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核心素养目标) 2.2 加强宪法监督 课件(30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下载
  1. 二一教育资源

(核心素养目标) 2.2 加强宪法监督 课件(30张ppt内嵌视频 )

资源简介

(共30张PPT)
第2课 保障宪法实施
第2框 加强宪法监督
教学目标
政治认同:
感受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掌握增强宪法意识的途径和方法。
道德修养:
树立宪法信仰,养成自觉恪守宪法原则、弘扬宪法精神、履行宪法使命的习惯。
法治观念:
理解保障宪法实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
责任意识:
自觉树立宪法观念,增强守法意识,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教学重点 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的重要性 ;
教学难点 增强宪法意识 。
目录
CONTENTS
自学导航
阅读课本P26-32内容,思考下列问题,并在课本上做标记。时间:5分钟
1、为什么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
2、如何监督权力行使?
3、宪法监督的内容有哪些
4、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5、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0 1
监督权力行使
观看视频,聆听习近平总书记的讲话,说说你有何感想?
权力不受制约就会产生腐败,绝对的权力产生绝对的腐败。
——孟德斯鸠
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权力行使需要接受监督。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力将导致腐败。
监督公权力的制度体系
宪法监督
舆论监督
国家机关内部监督
人大监督
党内监督
司法监督
②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强调: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坚持反腐败无禁区、全覆盖、零容忍。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加强宪法实施和监督,健全保证宪法全面实施的制度体系,更好发挥宪法在治国理政中的重要作用,维护宪法权威。
1、为什么要加强宪法监督?
①监督是权力正确行使的根本保证,不受监督的权利将会导致腐败。
②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需要建立健全完备的监督公权力行使的制度体系,在这一监督体系中,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③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新知讲解
  
  第六十二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修改宪法;
  (二)监督宪法的实施;
  (三)制定和修改刑事、民事、国家机构的和其他的基本法律;
  第六十七条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行使下列职权:
  (一)解释宪法,监督宪法的实施;
  (二)制定和修改除应当由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制定的法律以外的其他法律;
  第九十九条 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宪法、法律、行政法规的遵守和执行; 
《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摘录
找一找:谁监督? 谁解释? 谁在本行政区域内保证实施职责?
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
全国人大常委会
地方各级人大
合宪性审查
违宪行为监督
①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使其与宪法不抵触。
②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法权威。
监督法律
监督人
监督什么?
2.宪法监督的主体及内容:
主体:
①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
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
②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内容:
①合宪性审查和监督,即审查法律、法规等规范性法律文件的合宪性,
使其与宪法不抵触;
②审查国家机关及其工作人员等的违宪行为,追究其违宪责任,维护宪
法权威。
新知讲解
3.如何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①全面依法治国需要我们健全宪法实施和监督制度,不断加强宪法监督工作。
②要完善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宪法监督制度,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使其更好担负起宪法监督职责。
③要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加强备案审查制度和能力建设,加强对宪法实施情况的监督检查,维护宪法权威。
④对于各种违反宪法的行为,都必须予以追究和纠正。
新知归纳
①建立目的: 为了保证国家机关严格按照宪法和法律行使权力。
②监督对象:公权力行使。
③监督体系:包括党内监督、人大监督、行政机关内部监督、司法监督、司法机关内部监督、民主党派监督、群众监督、舆论监督等。
④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⑤宪法规定,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行使监督宪法实施的职权,全国人大常委会有权解释宪法和法律(全国人大常委会);
⑥地方各级人大在本行政区域内负有保证宪法和法律实施的职责。
我国的宪法监督制度是怎样的?
第二目
二、增强宪法意识
你知道国家宪法日是哪一天吗?
2015年7月1日全国人大通过宪法宣誓制度。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县级以上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选举或者决定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以及各级人民政府、人民法院、人民检察院任命的国家工作人员,在就职时应当公开进行宪法宣誓。
宪法宣誓誓词
“我宣誓:忠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维护宪法权威,履行法定职责,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恪尽职守、廉洁奉公,接受人民监督,为建设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美丽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努力奋斗!”
新闻回顾
2023年3月10日,全票当选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的习近平,左手抚按《中华人民共和国宪法》,右手举拳,面向近3000名全国人大代表,向宪法庄严宣誓。铮铮誓言,响彻人民大会堂,也传向祖国的城市、乡村,回荡在960万平方公里土地上,回荡在亿万中华儿女心中。
(1)有利于捍卫宪法作为根本法的地位。
(2)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捍卫宪法尊严
(3)有利于增强国家公职人员的宪法意识,保证宪法实施。
(4)有利于营造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的社会氛围。
(5)有利于进一步推进法治中国建设。
公职人员任职进行宪法宣誓有什么重要意义?
知识探究
4.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加强宪法监督,既需要完备的制度措施,也需要人们增强宪法意识。
②宪法与我们每个人息息相关,我们的一生都离不开宪法的保护。
③我们要增强宪法意识,热爱宪法,捍卫宪法。
探究五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为增强宪法意识,国家如何做?
国家宪法日 宪法宣誓制度
2018年3月11日首次将“国家工作人员就职时应当依照法律规定公开进行宪法宣誓”写入宪法。
十二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十一次会议表决通过决定,将12月4日设立为国家宪法日。2014年12月4日为中国首个国家宪法日。
探究五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①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树立宪法观念,珍惜宪法赋予的权力,自觉规范自己的行为。
②有利于国家公职人员维护人民的根本利益,更好地为人民服务。
③有利于维护宪法权威,落实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建设法治国家。
思考:宪法宣誓制度有什么意义?
探究五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普通公民增强宪法意识,应该怎样做?
2023年宪法宣传周期间,全国各校开展了形式多样的宣传教育活动。我们要积极参加宪法宣传活动,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宪法晨读活动
宪法主题手抄报
线上知识学习
学习宪法。我们不仅要了解宪法产生和发展的历程,还要着重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同时,我们还应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让宪法走近群众,深入人心,为增强全社会的宪法意识贡献自己的力量。
宪法专题讲座
探究五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思考:请结合社会实际和生活感受谈谈你对这句话的理解?
(2)认同宪法。我们要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让宪法真正铭刻于心,让宪法精神在心中生根发芽、开花结果。
  宪法的根基在于人民发自内心的拥护,宪法的伟力在于人民出自真诚的信仰。
——习近平
探究五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探究与分享:请结合自身生活,说说你在日常生活中遵守和维护宪法的具体做法。
A、在交车上失主发现钱包被偷后,要求对全体乘客进行搜查,你应该怎么办?
C、寒假小明回到农村老家,发现他们村存在很多留守儿童上学难,看病难等问题。假如你是小明请提出解决方案。
B、县人大代表换届选举时,小明的父母说,最近生意较忙就不去选举了,假如你是小明,应该怎么做?
反对,侵犯人格尊严权。
提醒父母,依法行使选举权与被选举权。
利用寒假进行调研,把调研成果发到政府信箱。
探究五 如何增强宪法意识
践行宪法
我们要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
在日常生活中,我们要严格遵守宪法和法律规定,学会运用用宪法精神分析和解决学习和生活中的实际问题;
坚决维护宪法的权威,抵制各种妨碍宪法实施、损害宪法尊严的行为。
践行宪法,我们应该如何做?
5.怎样增强宪法意识?(公民)
国家层面:①设立国家宪法日、建立宪法宣誓制度;
②国家通过多种途径,开展多种活动,增强人们的宪法意识。
公民层面:①学习宪法。我们要了解宪法,理解宪法,领会宪法的原则和精神;积极参与宪法宣传活动。
②认同宪法。理解并认同宪法的价值,增强对宪法的信服和尊崇,自觉接受宪法的指引与要求。
③践行宪法。将宪法原则转化为自觉的行为准则,落实在实际行动上。严格遵守宪法,维护宪法的权威。
课堂小结
加强宪法监督
监督权力行使
2、宪法监督制度:①谁来监督 ②内容
4、如何加强宪法监督?
1、宪法监督制度具有基础性意义
增强宪法意识
2、怎样增强宪法意识
1、为什么要增强宪法意识
①学习宪法
②认同宪法
③践行宪法
3、为什么加强宪法监督?
当堂训练
1.“宪审备审讲坛”开坛首讲——“加强备案审查,完善宪法监督”讲座在浙江大学之江校区小礼堂举行。讲坛指出,防止越权立法、重复立法、盲目立法、“立法放水”等问题是今年备案审查工作的重点。防止上述问题要( )①健全监督机制和程序
②健全宪法解释程序机制③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
④授予国家机构相应职权A.②③④ B.①③④ C.①②③ D.①②④
C
当堂训练
2.教育部于2023年5月至 12月举办的第八届全国学生“学宪法 讲宪法”系列活动要求,各地建立青少年宪法宣传教育常态化长效化机制,推动学生每年接受不少于2课时的法治实践教育。这有利于青少年( )①接受法治教育,提升法治素养 ②运用法治思维,成为法学专家 ③增强法治观念,弘扬法治精神 ④推进宪法宣传,提高权力意识A.①② B.①③ C.②④ D.③④
B
当堂训练
3.当前,“网络反腐”成为一大热词,一批“老虎”“苍蝇”被打倒,充分展现了“小鼠标,大力量”。这说明( )A.不受监督的权力必然会滋生腐败问题B.反腐倡廉工作只能依靠网络手段C.网络监督在我国监督体系中具有基础性意义D.网络监督是监督公权力行使的重要途径
D

展开更多......

收起↑

资源预览