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共67张PPT)考点三 力学第4讲 运动的世界2024年中考复习专题考点梳理1素材应用2重点突破3实验剖析4真题试做5目录考点梳理1考点1运动的描述考点2长度、时间及其测量考点3运动的快慢考点1运动的描述·核心考点梳理·机械运动 一个物体相对于另一个物体 的改变叫做机械运动,简称运动参 照 物 概念 在描述一个物体是运动还是静止时,被选作 的物体叫做参照物选取原则 (1)参照物的选取可以是任意的,但不能将研究的物体本身作为参照物(2)为了方便研究问题,一般选择地面或相对于地面静止不动的物体作为参照物位置标准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 判断一个物体是运动的还是静止的,取决于所选的参照物,选取的参照物不同,得出的结论可能不同示例:如图所示,空中加油机给正在飞行的战机加油(1)以地面为参照物,加油机与地面的相对位置改变,则加油机是 的(2)以战机为参照物,加油机与战机的相对位置不变,则加油机是_____ 的。这说明运动和静止是 的续表运动HK八年级P16静止相对1.长度的单位及其测量 长度单位 国际单位 在国际单位制中,长度的基本单位是 ,符号是______单位换算 1 km= m 1 dm= 10-1m 1 cm= m1 mm= m 1 μm= m 1 nm= m测量工具 刻度尺、卷尺、三角尺、皮尺、游标卡尺、螺旋测微器等 考点2长度、时间单位及其测量米m10310-110-210-310-610-9续表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 会选 首先估测被测物体的长度,然后选择合适量程和分度值的刻度尺会认 正确认识刻度尺的 、 、 。图甲中刻度尺的量程为 ,分度值为_______会放 零刻度线要对准被测物体的一端(若零刻度线有磨损,则换整刻度线),有刻度的一边要紧靠被测物体,且与被测边保持平行,图乙中的测量方式______(选填“正确”或“错误”)量程甲 乙 丙零刻度线分度值0~10 cm1mm错误续表刻度尺的使用及读数 会读 读数时,视线要正对刻度线,如图甲中的视线 (选填“A”或“B”)正确,读数时要估读到分度值的下一位会记 测量结果要包括数值和单位(待测物长=末端刻度-初始刻度)。图甲中(a)、(b)物体的长度分别为 、 ,图丙中硬币的直径为___________特别提醒:(1)测量物体长度时为了减小误差,需要多次测量求平均值 (2)当被测物体末端正对刻度线时,估读值“0”不能省略 B4.25 cm2.80 cm2.50 cm2.时间的单位及其测量时间单位 基本单位:秒,符号是 单位换算:1 h= min,1 min= s测量工具 生活中,常用钟表测量时间;在运动场和实验室常用停表(或秒表)测量时间停表的 读数 机械停表的读法:先小圈,读取分钟为整数;后大圈,小圈指针过半,秒针数在30~60 s,小圈指针未过半,秒针数在0~30 ss6060537.5537.53.误差与错误误差 错误产生原因 (1)仪器精确度不够、环境对仪器有影响 (2)测量方法不完善、测量者估读时有偏差 (1)不遵守测量仪器的使用规则(2)记录测量结果时粗心能否避免 避免,只能减小 避免减小或避免的方法 (1)多次测量求________ (2)校准测量工具、采用精确度更高的测量工具 (3)改进测量方法 正确使用测量仪器、正确读数和记录不能能平均值1.比较快慢的方法(1)在相同时间内比较路程,路程长的物体运动得 ,如图所示,观众通过比较运动员 来判断谁跑得快。(2)在相同路程内比较时间,时间短的物体运动得 ,如图所示,裁判通过比较 来判断谁跑得快。快考点3运动的快慢(HK八年级P23)相同时间内运动的路程快相同路程所用的时间2.速度(1)概念:在物理学中,将物体在一段时间内通过的路程与通过这段路程所用的时间的比称为速度。(2)物理意义:表示物体运动 的物理量。(3)速度公式:v = (国际单位制中,速度的基本单位是m/s,1 m/s=_____ km/h)。快慢3.63.匀速直线运动与变速直线运动匀速直线运动 变速直线运动 概念 物体沿着直线且 不变的运动 物体做直线运动时,在相等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 的运动 频闪照片 运动图象不相等速度4.平均速度:粗略研究变速直线运动时,可以用平均速度来描述物体在某一段路程(或某一段时间)内运动的快慢,即平均速度=。1. 测量长度时一定要选用分度值最小的刻度尺。 ( )2.测量长度时,必须将刻度尺最左端与物体一端对齐。 ( )3.正常人脉搏跳动一次的时间约10 s。 ( )4.多次测量取平均值可以消除误差。 ( )5.如果选择的参照物不同,描述同一物体的运动情况时,结论可能不同。( )6.只能说地球绕太阳运动,而不能说太阳绕地球运动。 ( )7.匀速运动不同时段的平均速度不相等。 ( )8.平均速度就是速度的平均值。 ( )××××√×××·易错速判·素材应用2应用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应用2对速度的理解及计算1.如图所示,小明和小丽坐在停靠在站台上的火车上,以小丽为参照物,小明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以旁边驶过的列车为参照物,小明是 运动(选填“静止”或“运动”)的;小丽认为自己是静止的,她是以 为参照物的。静止应用1运动和静止的相对性运动站台(合理即可)(RJ八上P17)2312.如图所示,小华站在商场自动扶梯上随扶梯从二楼匀速运动到一楼,如果以地面为参照物,小华是 (选填“静止”或“运动”)的;扶梯下降过程中,小华感觉自己是静止的,则他是以 为参照物的。运动(RJ八上P17)扶梯(或妈妈)2313.(HK八年级练习题改编)小明坐在向前行驶的客车中,他看到前方一辆同向行驶的货车在向自己“倒退”而来,这是因为小明把 作为参照物,可以判断出 (选填“客车”或“货车”)的行驶速度较慢。客车货车2314.如图所示,记录了甲、乙两辆汽车在平直的公路上行驶时,在相同的时间内通过的路程。甲车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在0~40 s内甲车的平均速度 (选填“大于”“小于”或“等于”)乙车的平均速度。前30 s内乙车的平均速度是 m/s,合 km/h。匀速对速度的理解与计算应用2等于2590(RJ八上P21)5645.小明乘坐小汽车至隧道口,看到路边有如图所示的信息。“60”的含义为 ;若小明乘车通过该隧道用时5 min,则该车在隧道中的平均速度为 km/h,该车 (选填“有”或“没有”)违反交通规则。该路段内车速不超过60 km/hHK八年级P32)49.2没有5646.倒车雷达利用超声波测距离,原理如图所示,发射超声波0.02 s后收到反射回来的信号,发射点与障碍物之间的距离约为 m(声速为 340 m/s),运用该原理 (选填“能”或“不能”)测量月球到地球之间的距离,原因是 。3.4RJ八上P24)不能真空不能传声564重难突破3重难点对s-t、v-t图象的理解和绘制重难点重难点对s-t、v-t图象的理解和绘制匀速直线运动图象分析方法指导s-t图象 v-t图象①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 ②斜线的斜率表示速度,v甲>v乙 ③通过相同路程,t甲<t乙 ④相同时间内,s甲>s乙 ①甲、乙都做匀速直线运动②v甲>v乙例1 小车在某水平面沿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甲所示。(1)AB段小车的速度为1.5 m/s,AC段小车的平均速度为0.6 m/s,做_____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2)根据小车的s-t图象在图乙中画出对应的v-t图象。变速例2例3例1例2 甲、乙两车从同一路口同时向东匀速行驶,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0~5 s内,甲、乙两车做匀速直线运动,乙车速度为 m/s,比甲车的速度 (选填“快”或“慢”),甲车相对于乙车向 行驶;甲车在追上乙车时离出发地点 m。快例2例3例1420西例3 某玩具汽车制造厂对P、Q 两款玩具车进行测试,得到了如图所示的v-t图象,则测试过程中Q款车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运动,8 s内它行驶的路程是 m;若P款车行驶相同的路程,需要的时间比Q款车 (选填“多”或“少”) s。24匀速2少例2例3例1实验剖析4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实验原理 ________主要实验器材及作用 1.刻度尺、停表:分别测量小车通过的 和运动的_______2.金属片:确保小车始终在同一位置停下,便于 (小车撞击金属片发声的同时停止计时)3.木块与长木板组成的斜面:木块改变斜面的 程度,斜面使小车获得下滑的________实验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2022版课标要求)路程·实验梳理·时间计时倾斜动力v=实验操作 1.实验装置如图甲所示2.小车运动距离的测量要“头对头”或“尾对尾”3.斜面的倾角不宜过大或过小的原因:倾角太大会使小车的速度太快,不易测量 ;倾角太小会使各段的平均速度太接近,不宜判断速度变化4.每次测量必须让小车从斜面的 位置由静止开始滑下,且保证金属片的位置不变5.测出小车到达斜面中点和底端的路程和时间,从而计算小车在各阶段的平均速度时间续表同一实验分析 1.由数据判断小车从斜面顶端由静止运动到底端的过程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其运动图象分别如图乙、丙所示2.测量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的方法:先测出小车运动全程的路程s1、时间t1,再测出小车运动上半程的路程s2、时间t2,则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为___________3.比较小车各阶段的平均速度:v上半程 v全程 v下半程变速续表<<交流与 反思 1.测量多组实验数据的目的:减小_______2.不能用前后两个阶段平均速度的平均值来计算全程的平均速度3.计算下半程平均速度时,由于小车经过中点的速度不为零,所以不能将小车从中间位置由静止释放测量小车下半程的平均速度4.误差分析:若小车过了起点后才开始计时,测量的时间值会偏小,测量的平均速度偏 ;若小车停止运动一段时间才结束计时,测量的时间值会偏大,测量的平均速度偏 ;若小车未从静止状态释放,测量的平均速度偏______5.小车运动过程中的机械能转化情况: 转化为_______误差续表大小大重力势能动能·典例精练·如图所示的是“测量物体运动的速度”的实验装置,小明和小文利用其测出了小车在不同阶段的平均速度,小车通过A、B、C三个位置的时刻如图所示。(1)该实验的原理是 ,除了图中的实验器材外还需要的测量工具是。v=停表(2)实验时应使斜面的坡度较 (选填“大”或“小”),其目的是(选填“延长”或“缩短”)小车在斜面上运动的时间。(3)实验中,使用金属挡板的作用是 。(4)由图可知,刻度尺的分度值为 cm,测量小车运动的路程时要按“ ”或“尾对尾”的原则测量,AB段的距离sAB= cm,tAB=s,则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 m/s,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m/s。小延长确保小车每次下滑的终点在同一位置1头对头40.050.080.11(5)如果小车过了B点才停止计时,那么测得AB段的平均速度vAB会偏______ (选填“小”或“大”)。(6)实验中,对于如何获取下半程sBC的平均速度vBC,下列方法最好的是____(填选项字母)。A.小车从B点由静止释放,测出B到C所用的时间tBC与路程sBC,计算得到速度vBCB.小车从A点由静止释放,经过B点开始计时,到达C点后先测得时间tBC,再测量路程sBC,计算得到速度vBCC.不测量,先利用已有数据求得tBC=tAC-tAB,sBC=sAC-sAB,再计算得到vBC小C(7)由实验可知,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小车在AB段的平均速度vAB,小车在BC段的平均速度vBC的大小关系是vBC >vAC>vAB。下列图象能反映实验中小车的运动情况的是 (填选项字母)。C(8)小车在运动过程中,如果经过路程中点的速度为v1,经过时间中点的速度为v2,则v1 (选填“>”“=”或“<”)v2。(9)实验完成后,小文猜想物体从斜面上下滑的快慢可能与斜面的高度有关,于是他让小车分别从斜面上不同高度处由静止释放,测出下滑时间。通过测量,他发现每次下滑的时间不同,于是他判断该猜想是正确的。请你指出小文实验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改变高度时,没有控制长度一定(或路程不同,不能只通过时间比较运动快慢)(10)若计算A到C这个过程的平均速度,采用了以下两种方法计算。方法1:vAC=;方法2:vAC=。以上两种方法正确的是 ,理由是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方法1计算平均速度,要用总路程除以总时间,不是各段路程中速度的平均值(2018~2023)真题试做5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命题点2命题点1时间的测量速度的相关计算命题点31.(2022贵阳14题,2分)古代人们利用阳光下物体影子的变化规律制成日晷仪、利用水的流动规律制成水钟,这些计时工具都是根据自然界物体规律发明的。命题点1时间的测量(2022.14)21运动2.(长度的估测)(2023遵义汇川区三模)瓷器是中国古代文明的象征,也是中华民族的文化瑰宝。如图所示的是小明手握青花瓷茶杯的场景,根据图片信息估测该青花瓷茶杯的高度约为 ( )A.1 cm B.10 cm C.30 cm D.50 cm补充考法B213.(2023贵州3题,3分)如图所示的是摄影爱好者捕捉到的“乌鸦骑乘老鹰”的精彩画面,下列能描述图中两者相对静止的成语是 ( )A.分道扬镳 B.背道而驰C.并驾齐驱 D.各奔东西命题点2参照物的选取及运动状态的判断(6年3考)C4537864.(跨学科·语文)(2021贵阳10题,3分)《吕氏春秋·察今篇》记载了刻舟求剑的故事,当中有这样的文句:“舟已行矣,而剑不行,求剑若此,不亦惑乎!”文中对舟和剑运动状态的描述,可选择的共同参照物是 ( )A.舟中人 B.舟 C.剑 D.江岸D4537865.(2022贵阳10题,3分)如图甲所示,轿车司机从右后视镜中观察到同向驶来一辆越野车,下一时刻越野车在后视镜中的位置如图乙所示。设两车均匀速向前行驶,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后视镜中的像是光的折射形成的B.越野车在轿车司机的左后方行驶C.越野车比轿车行驶的速度大D.越野车相对于轿车是静止的C4537866.如图所示,A车和B车均向右运动。小明认为以A车为参照物,树是向左运动的;小华认为以B车为参照物,树也是向左运动的。以上判断中 ( )A.只有小明正确 B.只有小华正确C.两人都正确 D.两人都不正确拓展考法C4537867.如图所示,2022年11月3日,梦天实验舱在轨顺利完成转位,这标志着中国空间站“T”字基本构型的三舱(天和核心舱、问天实验舱、梦天实验舱)在轨组装完成。如果此时以问天实验舱为参照物,则梦天实验舱是 的,以地球为参照物,实验舱是 的。(均选填“静止”或“运动”)拓展考法静止运动4537868. 在纸板上画一片草地,草地上画一个小洞,将一个小球放在图中草地上,若想使小球进洞,操作是保持 不动,将小球拉到洞中;保持 不动,拉动纸板,使小球进洞。这两种情况下,小球的运动结果是相同的。拓展考法纸板小球453786速度的相关计算(6年3考,均在综合应用题中考查)命题点3101199.(s-t图象)甲、乙两物体从同一地点同时向相同方向做直线运动,其s-t图象如图所示,由图象可知 ( )A.两物体在0~1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B.两物体在15~20 s内都做匀速运动,且v甲<v乙C.两物体在15 s末相遇,且0~15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D.两物体在20 s末相遇,且0~20 s内通过的路程相等补充考法C速度的相关计算(6年3考,均在综合应用题中考查)命题点310.张家界百龙天梯实际运行高度为326米,运行时间为66秒,被誉为“世界上最高、运行速度最快、载重量最大的电梯”,也因此被载入吉尼斯世界纪录,如图所示。五一假期,小南乘坐百龙天梯,欣赏张家界的美景。以天梯为参照物,小南是 的,天梯的平均速度是 m/s(结果保留整数)。补充考法静止510119速度的相关计算(6年3考,均在综合应用题中考查)命题点311. 汽车的后刹车灯,现多采用发光二极管(LED)制作而成。这样通电后亮起的时间会比采用白炽灯亮起的时间大约少 0.5 s,有助于后车驾驶员提前作出反应,偶遇突发情况时可提前0.5 s刹车。在限速为108 km/h的公路上,行车安全距离约可以减少 m。补充考法1510119真题素养综合训练1.(2023山东枣庄)“朝辞白帝彩云间,千里江陵一日还。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李白这首脍炙人口的七言绝句,描绘了一幅阐述运动相对性的完美画卷,诗中的意境如图所示。从物理学的角度看,我们说舟中人是静止的,所选的参照物是( )A.白帝 B.江陵 C.两岸 D.轻舟D基础过关9876543212.(2023黑龙江牡丹江)如图所示,2023年5月30日上午,长征二号F遥十六运载火箭载着带有三名航天员的神舟十六号飞船点火升空。升空过程中( )A.以地面为参照物,航天员是静止的B.以飞船为参照物,航天员是运动的C.以地面为参照物,飞船是运动的D.以发射塔为参照物,飞船是静止的C9876543213.(2023黑龙江大庆)甲、乙两辆汽车在同一条平直公路上同地同时出发,并排同向行驶,路程—时间图象如图所示。在两辆汽车运动的过程中,说法正确的是( )A. 0~t1时间内乙车做减速运动B. 0~t1时间内甲车做减速运动C. 0~t1时间内甲车的平均速度大于乙车的平均速度D. 0~t1时间内甲车始终在乙车前方A9876543214.(2023黑龙江大庆)如图甲所示,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mm,木块的长度为 cm;图乙中机械停表的读数为 s。11.80338.59876543215.(2023湖北宜昌)李老师参加了2023年宜昌马拉松比赛,在比赛过程中,以李老师为参照物,站在路旁的啦啦队员是 (选填“运动”或“静止”)的,赛后成绩证书上显示其全程平均配速为4 min 10 s/km,则他全程的平均速度为 m/s。4运动9876543216.我国高铁总路程居世界第一,人们出行更加方便快捷。暑假小红和父母外出旅游,她们乘坐的高铁正以300 km/h的速度向南行驶,旁边平行铁轨一列普通列车以120 km/h的速度也向南行驶,小红发现自己超过普通列车用的时间为16 s,以普通列车为参照物,小红向南(选填“南”或“北”)运动;以小红为参照物,普通列车向 (选填“南”或“北”)行驶,普通列车的长度为 m。普通列车完全通过长400 m的隧道,需要的时间是 s。北800369876543217.如图所示,滑雪运动员保持身体姿势不变从斜坡滑下后,用力撑杆,飞速向前滑去,请问:(1)运动员相对于谁是运动的 相对于谁是静止的 运动员相对于地面的位置发生了变化,以地面为参照物运动员是运动的;运动员相对于滑雪板的位置没有发生变化,以滑雪板为参照物,运动员是静止的。987654321(2)根据此情景再另提出一个与物理知识有关的问题,并解释。问题1:滑雪板的面积为什么做得较大 解释:压力不变,增大接触面积,可减小滑板对雪地的压强。问题2:运动员为什么采取下蹲姿势 解释:这样可以降低重心,增加稳定性。9876543218.(2023四川宜宾)频闪拍摄是研究物体运动的方式之一。某科创小组用频闪拍摄的方法来“测量小车运动的平均速度”。如图所示,他们用相机每隔0.5 s曝光一次,拍摄了小车在斜面上下滑的频闪照片。请根据照片信息回答下列问题。987654321(1)此实验中刻度尺是测量 的工具,刻度尺的分度值是 cm。(2)小车从A点到C点的路程sAC= cm,从A点运动到C点所用时间tAC=___s,小车在AC段的平均速度vAC= cm/s。(3)根据照片信息可判断小车做 (选填“匀速”或“变速”)直线运动。(4)小组同学经过进一步分析得出结论:小车在C点的动能 (选填“大于”“等于”或“小于”)D点的动能。长度140.040.01小于变速9876543219.如图所示,有两条南北方向笔直的机动车道,一辆轿车A在1 min内沿左侧车道正中间匀速行驶了900 m。某时刻小明骑一辆长1.8 m的自行车违规从图中C点横穿机动车道到B点,如果自行车与轿车此时在南北方向的距离s=25.2 m,每条机动车道宽3.6 m,轿车长 4.8 m、宽1.8 m,自行车与轿车都做匀速直线运动。问:(1)轿车的速度是多少 解:轿车的速度v轿车===15 m/s。987654321(2)若小明骑自行车以5 m/s的速度匀速横穿机动车道,则骑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机动车道的时间是多少 解:小明骑自行车完全通过两条机动车道运动的路程s2=2×s道+L车=2×3.6m+1.8m=9m,车完全通过两条机动车道的时间t2= ==1.8s。987654321(3)若自行车的车头与这辆轿车的车尾D点刚好相撞,则自行车的速度为多少 解:自行车的车头刚好和轿车的车尾D点接触时,轿车行驶的距离s3=25.2 m+4.8m=30m,由t= 可得轿车行驶的时间t3= = = 2 s,自行车通过的路程s4=3.6 m+(3.6 m-1.8 m)=4.5 m,自行车的行驶速度v自行车'= ==2.25 m/s。987654321能力提升10.一辆车以速度v在水平地面上行驶,车厢底部有一光源,发出一光信号,射到车顶。在车厢里的观察者测量到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0,如图甲所示。另外一个观察者站在地面,他测量到的这一过程所用的时间为Δt,如图乙所示。研究表明不论观察者是站在车厢里还是在地面上,车厢的高度都是不变的,光在车厢里和地面上传播的速度都是c,试判断Δt0和Δt哪一个更大一些,从中可以得出什么结论。解:在车厢内观察时有Δt0=;在地面上观察时有(vΔt)2+L02=(cΔt)2,则Δt= > =Δt0。结论:运动的参照系里时钟变慢。11.(2023福建)右图是某衬衫吊牌的部分信息,号型“170/92A”表示适穿人群的特征参数及体型。“A”表示适用于一般体型,“170”表示身高170 cm,“92”表示( )A.胸围92 cm B.肩膀宽92 cmC.上臂周长92 cm D.脖子周长92 cm创新演练A产品名称:衬衫规格:XL颜色:蓝色号型:170/92A……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