手接过领导双手递过来的笔记本。
案例导入
被点名录用的好学生
领导来到林峰面前时林峰礼貌地站起来,身体微向前倾,双手接过领导递过来的笔记本,恭恭敬敬地说了一声:“谢谢您!”领导闻听此言,不觉眼前一亮,伸手拍了拍林峰学生的肩膀,问道:“你叫什么名字?”林峰照实作答,领导微笑着点点头,并回到自己的座位上。
两个月后,林峰的毕业分配表去向栏里赫然写着该国有企业的名字。据说是该企业领导点名录用林峰的。
请思考:案例中的企业领导为什么会点名录用林峰?

案例导入
被点名录用的好学生
善用无声语言
一、常见的无声语言
界域语是指交谈者之间以空间距离传递的信息,是人际交往活动中一种特殊的无声语言。个体通常都期望自己周围有一个属于自己的个人空间,这个空间犹如身体范围的延伸,在这个空间范围之外开展人际交往活动才能让个体感到舒适、有安全感。在交往活动中应注意与交往对象保持一定的距离。
交往者之间的交往距离直接反映了交往双方关系的密切程度。一般情况下,不同亲疏关系的交谈距离如下:
(1)私人(亲密)距离小于0.5米甚至更近。
(2)交际(常规)距离为0.5~1.5米。
(3)礼仪(尊重)距离为1.5~3.5米。
(4)公共(有距离的)距离为3.5米以上。
(一)界域语
善用无声语言
一、常见的无声语言
首语是指通过头部活动所传递的信息。常见的有点头语和摇头语。世界上绝大多数国家都用点头表示赞同,用摇头表示不赞同。摇头表示“不是”、点头表示“是”的首语,是一种天生的人体行为。也有例外,在印度、巴基斯坦等国,人们用点头传达一种否定信号。
在日常生活中用首语传达信息时,头部一般要保持端正,点头或摇头的动作应当明确而有力度,切忌在与人交谈过程中将头垂向一边或者扭头并以侧面示人。
(二)首语
善用无声语言
一、常见的无声语言
人们常以招手表示呼唤,以摇手表示反对,以举手表示赞成,以搓手表示为难,以摊手表示坦诚等。
1.手势的要领
(1)手势应规范、美观。使用手势时应热情、大方,确保手势与全身姿态相协调。同时,手势应给人一种优雅、含蓄之美,其动作幅度不要太大。
(2)注意手势含义的地域性差异。同一地域的手势往往具有约定俗成的含义。不同地域或国家的手势含义往往具有很大差异。
(3)使用手势应适度。手势的使用要规范、适度,否则有可能适得其反。在人际交往活动中,能用有声语言讲清楚时应尽量少用手势。
(三)手势语
善用无声语言
一、常见的无声语言
2.常用的手势
(1)递接物品。一般而言,递接物品时应起身站立,然后用双手递送或接取物品,同时,上身略向前倾。若不方便双手并用,则可用右手递接,切忌仅用左手递接;若递接双方距离过远,则应先主动走近对方,再用双手递接。需要注意的是,递送带尖、带刃或其他易伤人的物品时应将尖、刃朝向自己,做到“授人以柄”。
(2)引领他人。在社交场合为他人指示方向、请他人进门、请他人坐下等情况下,都需要用到引领手势。引领手势的基本要领:五指并拢,掌心向上,身体略微前倾,面带微笑,在注视目标方向的同时兼顾对方是否会意,以肘关节为轴挥动手臂,为他人指示方向。
(三)手势语
善用无声语言
一、常见的无声语言
(2)引领他人。
(三)手势语
善用无声语言
一、常见的无声语言
(3)举手致意。在社交场合,有时需要向他人举手以示问候、致敬或感谢。在交谈双方相距较远又不能大声应答的情况下,悄然无声地向对方举手示意可以礼貌地传达友好的情谊。
正确做法:起身直立,目视对方,面带笑容,上抬右手至肩部,掌心朝向对方,指尖朝上,轻轻摆动几下手臂。
在举手致意时还应遵循一定的礼仪次序,即幼者、下级、男士先向长者、上级、女士致意,对方再以同样的方式回敬。
(三)手势语
善用无声语言
一、常见的无声语言
(4)握手致意。在行礼时,双方都应当站定,和对方相距约1米,身体面向对方,上身略向前倾,右手从体侧抬起,四指并拢,大拇指微翘,掌心向左,与对方的右手相握,也可以用双手与对方相握。握手时掌心相对,上下摇动两到三下即可,摇动的幅度不宜过大。
(三)手势语
善用无声语言
一、常见的无声语言
与他人握手时切忌掌心向下并以己之手握压对方的手,或者只握住对方的手指部分。
(三)手势语
善用无声语言
一、常见的无声语言
握手的同时通常应相互问候,问候结束后即可松开紧握的手。握手时长一般以3~5秒为宜。若为了表示感激与感谢,则时间可稍微延长,但不可握着手交谈,特别是男士和女士握手时,切忌久久不肯松开女士的手。握手时间不可过短,否则显得没有诚意或没有进一步交往的意向。
握手的力度应当适中,令对方感到坚定、有力即可,不可过小或过大。若力度过小,则会让对方感觉自己被敷衍;若力度过大,则会给人粗鲁的感觉。男士的握手力度应显得热情大方而不失稳重,女士的握手力度应显得亲和友善而不失热忱。
(三)手势语
善用无声语言
一、常见的无声语言
3.手势的禁忌
使用手势时切忌出现以下姿态:
(1)谈及自己时用食指指着自己的鼻尖,谈及他人时用食指指向他人
(2)在交谈过程中,手势过多,手势幅度过大
(3)单手或双手抱在脑后。在正式场合或为人服务的时候,这种姿态会给人目中无人的感觉
(4)双臂抱于胸前。这种姿势会给人一种傲慢的感觉
(5)反复摆弄自己的手指,如活动关节、打响指或手指动来动去等
(6)一只手或一双手插入口袋
(7)单独使用中指
(三)手势语
善用无声语言
二、类语言的运用
类语言是交际活动中一种有声而无固定语义的语言,包括两大部分:声音要素和功能性发声。声音要素涉及音强、音长、音高和音色。功能性发声包括哭、笑、叹息等。
语调平稳显得客气;语调上升并带拖腔,表示满不在乎或无可奈何;而语调下降、语速短促通常会被理解为命令他人或怀有敌意。
事实上,在言谈过程中,同一句话或同一个字可因其相关类语言的不同而传递不同的信息或含义。
(1)语调平缓,音量适中,切忌大嗓门。
(2)语气亲切,不要态度粗鲁、语气生硬。
(3)语速适中,不要太快或太慢。
(4)语调起伏,不要平直单调。
(5)吐字清晰,不要含糊不清。
礼仪训练
训练内容
学生每3人一组,选择一个合适的话题进行交谈并适当地使用无声语言和类语言,小组成员相互纠正,最后由老师点评。
训练要求
(1)适时地变换话题和身份,采用分组练习的方式进行训练。
(2)谈话过程涉及握手致意、递接物品、为人指引等手势语知识。
(3)对训练过程进行录像,再通过观看录像来进行自我纠正。
训练评估
老师可以根据下表的内容对实训成绩进行评价。
礼仪训练
评价内容 分值 自评分 老师评分 综合评分
界域语 交谈距离能正确地反映交往双方的亲疏关系 15
首语 头部保持端正,点头或摇头的动作明确而有力度 15
手势语 使用手势时热情、大方,手势与表情、全身姿态相协调 10
注意手势含义的地域性差异 15
双手递接物品;递送带尖、带刃或其他易伤人的物品时将尖、刃朝向自己 15
采用合适的手势语为他人指示方向、请他人进门、请他人坐下等 15
与人握手致意时姿势规范,力度适宜,时长恰当 15
谢谢观看!
2 0 2 4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