资源简介 花样跳绳-双人交互式跳说课稿各位评委老师:大家好!今天我说课的章节是人教版5-6年级全册第五章第三节《跳绳-双人花样跳绳》,接下来我将从:一课标要求、二教材分析、三学情分析、四学习目标、五重点难点、六评价任务、七教法学法、八教学过程、九队形设计、十教学反思十个方面逐一阐述。一、课标要求1.运动参与:主动观察和评价同伴的运动动作,示范所学的运动动作。2.运动技能:指导地域性运动项目中的技术动作和术语;初步掌握一两套徒手体操或轻器械体操。3.身体健康:在体操、舞蹈或韵律等项目的学习中保持正确的身体姿势;利用器械做跨过、钻过和绕过一定障碍的练习。4.心理健康:在教师指导下敢于做有一定难度的动作。5.社会适应:在体育活动中关爱运动能力较弱的同学。二、教材分析1.易操作:跳绳是一项上手快、受场地器材影响小的项目。2.促心肺:可以促进人体器官和内脏功能的发展,提高反应和心肺功能。3.壮骨骼:可以锻炼全身肌肉,起到强筋壮骨的作用4.助协调:跳绳需要手脚配合、共同完成,可以锻炼大脑和身体的协调能力。5.增趣味:在学习过的跳绳动作的基础上进行了简单的变化和组合,提高一定难度,但也增加了趣味性。三、学情分析1.心理:五年级学生正处在青春发育的时期,想象力丰富、活泼好动,有很强的求知欲,对体育活动有着广泛兴趣,但也存在注意力容易转移,缺乏合作精神等问题。2.身体:肌肉弹性较差,骨路肌肉以及内脏器官发育不完善。四、学习目标1.目标一:通过学习双人花样跳绳的相关知识,知道双人花样跳绳的技术结构组成,并且知道双人花样跳绳的应用情景。2.目标二:学生经过教师的启发、模仿及自主练习,双人花样跳绳的技术动作正确,70%以上的学生可以连续跳5次,40%的学生动作协调。3.目标三:学生积极参与活动,具有良好的组织性和纪律性;通过练习,锻炼学生协调性、下肢力量与核心力量。五、重点难点1.重点:双人协调配合,节奏均匀。2.难点:交换跳时探肩送绳,间距适中。六、评价任务1.教师评价2.小组互评3.游戏检测七、教学教法1.教法:直观法、分解法、游戏比赛练习法。2学法:合作探究、合作学习。八、教学过程本节课教学过程分为三部分--1.开始部分、2.基本部分、3.结束部分,下面我将一一展开叙述:1.开始部分首先是课堂常规,包括集合、师生问好、宣布内容;其次是热身活动,包括蛇形跑步和节奏跳跃;最后是拉伸活动,包括配乐绳操、徒手拉伸和一分钟的单绳复习。2.基本部分第二部分是本节课的主要部分,目标一和目标二也能逐一对应。首先是情景导入,由教师带领学生回顾疫情居家期间是怎样锻炼身体的,引导学生说出适合在家跳绳,并且让学生两人一组创造双人跳绳的动作,顺利引出本课学习内容—双人花样跳绳;其次是教师通过示范法和讲解让学生直观的感受双人花样跳绳的动作结构:再次是学生通过小组合作和探究的方法进行练习,期间教师发现问题,个别问题个别指导,集体问题集体指导,以此来突破重点和难点;最后是安排游戏-车轮滚滚来对双人花样跳绳动作进行巩固和提高,教师通过游戏来检测学生重难点掌握情况和动作达成率。3.结束部分结束部分主要对应目标三。首先进行了一段配乐的核心力量的课课练,跳绳需要全身的协调发力,所以课课练这部分我设计了几个能锻炼全身肌肉和核心力量的动作;其次是放松拉伸,跳绳时两臂及大腿后侧发力最多,重点对这两处进行拍打和放松;最后是点评和小结。九、板书(队形)设计本科共用到3个队形,第一个队形对应的是热身跑环节,第三个队形是游戏队形,其余练习都是第二个队形。十、课后反思1. 对教材进行了有效的拓展延伸。2. 让更多学生知道跳绳的应用场景,真正做到学以致用。3. 本节课学生动作掌握块,应多加游戏和比赛进行巩固和提高。4. 本届课教师有2口语化的表述应改正。以上是我本节课的说课内容,不到之处,请各位专家批评指正。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