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省莆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二模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福建省莆田市2024届高三下学期毕业班二模考试化学试题(PDF版含答案)

资源简介

莆田市 2024届高中毕业班第二次教学质量检测试卷
化学
本试卷共 8页,14小题,满分 100分。考试用时 75分钟
可能用到的相对原子质量:H 1 C 12 O 16 Na 23 Al 27 Ca 40
一、选择题:本题共 10 小题,每小题 4 分,共 4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
合题目要求的。
1,先秦时期的《考工记》最早记载了我国古代精炼蚕丝工艺。“以涚水(草木灰水)沤(长时间浸泡)其丝,七日……”
可除去蚕丝中的丝胶等杂质。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草木灰经水浸、过滤得到涚水 B.涚水的主要溶质是碳酸钾
C.蚕丝纤维与棉纤维主要成分相同 D.丝胶在碱性溶液中比在水中易水解
2.川芎是一味常用的活血行气中药,其有效成分之一的结构如下图所示。下列有关说法正确的是( )
A 2.分子中 sp 杂化的碳原子有 8 个 B.能发生银镜反应
C.分子中含有 4 个手性碳原子 D.能与氯化铁溶液发生显色反应
3.劳动创造美好生活。下列劳动项目所涉及的知识,其化学(离子)方程式表达错误的是( )
劳动项目 化学(离子)方程式
A 3 2 2 用 FeCl3 溶液制作印刷电路板 Fe Cu Cu Fe
B 用稀盐酸除去铁架台上的铁锈 Fe2O3 6HCl 2FeCl3 3H2O
C 用葡萄酿酒 C 酒化酶6H12O6 2C2H5OH 2CO2
D 用含铝粉和 NaOH 的疏通剂疏通管道 2Al 2OH 2H 2O 2AlO

2 3H 2
A.A B.B C.C D.D
4.工业合成氨是人类科学技术的一项重大突破,氨是合成铱盐、尿素等的原料。NA 为阿伏加德罗常数的值。下列
说法正确的是( )
A.1LpH 5的 NH4Cl溶液中,由水电离产生的H
1 10 5数目为 NA
B.1molCO NH2 中含有σ 键数目为6N2 A
C.25℃、101kPa 下,22.4LNH 3 中含有质子数为10NA
D.密闭容器中充入1molN 2 和3molH2 ,充分反应后生成氨分子数为 2NA
5.某非线性光学晶体的化学式为W XaY1 a ZMb ,焰色反应显紫色(透过蓝色钴玻璃)。已知X、Y 原子的核2
n 2n
内质子数均为 1,但中子数X 比Y 的多 1。Z、M 是相邻周期的非金属元素,M 原子的价层电子排布为 ns np ,Z
原子的第一电离能比同周期相邻原子的大。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该晶体由 5 种元素组成
B.Z的最高价氧化物的水化物是弱酸
C.简单离子半径:W Z
D.简单氢化物的沸点:Z M
6.过碳酸钠 2Na2CO3 3H2O2 是一种白色固体,具有碳酸钠和过氧化氢的性质,可用于杀菌消毒等。实验室中
用如下方法合成过碳酸钠晶体。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A.采用冰水浴控制三颈烧瓶中反应的温度
B.操作①使用的玻璃仪器是漏斗、烧杯和玻璃棒
C.过碳酸钠晶体内 Na 2CO3 与 H2O2 以氢键结合
D.操作③可用加热法干燥
7. NaAlH 4 是一种储氢材料,它易与水发生氧化还原反应。缓慢升温至 260℃, NaAlH 4 发生如下反应:
210℃
①3NaAlH 4 Na 3AlH6 2Al 3H 2
260℃
② 2Na3AlH6 6NaH 2Al 3H2
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
生成氢气的质量
A. :反应①>反应②
反应物的质量
B. NaAlH 4 存在离子键、共价键和配位键
C. NaAlH4、Na3AlH6 和 NaH均易与水反应生成氢气
D.反应①生成2molAl ,有3molNaAlH 4 被氧化
8.2-溴丁烷在乙醇钾 C2H5OK 作用下发生消去反应的能量变化如下图所示。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活化能:反应Ⅰ<反应Ⅱ
B.产物的稳定性:1-丁烯>2-丁烯
C.相同条件下完全燃烧放出的热量:1-丁烯>2-丁烯
D.选择相对较短的反应时间,及时分离可获得高产率的 1-丁烯

9 .某双离子电池如下图所示。该电池以并五苯四酮(PCT)和石墨为电极,以室温离子液体 Pyr14 [TFSI] 为电
解液,离子可逆地嵌入电极或从电极上脱离返回电解液中。已知充电时,PCT 电极发生还原反应。下列说法错误的
是( )
A.放电时,PCT 电极是负极
B. Pyr 14 脱离 PCT电极时,电池处于充电过程
C.0.5mol PCT 完全反应,理论上嵌人石墨电极 2mol[TFSI]
D.放电时,石墨电极发生反应Cx TFSI ye xC y TFSIy

10 1.室温下,向水中通入 H2X 气体使其保持浓度为 amol L 的饱和状态,调节溶液的 pH ,体系中 lgc M (M
2
表示 HX 或X ,单位mol L 1)与 pH 关系如图所示。已知 H2X 的 lgKal 7.0、lgKa2 12.9 。下列说法错
误的是( )
A.a 0.1
B 2 .②代表 lgc X 与 pH 的关系曲线
C. pH 4.8时, c H c OH c HX 2c X2
D X2 .若 浓度处于 P 点时,需调高溶液的 pH 才能达到平衡体系
二、非选择题:本题共 4小题,共 60分。
11.(18 分)
白云石的主要成分为CaMg CO3 ,还含有少量的 Fe2O3和SiO2 。利用白云石制备碳酸钙和氧化镁,其主要流程2
的示意图如下。
已知: K 6 12qp Ca(OH)2 5.5 10 、Ksp Mg(OH)2 5.6 10 。
(1)组成CaMg CO3 的四种元素,电负性由大到小的顺序是_______。2
(2)“氨浸 1”在室温下进行,写出氯化铵浸取氧化钙总反应的离子方程式_______。
(3)两次“氨浸”的 pH 比较;a_______b(填“>”“=”或“<”)。
(4)“碳化”时,测得碳酸钙的产率及碳酸钙中镁元素的含量随溶液 pH 的变化如图所示。
pH _______时,碳化效果最佳。低于该 pH,碳酸钙的产率下降,其原因用离子方程式表示:_______。
2
(5)“沉镁”发生反应:Mg 2NH3 H2O Mg(OH)2 2NH4 ,其平衡常数 K _______(用含氢氧化的
Ksp 和 NH3 H2O 的 Kb 的代数式表示)。
(6)制备过程除了充分利用CO2 ,还可以循环利用的 1 种物质是_______(填化学式)。
(7)称取0.4000g 试样置于烧杯中,加蒸馏水数滴润湿,盖一表面皿,滴加盐酸至固体完全溶解,定容在250mL
1
的容量瓶内,用移液管吸取 25mL待测液于锥形瓶中,加入相关试剂,摇匀后用0.02000mol L EDTA 溶液滴定
2
至终点(Ca 与 EDTA 以等物质的量比反应)。进行平行实验,测得平均消耗 EDTA 溶液19.22mL 。产品中碳酸
钙质量分数为_______(列出计算式)。
(8)碳酸钙的某种晶胞结构如下图所示。
①每个晶胞中含有_______个“CaCO3 ”单元。
②每个阴离子团的配位数(紧邻的阳离子数)为_______。
12.(14 分)
久置的硝酸银溶液,试剂瓶底部有黑色固体 A,瓶口和瓶壁上有黑色固体 B。
已知:①硝酸银见光或受热会分解,分解产物相同。②氧化银为棕黑色粉末,难溶于水,可溶于氨水和稀硝酸,见
光或 200℃左右分解生成氧气。③AgOH 不稳定,极易分解生成Ag2O和 H2O 。
某兴趣小组开展以下探究活动。
Ⅰ.探究硝酸银固体受热分解的产物
利用下列装置(夹持仪器略去)进行实验。
实验现象:a 中有银白色金属光泽的固体生成,a、b 中出现红棕色气体,导管口 d 处逸出的气体可使带火星的木条
复燃。
(1)仪器 e 名称为_______,试管 b 的主要作用是_______。
(2)试管 a 中反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Ⅱ.探究 A、B 的成分
【提出猜想】甲、乙同学猜想固体中含有 Ag、Ag2O中的一种或两种。
(3)从化学变化角度,甲、乙同学猜想固体中可能含有Ag2O的依据是_______。
【进行实验】甲、乙分别对固体 A、B 按以下步骤进行实验。
i.取少量固体于试管中;
ii.加入过量氨水,振荡;
iii……
【形成结论】甲得出固体 A 为 Ag 和Ag2O的混合物,乙得出固体 B 为 Ag。
(4)①甲同学步骤ⅱ观察到的现象为_______,相应的化学方程式为_______。
②乙同学步骤ⅲ加入的试剂为_______(填名称)。
【反思与应用】
(5)固体 A 与固体 B 成分不同的可能原因是_______。
(6)实验室保存硝酸银溶液采取的措施为_______(写出两条)。
13.(16 分)
CH4 CO2 干气催化重整制合成气 H2 CO 是CO2 资源化利用的重要研究方向,生产过程需做好积炭的控制。
在密闭容器中,该重整体系发生反应Ⅰ~Ⅳ。
Ⅰ.CH4 g CO g 2 2CO g 2H2 g ΔH1 247kJ mol 1
Ⅱ.CO2 g H g 2 CO g H2O g ΔH2 41kJ mol 1
Ⅲ.CH g 4 C s 2H2 g ΔH3 75kJ mol 1
Ⅳ. 2CO g CO2 g C s ΔH4 172.5kJ mol 1
n CH
用 x 4 表示进料比 。回答下列问题:
n CO2
(1) t℃时,刚性容器中以一定的进料比发生上述四个反应,下列说法正确的是_______(填标号)。
A.平衡时向容器中充入惰性气体,反应Ⅰ逆向移动
B.根据混合气体的密度不变可判断重整反应体系已达到平衡状态
C.增大CH4 的起始浓度,K(Ⅰ)和 K(Ⅱ)同时增大
D.催化剂能降低反应的活化能,增大CH4 的平衡转化率
(2)下表列出反应Ⅱ中 3 种化学键的键能:
化学键 C O H H O H
键能 / kJ mol 1 799 436 463
则CO中C O的键能为_______ kJ mol 1。
(3)反应Ⅰ~Ⅳ中, H T S 随温度的升高而增大的是反应_______。
(4)101kPa 的密闭容器中,进料比 x 分别为 2.0、1.0 和 0.5 下进行催化重整反应,测得平衡时积炭生成量随反应
温度的变化如图所示。
① x 0.5的曲线是_______(填“甲”“乙”或“丙”)。
②因积炭生成量增加导致反应Ⅰ速率显著降低的原因是_______。
③ x 1.0,温度低于 1000℃,随着温度的升高,积炭生成量减少的原因是_______。
(5)t℃、pkPa 时,进料比 x 0.5,若催化重整只发生反应Ⅰ和反应Ⅱ,达到平衡时气体总物质的量增加了60% ,
混合气中 n H2O : n CO2 5 : 6 。
①甲烷的平衡转化率为_______。
②平衡常数 K(Ⅱ)=_______(列出计算式)。
14.(12 分
H 是合成新型冠状病毒肺炎口服药 S-217622 的原料之一,它的一种合成路线如下:
已知:酰胺在一定条件下能发生水解反应。
回答下列问题:
(1)A 的化学名称是_______,A→B 的反应类型为_______。
(2)C 中官能团的名称为_______。
(3)A 与 相比,前者C Cl 键的键长比后者的短,理由:一是与氯原子相连的碳原子的杂化轨道中,前
者 s 轨道成分较大,键长较短;二是_______。
(4)已知 C 转化为 E 的化学方程式为C D E CH3COOH,D 分子中不存在羧基,D 的结构简式为_______。
(5)写出 F→G 的化学方程式_______。
(6)H 有多种同分异构体,写出 1 种同时满足下列条件的结构简式:_______。
①分子中含有均三嗪环( );
②环上只有一个支链;
③核磁共振氢谱有两组峰,面积之比为 3∶1。
参考答案
1.C 2.D 3.A 4.A 5.B 6.D 7.D 8.C 9.B 10.C
11.(18 分)
(1)O、C、Mg、Ca
(2) 2NH 4 CaO H
2
2O Ca 2NH3 H2O
(3)>
2
(4)7.0 CaCO3 H2O CO2 Ca 2HCO3
K2
(5) b
Ksp
(6) NH4Cl
0.02000 19.22 10 3 100
(7) 100%
0.4000 25
250
(8)①6 ②6
12.(14 分)
(1)酒精喷灯 防倒吸
高温
(2) 2AgNO3 2Ag 2NO2 O2
(3)溶液中AgNO3水解生成AgOH,AgOH 分解生成Ag2O
(4)①固体部分溶解
Ag2O 4NH3 H2O 2 Ag NH3 OH 3H O2 2
②稀硝酸
(5)硝酸银溶液中,硝酸银转化为银和氧化银的过程同时存在。瓶口和瓶壁见光较多,硝酸银和氧化银分解成银;
瓶底见光较少,同时有银和氧化银生成
(6)加入适量稀硝酸、棕色的细口瓶、低温避光处
13.(16 分)
(1)B
(2)1067
(3)Ⅳ
(4)①丙
②积炭使催化剂活性降低
③温度升高,反应Ⅲ平衡正移,反应Ⅳ平衡逆移,反应Ⅳ逆移程度更大,所以积炭量减少
(5)①90%
0.5 2.3

0.6 1.3
14.(12 分)
(1)4-氯甲苯(或对氯甲苯 取代反应
(2)碳卤键、氨基
(3)A 8分子内形成大 π 键( π7 ),氯原子上的孤电子对向苯环偏移
(4)
(5)
(6)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